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 答案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1~4 小题,6~7 小题,每题 2 分:5 小题,8~11 小题, 每题 3 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涂到答题卡上。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豢.养(juàn) 诓.骗(kuāng) 桑梓.(xīn) 恣睢.(suī) 自惭形秽.(suì) 孜.孜不倦(zī) 强聒.不舍(guō) 矫.揉造作(jiāo) A. 飘逸.(yì) B. 妖娆.(ráo) C. 拮据.(jù) D. 恪.守(g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豢.养(juàn)——huàn,自惭形秽.(suì)——huì; C.拮据.(jù)——jū,桑梓.(xīn)——zǐ; D.恪.守(gè)——kè,矫.揉造作(jiāo)——jiǎo; 故选 B。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己走过的路,即使再 ,也会尝到探索后的惊喜;自己流下的汗,即使再 , 也会融入努力后的喜悦;自己拼搏过的人生,即使再 ,也会充满成功后的幸福。无论 他人的成功走了什么捷径,请相信,自己拼搏来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A. 崎岖 苦涩 艰难 C. 崎岖 艰难 苦涩 【答案】A 【解析】 B. 艰难 苦涩 崎岖 D. 艰难 崎岖 苦涩 【详解】“崎岖”的意思是“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苦涩”的意思是“(味 道)又苦又涩;形容内心痛苦”;“艰难”的意思是“困苦;困难”。形容“自己走过的 路”“崎岖”符合语境;形容“自己流下的汗”“苦涩”符合语境;形容“自己拼搏过的人 生”“艰难”符合语境,故选 A。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②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的环境下,东线作战部凭着钢铁意志一路追击, 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③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让人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信仰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的力量、人民的力量。④《长津湖》是一部向志愿军先烈致敬之作,同时也是一部歌颂无数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无名英雄的电影。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A. 第①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C.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 故选 C。 4. 依次填入☐中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让我们向“时代的英雄”致敬☐赵亚夫,55 年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坚持“把论文写在 大地上☐和农民一块苦一块干,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至 250 多万亩土地,给 16 万 农民带来 200 多亿元直接收益,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苏南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 路☐ 现实不是小说,英雄亦不是众人所知☐光芒四射。 A. ! ”, …… 、 C. ! ,” , 、 B. : ”。 …… , D. : 。” ,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第一空:“让我们向‘时代的英雄’致敬!”是个感情强烈的祈使句,所以句尾用 叹号; 第二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引用袁老的一部分话,必须加双引号,又因为是部分引 用,所以标点在引号外面; 第三空:后面用省略号,因为“小康之路”前面的句子都是列举英雄的事迹,且没有列举完; 第四空:“众人所知”和“光芒四射”做“亦不是”的宾语,所以属于并列词语间的停顿, 用顿号; 故选 A。 5. 下面对《行路难》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 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 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诗人借助夸张的笔法抒写了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极具浪漫主 义色彩。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营造了一种欢乐的宴饮气氛。 C. “闲来垂钓”“忽复乘舟”二句运用典故,写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表明梦想还在。 D. 这首诗的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凸显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 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B.“金尊清酒”“玉盘珍羞”两句用极为夸张的笔法,仿佛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 与后两句形成强烈的反差,形象地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营造了一种欢乐的宴饮气 氛”理解错误; 故选 B。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 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 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 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 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 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 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 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 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 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 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 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 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 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 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 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 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 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 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 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 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 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 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 精深。 (作者:采薇,选自《学生天地》2019.02,有删改) 6. 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 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 “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 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7.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一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 C. 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8. 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B. 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乾隆岁朝行乐图》风靡全国。 D. 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 【答案】6. B 7. D 8. C 【解析】 【6 题详解】 由第②段“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可知不是“所有地 区”,原文中是“大部分地区”。故 B 不正确。 【7 题详解】 D.阅读第⑩段运用了举例子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没有作比较。故 D 不正确。 【8 题详解】 C.原文中没有“《乾隆岁朝行乐图》”,故 C 不正确。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意趣、情趣) A. 醉翁之意.不在酒 C. 杂然而前陈.者 10. 下面句子中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陈列,摆开) B. 佳木秀.而繁阴 D. 射者中,弈.者胜 (茂盛) (博弈) A. 环滁皆山也 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行者休于树 D. 醉能同其乐 11.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惜墨如金。比如首句“环滁皆山也”,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第②段描写山中早晚、四时的景物特点,对偶和散行结合,构成一种错综之美。 C. 第③段描写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与民同乐图。 D. 全文用了十个“乐”字,但这是一种遭遇贬谪之后的正话反说、寓悲于乐的风格。 【答案】9. D 10. B 11. D 【解析】 【9 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D.“射者中,弈者胜”的意思是: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赢了。弈:下棋。不是“博弈”。 故选 D。 【10 题详解】 考查对句式的理解。 B.“行者休于树”的意思是: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是倒装句。 故选 B。 【11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有误,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 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而太守的“醉能同其乐”是真心的乐。不是选项中所说的“正 话反说、寓悲于乐”。 故选 D。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 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 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 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 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 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 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 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 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 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 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 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赢了,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 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禽鸟 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 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 是庐陵欧阳修。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每空 1 分,共 8 分) 12.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第Ⅱ卷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4)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月是故乡明 ②. 但愿人长久 ③. 山雨欲来风满楼 ④. 春蚕到 死丝方尽 ⑤. 肯将衰朽惜残年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 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愿、满、蚕、衰朽、病”等 字词的正确书写。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 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③ 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 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 ④仰:依赖、依靠。⑤我曹:我们。 13.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心好.之 好:_______ (2)咸.服曰 咸:_______ 1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15. “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 杨继盛的原因。 【答案】13. ①. 喜好,喜爱 ②. 都 14. 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 15. 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 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好”, 现代汉语里也有“喜欢,喜好”的意思;“咸”,古今异义,都。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 分析,确认词义。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 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因,于是;语, 告诉;得,能够。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句子,探究其原因即可。“其地杂番, 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写杨继盛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 子弟;“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写杨继盛资助学生。 【点睛】参考译文: 杨继盛七岁时母亲去世。继母妒嫉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都在读 书,很是羡慕。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哥哥对父亲说了, 父亲让他学习,但还要放牛。杨继盛十三岁时,才得以从师学习。家庭贫困,学习越发刻苦 自厉。 后来他被贬为狄道典史,狄道这个地方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习俗落后很少有人了解诗书。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