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
答案
注意:1.本试题共 6 页,三大题 26 小题,满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
2.请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30 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红旗飘飘把手招。(贺敬之《回延安》)
(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周南》)
(3)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秦风》)
(4)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
(5)《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修辞,造成主
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强烈表达诗人的思念情绪。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友谊
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这个哲理。
(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了
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平和。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如果有一张地图把非洲和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春运期间,我市在火车站区域实行交通管制,那里交通拥堵的情况戛然而止....。
C.载誉归来的他在演讲时侃侃而谈,目空一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言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了“阅读经典,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C.5G 全新技术的支撑,将让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D.《生存》的作者是出自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畜作者之手。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各个地方的民歌民
谣:“雅”是祭祀乐歌;“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B.《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鲁迅,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他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C.《恐龙无处不在》的作者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他的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
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值得一提的是哲学并非以那种枯燥乏味“高
冷”的面目出现,而是以日常的信函、亲切的谈话、大师的故事等面貌出现,显得平易近人。
B.在《苏菲的世界》中,苏菲了解到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黑格尔,提过辩证法的是笛卡尔。
C.《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在英国留学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信,涉及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
升学与专业等内容,旁征博引,闪现着理性的光芒。
D.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第四封《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中说:救国和读书都不可偏废。
6.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6 分)
2021 年 3 月 12 日,连云港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说,要奋力开创“高
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
正快速发展,yùn(_______)育着崭新的希望。当前中国的崛起,让一切质疑党的领导的声音消声匿迹!
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一百年的诞辰,一百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_______,_______;
一百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拉开帷暮。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能长
wǎng(_______),不能徘徊,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 分)
(3)在横线处续写一组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2 分)
7.名著阅读题。(6 分)
(1)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以成为有教养的
青年。请列举其中的三点。(3 分)
(2)“宋江夜打曾头市”,论其原因可谓“新仇加旧恨”。请你回忆相关情节,说说“新仇”和“旧恨”分
别指什么?(3 分)
二、阅读·赏析(60 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8~9 题。(6 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美鱼情。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的画面并对颔联进行赏析。(4 分)
9.说说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10~13 题。(15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
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
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①密间,
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②,香气勃郁,冲怀罥③
袖,掩苒不脱④。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
鳞甲;流萤班班⑤,奄忽⑥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
如珠走.镜,不可收拾。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选自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注释】①翳:yì,掩蔽。②葳蕤(wēi ruí):枝叶繁盛下垂的样子。③罥(juàn):挂。④掩苒(rǎn)
不脱:指香味经久不去。⑤班班:同“班斑”,即点点。⑥奄忽:迅疾、您忽。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日光下澈.
(3)森森欲下搏.人
1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 分)
(2)潭中鱼可.百许头
(4)如珠走.镜
复 引 舟 入 荷 花 中 歌 豪 笑 剧 响 震 溪 谷。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 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 分)
(2)风起水面,细生鳞甲;(2 分)
13.两篇文章在写水上都采用了间接描写,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 分)
