1 功能概述
1.1 框图
图1. ST25R3911B框图
1.1.1 发射器
1.1.2 接收器
1.1.3 相位和幅度检测器
1.1.4 A/D转换器
1.1.5 电容传感器
1.1.6 外场检测器
1.1.7 石英晶体振荡器
1.1.8 电源稳压器
1.1.9 POR和Bias
1.1.10 RC振荡器和唤醒定时器
1.1.11 ISO-14443和NFCIP-1帧合成
1.1.12 FIFO
1.1.13 控制逻辑
1.1.14 SPI
1.2 应用信息
图2. 单端天线驱动的最小配置(包括EMC滤波器)
图3. 差分天线驱动的最小配置(包括EMC滤波器)
1.2.1 操作模式
1.2.2 发射器
1.2.3 接收器
图4. 接收器框图
表1. 第一级和第三级零增益点设置
表2. 低通控制
表3. 接收器滤波器选择和增益范围
1.2.4 电容传感器
图5. 电容传感器框图
1.2.5 唤醒模式
1.2.6 石英晶体振荡器
1.2.7 定时器
1.2.8 A/D转换器
1.2.9 相位和幅度检测器
图6. 90º相移情况下,相位检测器输入和输出
图7. 135º相移情况下,相位检测器输入和输出
1.2.10 外场检测器
1.2.11 电源供电系统
图8. ST25R3911B电源供电
表4. 建议的阻断电容值
1.2.12 利用外部微控制器进行通信
表5. 串行数据接口(4线接口)信号线
图9. 与微控制器交换信号
表6. SPI工作模式
图10. SPI通信:写入一个字节
图11. SPI通信:写入多个字节
图12. SPI通信:读取一个字节
图13. SPI通信:载入FIFO
图14. SPI通信:读取FIFO
图15. SPI通信:直接命令
图16. SPI通信:直接命令链
表7. SPI时间设置
图17. SPI通用时间设置
图18. SPI读时序
表8. IRQ输出
1.2.13 直接命令
表9. 直接命令
图19. 直接命令NFC Initial Field ON
图20. 直接命令NFC Response Field ON
表10. NFC Field ON命令的时间参数
表11. 寄存器预设位
1.2.14 启动定时器
1.2.15 测试访问
表12. Analog Test 和 Observation Register
表13. Test Access Register - CSI和CSO引脚 的Tana信号选择
1.2.16 上电时序
1.2.17 读卡器操作
图21. 用于PCD和PICC的ISO14443A状态
图22. 给定FDT的MRT和NRT选择
图23. 采用ST25R3911B的ISO14443A防冲突流程图
1.2.18 FeliCa™ 读卡器模式
图24. FeliCa™帧格式
1.2.19 NFCIP-1 操作
表14. NFCIP-1被动通信的操作模式/比特率设置
图25. 符合NFCIP-1的传输帧格式
表15. NFCIP-1主动通信发起方的操作模式/比特率设置
1.2.20 AM调制深度:定义和校准
表16. 设置mod位
1.2.21 天线调谐
图26. 到天线LC谐振腔的调谐电容连接方式
1.2.22 Stream模式和Transparent模式
图27. 子载波流模式下scf = 01b和scp = 10b的示例
图28. BPSK流模式下scf = 01b和scp = 10b的示例
图29. 流模式下的Tx示例,stx = 000b并采用OOK调制
1.3 寄存器
表17. 寄存器映射
1.3.1 IO配置寄存器1
表18. IO配置寄存器1
1.3.2 IO配置寄存器2
表19. IO配置寄存器2
1.3.3 操作控制寄存器
表20. 操作控制寄存器
1.3.4 模式定义寄存器
表21. 模式定义寄存器
表22. 发起方工作模式
表23. 目标工作模式
1.3.5 比特率定义寄存器
表24. 比特率定义寄存器
表25. 比特率编码
1.3.6 ISO14443A和NFC 106kb/s设置寄存器
表26. ISO14443A和NFC 106kb/s设置寄存器
表27. ISO14443A调制脉冲宽度
1.3.7 ISO14443B设置寄存器1
表28. ISO14443B设置寄存器1
1.3.8 ISO14443B和FeliCa设置寄存器
表29. ISO14443B和FeliCa设置寄存器
表30. 最小TR1编码
1.3.9 流模式定义寄存器
表31. 流模式定义寄存器
表32. 子载波和BPSK流模式的子载波频率定义
表33. 流模式Tx调制器控制的时间周期定义
1.3.10 辅助定义寄存器
表34. 辅助定义寄存器
1.3.11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1
表35.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1
1.3.12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2
表36.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2
1.3.13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3
表37.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3
1.3.14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4
表38. 接收器配置寄存器4
