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试题及答案 (考试用时: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秋九月桂花香,菊黄稻熟蟹螯肥。9 月 25 日上午,2022 年兴化大闸蟹开捕节开幕式 在我市安丰镇安东村举行。蟹船迎风出发【甲】横穿湖面....,大闸蟹正式开铺。 市长殷俊在开幕式致辞中从生态天然、科技贼能、品质保证、品牌美 yù、市场前景....、 róng 合延伸六个方面介绍了兴化河蟹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活动现场,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专家表示,今年的河蟹养殖受 8 月份极端高 温天气影响,全省各地的大闸蟹生长周期都相对延长,成熟度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但独特的 兴化大闸蟹得益于生态养殖方式和全程科学化监测管理。不仅最大程度地降低极端高温天气 带来的不利因素,还保证了其各项营养品质指标不减往年的水平。 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与奋进勤劳聪慧....的特质相得益 zhāng,近年来培育出中国河蟹 养殖大王、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中国十大名蟹之冠,yùn 育了具有中国水乡特色的【乙】 蟹文化【乙】。我市也成为全国著名的大闸蟹生产基地....。 (来源:兴化市新闻信息中心 2022-09-26)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在文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下列各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 、 【乙】 “” B. 【甲】 , 【乙】 “” C. 【甲】 、 【乙】 《 》 D. 【甲】 , 【乙】 《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划横线句是一个递进复句,后一分句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 B. 这段消息的标题可概括为:2022 年兴化大闸蟹开捕节开幕式在安东村举行。 C. “横穿湖面”“市场前景”“勤劳聪慧”“生产基地”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D. “我市也成为全国著名的大闸蟹生产基地。”一句的主干:我市成为基地。 【答案】1. 誉 融 彰 孕 2. B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美 yù——美誉; róng 合——融合;
相得益 zhāng——相得益彰; yùn 育——孕育。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顿号用于句中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逗号用于句中停顿较大的成分之间,【甲】处“蟹船迎 风出发”与“横穿湖面”之间是动作的承接,不是并列关系,且停顿较长,因此应该填逗号; 【乙】处“孕育了具有中国水乡特色的蟹文化”中“蟹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应该用引号。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原文信息的回归与概括。 C.“横穿湖面”是动宾短语,“勤劳聪慧”是并列短语,“市场前景”与“生产基地”都是 偏正短语,因此 C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④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 ⑤“ 舟 ” 是 诗 歌 常 用 意 象 。 如 李 白 《 行 路 难 》 中 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 物。 【答案】 ①.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 千里共婵娟 ④. 人迹板桥霜 ⑤.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⑥.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⑦. 沉舟侧畔千帆 过 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 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竞、 婵娟、钓、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5. 综合性学习活动。 兴华中学九(1)班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现邀请你参与,并请完成相关任 务。 (1)【拟活动】为开展此项学习,班长准备围绕“励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 他已经想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活动一:讲“励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错误】下面是小李同学代表班委会写给语文老师张老师的邀请函,共有三处错误, 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尊敬的张老师: 邀 请 函 您好!我们班将于下周一(10 月 24 日)在本班教室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 特邀请您参加,请您务必按时到会。 2022 年 10 月 21 日 九(1)班委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内涵】下面是班级同学在活动中收集的有关自强不息的材料,请结合材料从个人角... 度.说说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证·泰伯》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君于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答案】(1)【拟活动】示例一: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示例二:访“奉献的青春”名 人。(必须出现“奉献”二字) (2) ①. 【改错误】(1)“10 月 24 日”不够具体,可改为“10 月 24 日上午 10 点”。 ②. “请您务必按时到会”语言不得体,应改为“敬请到时出席”。 ③. 将“2022 年 10 月 21 日”“九(1)班委会”互换位置。 (3)自强不息就是要刚强勇毅,坚忍不拔,要在困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要有反省意识。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设计活动。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主题,然后设计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 的活动形式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专家讲座等。然后 结合具体的内容再具体设计。 示例:听“奉献的青春”讲座。