(三)名著阅读
阅读《水浒传》两个片段,完成 14-17 题。(12 分)
【甲】陈太尉上岸,宋江等接着,纳头便拜,宋江道:“文面(在人的脸上刺字,即黥墨之刑)小吏,
罪恶弥天,屈辱贵人到此,接待不及,望乞恕罪。”……当日宋江请太尉上山,开读诏书……萧让却才读罢,
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 A①丛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得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
打。此时宋江、卢俊义皆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恰才解拆得开,李虞候喝道:“这厮是甚麽人,敢如
此大胆!”A 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侯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
是……皇帝圣旨。”A②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
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宣员尽
都杀了!”众人都来劝解,把 A 推下堂去。
宋江道:“太尉且宽心,休想有半星儿差池。且取御酒,教众人沾恩。”随即取过一副嵌宝金花钟,令
裴宣取一瓶御酒,倾在银酒海内,看时,却是村醪(láo,浑浊的酒)白酒;再将九瓶都打开,倾在酒海内,
却是一般的淡薄村醪,众人见了,尽都骇然,一个个都走下堂去。鲁智提著铁禅杖,高声叫骂:“忒煞是欺
负人!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赤发鬼”刘唐也挺着朴刀杀上来,“没遮拦”穆弘,……一齐发作,六
个水军头领都骂下关去了。宋江见不是话,横身在里面拦挡,急传将令,叫轿马护送太尉下山,休教伤犯。
【乙】宋江便差大小军师吴用、朱武,并萧让、乐和四个,跟随张太守下山,直往济州来参见宿太尉。
次日,来馆驿中参见宿太尉。拜罢,跪在西前,宿太尉教平身起来,便道:“加亮先生(指吴用),自从华
州一别之后,已经数载,谁想今日得与重会!……今天子悉已知之,特命下官赉到天子御笔亲书丹诏、金
——选自《水浒传》75 回,有删改
银牌面、红绿锦缎、御酒表里,前来招安。汝等勿疑,尽心受领。”……宿太尉再行不过数十里,又是结彩
山棚,前面望见香烟拂道,宋江、卢俊义跪在面前,背后众头领齐齐都跪在地下迎接恩诏。……裴宣喝拜。
拜罢,萧让开读诏文。萧让读罢丹诏,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宿太尉取过金银牌面、红绿锦缎,
令裴宣依次照名给散已罢,叫开御酒,取过银酒海,都倾在里面,随即取过旋杓舀酒,就堂前温热,倾在
银壶内,宿太尉执着金钟,斟过一杯酒来,对众头领道:“宿元景虽奉君命,特赉御酒到此,命赐众头领,
诚恐义士见疑,元景先饮此杯,与众义士看,勿得疑虑。”众头领称谢不已。……宋江,教请出闻参谋相见,
宿太尉欣然话旧,满堂欢喜。当请宿太尉居中上坐,闻参谋对席相陪。……江等辞了张太守,出城进发,
带领众多军马,径投东京来。
14.【甲】文中宋江拜见陈太尉时为什么称自己为“文面小吏”?(2 分)
15.【甲】文中“A”是谁?【甲】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A”的结局是什么?(4
——选自《水浒传》82 回,有删改
分)
16.【乙】文末画横线处“闻参谋相见,宿太尉欣然话旧,满堂欢喜”,“闻参谋”和“宿太尉”是什么关系?
请结合之前内容回答,闻参谋为招安做了哪件事?(2 分)
17.结合材料与名著内容,分别探究【甲】文中招安失败和【乙】文中招安成功的原因。(4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0 题。(9 分)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
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
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
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淮海戏流行于连云港市、淮
安市、宿迁市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县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1830 年前后出现了淮海戏的演出班
社,1880 年后仅海州的东海、灌云两县就有一百多个淮海戏班。1940 年抗战期间淮海戏艺人成立“艺人教
国会”,编演了《小板凳》、《大后方》、《三星落》等一大批现代剧目,利用戏曲宣传抗战,起到了鼓舞士气
民心的作用。
材料二
(摘编自网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的介绍)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 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
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重妆”哪吒、“熊猫竣”、
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而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
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
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
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
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摘编自《北京日报》《"95 后”传承人捏面人 20 年:把“面人郎”变网红》)
材料三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
以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为例,由于诸多新水墨画不加审辩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
在这些新水墨画中已经荡然无存。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
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
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
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
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样。”
(摘编自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
远。
B.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C.郎佳子或的面塑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了大众。
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19.材料一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0.淮海戏是连云港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为促进淮海戏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哪些启
示?请简要概括。(3 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 21~25 题。(18 分)
乡野豆子
陈重阳
①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人们干瘪的胃囊。
而种豆子,就成为一种奢侈。后来,豆子才大片出现在田野里,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级,成为美好日子的旗
幡。黄豆、赤豆、绿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
②豆科作物一贯深明礼仪,它们在自己的季节里,托着饱满沉实的豆荚,面对劳动的付出者,丢弃私
藏的意图,做出拱手相让的姿势。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收获之后,在
场地里集结的豆荚们,经历一场棍棒的击打,噼里啪啦响作一团,这是它们对农民最高的礼仪!
