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语文试 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 产生了丰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大量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中 国古代的审美形态与西方的审美形态相比,具有鲜明的差异,这是双方不同的现实生活基础、 审美实践活动、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精神所决定的。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基本审 美形态大致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它们都具有综合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审美 形态,大都是生命状态、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等各个层面的结合,无论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中 和、气韵和意境,还是其他一些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比如气象、神采、风骨、兴趣、意味、 神韵等等,无不包含着上述各个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们相互之间都具有渗透性。也就 是说,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既非常丰富,又高度统一,很难找出截然不同、毫 无关联的两个概念;究其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共同的现实土壤和文化资源的产物,而最根本 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包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 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综合性和渗透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中没有任何变化, 而只是简单的重复和堆积;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跟所有历史现象一样,有一个不断 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和、气韵和意境是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基本审美形 态。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 产生,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气韵是在中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对中和有所超越的审美形态,它在中国古代文学、 书法、绘画,舞蹈以及陶瓷、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中,都有充分的表现,与其他众多审美形 态和审美范畴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
意境是成熟得最晚、层次最高、最有总结性质的审美形态,它实际上蕴涵着一个较为完 备的美学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独立自足的美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选择中和、气韵和意境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审美形态,并不是说它们 就能涵盖所有的中国古代审美形态及其历史演变的全貌,而是因为:第一,中和、气韵和意 境作为基本的审美形态,都是贯穿中国人生活实践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中国人的人生所追 求的理想境界,而不仅仅是属于艺术论的范畴。第二,这三种审美形态虽然从范畴的起源上 说有迟有早,其中中和的范畴形成与成熟得最早,气韵次之,意境最后且带有总结性质。但 追本溯源,三种审美形态不仅从精神实质上是贯穿中国审美实践发展历史全过程的,而且, 从范畴发生学的角度看,也都具备起源早而又不断有所发展的特征。第三,这三种审美形态 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和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容或者扩充进其他的范畴。例 如,中和的精神实质几乎在所有中国美学的范畴中都有所体现,如阴阳、虚实、动静、文质、 风骨等;气韵、意境也一样。 总之,在中国人长期审美实践活动生成和积淀下来的中和、气韵、意境等审美形态,既 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相互的渗透性和包容性,又显现出在历史运动中逐层递进、不断超越的 特征,代表着中国人在人生实践与审美活动的高度统一中,人生境界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在 审美上表现出后一形态对前一形态的超越与提升。如果说中和作为原初的审美形态,基础最 广;那么,意境作为总结性的审美形态,层次最高。从中和到气韵到意境,既是中国审美形 态的历史发展,实际上又是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演进,三者既可共时并存,又有历时递进; 既有逻辑上的并列、对应,又有内涵和外延上的丰富、深化,典型地体现出历史与逻辑的高 度统一。 (摘编自朱立元《美学·审美形态中和、气韵和意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是以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为 基础的。 B. 只要运用了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就能理解中国古代审美形态之间的 渗透性。 C. 中和、气韵和意境作为最基本的审美形态,它们是在历史的不断前进中共同产生、发展 和成熟起来的。 D. 意境蕴涵着一个较为完整美学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独立自足美学思想的 初步形成。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是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 起来的文化资源产物。 B. 中西方审美形态在综合性和渗透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是由双方的现实生活基础 以及文化精神决定的。 C. 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力透纸背、人木三分,他的作品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 韵这一基本审美形态。 D. 中和、气韵、意境离不开中国人长期审美实践活动和积淀,也代表着中国人不断提高的 人生境界和审美形态。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基本审美形态的中和、气韵和意境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三者的 大致特征。 