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门头沟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
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 12 分)
1. 2023 年国家文物局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北京中轴线申遗文
本。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中轴线,学校开展了研学活动。活动过程中,你搜集整理了
相关资料,撰写了演讲稿。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和结构三方面检查和修改。
(1)你用正楷字书写“北京中轴线”五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北京中轴线概述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抵钟楼,经先农坛、正阳门、故宫等 19 处,长约 7.8 公里,
如“书脊”一样,贯穿南北,形成了两翼对衬..,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是古都北京的灵魂。
它历经 700 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它不仅是一个空
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观念、一个哲学理念,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深刻的思想烙印。北京中
轴线申遗要把空间展示出来,还要把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2)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一一对应”的意思,所以“对衬”中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结构格式”的意思,所以“格局”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宽阔广大”的意思,所以“恢宏”中有错字。
D. 因为表达的是“蓄积包含”的意思,所以“蕴含”中有错字。
(3)文段的第一句话摘抄自报刊,你想弄明白“书脊”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脊”
的主要义项有:①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②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③姓。根据词典
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书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中轴线像北京城的骨头
【乙】中轴线像北京城的脊柱
【丙】中轴线像北京城的名字
第二部分 讲述中轴线上的故事
梅兰芳,北京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学戏时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和终南..
捷径..。如果说不抄近路,是他“幼年学艺的窍门”,高人指点下的勤学苦练....,则是他的捷径。
青年梅兰芳学戏慢,且视力不太好,眼珠转动还不灵活。这时,有人建议他养鸽子,通过看
鸽子在天空飞翔锻炼眼神。于是梅兰芳每天早起放飞鸽子时,总是仰头紧紧追随鸽子飞翔的
踪影,目不转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目光越发精神矍铄....了。
(4)你检查后发现,下列词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终南捷径
B. 勤学苦练
C. 目不转睛
D. 精神矍铄
第三部分 感受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每年春夏,世界唯一一种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都会在正阳门城出现。
它们已经在北京中轴线正阳门上筑巢 600 多年,是北京中轴线上正儿八经的原住居民。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妮妮”,就是以北京雨燕为原型设计的。楼阁高台上争逐竞飞的雨
燕,成为古都北京一道自然与人文兼具的景观。北京雨燕是北京中轴线文化富矿中一个灵动
的符号,还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5)再次阅读文段内容后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
第四部分 结语
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还在于它是北京城市的核心,是
当代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今天国家礼仪、政治和文化中心。让文物活起来,_____,达到真
正焕发活力的目的。保护和传承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需要你我一同助力。
(6)你查到北京中轴线作为历史遗产,对现实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你在演讲稿结
尾处补充一句话,用上“不仅……更”关联词,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答案】(1)北京中轴线
(2)A
(3)乙
(4)D
(5)北京雨燕不仅是北京中轴线文化富矿中一个灵动的符号,而且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6)示例:不仅要赋予历史建筑当代的使用功能,更要使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被社
会和民众认知、理解。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按照题干要求,用正楷字书写,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注意“线”的结构。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A.正确,根据“一一对应”的提示可知,“对衬”错,应写作“对称”;
故选 A。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根据“贯穿南北,形成了两翼对衬,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的语境可知,这里指中轴线像北
京城的脊柱。
故选乙。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终南捷径: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目不转睛: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该词语不能用来形容目光;
故选 D。
【小问 5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划线句错在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应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还(而
且)”。可据此修改。因此改后的句子为:北京雨燕不仅是北京中轴线文化富矿中一个灵动
的符号,而且(还)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小问 6 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语句。
根据题干“对现实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的提示,写一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利用“北京中
轴线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还在于它是北京城市的核心,是当代生活的
重要载体”拟写语句。
示例:北京中轴线不仅在历史建筑中体现其价值,更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彰显
着其丰厚的历史底蕴。
二、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2. 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但愿人长久,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学校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古诗文辑录栏目需要选用两句相
关的古诗文,你建议选用“①_____,②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答案】 ①.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 千里共婵娟
③. 清明时节雨纷纷
④. 路
上行人欲断魂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畔、帆、婵娟”等字
词的正确书写。
第(3)题写出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即可,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入屠苏。
3. 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前路坎坷,诗人万分感慨。其中“欲渡黄河冰塞川”的“①_____”字,尤其体现了人生道
路上的艰难险阻。因此,在看似欢乐的宴饮气氛中,诗人内心感受到的却是“②_____”。
(2)面对人生困境,诗人的表现如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
①. 冰塞川
②. 苦闷抑郁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
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欲渡黄河冰塞川”意为: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诗人用“冰塞川”象征人生道路
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
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
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冰塞川”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
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
的激荡变化。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意为: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
起征帆,横渡沧海!
结尾这二句,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济沧海”指远大的理想抱负,“会有时”,
表达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破”“挂”极具力量,体现出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4.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予观夫巴陵胜状”中的“胜”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少胜.多
C. 不胜.其烦
(2)结合文段内容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B. 胜.负乃兵家常事
D. 奇山胜.景
A. 古仁人不因为外在景物欢喜,看重自己内心的喜乐伤悲。
B.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不同,他们很少有悲和喜的情绪波动。
C. 无论外界或自身有什么起伏变化,古仁人都能豁达面对。
D. 古仁人看淡世事,想远离朝堂,不被外物打扰自己心境。
(3)根据《岳阳楼记》及下面一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链接材料】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
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
择利害为趋舍。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
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
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
(取材于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评价范仲淹“①_____”,赞扬他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正是《岳阳楼记》中“不以
物喜,不为己悲”的真实写照。范仲淹一生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材料中能体现他“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件是②_____。
【答案】(1)D
(2)C
(3) ①. 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②.