③母亲攀起簸箕一類一颠,豆壳轻舞飞扬,壮烈地飘散而去。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遗留的碎屑,于是各
种豆子发出黄、赤、绿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母亲欣喜的目光里。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
内容就不一样起来。
④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轧油。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经历压榨的痛
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
⑤最奢侈的莫过于炸油果,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弄好的面团
擀、轧、切,制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一缕缕幸福的炊烟,弥漫在村庄上空。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
焦脆的油果新鲜出锅,供我们一一解馋,我们吃得满手淌油,齿颊留香。
⑥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
文火熬起来。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待至
豆烂,茶汤褐绿莹润,清香怡人。绿豆茶饮宛若法器,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
⑦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沉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父亲
正困乏,焦渴难耐,他停顿下来,两手抱着罐子,挺身仰脖,咕嘟咕嘟,肺腑之间茶流汹涌。半晌,“哐当”
一声,罐子落地。于是,气韵开始平息。力量,一寸一寸又恢复至体内来了。
⑧赤豆呢,往往带着母亲的味道。母亲手巧,是能把苦涩生活拧出甜味的人。在闲散冬日的某个清晨,
我们姐弟都冷得缩着脖。母亲抱来一捆干柴说,来,烧锅。锅里的水沸腾着,里而煮的是赤豆,几个时辰
煮到软烂,加些柿皮、甘薯,搅拌成什锦馅料。以发酵好的面团包上馅料,就做成了豆包。乡下的豆包,
颇像乡下人的性子,皮薄馅足,内心实在。
⑨母亲每次总是要落出两笼屉的豆包来,一笼留给我们吃,另一笼作为礼物走亲戚。圆鼓鼓的冷豆包
切成四瓣来,露出新鲜的馅料,忍不住舌下生津、喉头律动。香甜较糯,食之熨帖,欲罢不能。我们都是
娴雅慢品,生怕这幸福去得太快了。之后,我们姐弟要挎着篮子走过乡野坎坷,把一份殷切的心意,传递
给远方的亲戚。
⑩乡野豆子,串起一把幸福之门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光阴的通道,让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陆离起来。
多年以后,豆子仍沉淀在我的记忆中,膨胀发酵,绵延着一种生命的原香
.....,挥之不尽。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 年第 3 期)
21.全文围绕“乡野豆子”展开叙事,请在横线处依次补充恰当内容。(3 分)
种豆子——(①
)——轧油——(②)——煮绿豆茶(做茶饮)——(③)
22.简要概括母亲这个人物形象。(3 分)
23.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24.请探究文末“生命的原香”有哪些内涵。(4 分)
25.联系《社戏》和上文,结合下面材料,分析两篇文章分别惜“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意蕴。(4 分)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2)乡野豆子,串起一把幸福之门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光阴的通道,让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陆离起来。
——陈重阳《乡野豆子》
——鲁迅《社戏》
三、表达·交流(60 分)
26.作文(60 分,其中书写 3 分)
请以“风雨过后春更浓”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④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一、积累·运用(30 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10 分)(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2)寤寐思服
(3)蒹葭采采
(4)胡为乎泥中
(5)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2 分)A
3.(2 分)C
4.(2 分)A
5.(2 分)B
6.(6 分)(1)(2 分)孕 惘
(2)(2 分)消改为销,暮改为幕
(3)(2 分)比喻 1 分,内容 1 分。
示例:一百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一百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7.(6 分)(1)(3 分)。①围巾和大衣一同挂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②不要把手插在裤袋,
更不能插在衣袋;③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④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
