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天津市河北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第 5、11 小题每题 3 分,其他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遁.词(dùn) 汲.取(jí) 懦.夫(rú) 前仆.后继(pū) B. 诓.骗(kuāng) 曲.线(qū) 烟囱.(cōng) 根深蒂.固(tì) C. 兀.自(wù) 桑梓.(zĭ) 樵.夫(qiáo) 孜.孜不倦(zī) D. 省.悟(xĭng) 脊.梁(jĭ) 豢.养(huàn) 停滞.不前(dài) 【1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懦.夫(rú)——nuò; B. 根深蒂.固(tì)——dì; D. 停滞.不前(dài)——zhì; 故选 C。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譬如 轩敞 府草为萤 怀古伤今 B. 鲁钝 脂粉 行之有效 自暴自弃 C. 玄虚 带挈 众判亲离 辨伪去妄 D. 星宿 流俗 不由分说 持之以衡 【2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府草为萤——腐草为萤; C.众判亲离——众叛亲离; D.持之以衡——持之以恒; 故选 B。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__________的方法是 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__________。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 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 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__________ 生命的宽度。 A. 便捷 良师益友 拓宽 B. 轻捷 亲朋好友 拓宽 C. 便捷 亲朋好友 拓展 D. 轻捷 良师益友 拓展 【3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一空:便捷:方便快捷。轻捷:动作轻快敏捷。因为是形容方法,所以应用“便 捷”。 第二空:良师益友:好的老师和朋友。亲朋好友:亲戚朋友。书籍可以给人以正面的影响, 所以应用“良师益友”。 第三空:拓宽:开拓使宽广。拓展:开拓、扩展。根据后文的“宽度”,可知应用“拓宽”。 故选 A。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 例子:像电影□谍中谍□中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 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 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 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 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 3D 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 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4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二框标点:句中“谍中谍”是电影,所以要用书名号;第三框标点:此处介
绍的是刷脸支付的第一个特点——有高安全性,因此在“冒充真人”和“有高安全性”之间 填逗号;第四框标点:“有高安全性”“有高实时性”和“有高准确率”构成并列关系的 “刷脸支付”的三个特点,故“有高实时性”后应该加分号;第五框:“照片”与“视频” 乃词语并列,中间加顿号;故选 B。 5. 下面对《渔家傲·秋思》一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塞下秋来风景异”先交代了所写景象的地域、季节,用一个“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 特点。 B.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透露出一种苍凉的感觉,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 殊背景。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表达了思家与报国的复 杂情感。 D. 最后两句悲怆的情调中,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愤懑不平,与“风景异”的内容 无关联。 【5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D .“与‘风景异’的内容无关联”赏析有误。作者的感情因为“风景异”而生发, 因为边塞风景与中原风景不同,苦寒苍凉,作者切身感受到征人的苦闷与矛盾心理,而这些 无不与朝廷的软弱直接相关。“风景异”是作者情感生发的引子。故选 D。 阅读《向善而行,终遇美好》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向善而行,终遇美好 ①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的源泉来 自人的内心,心存善念的人观世界,世界便是美好的。 ②心中充满恶念的人,看别人的眼光就会变异,而心中充满友谊、宽容的人,便会给别 人和自己带来欢乐。苏东坡一次与佛印和尚辩经,两人坐于蒲团之上,相论许久。苏东坡问
佛印:“在你的慧眼看来,你觉得我像什么样呢?”对于朋友的询问,佛印只是赞道:“我 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很高兴,却把话题转到了佛印身上,讽刺他:“你想知道我看 你像什么样吗?就像一坨牛屎!”说完,苏东坡哈哈大笑,而佛印只是笑而不语,似乎没有 生气。苏东坡满意而归,与小妹言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 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③善良,很普遍,却又很珍贵。在地铁上为年幼的孩子让座,这是善;人流拥挤的火车 站,帮陌生人分担沉重的行李,这是善;大灾大难面前,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救助他人,这亦 是善。 ④善和恶有时只是一念之差,一线之距。看丰子恺先生的回忆录,里面记载着一段关于 他的恩师李叔同的轶事。上音乐课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 李先生是个极其严肃的人,他当场看到了却不出声,下课后,李先生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 用很和缓的声音对他们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两个学生觉得老师小 题大做,刚要申辩,只见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向他们鞠了一躬,两个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⑤在善面前,只有春风化雨般的滋润,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善念 的时候,一切尘世间的浮华光景早已退却,只有一个平等和应该尊重的灵魂。 ⑥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却是一种选择。在排雷中为保护战友而 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他本来也可以有另外的选择。在大火中救出 2 岁幼童,却因烟雾太 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的杨科璋,献出年仅 27 岁的生命。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兄 弟,但是他们的选择却让我们钦佩不已。 ⑦所以生而为人,愿你善良如初。“善良”“奉献”的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纵然岁 月流逝,“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仍回荡在耳畔,我们的身边从不缺善良的人,当代雷锋 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婆婆陈贤妹、最美教师张丽莉…… ⑧法国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最宝贵的是善良。善良即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 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向善是一种信念,它会指引人们穿越黑暗的方向,纵使道路崎岖却 依然心中有光。善良是人性中最光辉、最耀眼的一缕。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他人的 基础和可能。