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以少年之我,承自强之志(25 分)
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明和小华积极参与其中,请补全他们的对
话,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
你尽管去争取,
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在貌似坎 kě(
)的人生里,
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
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然稳 tuǒ(
),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选自余光中《写给未来的你》)
1. 对话片段(一)
小明:我在搜集资料时找到上面这首诗,诗歌中有两个字用拼音表示,你能写出来吗?
小华:这个简单,坎 kě(1)_______,稳 tuǒ(2)_____。
小明:这首诗歌催人奋进,让我对未来的自己充满希望,哪怕前路必有曲折。
小华:我也有同感,许多古人也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自强不息的力量。他们的故事
在这些成语中被流传:闻鸡起舞、画龙点睛、断齑画粥、悬 liáng(3)______刺股……
小明:等会儿,你说的成语中有一个不能体现自强不息,它是:(4)______。
小华:感谢纠正,这些确实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青少年应该要充满精气神,
积极向上,古代文人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你看李白在沉郁中振起,始终保持着自强不
息的昂扬精神:“(5)_______,(6)____”(《行路难(其一)》);你看范仲淹贬居邓州时
仍将万家忧乐放心头:“(7)______,(8)____”(《岳阳楼记》);你看刘禹锡遭贬时不颓
丧不消极,乐观自强,充满希望:“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看欧阳修
谪守滁州,却能与民同乐:“________”(《醉翁亭记》)。
小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可我经常听到身边的同学说自己在“摆烂”,说得还很开心,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
小华:我正好看到人民网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①“摆烂”,近来风靡网络,甚至成为时下一些青年人的惯用语。
②“摆烂”一词,源自 NBA,“球队自知不强,索性摆烂,拿垫底排名,从而获得下次
选秀的高顺位”,后被泛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就不管了,任由其往坏的方向
继续发展下去。
③当下的青年人在学习、生活、就业诸多方面,面临着不少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
一些人用“摆烂”来进行自嘲调侃,以化解压力,本就属于“亚健康”。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摆烂”竞渐有蔓延趋势:有的学生对学习“摆烂”、一些青年对就业“摆烂”、部分上班
族对工作“摆烂”……其实,从“佛系”到“躺平”再到“摆烂”,无论网络流行语如何更
迭,归根结底都是在炒作“无为而为论”“奋斗无用论”“破罐破摔论”等陈词滥调,其实
质都是宣扬逃避责任的思想。对诸如此类的苗头或风气,青年人要坚决说“不”。
④“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一个人的精神上“缺钙”,就容易得“软骨
病”,导致人生“滑铁卢”。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坚力量,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
更应立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大志。只有志存高远、信念坚定,
才能使青春岁月避免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进而激发奋进潜力,最终发出自己独有的光芒。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就很耐人寻味,条件再好的兔子躺平“睡一会再说”,面对唾手可
得的荣誉也只能在梦里兴叹;而只有“龟速”的乌龟,脚踏实地不断前行终究收获到自己的
荣誉。事实告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绝对不会在“摆烂”中产生,必须靠一步一个脚印
的踏实奋斗创造出来。
⑤“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天地之间、抗疫一线、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建筑工
地……不管身在何处,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只要有始终如一的追求,普通工人也能成为大国
工匠;只要有默默无闻的长期坚守,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不凡事业;只要有关键时刻的挺身而
出,身边小事就能闪耀最美的人性光辉。90 后闫旭东,7 年如一日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把学校
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00 后医护工作者刘鸣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披上
战衣,便成了战“疫”一线的重要力量……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领域、相同的奋斗,他们用
行动诠释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奋斗力量。
⑥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以奋斗之行动终结“摆烂”之态,
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青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奋斗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
彩。
2. 对话片段(二)
小明:我发现这篇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请帮我将思维导图填写完整。
(选自人民网 2022 年 10 月 14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我发现这篇文章语言很有特色,看我细细分析。
第一,例如:“______”这一句,__________
第二,例如:“______”这一句,__________
小华:我对文章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句话的作用不太理解,请帮我分析一
下吧!