B. 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审美形态,中和、气韵、意境贯穿中国人生活实践,体现了中国的 辩证思想。 C. 关注中和、气韵和意境的审美形态,也就是在关注中国审美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关注其 历史发展。 D. 中和、气韵和意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古代审美形态以及历史演变全貌,这一点必须有清 醒的认知。 4. 文章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指明并加以分析。 5.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述中和、气韵和意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 D 2. B 3. A 4. ①对比论证。作者将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与西方的形态相比,说明两方具有鲜明的差异, 从而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 取向”,从而使观点清晰明了。 ②举例论证。作者指明以“中和的精神实质几乎在所有中国美学的范畴中都有所体现”为例, 说明“中和、气韵、意境这三种审美形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和兼容性,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包容或者扩充进其他的范畴”的观点,具体且有说服力。 5. ①并列关系。三者都是共同的现实土壤和文化资源的产物,它们都包含着中国所特有的 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
②递进关系。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气韵是在中和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并对中和有所超越的审美形态;意境是成熟得最晚、层次最高、最有总结性 质的审美形态。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是以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为基础的”错误。由原文“中国传统文化在 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丰富的艺术门 类和艺术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大量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可知,原文说的是“在 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大量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而不是“以……为基础的”。 B.“只要……就能……”错误,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另一方面,它们相互之间都具有渗 透性。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既非常丰富,又高度统一,很难找出截 然不同、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究其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共同的现实土壤和文化资源的产物,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包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可知,原文并 没有说“只要……就能……”。 C.“共同产生”错误。由原文“第二,这三种审美形态虽然从范畴的起源上说有迟有早,其 中中和的范畴形成与成熟得最早,气韵次之,意境最后且带有总结性质”可知,三者起源上 “有迟有早”,不是“共同产生”。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中西方审美形态在综合性和渗透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中 国古代的审美形态与西方的审美形态相比,具有鲜明的差异,这是双方不同的现实生活基础、 审美实践活动、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精神所决定的。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基本审 美形态大致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它们都具有综合性。……另一方面,它们相互之 间都具有渗透性”可知,“综合性和渗透性”是“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两个特征,而不是 “中西方审美形态”。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基本审美形态的中和、气韵和意境产生的文化 背景以及三者的大致特征。BCD 项都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概括文章含义。而选项 A 则代表 的文章主体部分。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对比论证。结合“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与西方的审美形态相比,具有鲜明的差异,这是双方 不同的现实生活基础、审美实践活动、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精神所决定的”可知, 作者将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与西方的形态相比,说明两方具有鲜明的差异;再结合“中国传 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丰富 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成果,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大量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可知,说明“中 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从而 使观点清晰明了。 举例论证。结合“例如,中和的精神实质几乎在所有中国美学的范畴中都有所体现,如阴阳、 虚实、动静、文质、风骨等;气韵、意境也一样”可知,作者指明以“中和的精神实质几乎 在所有中国美学的范畴中都有所体现”为例;结合“第三,这三种审美形态都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概括性和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容或者扩充进其他的范畴”可知,说明“中和、 气韵、意境这三种审美形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和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容 或者扩充进其他的范畴”的观点,具体且有说服力。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并列关系。结合材料“究其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共同的现实土壤和文化资源的产物,而最根 本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包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可知,三者都是共同 的现实土壤和文化资源的产物,它们都包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