【小问 2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应用文的书写。 对于这篇邀请函题目只要求写正文,正文是邀请函的主体部分,一般开头第一行要空两格写。 正文要写清楚邀请的事由、目的、具体事项和具体要求,同时告知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日程 安排。要注意用词礼貌、信息正确,同时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这篇邀请函的错误主要 有:一、正文中没有交代清楚班会的具体时间,可以可改为“10 月 24 日上午 10 点”。二、 结尾“请您务必按时到会”语言不得体,可以改为“我们恭候您的光临”。三、落款格式不 对,应该是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小问 3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言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几则名言,我们可以把握自强不息的内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 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心胸宽广”“坚韧”。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意思是: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 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中可以提炼出“坚忍不拔的意 志”。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必须先 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使他做事不顺利。经过 这样的方式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据此我们可以看出 要想成为自强不息的人要经历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 “君于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 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从中可以提炼出“反思精神”。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二、阅读理解(共 66 分) (一)(6 分) 6.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登赏心亭① 陆 游 蜀栈②秦关岁月遒③,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④,半醉来寻白鹭洲⑤。 黯黯江云瓜步⑥雨,萧萧木叶石城⑦秋。 孤臣⑧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⑨涕已流。 【注】①诗人曾被外放四川、陕南,备尝艰辛。此诗写于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 而作。赏心亭:故址在个南京西秦淮河边。②蜀栈:蜀中的栈道。三国蜀汉时所建,故称。
③遒:终竟。完尽。④黄牛峡:在湖北宜昌,水流湍急。⑤白鹭洲:在今南京西南江中。⑥ 瓜步:瓜步山。在长江北岸六合境内,与南京隔江相望。⑦石城:指南京。⑧孤臣:孤立无 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⑨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1)自选角度,赏析颈联“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2)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在首联中“兴”和尾联中“忧”的原因。 【答案】(1)示例一:借景抒情,运用景物描写,写诗人登赏心亭所见秋景,渲染出一种萧 瑟苍凉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 示例二:运用对偶,写诗人登赏心亭所见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 心的伤感。 (2)“兴”的原因是:结束外放生涯,奉诏回临安;回临安将有再进忠言的机会,面陈恢 复大计,如能采用,则宿愿得偿。 “忧”的原因:奏请迁都而朝廷置之不理;再进忠言希望渺茫,国家前途如满目衰败之秋景; 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该句的意思是“远眺瓜步雨云黯黯,回看金陵落叶萧萧”,此句描绘了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 “瓜步”“石城”这两处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 年),魏 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宋,曾至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辛弃疾《永遇乐》词中 所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即指此。此地此景,不由使诗人忧从中来。回想十五年 前,自己曾向朝廷提出迁都建康的建议,被置之不理。这次赴阙,固将再陈迁都之策,但孤 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所以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和伤感。同时 这句是有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描绘了肃杀凄凉的秋景,抒发了诗 人内心的忧愤和伤感。 【小问 2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情的把握。 全诗的感情脉络,前半由一“兴”字点出,后半为一“忧”字包孕。“兴”乃因一线希望而 引起——此年春天奉召赴阙。想到不久即可向孝宗面陈恢复大计,实现抗金的夙愿,诗人的 内心是十分兴奋的。诗人赴阙召对,乘兴东归,但登上赏心亭时,却不免勾起他对往昔的回 忆,使他清醒地看到了严酷的现实。所以“忧”则是希望渺茫的表现——面对现实,他深知 孝宗的软弱,国家前途如满目衰败之秋景。 (二)(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范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授书。皇祐元年进士,调知武进县,