小明: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
小华:我明白了,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境时,我们应该清醒奋斗,自强不息,而不应
该逃避现实,“摆烂”到底。
小明:但放眼周围,好多同学都在“摆烂”,真是让人心痛。我的好朋友晓婷学习成绩
本来就不太好,她为此非常苦恼,又看到身边有些人对学习毫无追求,她也想开始“摆烂”,
看完这篇文章,请帮她提两条终结“摆烂”的具体方法。
小华:好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坷
②. 妥
③. 梁
④. 画龙点睛
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⑨. 沉舟侧畔
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⑩.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
①. ①以奋斗之行动终结“摆烂”之态;
②联系现实,挖掘“摆烂”本质;
③列举事例,有力论证观点; ②. 示例一:准确,如“有的学生对学习‘摆烂’、一些
青年对就业‘摆烂’、部分上班族对工作‘摆烂’”
③. 这一句中,作者用“有的”、
“一些”、“部分”等词语进行范围的界定,表明并非全部学生、青年和上班族都表现出“摆
烂”的状态,是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④. 示例一:生动,如“一个人的精神上‘缺钙’,
就容易得‘软骨病’,导致人生‘滑铁卢’”, ⑤. 这句话用精神上“缺钙”后得“软
骨病”这一生动的说法来从反面论证文章观点,如果奉行“摆烂”之态就会对人生造成极大
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人生失意,遭遇“滑铁卢”,读来生动有趣且浅显易懂。 ⑥. 示
例:作者引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两句诗歌,论证我们不论年纪、不论岗位,都
应该在自己的领域认真钻研、勤奋努力,用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一观点,
增强说服力的同时增强文采,含蓄典雅。 ⑦. 示例:文中提到“美好生活”须靠一步一
个脚印踏实奋斗创造出来,晓婷可以从认真踏实地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每一次考试
做起,注重点滴知识的消化和积累,积跬步至千里。
【解析】
【1 题详解】
①—③考查字音字形。
坎坷:kǎn kě,意思是道路高低不平;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比喻十分不得志。
稳妥:wěn tuǒ,是指稳当可靠的意思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形容勤学苦读。
④考查成语积累。
闻鸡起舞:比喻志士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符合“自强不息”的主题。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不符
合“自强不息”的主题
断齑画粥: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符合“自强不息”的主题。
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符合“自强不息”的主题。
故应填写“画龙点睛”。
⑤—⑩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需要注意“沧、畔、帆”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2 题详解】
第一空:考查论证思路。第①②段引出“摆烂”话题,说明其含义和来源;第③段分析“摆
烂”现象在青年人中的蔓延趋势,指出其危害和实质;第④⑤段过理论和实例论证,阐述“奋
斗”对于青年人的重要性,以及只有通过踏实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第⑥段呼吁新时
代的大学生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以奋斗之行动终结“摆烂”之态,争做新时代最
美奋斗青年。
由⑥段“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以奋斗之行动终结‘摆烂’之态,
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青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奋斗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
彩”可贵你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以奋斗之行动终结“摆烂”之态,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青年;
由③段“其实,从‘佛系’到‘躺平’再到‘摆烂’,无论网络流行语如何更迭,归根结底
都是在炒作‘无为而为论’‘奋斗无用论’‘破罐破摔论’等陈词滥调,其实质都是宣扬逃
避责任的思想”可归纳:联系现实,挖掘“摆烂”本质;由⑤段“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领域、
相同的奋斗,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奋斗力量”可归纳:列举事例,有力
论证“奋斗”对于青年人的重要性,以及只有通过踏实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据此回
答即可。
第二空到第五空:本题考查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关键字
词等角度进行,选择适合的切入点,连文章语境进行赏析即可。
示例一:“90 后闫旭东,7 年如一日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
自己的孩子”,这一句中,“7 年”这一时间数字准确地讲述了闫旭东进行乡村教育工作的
时间,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二:“只有志存高远、信念坚定,才能使青春岁月避免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这句话
将“摆烂”的人生比喻成“无舵之舟”,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只有奋斗地人生才能激发前进的
动力,散发自己的光芒这一观点,加深读者的阅读印象。
第六空:本题考查实词鉴赏。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意思是: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
烈绽放。联系⑤段“天地之间、抗疫一线、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建筑工地……不管身在何
处,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只要有始终如一的追求,普通工人也能成为大国工匠;只要有默默
无闻的长期坚守,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不凡事业;只要有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身边小事就能
闪耀最美的人性光辉”可知,这里引用诗句不困我们多么普通,多么渺小,只要在自己的领
域认真钻研、勤奋努力,用奋斗创造自己的价值。增强说服力的同时增强文采,含蓄典雅。
据此回答即可。
第七空:本题考查建议。注意礼貌用语,要让人易于接受,且建议的主题应紧紧围绕“拒绝
‘摆烂’”进行。
示例:“默默无闻的长期坚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放眼当下,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论
现阶段的成绩是否理想,如果能够一直端正态度、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相信一定会有所改
变;且放眼人生,学生时期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如果现在就开始“摆烂”,那“摆烂”的