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⑤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⑥出合行礼或谢幕,面部
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每点 1 分,写清三点即可,共 3 分。
(2)(3 分)“新仇”指段景住等买了两百多匹骏马,但是路上被郁保四夺了送去曾头市(1 分);“旧恨”
是曾头市曾家五虎劫了夜照玉狮子马并打了押后的刘唐(1 分),于是晁盖攻打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了一支
毒箭身亡(1 分)。
二、阅读·赏析(60 分)
(一)诗歌阅读(6 分)
8.(4 分)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的摇晃起来。(2
分)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
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2 分)
9.(2 分)尾联用典故,巧设喻(1 分,写一点即可),委婉地表达渴望得到引荐,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1
分)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10.(4 分)(1)穿透(2)大约(3)与……博斗(4)跑
11.(2 分)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 分)
(1)(3 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扣
住“西南”“斗”“蛇”展开)
(2)(2 分)风从水面吹过,水面生起鱼鳞似的水纹(扣住“鳞”和句意)
13.(4 分)《小石潭记》中“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佁然不动”“俶尔远逝”等语句
(1 分)间接描写潭水的清澈透明(1 分)
《游东林山水记》中荷花“红披绿偃”(颜色)“摇荡葳蕤”(形态)“香气勃郁”(香气)(1 分)间接描写了
东林水的优美和生机勃勃特点。(1 分)
或者:《游东林山水记》中“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1 分)间接写出东
林水的清澈与平静(1 分)。
(三)名著阅读(12 分)
14.(2 分)要点:宋江曾做过郓城押司,就是郓城县衙的书吏。宋江因杀死阎婆惜后被擒,脸上被刺金印,
发配江州。(“郓城押司”或“书吏”1 分,杀阎婆惜、被刺金印 1 分)
15.(4 分)A 是“李逵”(1 分):表现了李逵的性格:①嫉恶如仇,简单粗暴(1 分,写出一点即可)②蔑
视权贵,具有反抗精神(1 分,写出一点即可)。李逵最后的结局是被宋江用毒酒毒死的(1 分)
16.(2 分)闻参谋(闻焕章)和宿太尉是(幼年)同窗朋友(1 分)。闻参谋写了一封书信给宿太尉,表明
宋江渴望招安之意(1 分)。
17.(4 分)【甲文】招安失败的原因有:1.宋徽宗对梁山好汉的能量一无所知,诏书写得非常叫咄逼人;2.
张干办、李虞候到了梁山后,依然一副“钦差大臣”做派,处处出言不逊;3.阮小七悄悄地将御酒调换成
村醪水白酒(每点 1 分,写清两点即可,共 2 分)
【乙文】招安成功的原因有:1.经过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梁山的实力壮大,皇帝想利用梁山攻打辽国;
2.朝廷态度诚恳,如诏书中赦免宋江等罪责;3.宿太尉态度谦和,博得梁山众人好感(每点 1 分,写清两
点即可,共 2 分)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9 分)
18.(3 分)C
19.(3 分)举例子(1 分)列数字(1 分),具体说明淮海戏历史的悠久(1 分)
20.(3 分)示例:①需要增强人们对淮海戏的传承与保护意识。②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淮海戏的传承与创
新,为淮海戏融入流行元素,借助新兴媒体进行传播与普及。③锐意创新的同时不忘保护传统,将淮海戏
的传统与创新进行有机结合。每点 1 分,共 3 分。
(五)文学类阅读(18 分)
21.(3 分)①收豆荚/吹豆皮/颠豆皮(1 分);②炸油果(1 分):③做豆包/蒸豆包(1 分)
22.(3 分)①勤劳能干②心灵手巧③热情待客④喜欢分享⑤心地善良。每点 1 分,写清三点即可。
23.(4 分)(1)运用拟人的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豆荚成熟时的情状(1 分),并赋予豆荚无私奉
献、深明礼仪的精神品质(1 分),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1 分)。
24.(4 分)(1)像成熟的豆子一样做一个深明礼仪的人。(2)像豆子一样在经历磨砺后,收获生命的美好。
(3)像赤豆包子一样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4)亲情会让平淡的生活变得美好。(5)乡村人克服物质上的
苦涩而拧出精神上的香甜。(6)从豆子身上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每点 1 分,写出 4 点即可。
25.(4 分)《社戏》通过对豆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对江南
水乡的景色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我对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每点 1 分,写清
两点即可,共 2 分)。
《乡野豆子》借“乡村野豆”表达了作者对如同豆子一样勤劳、实在、无私的乡村人的赞美之情,也表达
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每点 1 分,写清两点即可,共 2 分).
三、表达·交流(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