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3 分)
1
5 是(
1. 4 个
【答案】
①.
【解析】
【分析】求 4 个
1
5
),1 里面有(
)个
1
8 。
4
5
②. 8
是多少,则用 4 个
1
5
相加即可;将单位 1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
分之一,有多少份,单位 1 中就有多少个几分之一,据此解答。
+
1
5
+
1
5
【详解】
+
1
1
5
5
1 1 1 1
=
=
5
4
5
所以 4 个
1
5
是
4
5
表示一份,8 表示总份数,所以 1 中有 8 个
1
8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
8
。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西瓜约重 5(
)
一张床长 2(
)
写自己的名字用 18(
)
人走一步的距离约 3(
)
【答案】
【解析】
①. 千克##kg
②. 米##m
③. 秒##s
④. 分米##dm
【分析】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因此计量一个西瓜的重量以“千克”为
单位。
小学生双手张开,手掌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1 米,因此根据实际数据可知,计量一张床的长度
以“米”为单位。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以秒为单位,根据实际数据可知,计量写自己的名字用的时间以“秒”
为单位。
小学生一拃大约长 1 分米,因此根据实际数据可知,计量人走一步的距离以“分米”为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一个西瓜约重 5 千克;一张床长 2 米;
写自己的名字用 18 秒;人走一步的距离约 3 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
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3. 4 分米+26 分米=(
)米
3400 米+600 米=(
)千米
1 分 45 秒=(
)秒
3000 千克-2000 千克=(
)吨
【答案】
①. 3
②. 4
③. 105
④. 1
【解析】
【分析】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根据 1 米=10 分米,1 千米=1000 米,1 分=60 秒,1 吨=1000
千克,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 分米+26 分米=30 分米,30 分米里面含有 3 个 10 分米,所以 4 分米+26 分米
=3 米;
3400 米+600 米=4000 米,4000 米里面含有 4 个 1000 米,所以 3400 米+600 米=4 千米;
1 分=60 秒,60 秒+45 秒=105 秒,所以 1 分 45 秒=105 秒;
3000 千克-2000 千克=1000 千克,1000 千克里面含有 1 个 1000 千克,所以 3000 千克-2000
千克=1 吨。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需要掌握长度单位之间、时间单位之间、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能够正确使用进率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4. 比 267 多 145 的数是(
),338 比(
)少 169。
【答案】
①. 412
②. 507
【解析】
【分析】求比 267 多 145 的数是多少,则用 267 加 145;求 338 比哪个数少 169,则用 338
加 169,据此解答。
【详解】267+145=412,所以比 267 多 145 的数是 412;
338+169=507,所以 338 比 507 少 169。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其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的和是 300,被减数是(
)。
【答案】150
【解析】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则差+减数=被减数,因为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的和是
300,也就是被减数×2,据此解答。
【详解】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2=300
所以被减数=300÷2=150
【点睛】明确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要使 251×□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 251 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 300,因为 300×4=1200,是四位数,要
使 251×□的积是三位数,那么这个一位数要比 4 小;要使积是四位数,这个一位数可以是
1、2、3,然后在这几个数中 3 最大,故填 3。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251 接近 300;
300×4=1200;
1200 是四位数;
所以,要使 25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3。
【点睛】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几位数,把这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然后
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7. 一列火车本应 10:25 到站,现在晚点 15 分钟,火车现在(
)到站。
【答案】10:40##10 时 40 分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列火车本应到站的时间加晚点的时间长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10:25+15 分钟=10:40,即火车现在 10:40 到站。
【点睛】熟练掌握时、分、秒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用 2 个长是 4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厘米。
【答案】20
【解析】
【分析】将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应以宽边为公共边,此时大长方形的长为 4+
4 厘米,宽为 2 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解答。
【详解】(4+4+2)×2
=10×2
=20(厘米)
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0 厘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9. 一套演出服 198 元,买 5 套这样的演出服大约需要(
)元。
【答案】1000
【解析】
【分析】一套演出服的价钱×5=5 套演出服的价钱,依此列式,然后采用估算法计算即可。
【详解】198 元接近 200 元,即 198×5≈1000(元),因此买 5 套这样的演出服大约需要 1000
元。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三年级有 46 人参加唱歌和跳舞表演,其中唱歌的有 32 人,跳舞的有 29 人。两项都参
加的有(
)人,只参加唱歌的有(
)人。
【答案】
①. 15
②. 17
【解析】
【分析】唱歌的人数和跳舞的人数之和减总人数,即可得到两项都参加的人数,用唱歌的人
数减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即为只参加唱歌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两项都参加人数:
32+29-46
=61-46
=15(人)
只参加唱歌的人数:32-15=17(人)
【点睛】本题为容斥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项都参加的人数。
11. 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是 360827202010019871,此人的生日是(
)月(
)
日,性别是(
)。
【答案】
①. 10
②. 1
③. 男
【解析】
【分析】身份证号码从左往右第 11、12 位数字表示的是出生的月份,第 13、14 位数字表示
的是出生的日期,第 17 位数字表示性别:1、3、5、7、9 都表示男性,0、2、4、6、8 都表
示女性;依此填空。
【详解】360827202010019871 从左往右第 11、12 位数字是 10,第 13、14 位数字是 01,第
17 位数字是 7,即此人的生日是 10 月 1 日,性别是男。
【点睛】熟练掌握身份证号码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把一袋豆子倒入一个空桶,连桶共重 28 千克,把同样的 6 袋豆子倒入这个空桶,连桶
共重 73 千克,1 袋豆子重(
)千克。
