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年安徽蚌埠市禹会区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年安徽蚌埠市禹会区六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及 答案(部编版)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10 分。 一、选择填空。(4 分) 1. 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①② 【答案】D 2. 《北京的春节》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不能体现“京味儿”的句子是( ) A.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B.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 杂拌儿。 C.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D.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是大家最闲在 的时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识记和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复习学 过的知识。《北京的春节》多用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 第一句中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老舍先生还大量 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 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正常使用的书面语言。 3. 《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作者将无形 的时间比作“轻烟”和“薄雾”。这段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B. 愤怒 C. 喜爱 D. 无奈 A. 着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识记和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复习学 过的知识,将其运用方向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楚。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表达作者对往事的眷恋以及对 时光流逝的无奈叹息。 4. 《为人民服务》中“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 怕别人批评指出。”这个句子合适的关联词是( ) A. 因为……所以…… B. 如果……就…… C. 虽然……但是…… D. 不 仅……而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 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5. “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 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诗所描写 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乞巧节,习俗分别是放鞭炮和吃月饼。( ) 7. 《那个星期天》中通过“我”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电影画报四个事例, 来表现“这段时光不好挨”,写出了“我”焦急的心情。( ) 8.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的,写了鲁滨逊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 ) 9. 写作品梗概,先要读懂内容,把握脉络,再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最后锤炼语言,连贯表 达。( ) 10. 《寒食》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京城柳絮飞舞, 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 ) 【答案】5. √ 6. ×
7. √ 8. √ 9. √ 10. × 【解析】 【分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认读。“徘徊”的读音的确是 pái huái,注意不要读成 pái huí。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 新桃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全诗为:迢迢牵牛 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 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 苦忧伤的心情。虽然写到乞巧节的神话传说,但没有描写乞巧节的过节情景,而且乞巧节的 习俗是对月穿针,不是吃月饼。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中,第 4 自然段直接点出了等待的时光“不 好挨”。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这些事并不 是“我”想做的,不过是打发时间。作者通过动作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表现了“我”在等 待中的焦急、无聊又无奈的心情。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分为梗概和节选两部分。梗概部分 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鲁滨逊一人被冲到荒岛上,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 终回到英国的故事。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题干 说法正确。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有关写故事梗概的知识。题干的说法正确,写一本书的故事梗概,先要理清书籍内 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保留“主干”,去除“枝叶”,再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
章节的内容,最后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 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前两句描绘了长安城春意盎然、柳絮飘飞的美好景色。后两句转入夜晚,描绘出一幅夜晚走 马传烛图,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 的政治现象进行了委婉的讽刺。题干的说法颠倒了前后两个诗句的意思,错误。 11. 看拼音写词语。 zì ào luò tuo zhǒng zhàng jué chá yóu sī màn cháng pì jìng fěi tú chè dǐ jì tuō 【答案】自傲 骆驼 肿胀 觉察 游丝 漫长 僻静 匪徒 彻底 寄托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 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 时要注意“骆、肿、游、匪、”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 1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详细描写了 _____________、腊月二十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天人 们的民俗活动,共他几天则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句话通过_________ 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两个角度写出了八儿初次看到锅里腊八粥时的反应,生动地写出八儿 的_____________。 3.《马诗》《石灰吟》《竹石》三首诗借咏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写出了无 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从容自若的诗人的心声。 4.《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__同志于 1944 年 9 月 8 日在_________同志追悼会上所做 的演讲,其中引用古代文学家司马迁的话:“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时间 (2). 腊八 (3). 除夕 (4). 正月初一 (5). 正月十 五 态 (6). 能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 语言 (8). 神 (9). 天真可爱 (10). 马 (11). 石灰 (12). 竹子 (13). 千磨万击还 坚劲 (14). 任尔东西南北风 (15). 毛泽东 (16). 张思德 (17). 人固有一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解析】 【分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识记和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复习学 过的知识。 1.《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 1951 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 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 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 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沈从文《腊八粥》小说描述了一家三口人(八儿、八儿的父母)加上一条狗(哈叭),一 次晚餐的情形。那天可能是一个特别的节日,因而家里煮了腊八粥,也炒了陈腊肉。作者对 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小狗哈叭在桌下钻来钻去捡骨头吃、一家人对哈叭是否馋嘴是否 听话进行争执……等细节进行描写,描绘出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 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马诗》作者: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 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石灰吟》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竹石》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 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 依然坚韧挺拔。 4.1944 年 9 月 8 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 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在一九三三年参加红军,经历长征,负过伤, 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一九四四年九月五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 塌而牺牲,时年 29 岁。1944 年 9 月 8 日,即张思德牺牲后 3 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 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 德同志致敬”。下午 1 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 的演讲。这个讲话,成为人民战士人生奋斗目标,成为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成为共产党凝 聚人心的力量。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 大地。 1945 年 4 月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我党我军的 根本宗旨,并写进“七大”报告。以后历次党代表大会都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写入党章,使之成为我们党一直坚持的唯一宗旨,成为我们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 句子练习。(6 分) 13. 当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不同,请选择一个情境写出不同句子。 走在小巷里 奔跑 晴天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那是一个温暖知早晨,阳光明媚。我蹦蹦跳跳的走在小巷道里,路边的 花儿对我张开了笑脸,随着微风翩翩起舞,从远处飞来的小鸟内也落在了附近的树上,叽叽 喳喳的演奏一个又一个的歌曲。就连树也在为我庆祝,洒落下一片容又一片的树叶。 (2). 小巷那儿没有花,也没有树,枯焦焦的,干巴巴的,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就像一条干涸了 的小河。我的心更紧了,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向前蹭着。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题干的内容,结合题目 要求进行合理想象并符合实际。表述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心情好时,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而开心,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 心情不好时,情感低落,看到一切是灰暗无助的。 非连续性文本——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调查。 14.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 )功能的人数最多。 A. 搜题 B. 社交 C. 视频 D. 游戏 15.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_________功能上。 16. 你支持青少年使用手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A 15. 视频 16. 支持。信息时代手机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但要注意使用时长保护好眼睛。 【解析】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了学生图表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认真分析图表内容,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使用拍照搜题解题的人数占比最高,所以可知答案为 A。 【15 题详解】 本题题干问青少年使用手机大部分时间花在什么功能,由图上使用时长数据清晰可知玩的最
长时间的是视频功能。 【16 题详解】 此题考查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口语交际应注意:做此题首先要了解材料的内容,及反映的问题,再明确自己的观点。注意 说话语气,说清利害,有理有据。 阅读理解。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滥:失实的。②竽:一种古代乐器。③南郭:复姓。④处士:相当于先生。 ⑤说:通“悦”,喜欢。⑥廪:粮仓。 17. 试着解释“廪食.以数.百人。”句子中加点的字。 食( ) 数( )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故事的最后“处士逃”,他为什么要逃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 (1). 给东西吃 (2). 几,几个 18. 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吹芋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19. 因为南郭处士本来不会吹竽,在齐宣王时可以混在人群中过关,但到了齐湣王时就行不 通了。这犯了“欺君之罪”,要被杀的。所以他逃跑了。 【解析】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 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 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识记和理解。 廪食以数百人:官府给南郭处士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食:给东西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