递进关系。结合材料“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 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可知,中和是中 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结合材料“气韵是在中和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并对中和有所超越的审美形态,它在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舞蹈以及陶瓷、建筑 等各种艺术门类中,都有充分的表现,与其他众多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 可知,气韵是在中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对中和有所超越的审美形态;结合材料“意境是 成熟得最晚、层次最高、最有总结性质的审美形态,它实际上蕴涵着一个较为完备的美学思 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独立自足的美学思想的初步形成”可知,意境是成熟得 最晚、层次最高、最有总结性质的审美形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注] 丁玲 天慢慢的亮了。没有太阳,愁惨的天照着黄色的滔滔的大水,那一夜淹了汤家阙,又淹 了一渡口的一片汪洋的大水,那吞灭了一切的怕人的大水,那还是逞着野性,在向周围的斜 斜的山坡示着威的大水。而且还照着稀稀残留下的几个可怜的人类,无力的,颜色憔悴的皮 肤,用着痴呆的眼光,向四方爬去。 经了那末一个夜晚的一渡口,也还逃出了一些人,赵三爷和着侄儿大福也踉踉跄跄逃了 出来,又在一个路口遇着了,还遇着了一群又一群已经逃散了,又集合了的那些邻近茅棚里 的人,也有一些女人,也有一些小孩。大家看见了都抱头大哭,都为过分的悲痛和恐慌压着 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都更觉得亲切了,都不愿分开,都集在一团,慢慢的向长岭岗走去, 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 水在他们后面,有的房屋还半睡在水里,大树的梢也从水里伸出来映在太阳底下,摇摆 着茂叶,而且还有一些人的声音从那里传出来,一些求援的声音。他们也涉过几处渍有浅水 的地方,一群人这末慢慢的走去。 沿路也有一些人家,都走出来担心地絮絮叨叨地问。也有一些不说话,只沉重的将怜悯 的眼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走了一会,因为几个女人和孩子都嚷着走不动,于是便停了下来, 坐在一块有坟的乱岗上。 天空没有云,蓝粉粉的,无尽止的延展开去。下面是水,黄滚滚的,无穷尽的涌了来。
剩下的地方,剩下的人,拖着残留的生命,无力的爬着又爬着。 这坐在乱坟岗上的一群,约莫有三十多个人,一半女人和小孩,一半是男人。坐了一会 又向前走,沉默的时候比说话的时候多,女人们啜泣的时候是更多,小的小孩不懂事的时时 吵饿: “妈呀!肚子饿!……” “我走不动了呀……” “快到了!没有好远了!到了买馍馍给毛毛吃……” 吵饿的被哄住了,又有一些哭着要妈要爹的,这些情景真能使一个强壮的人听着也伤心, 何况这都是些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从死的唇吻上逃去的一些男人。他们心痛,却又得忍 着,而且有几个还得用希望鼓着大家的勇气:“狗狗!妈妈在前边,妈妈替狗狗买粑粑去了。 乖的狗狗不要哭……” “张大哥!你抱抱王和尚吧,他妈抱不起他了……” “唉,三爷!你放宽心些吧。我看见你家三姆早就带着龙儿走了的,她们一定朝她娘家 走去了……”陈大嫂看见赵三爷那末一个强壮的农人会一句话也不说,只悄悄不断的叹气和 揩眼泪,不觉忘去了自己也离去家里其他的人而安慰着别人起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年轻的汉子王大保,和一个四十多岁,在三富庄上做了二十年的长工的李 塌鼻。他们没有失去一点勇气,也没有失去理智,平时并不能得人信仰,这时却自自然然都 依着他们的话起来了。 “哭有什么用,死的死去了,哭得转来吗?不死的总得鼓着气想法,未必也让他死去 吧?” “不要哭,跟着我来,到了长岭岗愁他们不给我们吃。这几个,吃得起的,那里有三条 街,有一百多家铺子,三富庄,马鞍山的大户都有人在那里,有县里派来的镇长,有分局长, 有兵警,有学堂。哼,老子们的家破人亡了,老子们就得留下这条命,还得算算账呢!…… 哭什么,不要哭了,男子汉!日子还长呢,哭成得个什么事……” “别处我不晓得,三富庄我就清楚,打开他们的仓,够我们一渡口的人吃几年呢。看他 们就真的不拿出一点来,忍心让我们饿死……” “我们一定不要哭,快点走,到了长岭岗我们去找他们的局长,或是团上的人,有人问 话,塌鼻你答应……” 慢慢地讲着一些以后的计划,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到望见那长岭岗的炊烟的时 候,是快吃午饭的时候了。他们又遇着从汤家阙逃来的一伙人。于是合在一块向前进。
长岭岗的镇外上,已经挤满了一群群的携儿带女的家族,饥饿把他们都弄瘦了,有的靠 在树根上,疲乏的;有的蹲在石块上,望着来的一群新的逃来的人。 “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你们是哪里的,来了好久了吗?” “唉,他们饿得真不像样了……” 他们再往前进,朝镇里走去。 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那些与他们同运命的人越多了。从脸上的颜色可以辨别来到 的新旧,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 展在眼面前的情形,使大家心里又预感着失望,可是空的肚子里为一种火燃烧着,他们 只得又鼓着力往前走。 “喂,你们往哪里去?”憔悴了的群里有人在问了。 “到镇上去,想找镇长,局长也好,先给我们一些吃的,我们是昨夜晚上遇难的。” “他该管你吗?我们的人都不准上街,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们呢!” “真的吗?那我们怎么得了呢?……” 小孩吵着,女人们又哭起来了。 街的两头站了许多刚刚从县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 丁。墙上贴了碗大的字的告示,有认得字的人便解释着给其他的人听:…… 【注】小说发表于 1931 年,当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受灾总人口计五千多万,有四十 (有删改) 多万人死亡。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逃难过程中,沿路有些人家虽然报以同情的目光,但都不愿意施以援手,这也增添了小 说的悲剧色彩。 B. 在大家失望无助时,王大保、李塌鼻主动站出来加油鼓劲,他们的话不仅没有鼓励到大 家,反而让大家感到未来渺茫。 C. “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这些描述说明镇上先前来的灾民 过得并不好。 D. 根据前文内容可以推知,小说结尾处省略的内容应该是镇里对灾民的安抚,以及临时安 置的办法。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