【答案】9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 袋豆子的重量+一个空桶的重量=28 千克,6 袋豆子的重量+一
个空桶的重量=73 千克,则 5 袋豆子的重量是(73-28)千克,因此用 5 袋豆子的重量除
以 5,即可得到 1 袋豆子的重量,依此计算。
【详解】73-28=45(千克)
6-1=5(袋)
45÷5=9(千克)
即 1 袋豆子重 9 千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豆子的袋数差与对应的重量差。
13. 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三条边分别是 9 分米、9 分米和 6 分米长的三角形,如果用这根
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
【答案】6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这根铁丝的长度,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即可,然后用这根铁丝的长
度除以 4 即可,得到的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依此计算。
【详解】9+9+6=24(分米)
24÷4=6(分米)
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6 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出边长,应熟记: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 分)
14. 由 4 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4 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四边形;据
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4 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四边形;说
明四边形是一个封闭图形,
而由 4 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可能是:
等形状,这些都不是四边形;所
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含义,应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严密性。
15. 因数的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 0。(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分别计算出 125×12、125×13 的积,然后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25×12=1500,此时积的末尾有 0;
125×13=1625,此时积的末尾没有 0;
由此可知,因数的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可能有 0,也可能没有 0。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采用举例法。
16. 妈妈买了 30 米布,这块布的周长就是 30 米。(
)
【答案】×
【解析】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依此判断即可。
【详解】妈妈买了 30 米布,30 米指的是这块布的长度,而不是指的周长。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对周长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9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2 份是这些苹果的
2
9
。(
)
【答案】×
【解析】
【分析】9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则每一份占这些苹果的
1
3
,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每一份占这些苹果的
1
3
,则 2 份是这些苹果的
2
3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认识,应理解分成的总份数是分母,所占份数是分子。
18. 用 16 个边 长是 1 厘米 的正方 形拼成 的长 方形和 正方形 中,周 长最短 是 20 厘米 。
(
)
【答案】×
【解析】
【分析】在拼图中(不重叠),当所拼的图形的长和宽最接近时,所拼图形的周长最短,因
此此题中,所拼的正方形的周长最短,而正方形的边长为 4 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依此计算并判断。
【详解】如图:
4×4=16(厘米),即用 16 个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周长最短是
16 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组合图形的周长,应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19. 1 分钟最可能做完的事情是(
)。
A. 上一节数学课
B. 打一场球赛
C. 做 10 道口算题
D. 看一场
电影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估计每个选项需要的时间,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A.上一节课的时间是 45 分钟;
B.打一场球赛约为 1 个半小时;
C.做 1 道口算题需要几秒钟,则 10 道口算题需要 1 分钟左右;
D.看一场电影至少几十分钟,长则几个小时。
综上 1 分钟最可能做完的事情是做 10 道口算题。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对时间的认识,应结合生活实际解答此题。
20. 两个数的积与这两个数的和相比,(
)。
A. 积一定大
B. 和一定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
定
【答案】D
【解析】
21. 一名同学的体重是 25 千克,(
)名这样重的同学一共重 1 吨。
B. 40
C. 50
D. 80
A. 20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将吨化成千克,进率为 1000,然后再计算出 1 吨里面含 25 千克的个数即可选择。
【详解】1 吨=1000 千克
4 个 25 千克是 100 千克,10 个 100 千克是 1000 千克;
10 个 4 是 40,因此 40 名这样重的同学一共重 1 吨。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如果一个数是 25 的 4 倍,那么这个数是(
)的 5 倍。
B. 15
C. 20
D. 100
A. 8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数是 25 的 4 倍,则这个数等于 25 乘 4,再用这个数除以 5 即可得解。
【详解】25×4÷5
=100÷5
=20
所以这个数是 20 的 5 倍。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倍的相关知识,明确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5
7
大于
5
6
②轩轩早餐吃了 7 千克的食物
③分针走一圈就是 1 小时
④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②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轩轩早餐所吃食物的质
量用“克”作单位;
③时钟分为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中又分为 5 个小格,分针每走 5 分就走一个大格,所以分
针走一圈走了 12 个大格,就是 5×12=60(分),60 分=1 小时;
④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
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①因为 7>6,所以
5
7
<
5
6
,故原题说法错误;
②因为轩轩早餐吃了 7 千克的食物,不符合实际,所以说法错误;
③分针走一圈走了 12 个大格,就是 5×12=60(分),60 分=1 小时,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④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此说法正确;
所以上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③④。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属于综合题型,要求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钟面上每格表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