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 “当可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 父没①始出仕,以著作佐郎②知襄城县。县有牧地③,卫士④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 杖之。牧地初不隶⑤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⑥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 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襄城 民不蚕织,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民益赖慕,后呼为“著作林”。 【注】①没:同“殁”,死。②著作佐郎:官名。③牧地:放牧牲畜的地方。④卫士:和下 文的“天子宿卫”意思相同,指宫廷值宿护卫。⑤隶:隶属,属于。⑥白:禀告,陈述。 (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三》,有删改)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 ) ) ②纯仁捕一人杖.之( ④民益.赖慕( ①轻去.父母( ③税安.所出( 8.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远亲不赴 A.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9.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断两处) B.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 不以.疾也(《三峡》) 以 著 作 佐 郎 知 襄 城 县 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11. 范纯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答案】7. ①. 离开 ②. 抽打,处以杖刑 ③. 哪里 ④. 更、更加、越发 8. B 9. 以 著 作 佐 郎 / 知 / 襄 城 县 10. (1)有罪而情节较轻的,看他种植桑树多少而减免其所受处罚。(2)欣赏山水的乐趣, 领会于心间,寄托在喝酒上。 11. ①范纯仁天资聪颖,恪守孝道,在八岁时就能讲解他人传授给他的文字,父亲在世时不 愿离家为官;②范纯仁一身正气,维护百姓利益,皇帝值宿卫士的马踏坏了庄稼,范纯仁抓 捕一人处以杖刑,被上告朝廷,他义正辞严,最后皇上下诏释放了他;③范纯仁以民为本, 深受百姓爱戴,他在襄城任职期间鼓励老百姓植桑养蚕,提高老百姓收入,深受百姓爱戴。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不在意离开自己的父母。去:离开。 ②句意为: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杖:抽打,处以杖刑。 ③句意为: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安:哪里。 ④句意为:百姓更加依赖仰慕(他)。益:更、更加、越发。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例句中的“以”是介词,因为。 A.以:连词,来; B.以:介词,因为; C.以:介词,按照; D.以:动词,认为,以为;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以著作佐郎的身份出任 襄城县知县。“以著作佐郎”是主语,其后可断开,“襄城县”是“知”的宾语,中间可以 断开,故根据句意以及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 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①情:情节。视:看。寡:少。除:减免。罚:处罚。 ②之:的。得:领会。寓:寄托。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第①段“资警悟,八岁,能讲所投书”意思是范纯仁机敏颖悟,八岁就能讲解传授给他的书。 可知范纯仁天资聪颖; 第①段“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意思是调任武进县知县,因为远离双亲而不赴任;“岂 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意思是我怎么能看重俸禄,而不在意离开自己的父母呢?;第 ②段“父没始出仕”意思是父亲去世,他才出来做官。从以上可知:范纯仁恪守孝道; 第②段“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意思是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 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 是由田税所出,糟蹋百姓田地的行为必须进行追究,从中可知范纯仁一身正气,维护百姓利 益; 第②段“襄城民不蚕织,劝使植桑,有罪而情轻者,视所植多寡除其罚。民益赖慕”意思是
襄城县百姓不养蚕织丝。(范纯仁)劝勉百姓种植桑树。有罪而情节较轻的,看他种植桑树 多少而减免其所受处罚,百姓更加依赖仰慕(他)。可以看出范纯仁以民为本,深受百姓爱 戴。 【点睛】参考译文: 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的第二个儿子。范纯仁机敏颖悟,八岁就能讲解传授给他的书。考 中皇祐元年的进士科第,调任武进县知县,因为远离双亲而不赴任;改任为长葛县知县,仍 然不去。范仲淹对他说:“你以前以远离双亲为理由不去赴任,现在近了,又有什么托词?” 范纯仁说:“我怎么能看重俸禄,而不在意离开自己的父母呢?即使路近了,也不能完全实 现我的孝心。” 父亲去世,他才出来做官,以著作佐郎的身份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放牧牲畜的地方, 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牧场本来不隶 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帝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 就把这事向皇上禀告,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 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 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襄城县百姓不养蚕织丝。(范纯仁)劝勉百姓种植桑树。有罪而 情节较轻的,看他种植桑树多少而减免其所受处罚,百姓更加依赖仰慕(他),后来把桑林 称为“著作林”。 (三)(10 分)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或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 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安慰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A 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 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得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 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语段二: (节选自《朝花夕拾》)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被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 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 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 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 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 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