1.3.15 屏蔽接收定时器寄存器
表39. 屏蔽接收定时器寄存器
1.3.16 无响应定时器寄存器1
表40. 无响应定时器寄存器1
1.3.17 无响应定时器寄存器2
表41. 无响应定时器寄存器2
1.3.18 通用和无响应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表42. 通用和无响应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表43. 定时器触发源
1.3.19 通用定时器寄存器1
表44. 通用定时器寄存器1
1.3.20 通用定时器寄存器2
表45. 通用定时器寄存器2
1.3.21 屏蔽主中断寄存器
表46. 屏蔽主中断寄存器
1.3.22 屏蔽定时器和NFC中断寄存器
表47. 屏蔽定时器和NFC中断寄存器
1.3.23 屏蔽错误和唤醒中断寄存器
表48. 屏蔽错误和唤醒中断寄存器
1.3.24 主中断寄存器
表49. 主中断寄存器
1.3.25 定时器和NFC中断寄存器
表50. 定时器和NFC中断寄存器
1.3.26 错误和唤醒中断寄存器
表51. 错误和唤醒中断寄存器
1.3.27 FIFO状态寄存器1
表52. FIFO状态寄存器1
1.3.28 FIFO状态寄存器2
表53. FIFO状态寄存器2
1.3.29 冲突显示寄存器
表54. 冲突显示寄存器
1.3.30 发送字节数寄存器1
表55. 发送字节数寄存器1
1.3.31 发送字节数寄存器2
表56. 发送字节数寄存器2
1.3.32 NFCIP比特率检测显示寄存器
表57. NFCIP比特率检测显示寄存器
1.3.33 A/D转换器输出寄存器
表58. A/D转换器输出寄存器
1.3.34 天线校准控制寄存器
表59. 天线校准控制寄存器
1.3.35 天线校准目标寄存器
表60. 天线校准目标寄存器
1.3.36 天线校准显示寄存器
表61. 天线校准显示寄存器
1.3.37 AM调制深度控制寄存器
表62. AM调制深度控制寄存器
1.3.38 AM调制深度显示寄存器
表63. AM调制深度显示寄存器
1.3.39 RFO AM调制电平定义寄存器
表64. RFO AM调制电平定义寄存器
1.3.40 RFO正常电平定义寄存器
表65. RFO正常电平定义寄存器
1.3.41 外部场检测阈值寄存器
表66. 外部场检测阈值寄存器
表67. RFI1输入上的对端检测阈值
表68. RFI1输入上的防冲突阈值
1.3.42 稳压器控制寄存器
表69. 稳压器控制寄存器
1.3.43 稳压器和定时器显示寄存器
表70. 稳压器和定时器显示寄存器
表71. 稳压值
1.3.44 RSSI显示寄存器
表72. RSSI显示寄存器
表73. RSSI
1.3.45 增益减少状态寄存器
表74. 增益减少状态寄存器
1.3.46 电容传感器显示寄存器
表75. 电容传感器控制寄存器
1.3.47 电容传感器显示寄存器
表76. 电容传感器显示寄存器
1.3.48 辅助显示寄存器
表77. 辅助显示寄存器
1.3.49 唤醒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表78. 唤醒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表79. 典型唤醒时间
1.3.50 幅度测量配置寄存器
表80. 幅度测量配置寄存器
1.3.51 幅度测量参考寄存器
表81. 幅度测量参考寄存器
1.3.52 幅度测量自动取平均显示寄存器
表82. 幅度测量自动取平均显示寄存器
1.3.53 幅度测量显示寄存器
表83. 幅度测量显示寄存器
1.3.54 相位测量配置寄存器
表84. 相位测量配置寄存器
1.3.55 相位测量参考寄存器
表85. 相位测量参考寄存器
1.3.56 相位测量自动取平均显示寄存器
表86. 相位测量自动取平均显示寄存器
1.3.57 相位测量显示寄存器
表87. 相位测量显示寄存器
1.3.58 电容测量配置寄存器
表88. 电容测量配置寄存器
1.3.59 电容测量参考寄存器
表89. 电容测量参考寄存器
1.3.60 电容测量自动取平均显示寄存器
表90. 电容测量自动取平均显示寄存器
1.3.61 电容测量显示寄存器
表91. 电容测量显示寄存器
1.3.62 芯片ID寄存器
表92. IC身份寄存器
2 引脚排列和引脚说明
图30. ST25R3911B QFN32引脚排列(1)
表93. ST25R3911B 引脚定义 - QFN32封装
3 电气特性
3.1 绝对最大额定值
表94. 电气参数
表95. 静电放电
表96. 温度范围和存储条件
3.2 工作条件
表97. 工作条件
3.3 数字输入和输出的DC/AC特性
3.3.1 CMOS输入
表98. CMOS输入
3.3.2 CMOS 输出
表99. CMOS 输出
3.4 电气规格
表100. 电气规格
3.5 典型工作特性
3.5.1 热阻和最大功率耗散
图31. TCASE vs. Tamb = 25°C时不同铜片面积的功率耗散
图32. RthCA vs. 铜片面积
4 封装信息
4.1 QFN32封装信息
图33. QFN32封装图
表101. QFN32 5 mm x 5 mm尺寸
5 器件型号
表102. 订购信息方案
表103. 订货代码(未切割晶圆)
6 版本历史
表104. 文档版本历史
表105. 中文文档版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