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溧阳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安全意识,电冰箱、洗衣机等
家用电器均采用三线插头将金属外壳接地,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节约用电避免浪费
C. 延长用电器使用寿命
B. 确保用电器正常工作
D. 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将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采用三线插头将金属外壳接地,是为了防止用电器漏电时,
人接触用电器造成触电事故,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 一盏酒精灯在一直燃烧,酒精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关于剩余酒精说法正确的有(
)
A. 比热容和热值均在减小
B. 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C. 比热容逐渐减小,热值不变
D. 比热容不变,热值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等因素无关;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等因素无关;故酒精越来越少
的过程中,剩余的酒精的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故选 B。
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 1kg,0℃的水和 1kg,0℃的冰内能相同
C.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 热传递总是从内能大的传递给内能小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
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 A 错误;
B.物体内能与物体的温度、状态、物质的质量有关,温度相等的 1kg0℃的水的内能大于
1kg0℃的冰的内能,故 B 错误;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即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且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故 C 正确;
D.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的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故 D 错
误。
故选 C。
4.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关于该过程中气缸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密度不变
B. 内能增大
C. 温度降低
D. 分子热
运动变慢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气缸内的气体的质量不变,活
塞向上运动使气缸的体积缩小,故气体的密度变大。故 A 错误;
BC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气缸内气
体的内能,因此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分子运动的更剧烈。故 B 正确,CD
错误。
故选 B。
5. 一位同学用 20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
B. 15W
C. 150W
D. 1500W
A. 1.5W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个学生的质量约 m=50kg,则一个学生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每一
层楼的高度约为 3m,从一楼走到三楼,上升的高度:h=(3-1)×3m=6m,他上楼时克服重
力做的功:W=Gh=500N×6m=3000J,则他上楼时的功率:
WP
t
=
3000J
20s
150W
,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6.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分别将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
个滑轮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两次绳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B. F1 做的功小于 F2 所做的功
C. F1 做功的功率等于 F2 做功的功率
D.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左图为定滑轮,则绳端速度与物体速度相同,右图为动滑轮,动滑轮上有两段
绳子,则绳端速度为物体速度的两倍,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可知右图绳端速度更大,故 A
错误;
BD.物体上升高度相同,则两图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相同,但右图还需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
则可知 F1 做的功小于 F2 所做的功,拉力做功为总功,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有用功,则由
=
W
W
总
有
100%
可知,左图装置机械效率更高,故 B 正确,D 错误;
C.物体提升时间相同,右图拉力做功更多,则由
P
可知,F1 做功的功率小于 F2 做功
W
t
的功率,故 C 错误。
故选 B。
7. 2021 年 4 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所示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
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
)
A. 在 A 点的机械能大于 B 点的机械能
B. 在 B 点的机械能大于 C 点的机械能
C. 在 A 点的机械能等于 C 点的机械能
D. 在 B 点的重力势能小于 D 点的重力
势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C.由图可知,足球落地后又弹起,越弹越低,但不计空气阻力,故可知,在足球
落地与地面接触碰撞时,有部分能量损失掉,转化为内能。足球由 A 点落地后经过 B、C 点,
因此 A 点的机械能大于 B、C 点的机械能,故 A 正确,C 错误;
B.由 B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没有与地面碰撞即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在 B 点的机械能等于 C
点的机械能,故 B 错误;
D.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同一个足球质量相同,B 点的高度大于 D 点,因此
在 B 点的重力势能大于 D 点的重力势能,故 D 错误。
故选 A。
8. 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制成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
电压表有偏转(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锌片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 电压表直接接在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C. 番茄电池对外供电时,电流将从锌片流出
D. 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与电压表正接线柱“3”相连的为铜片,且图中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
所以铜片为番茄电池的正极,故 A 错误;
B.由图可知,电压表示数较小,小于电压表的量程,因此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
不会损坏电压表,故 B 错误;
C.铜片为番茄电池的正极,锌片为番茄电池的负极,根据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可知,则番
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流从铜片流出、从锌片流入,故 C 错误;
D.番茄电池中储存有化学能,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D 正确。
故选 D。
9.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了位
置.闭合开关 S 后,下列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A. 电压表被烧坏
C. 小灯泡被烧坏
【答案】B
【解析】
B. 小灯泡不亮
D. 电流表被烧坏
【详解】分析电路的串并联时,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把它看作开路;由于电流表的内阻
很小,把它看作一根导线.由此可知,闭合开关 S 后,灯泡短路,电压表串联到电路中,小
灯泡不亮 ,两个电表都无示数.B 符合题意.
