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
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0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
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
顺利!
注意事项:
第Ⅰ卷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西婺源篁岭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近年因春天的金黄色油菜花和秋天里的“晒”
秋而闻名。数十栋古老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岭谷山村中( )地排列着,村民们“晒”秋的
竹编晒匾已经支在了向阳处。圆圆的晒匾里,白色扁豆、黄色皇菊、金色南瓜,
。
走在思溪延的巷子里,青石板铺路,古朴、静谧,细品静赏,真合了“( )”的意境。
在古村游客接待中心前,是一座两层古色古香的古楼,里面集中了歙砚销售、制作、展示于
一体的店铺,店铺名叫“篁岭山房”。歙砚,又称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同行者有
的拿起小巧的歙砚( ),有的对脸盆大的歙砚兴趣浓厚,还有的在歙砚墨盘里提笔蘸墨,
写下“篁岭秋色”几个大字,都为这一方方砚台深深折服。篁岭“晒”秋,晒出美好乡村生
活,也晒出了浓郁人文风情。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错落有致
羁鸟恋旧林
审视
B. 错落有致
而无车马喧
端详
C. 整齐划一
羁鸟恋旧林
端详
D. 整齐划一
而无车马喧
审视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穗穗苞谷、一串串红辣椒,垂挂屋檐下,五颜六色都是丰收的果实
B. 五颜六色都是丰收的果实,一穗穗苞谷、一串串红辣椒,垂挂屋檐下
C. 垂挂屋檐下的一穗穗苞谷、一串串红辣椒,五颜六色都是丰收的果实
D. 一穗穗苞谷、一串串红辣椒,五颜六色都是丰收的果实,垂挂屋檐下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店铺名叫“篁岭山房”,里面是集中了歙砚制作、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店铺
B. 里面集中了歙砚销售、制作、展示于一体的店铺,名叫“篁岭山房”
C. 里面是集中了歙砚展示、销售、制作于一体,店铺名叫“篁岭山房”
D. 里面是集中歙砚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店铺,名叫“篁岭山房”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错落有致”,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整
齐划一”,指有条有理,全都一样。此处语境是指数十栋古老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岭谷山村中
参差不齐地排列着,所以应该用成语“错落有致”。
第二空,结合上句“走在思溪延的巷子里,青石板铺路,古朴、静谧,细品静赏”可知,走
在巷子里静谧,细品静赏,说明路上没有车,所以应该填写“而无车马喧”。
第三空,“审视”,详细察看。“端详”,仔细地看,侧重看清、知道每一个细节。此处语境是
指同行者有的拿起小巧的歙砚仔细地看每一个细节,应该用词语“端详”。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结合上文“白色扁豆、黄色皇菊、金色南瓜”可知,是在介绍各种果实,下面也应该是果实,
排除 B;
再结合上文“圆圆的晒匾里,白色扁豆、黄色皇菊、金色南瓜”可知,先说果实所在的“地
方”,再一一介绍果实,所以此处也应该先说果实所在的地方“垂挂屋檐下”,排除 AD。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语序不当,“销售、制作、展示”语序不当,应改为“制作、展示、销售”;
二是不合逻辑,名叫“篁岭山房”的是“一座两层古色古香的古楼”,而不是“店铺”,去掉
“店铺”;
三是搭配不当,“里面集中了……店铺”搭配不当,加上“是”,去掉“了”,应改为“里面
是集中歙砚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店铺”,
故选 D。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航天局 4 月 24 日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为“祝融号”。
火星车的征名活动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2020 年 7 月 4 日至今年 3
月 29 日,共有 38 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参与了本次活动。评委会共收到有效提名 39808 个,
经过初审,遴选出弘毅、哪吒、赤兔、祝融等 10 个名称,再结合公众投票和评审委员会意
见,最终确定了“祝融号”这一名称。
祝融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的掌火之管。《礼记》曰:“孟夏之月……其
帝炎帝,其神祝融。”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如“嫦娥”“墨子”等。这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
跨时空融合,体现了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以火神的名字命名我国第一辆火星车,正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
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这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征程的的首
趟征途,计划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领域亦属创举。火星
探测的关键环节非常多,需要实现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
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祝融号”公布名字的这一天,也正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微博航天”发布视频回
顾了中国航天的许多重大事件。从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发射升空,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
飞船进入太空,再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一幕幕画面令人心潮澎湃。古人追
逐的飞天之梦,终于在时间的见证下渐成现实,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 65 年风云岁月,从无
到有,从弱到强,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铿锵前行。2021 年,中国航天再度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未来“太空家园”不再只是幻想。
(取材于中国青年网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想知道“祝融号”火星车是什么,得先从“天问一号”说起。
“天问一号”是我国成功发射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由一台环绕器和一台着陆巡视器组成。
它们一个负责在火星高空环绕,一个负责登陆火星地表巡视。“祝融号”火星车便是着陆巡
视器的主体,换言之,它就相当于一个“巡视员”。
“巡视员”是如何登陆到火星的呢?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乘坐长征五号遥
四运载火箭,踏上了火星探索之旅。今年 2 月 10 日,它成功被火星捕获,顺利进入环火轨
道,下一步是选定可以降落的位置,择机“泊车”。届时,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将会分离,
后者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便会从着陆平台上驶下来,正式开启它的巡视
工作。
为了探索火星上的奥秘,这位“巡视员”做足了功课,带足了装备。地形相机、表面成
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等 6 种荷载,让它可以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
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并将珍贵的数据和照片回传给祖国。
火星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高达 1.85 米、重约 240 公斤的“整视员”,
必须能够上山下坑、自如行走才行。好在“祝融号”火星车上下前后都长了“眼睛”,有的
是导航相机,有的是避障相机,能发出各种指令规划路径。“脚”也很灵活,每个轮子都可
以正负九十度转弯。掉到坑里了,前面两个轮子还能变成“手”,帮助自己从坑里爬出来。
火星车采用的是太阳能动力。不过,火星距离太阳较远,因此“巡视员”身上的太阳能
帆板吸收到的光能较弱,加上经常出现的风尘天气,对火星车的能量供应提出了挑战,但“祝
融号”可以实现自我调节。天气好时,努力工作;通到沙尘天气时,就进入最小工作模式;
