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第六节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
1.(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面,光屏上
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下列操
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B.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
D.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答案】B
【详解】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成像会前移,
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眼镜后蜡烛烛焰的像在光屏后;
所以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这时可以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
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
故选 B.
【点睛】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
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
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2.(2021·上海外国语大学苏河湾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白板上画有两个黑色
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明显发
生了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D.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大
【答案】C
【详解】
A.玻璃杯下半部分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 A 错误;
B.据图能看出,此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错误;
C.据 B 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相当于物体处于 2 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
侧的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 C
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增大物距,像距缩短,像变小;把玻璃杯移得离白板更远一点,即增
大物距,观察到下方的箭头比移动前变得更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3.(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图所示的是眼睛的结构图,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和角膜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答案】C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
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详解】
AB.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故 AB 错误;
C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
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
膜上,故 C 正确、D 错误。
4.(2022·全国·八年级)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
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通过实
际观察,然后做出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答案】D
【详解】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显微镜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这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
倒立、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5.(2022·广东龙华·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答案】A
【详解】
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和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其核心部件就是凸透镜,
故 A 正确;
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故是凸透镜,故 B 错误;
C.显微镜看到的像经过物镜和目镜两次放大所成的虚像,故 C 错误;
D.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 D 错误。
故选 A。
6.(2022·山东台儿庄·八年级期末)把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倍
至二倍焦距之间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
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C.投影仪
【答案】C
【详解】
B.放大镜
D.无法确定
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蜡烛在距离凸透镜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这个像是图像中的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故 A 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性质制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性质制成的,故 C 符合题意;
D.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像的大小、虚实和倒正等,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2022·黑龙江巴彦·八年级期末)下列光学元件中,能成缩小实像的是(
)
A.
B.
C.
放大镜
自制照相机
昆虫观察箱
D.
投影仪
【答案】B
【详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 不符合题意;
B.自制照相机的主要元件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符合题意;
C.昆虫观察箱中的光学元件是平面镜,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 C 不符合题意;
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2020·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
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 f=20cm
B.当物距 u=15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 u=8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30cm 处向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
【答案】D
【详解】
A.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等于物距,所以由图可知,u=v=
2f=20cm,得 f=10cm,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于 f=10cm,当物距 u=15cm 时,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2f>u>f,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投影仪利用了这条规律,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于 f=10cm,当物距 u=8cm 时,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于 f=1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体从距凸透镜 30cm 处移动到 15cm 处的过程中,
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9.(2020·湖北江夏·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 3cm 和 5c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
C.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强
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答案】C
【详解】
A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左边一个,右边一个,A、B 正确,
不合题意;
C.乙透镜的焦距是 5cm,甲透镜的焦距是 3cm,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较弱,C 错
误,符合题意;
D.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到,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D 正确,
不合题意。
10.(2019·全国·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情形,图乙是平行
的红色激光通过透镜的情形.若将图乙中的红色激光改为蓝色激光,则焦点 F 的位置将在
图乙中 F 位置的(
)
A.左侧
B.右侧
C.同一位置
D.不确定
【答案】A
【详解】
由图甲可知,当白光透过三棱镜后,蓝光比红光的折射角度大,即蓝光的折射能力强,因此
平行的蓝色激光通过凸透镜后会比红色激光提前会聚到主光轴上,所以焦点 F 的位置在 F
的左侧.A 符合题意.
11.(2020·河北唐山·八年级开学考试)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
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C.乙图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
D.乙图中如果只将蜡烛移到 10cm 的刻度处,则光屏需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详解】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
40.0cm-30.0cm=10.0cm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乙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仍能成像,此时物距小于像
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
应将光屏适当左移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2021·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B.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C.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答案】B
【详解】
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所以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光轴上的点才是焦点,故 B 错误,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