10.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 R 的阻值,电源是两节新干电池(每节干电池的
电压为 1.5V)。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到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
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B. 2Ω
C. 8Ω
D. 9.6Ω
A. 1.6Ω
【答案】B
【解析】
【详解】电源是两节新干电池(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故电源电压为 3V。由电路实物
图可知,电路为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该电路电流,选用小量程,
示数为 0.3A,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选用小量程,示数为 2.4V。根据串联电
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 定=U-U 滑=3V-2.4V=0.6V
由欧姆定律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
定
U
I
0.6V 2Ω
0.3A
故选 B。
11. 由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使
用,如图,如果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要使两个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滑片 P1、P2 的位
置是
A. P1 在最右端,P2 在最左端
C. P1 在最左端,P2 在最左端
B. P1 在最左端,P2 在最右端
D. P1 在最右端,P2 在最右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P1 接了左上右下,P2 接入了左上左下;则当滑片 P1 在最左端,P2 在最右
端时,两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均为最大,则两滑动变阻器串联后的总电阻最大.故选 B.
【点睛】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因为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则可知当两滑动变阻器的导线全部接入时总电阻最大;则由接线
的方式可知两滑片的位置.
12. 如图所示是家用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图,三角形金属触片可置于 A、B、C 三处,电吹风工
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热丝可以用超导材料制作
B. 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
能
C. 三角形触片置于 B 处时电吹风吹凉风
D. 三角形触片置于 A 处时电风扇和电
热丝串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超导材料的电阻为 0,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由焦耳定律 Q=I2Rt
可知,当 R=0 时,Q=0,即不产生电热,所以电热丝不可以用超导材料制作。故 A 错误;
B.电风扇工作时要消耗电能才能旋转,因此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B 错误;
C.三角形触片置于 B 处时,此时电路只有电风扇接入电路,电热丝并未通电,因此电吹风
吹凉风。故 C 正确;
D.三角形触片置于 A 处时,电流分别流过电风扇、电热丝,有两条路径,因此电风扇和电
热丝是并联。故 D 错误。
故选 C。
13. 甲、乙两个导体串联后接上电源,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3∶1,若把它们并联起来
接入电源,则并联后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和通过的电流之比分别是(
)
A. 1∶1
1∶3
B. 1∶1
3∶1
C. 1∶3
1∶1
D. 3∶1
1∶1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乙两个导体串联后接上电源,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3∶1,因串联电路电
流处处都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乙两电阻的阻值之比为
R
R
甲
乙
甲
乙
U
I
U
I
U
U
甲
乙
3
1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并联后甲、乙两端
的电压之比为 1∶1,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I
I
甲
乙
甲
U
R
U
R
乙
R
R
乙
甲
1
3
故选 A。
14. 计算机鼠标内装有自动控制传感器,其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物体 M 在导轨上左右移
动时,可带动与之相连的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 M 移动的距离,
当物体 M 向右移动时,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A.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比值不
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当物体 M 向右移动时,电阻上的滑片右移,电路
中的电阻不变,由
U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P 点左侧部分变长,电流不变,左侧电阻
R
变大,由 U=IR 可知左侧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故 A 符
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大,故 CD 不符合
题意。
故选 A。
15. 在如图甲所电路中,定值电阻 0 10
R ,ab 是一根长为 40cm 粗细均匀的电阻丝,P
为可滑动的金属夹。闭合开关后,将金属夹 P 由电阻丝的 b 端移到 a 端,该过程中,电压表
示数 U 随 P 移动的距离 s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是 6V
B. 电阻丝的总阻值为 20Ω
C. s=10cm 时,电压表示数为 2.5V
D. s=5cm 时,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1.6W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于金属夹 P 是由电阻丝的 b 端移到 a 端,故当乙图中 s=40cm 时,没有电阻丝
连入电路,只有定值电阻 0R 连入电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0R 两端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所
以电源电压为 6V,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故当乙图中 s=0cm 时,电阻丝全部连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 0R 两端电压,
流过定值电阻 0R 的电流为
U ,
2V
0R
已知电源电压为 6V,由于定值电阻 0R 与电阻丝串联,故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
电阻丝的电阻
U
电阻丝
U U
R
0
6V 2V=4V
R
电阻丝
U
电阻丝
I
4V
0.2A
20
Ω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已知电阻丝总长为 40cm,总电阻为 20 ,故 s=10cm 时,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R
电阻丝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30 20Ω 15Ω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