“人性向善,犹水就下”,向善而生,终会遇见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6. 文章第④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举例论证 B. 对比论证 C. 道理论证 D. 比喻论 证 7.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中充满恶念的人,和心中充满友谊、宽容的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B. 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善念时,他就应该被尊重,这与他的地位高低、身份背景没有关系。 C. 善良比聪明更简单,因而我们身边从不缺像杜富国、杨科璋、郭明义等等这些善良的人。 D. 向善是一种信念,纵使道路崎岖,他也会指引你遇见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8.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引用罗素的话,引出全文的论点,进而引出下文对于论点的论述。 B. 文章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心存善念的人的生活中不会发生不善良的事。他的世 界里只有美好。 C. 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善良比作珍珠,凸显出善良的珍贵。 D. 文章告诉我们,要心存善念,这样世界便是美好的,而我们也终会遇见生命中的一切美 好。 【6~8 题答案】 【答案】6. A 7. C 8. B 【解析】 【6 题详解】 A.第④段列举了丰子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叙的关于他的恩师李叔同的轶事,这是一个具体 真实的事例,所以是举例论证。没有引用名人名言,没有正反对比,也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 句子。所以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故选 A。 【7 题详解】 C.根据第六段中的“善良比聪明更难”可知本项“善良比聪明简单”赏析有误。故选 C。 【8 题详解】 B.第①段画线句的意思是因为心存善念,所以在他的眼中,世界就是美好的。并不是说心 存善念的人生活中就不会发生不善良的事。故选 B。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 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9.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借,借 给 C. 穷.冬烈风 穷:穷困 D. 腰.白玉之环 腰:在腰间佩戴 10. 下面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不敢稍逾约 C. 略无慕艳意 B. 四支僵劲不能动 D.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1. 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作者“嗜学”而“家贫”,所以求借于藏书之家抄书,体现出作者少时求学 的艰难。 B. 文中“未尝稍降辞色”表现了老师的言辞、脸色很严肃,这里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反衬 作者求师的恳切。 C. 第二段作者将富家子弟的“烨然若神人”与自己“缊袍敝衣”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突 出作者甘于敝衣粗粝,是因为“中有足乐者”。 D. 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意在强调求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坚持不懈。 【9~11 题答案】 【答案】9. C 10. B 11. D 【解析】 【9 题详解】 C.句意:严冬寒风凛冽。穷:与“冬”连在一起,指隆冬。选项错误; 故选 C。 【10 题详解】 B.句意: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支:同“肢”,肢体;
故选 B。 【11 题详解】 D.《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 学习的经历,意在强调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 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选项错误; 故选 D。 【点睛】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 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 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 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 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 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序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 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 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 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 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 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 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 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 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 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12. 在横线上将下面古诗文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④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密
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用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 愿望。 【12 题答案】 【答案】 ①. 二者不可得兼 ②. 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 五十弦翻塞外声 ④. 山雨欲来风满楼 ⑤. 持节云中 ⑥. 何日遣冯唐 【解析】 【详解】注意易错字如“得兼”“翻”“遣”等的书写。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登射①,晏子修②礼而侍。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 图国。”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 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 吾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乃饰射③,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注释】①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 所以下文说“选射之礼”。②修:依照。③饰射:整治射礼。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晏子对.曰____________ ②乃.饰射____________ 14.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 15. 景公“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却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_________;从“景 公曰:‘善。’乃饰射”可见景公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15 题答案】 【答案】13. ①. 回答 ②. 于是,就 14. 没有礼仪而能够治理好国家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15. ①. 修礼 ②. 善于纳谏(或“接受正确意见”)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