人生有何意义呢?我们可以把起床的时间提前 1 小时,去运动,做好身体管理;然后,摆脱
焦虑,烦躁情绪,多看看身边美好的事情,并通过日记进行记录。据此回答即可。
二、以青年之我,建青春之国(20 分)
小说观照真实生活,洞显复杂人性,蕴含人生哲理。请走进小说天地,完成下面小题。
西征记(节选)
宗璞
①晴朗的日子没有几天,天空又变得阴沉沉的,像随时要撒下雨雪。孟嵋坐在教室里,
如今自己是大学生了,在这里上课了。教室房顶的洋铁皮换成了茅草,屋角有一条裂缝,原
来很窄,现在变宽了。它也长大了,变老了。
②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是选修课。这些日子因抗日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
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
③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读完全诗,
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人死了,可是
其心不改,精神不死……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个‘毅’字很重要。”
④他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
出里面的旧棉袍,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江昉毫不觉得,只管讲述,棉絮探
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
⑤江昉放下粉笔,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一会儿,人散去了。孟嵋早从老校工处拿来
了针线,走上来说:“江伯伯,我来缝一下,不然走起路来不方便。”江昉看看嵋,有些惊
异地说:“你真长大了。”遂脱下长衫放在教桌上,嵋把撕破处对好,飞针走线,针脚匀净
细密,这是碧初特意教的,一时缝毕,将长衫递给江昉。
⑥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这时庄无因走了进来。又下雪了,下得很急,不像昆明的雪。
两人转过几间教室,不觉走进了图书馆。他们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因取出一叠
粗纸,开始笔谈。
⑦“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
⑧“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
⑨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
⑩“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像玮玮哥①那
样。”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
⑪“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
⑫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
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
⑬“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无因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
⑭“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
⑮无因看了不语。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
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
⑯“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
⑰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
⑱“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你没有被征调,也不需要你做志愿者,你不欠
什么。”
⑲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
飘落。无因打伞送嵋到教室,便自走了。
⑳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走过另一间教室时,正遇李之薇出来,两人遂一起走。“我
正要去找你,刚好碰见了,”之薇说,“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大决定。”
㉑“我也有一个大决定。”嵋说。两人对望,都笑了。不远处有人大声叫李之薇,之薇
对嵋点点头,跑开去。
㉒ 晚饭后孟弗之才回来,嵋与合子端过一个炭盆,让他烤烤手脚。母亲吕碧初也走过
来,坐在对面椅上。嵋、合子各自拿了小板凳偎在父母身旁。弗之下午去送过一批出发的学
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不得
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
㉓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
㉔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
㉕“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
㉖正上高二的弟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说我们年纪太小了。”
㉗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
㉘“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
㉙ “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
吧。”嵋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一大滴眼泪落在嵋的额
上。弗之伸手拭去了这滴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燃烧的木炭由红转
白,发出轻微的声响。
㉚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
他们能给嵋什么?只能是一副小小的行囊,装着她打胜仗的信心。
㉛次日,嵋清早到李之薇家,“我已经准备好了。”嵋说,“很顺利。”“我这里可不
顺利。”之薇向房门扫了一眼,低声说,“妈妈和我吵,她不准我去。”
㉜近中午时分,李涟回来了,“薇儿,”李涟定了定神,唤了一声,和女儿之薇一起走
到院中,“我可以明白地说,我支持你从军,国难当头,谁都有责任。若是说不通,就只管
去好了。”
㉝又一天上午,之薇特地到父母的卧房仔细擦拭了摆在墙角的小供桌。回头见母亲面容
憔悴、神情黯然,心上一酸,走过来想抱住母亲。但是她没有这个习惯,几次张口,只说:
“如果家里真需要我,我就不去。”母亲金士珍摇头,并不看她,说:“小处需要你比不上
大处,你去吧!”这是之薇没有想到的,她一歪身坐在母亲身边。母女依偎着,许久没有话。
㉞三日后,空中晶莹的雪花像轻盈的玉蝴蝶翩翩起舞,在这冬日里续写了一曲与暖阳的
爱恋,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之薇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
银装素裹的大地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
(有删改)
①詹台玮:嵋的表哥,主动参加远征军,当了翻译官,牺牲时不到 20 岁。
【小说·场景】
3. 小说从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展现孟嵋投笔从戎的全过程,请完成下列填空。
场景一
地点:教室
人物:江昉、
孟嵋
事件: ___
氛围:凝重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地点:图书馆
地点:路过另一间
地点:孟家
人物:庄无因、孟
教室
人物:孟弗之夫妇、孟嵋、
嵋
人物:孟嵋、李之
合子
事件:两人笔谈,
薇
事件:孟嵋告知从军决定,
嵋坦陈从军想法。
事件:___
家人流泪不舍。
氛围:____
氛围:激动
氛围: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