遇到重度沙尘天气时,便自主断电休眠来保护自身仪器,免受恶劣天气的损坏;天气再度转
好时,又会被自动唤醒。针对火星上空气稀薄又寒冷、昼夜温差大的问题,我国研发出独特
的气凝胶保温与相变保温系统,足以让“避视员”抵御火星夜间的低温。
(取材于《湖南日报》相关文章)
4.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火星车命名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致,都是由航天局专家精心拟定。
B. 人类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等行动,将由我国的“祝融号”首先完成。
C. “祝融号”对行星际探测的尝试,是在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后实现的。
D. 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第 65 个年头,我国将于今年完成空间站的建设。
5.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祝融号”火星车负责登陆到火星的表面,完成巡视的任务。
B. “天问一号”进入到环火轨道之后,成功捕获到了火星信号。
C. “祝融号”的装备辅助其进行地表、大气等方面的探测工作。
D. “祝融号”能够与地球建立联系,传输收集到的数据和照片。
6.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祝融号”能依靠导航、避障等功能在不平整的火星表面行走。
B. 火星距太阳远,因此太阳能并非“祝融号”最主要的能源种类。
C. 自我调节、模式切换能够让“祝融号”更好地应对火星的沙尘。
D. “祝融号”采用特殊的保温系统,能使其抵御火星夜间的低温。
【答案】4. C
5. B
6. B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都是由航天局专家精心拟定”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这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
空融合”可知,火星车命名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致,都是将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
跨时空融合。
B.“人类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等行动,将由我国的祝融号首先完成”错误。由材料一
第四段“这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征程的首趟征途,计划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
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领域亦属创举”可知,是“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
陆、巡视’”将由我国的“祝融号”首先完成。
D.“我国将于今年完成空间站的建设”错误。由材料一第五段“2021 年,中国航天再度扬
帆起航、逐梦九天,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关键实施阶段”可知,中国空间站建设在今年进入
关键实施阶段,而不是于今年完成。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进入到环火轨道之后,成功捕获到了火星信号”错误。由材料二第三段“今年 2 月 10
日,它成功被火星捕获,顺利进入环火轨道”可知,“天问一号”先成功被火星捕获,然后
再进入环火轨道。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推断文本内容的能力。
B“太阳能并非祝融号最主要的能源种类”错误。由材料二最后一段“火星车采用的是太阳
能动力。不过,火星距离太阳较远,因此‘巡视员’身上的太阳能帆板吸收到的光能较弱,
加上经常出现的风尘天气,对火星车的能量供应提出了挑战,但‘祝融号’可以实现自我调
节。天气好时,努力工作;通到沙尘天气时,就进入最小工作模式,遇到重度沙尘天气时,
便自主断电休眠来保护自身仪器,免受恶劣天气的损坏;天气再度转好时,又会被自动唤醒”
可知,太阳能仍是“祝融号”最主要的能源种类。
故选 B。
三、(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
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
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
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
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
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
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
“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
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
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
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
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
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
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
秦什一。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燕太子质.于秦
B. 君侯何不快.甚也
C. 武安君难.之
D. 去.咸阳七里
质:作人质
快:高兴
难:为难
去:距离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B. 以.广河间之地
C. 请为.张唐先报赵
余始循以.入
与君为.兄弟
D. 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B. 孺子,多指儿童,文中甘罗只有十二岁,所以张唐以此称之。
C. 具币,文中指准备盘缠,其中“具”与现在“开具证明”的“具”意思相同。
D. 郊迎,指古代出城迎接宾客的一种隆重仪式,以此表明对来访者的尊敬。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
强赵攻弱燕
B.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
强赵攻弱燕
C.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
强赵攻弱燕
D.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
强赵攻弱燕
11.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信侯派刚成君去燕国做大臣,为联合燕国伐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 甘罗表示愿意冒死劝说张唐,文信侯虽有怀疑,但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C. 甘罗从容自信,拿武安君和张唐作比较,最后成功说服张唐。
D. 甘罗前往赵国进行游说,并向赵王提出了割地给秦国的建议,赵王当即答应。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
(2)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3)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
13. 甘罗能成功游说张唐和赵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7. C
8. D
9. C
10. A
11. B
12. (1)到燕国去必须取道于赵国,抓到我的赵国人,会得到百里之地的奖赏。
(2)应侯在秦国掌权的时候,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哪一个权势更大?
(3)秦、燕不互相欺骗,就是为了伐赵,赵国就危险了。
13. ①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②有较强的论辩才能。③能抓住对方的弱点,洞悉各种利害关
系。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难:阻拦。句意:武安君阻拦他。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是;趁机。句意:文信侯于是又请秦人张唐到燕国作相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
的臣子靳尚。
B.来;相当于“而”,表修饰。句意:来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
C.介词,替;动词,结为。句意:让我先去赵国替张唐打通关节。/与你结为兄弟。
D.都是助词,主谓之间,不译。句意:大王听说太子丹入秦为质的事吗?/从师的风尚不流
传很久了。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C.“开具证明”的“具”是开列,写出,意思不同。句意:开列证明。
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