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苏州市虎丘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
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我会填。(18 分)
1. 狒狒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猴子,它生长在非洲,最重的约重 59(
)。
【答案】千克##kg
【解析】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计量狒狒的重量用千克比较合适。
【详解】狒狒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猴子,它生长在非洲,最重的约重 59 千克。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2. 马每分钟跑 1150(
);汽车每小时行 120(
);人步行每小时走 5
(
)。
【答案】
①. 米##m
②. 千米##km
③. 千米##km
【解析】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马每分钟跑的路程用米作单
位比较合适,计量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人步行每小时走的路程
用千米比较合适。
【详解】马每分钟跑 1150 米;汽车每小时行 120 千米;人步行每小时走 5 千米。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3. 最小的两位数乘 52 等于(
).
【答案】520
【解析】
【详解】略
4. 4 年=(
96 周=(
算)
)个月
33 个月=(
)年零(
)个月
)个月(1 个月按 4 周算)
46 周=(
)个月零(
)天(1 个月按 4 周
【答案】
①. 48
②. 2
③. 9
④. 24
⑤. 11
⑥. 14
【解析】
【详解】略
5. 60的40 倍是(
),60 个 18 是(
)。
【答案】
①. 2400
②. 1080
【解析】
【分析】求 60 的 40 倍就是求 60×40;求 60 个 18 就是求 60×18,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60×40=2400
60×18=1080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计算。
6. 一张作文纸共有 21 行,每行有 18 个方格,这张作文纸大约有(
)个方格。
【答案】400
【解析】
【分析】求大约多少方格,也就是求近似数,21≈20,18≈20。据此用乘法列式解答。
【详解】21×18≈20×20=400(个)
答:这张作文纸大约有 400 个方格。
【点睛】本题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并相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在横线上填上“>”“<”或“=”
31×35________30×38
16×19________15×20
10×24________11×23
45×40________50×42
15×20________10×30
38×20________40×19
【答案】<
>
<
<
=
=
【解析】
【详解】略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10 分)
8. 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 0,积的末尾一定有 2 个 0。(
)
【答案】×
【解析】
【分析】20×30=600,20×50=1000,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 0,积的末尾至少有 2 个 0,
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 0,积的末尾至少有 2 个 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9. 28×56 的积的个位数是 8。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0. 数学课本重 18 千克。(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数学课本重量用克作
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数学课本重 18 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1. 1600 年是闰年.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2. 从早上 6 时到下午 3 时,中间经过了 8 小时。 (
)
【答案】×
【解析】
【详解】故答案为:×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16 分)
13.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8÷4
=4×2
=8(
)改正:
75-18+36
=75-54
=21(
)改正:
26+2×8
=28×8
=224(
)改正:
14+28÷7
=42÷7
=6(
)改正: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除法;(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详解】4×8÷4
=4×2
=8( × )
改正:4×8÷4
=32÷4
=8
75-18+36
=75-54
=21( × )
改正:75-18+36
=57+36
=93
26+2×8
=28×8
=224( × )
改正:26+2×8
=26+16
=42
14+28÷7
=42÷7
=6( × )
改正:14+28÷7
=14+4
=1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四、根据线段图列式并计算。(6 分)
14. 根据线段图列式并计算。
【答案】83 个
【解析】
【分析】根据线段图可知,苹果是桃子的 3 倍还多了 11 个。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24×3+11
=72+11
=83(个)
15. 根据线段图列式并计算。
【答案】222 只
【解析】
【分析】根据上图可知,鸡有 120 只,120 只减 18 只等于鹅的只数,然后把鸡、鹅的只数
相加即等于总共的只数。
【详解】120-18+120
=102+120
=222(只)
五、我会算。(28 分)
16. 用竖式计算。
100-46=
44×37=
63+27=
11×21=
65÷7=
29×44=
58÷9=
15×21=
【答案】54;90;9……2;6……4
1628;231;1276;315
【解析】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
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
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
二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
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 0 占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
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
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100-46=54
63+27=90
65÷7=9……2
58÷9=6……4
44×37=1628
11×21=231
29×44=1276
15×21=315
17. 用脱式计算。
23×(99-58)
(105-74)×2
188-15×12
38-18÷2
44+6×3
64-15+28
【答案】943;62;8
29;62;77
【解析】
【分析】(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2)先算减法,再算乘法;(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5)先算乘法,再算加法;(6)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详解】23×(99-58)
=23×41
=943
(105-74)×2
=31×2
=62
188-15×12
=188-180
=8
38-18÷2
=38-9
=29
44+6×3
=44+18
=62
64-15+28
=49+28
=77
六、解决问题。
18. 一个运输队要运 1000 袋水泥,如果每次运 81 袋,运了 12 次,还剩多少袋?
【答案】28
【解析】
【详解】81×12=972(袋)
1000-972=28(袋)
答:还剩 28 袋。
19. 一篇稿件有 3700 个字,小飞前 10 分钟打了 400 个字,后 10 分钟打了 480 个字,还剩多少
个字没有打?
【答案】2820 个
【解析】
【详解】3700-400=3300(个)
3300-480=2820(个)
答:还剩 2820 个字没有打.
20. 从甲地到乙地,水路长 224 千米,公路长 488 千米.一艘轮船 4 小时可行驶 200 千米,
一辆汽车 3 小时可行驶 210 千米。
(1)轮船与汽车,哪个行驶的平均速度快一些?
(2)如果轮船与汽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哪个先到达乙地?
【答案】(1)汽车
(2)轮船
【解析】
【详解】(1)轮船:200÷4=50(千米/时)
汽车:210÷3=70(千米/时)
因为 50<70,所以汽车快。
答: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快一些。
(2)轮船:224÷50=4.48(小时)
汽车:448÷70≈6.4(小时)
因为 6.4>4.48,所以轮船先到达乙地。
答:轮船先到达乙地。
21. 小华家离学校 1 千米,离公园 2 千米。他从家出发走了 18 分钟,平均每分钟走 62 米。
(1)如果是向东走,小华现在走了多少米?在学校的东面还是西面?
(2)如果是向西走,小华大概走到了哪个位置?在图中标示出来。
【答案】(1)1116 米;东面;(2)见详解
【解析】
【分析】(1)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华平均每分钟走的米数乘行走的时间等于
小华走的路程,如果走的路程大于 1 千米,说明走过了学校,在学校的东面,如果小于 1
千米,说明还没有到学校,在学校的西面。
(2)根据小华走的路程判断大概走到家到公园的什么位置,并标出。
【详解】(1)18×62=1116(米)
1116 米>1000 米=1 千米,在学校的东面。
答:小华现在走了 1116 米,在学校的东面。
(2)小华家离公园 2 千米,家到中点位置是 1 千米,即 1000 米,小华走了 1116 米,说明
走过了中点,并且离中点很近的地方,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