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年安徽马鞍山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年安徽马鞍山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 积累运用 1. 默读短文,按音节填词语。 少年的你是 rè qínɡ( )的,如 zhēnɡ rónɡ( )薄雾的初阳,chǒu è( )无法 将你 qīn xí( );少年的你是 lànɡ màn( )的,似 mínɡ mèi( )的春之 huā lěi ( ),dān diào( )从不是你的旋律。少年的你有理想,它与人民的 lì yì( ) 紧相连;少年的你有担当,振兴祖国的 zé rèn( )记心间。 【答案】 ①. 热情 ②. 蒸融 ③. 丑恶 ④. 侵袭 ⑤. 浪漫 ⑥. 明媚 ⑦. 花蕾 ⑧. 单调 ⑨. 利益 ⑩. 责任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蒸融、侵袭、蕾”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花圃.(pú pǔ) 挪.移(nuó luó) 雨.雪霏霏(yǔ yù) 凌.乱(línɡ lín) 焖.饭(mēn mèn) 万象更.新(ɡēnɡ ɡènɡ) 【答案】pǔ nuó yù línɡ mèn ɡēnɡ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 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雨:yǔ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yù下雨,落下:雨雪。 更:gēng 改变,改换:更正。gèng 愈加,再:更加。 3. 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翻箱倒( ) ( )知非福 千( )万凿 见( )知著 别出心( ) 无独有( ) 【答案】 ①. 柜 ②. 焉 ③. 锤 ④. 微 ⑤. 裁 ⑥. 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识记能力。 翻箱倒柜: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 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千锤万凿:经过千万次锤打,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 不同。 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4. 给下面句子里的标点符号,选择正确的用法。只填序号。 1.在闽南老家,腊月二十九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 )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 3.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 4.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 5.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 ) 6.“我们全家移民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 引 号: ①表示特殊的含义。 ②表示特定的称谓。 破折号: ③表示解释说明。 ④表示语意转折。 省略号: ⑤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⑥表示重复话语的省略。 【答案】 ①. ② ②. ① ③. ③ ④. ④ ⑤. ⑥ ⑥. ⑤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的运用。 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 1.“炸枣”是闽南老家特有的叫法,所以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
2.“彩排”在这里是指春节的预演,表示特殊含义。 3.“风筝、空竹、口琴”是对“玩意儿”的解释说明,所以这里的破折号是解释说明的意 思。 4.本句的破折号表示语意转折。 5.从“他活该!他活该……”可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重复话语的省略。 6.从“我……我”可知这里是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攀缘的厚石头围墙上。(缩句) _______ 2.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仿写句子) _______ 【答案】 ①. 他爬到了围墙上。 ②. 玛琪问托米是在哪儿找到那本书的。 ③. 没 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④.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 了。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缩句时,要把所有修饰语去掉,要注意缩句后语句要通顺。缩 写句子的步骤:① 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②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是什么” 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③检查是否缩成 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本句缩为:他爬到了围墙上。 2.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转述句)的方法:①改变标点: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冒号和引用, 改用逗号。②改变人称代词:如把“我”改为“他”。“你”改为提示语中的受话者。③看 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 本句改为:玛琪问托米是在哪儿找到那本书的。
3.本题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 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改为陈述句: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4.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注意加点词和例句的结构,仿写要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即可。注意仿写的合理, 不要有错别字。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我们仿写一句夸张句即可。 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的修辞方式。 6. 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宁可……也…… ” 李大钊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____牺牲自己,____决不向敌人屈服。____他是为民 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____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____到了今天,他为了理想而献 身的精神____依然熠熠生辉。 【答案】 ①. 宁可 ②. 也 ③. 因为 ④. 所以 ⑤. 即使 ⑥. 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选择关联词填空。 ①②句前半句和后半句选择关系,宁可……也…… ③④句前半句和后半句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⑤⑥句前半句和后半句转折关系,即使……也…… 7. 按课内外积累填空。 1.【志士爱国】“____,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爱国之心;“____,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 报国之志。 2.【为学有道】“____,老大徒伤悲”告诫我们为学趁年少;“读书须用意,____”劝勉我 们为学下苦功;“使弈秋____,其一人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 思____”,《学弈》启示我们为学心专注。 3.【咏物言志】“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遭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
“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借歌颂石灰的坚贞无畏,吟咏自己的高洁志向;“____,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借赞美竹的坚韧顽强,言说自己的不屈风骨。 【答案】 ①. 鞠躬尽瘁 ②. 捐躯赴国难 ③. 少壮不努力 ④. 一字值千金 ⑦. 鸿鹄将至 ⑧. 援弓缴而射之 ⑨. 何当金 ⑤. 诲二人弈 ⑥. 专心致志 ⑩. 粉骨碎身浑不怕 ⑪. 千磨万击还坚劲 络脑 【解析】 【分析】 【详解】1.考查人物形象理解和填空。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出自《出师表》,意思是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 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语出曹操之子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可译作:为了解除国难献身, 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2.考查名言名句理解和文言文内容默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为: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 《增广贤文》有言:“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是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 用心读书。 出自先秦孟子及弟子的《弈秋》,其原文为: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 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 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考查诗词理解和默写。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通过对马和与马有关的 许多历史故事的咏叹,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门前流水尚能西 绝胜烟柳满皇都 冷露无声湿桂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 8. 按诗歌积累连线。 中庭地白树栖鸦 春风又绿江南岸 谁道人生无再少 最是一年春好处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积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意思是:庭院地面 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 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诗为:京口瓜 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京口和瓜洲不过 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 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北宋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全诗 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 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 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 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天街 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 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阅读感悟
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③如乌④,文首⑤,白喙⑥,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洨⑦,是炎帝之少女⑧,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⑨西山 之木石,以堙⑩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è)木:柘树, 桑树的一种。③状:形状、样子。④ 乌:乌鸦。⑤文首:头上有花纹。⑥喙(huì):嘴。 ⑦其鸣自洨(xià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⑧少女:小女儿。 ⑨衔:叼着。 ⑩堙(yān): 填塞,堵塞。】 9. 抄写文言文中描写精卫鸟样子的语句___,精卫鸟原来叫____。 10. 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 11. 读了这则文言文,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 【答案】9. ①. 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②. 女娃 10.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头,来填塞东海。 11.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 【解析】 【分析】参考译文: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 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 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 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可知,这个句子是描写精卫鸟样子。 从“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可知, 精卫鸟原来叫女娃。 【10 题详解】 考查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词句的理解,结合译文及课内学习完成。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意思是: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头,来填塞东海。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即可。 结合“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可知,精卫具有毫无畏惧、坚韧与执着的品质,表 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美好理想,从中我们也学到了精卫坚韧 与执着的精神,做任何事情,要坚持不懈。 现代文阅读 讨分数的人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 吗?”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到——你的办公室去——去说吗?”我点点 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 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 65 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 70 分呢。”他把 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啊,原来是来讨分数的。这是期中考试,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 画《梅花麻雀图》。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 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是麻雀最传神绝妙之处,你却画歪了,这不是犯了常识 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 的……” 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 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 5 分,下次还你,行不行?” 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 5 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 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 65 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 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