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自请镇守延州,不急功近利,筑城垦田,谋求长远发展。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句意: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胜:好,美好。
A.战胜;
B.胜利;
C.禁得起;
D.好,美好。
故选 D。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翻译。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进行辨析。
句意为: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理解:古仁人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
故选 C。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①【链接材料】中“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
天下”一句,赞扬他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正是《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为己悲”的
真实写照。
②根据“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可概括出能体
现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件。
【点睛】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
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
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
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
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
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
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
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
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
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
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
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
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
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
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
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链接材料】(范仲淹)先生年轻的时候即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
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却慷慨激昂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志向,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他侍奉皇上对待他人,完全按照
自己的原则,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先生作为将帅,主要讲究持重,不追求小的功利。在延州筑起了青涧城,开垦营田,修复了
承平、永平的废弃营赛,熟羌(少数民族)回到家乡操持旧业的好几万户。在庆州城大顺把
持要害地区,抢夺敌人的土地来耕种。又建成了细腰城、葫芦城,于是明珠、灭臧等大的少
数民族,都离开敌人为大宋效力。自从边境的制度废弃了很久,以至于士兵和将领经常互不
相识。先生于是把延州的士卒分给六个将领,训练齐整,各路兵马都采用了先生的方法。先
生所在的地方,敌人不敢侵犯。
三、名著阅读(5 分)
5. 本学期同学们阅读了名著《水浒传》。书中的鲁智深、宋江、武松……这些人是否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你欣赏的人物,向同学们做简要介绍。要写
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件。(100 字左右)
【答案】宋江。绰号及时雨。典型情节:义释晁盖。“生辰纲”事发后,观察何涛得到了消
息,前来郓城县找到了宋江与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盖,宋江假意答应,却偷偷私传讯息,使
晁盖等人脱险。性格特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有勇有谋、讲究孝道、十分仗义,但是也
城府极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名著情节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即可。
示例:鲁智深,绰号为花和尚,典型情节:大闹野猪林。鲁智深与林冲结为好友。高衙内为
霸占林冲的妻子陷害林冲。林冲被刺配沧州。高衙内暗地里给了押送林冲的公人些银子,令
他们在途中杀掉林冲。行至野猪林,二人正要动手,鲁智深从一旁跳出,将两位公人打了一
顿。林冲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原来鲁智深早料到这二人不怀好心,一路跟踪至此。而后,
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到达沧州。性格特点: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
义疏财,慷慨大方。
四、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提醒全社会关注孩子们的睡
眠问题。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涵盖了近 7 万人的线上调查结果,其中学生 65648 人,家长
1916 人。数据表明,36.5%的睡眠质量差的孩子会出现肥胖症,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
这一比例仅为 3.7%。此外,还有 40.5%的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儿童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
从学习成绩看,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分别有 45.4%、34.1%的孩子在班级排名中分
别位于前 5%和 6%—20%。而在睡眠状况差的孩子中,则有 41.9%的排名在班级 75%以后。
【材料二】
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赵忠新教授在对睡眠日中国主题进行解读时表
示,睡眠时间缩短会对记忆损害相关蛋白造成影响。睡眠时间介于 7—8 小时,记忆损害相
关蛋白几乎没有沉积;睡眠时间介于 6—7 小时之间的,与记忆损害相关病理改变 Aβ蛋白
沉积明显增加;睡眠时间少于 6 小时,痴呆相关的蛋白将以几何倍数增长。
但睡眠过多同样引起记忆损伤——日间思睡。35 项不同研究,对近万人数据分析发现,
每天睡眠超过 9 个小时的人容易出现记忆衰退的现象。日间思睡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下降,还是引起各种事故的重要因素。美国梅奥诊所老化研究项目证实,日间思睡量表评分
高的 70 岁以上者,脑内的痴呆相关蛋白(Aβ)显著增多。思睡程度越重,越容易发生痴呆。
【材料三】
青少年阶段是迈向成人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_____。睡眠其实相当于青少年向自
我身心健康“存钱”的过程,睡眠规律、时间充足及质量高,意味着“存钱”多,便于第二
天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力及生活问题等。若睡眠“长期欠债”,则相当于向自我身心健
康银行“取钱”及“花钱”的过程,“钱”花太多了后面就无法应对生活的各种压力。
优质睡眠具有促进大脑生长发育的独特功能。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有大量
的研究表明,睡眠能够保护大脑,具有提高和巩固记忆的作用。在睡眠中负责记忆的脑区将
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通过这种无意识的自发“温习知识”过程,将新知识整合到
已有的、永久存储的知识网络中。作为易受情绪困扰的青少年来说,睡眠调控情绪的功能更
为突出。国际睡眠权威杂志《Sleep》研究表明,受试者若将睡眠时间控制在 4.5 小时并持
续一周,其会出现悲伤、烦躁、愤怒、身心不适等情况。但当他们恢复正常睡眠时,情绪则
会有明显的改善。优质的睡眠还对青少年的免疫代谢、脏器功能、生长激素分泌具有重要的
意义。免疫力的正常发挥中睡眠的作用不可或缺。一项针对睡眠与流感病毒的实验表明,平
均睡 5 个小时的人,感染率达到了近 50%,而每晚睡 7 个小时以上的人,感染率仅为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