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北京房山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北京房山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 1.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是( )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A. 氮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是氧气,故答案选择 C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空气 C. 海水 D. 蒸馏水 A. 煤 【答案】D 【解析】 【详解】A、煤中含有碳、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不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 B 不符合题意; C、海水由水和溶解在水中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 C 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 烧杯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试管 C. 量筒 D. 燃烧匙 【详解】烧杯可以被间接(垫着石棉网)加热;试管可以被直接加热;量筒不能加热,防止刻度不准确; 燃烧匙可以被直接加热。故选 C。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B. Si C. Al D. Fe A. O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氧、硅属于非
金属元素,铝、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铝元素符号为 Al 答案 C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B. 红磷 C. 蜡烛 D. 木炭 A. 铁丝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黑色固体;故 A 正确;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有大量白烟生成,故 B 错误;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 C 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故 D 错误; 故选 A。 6. 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B. 2H C. 2H2 D. 2H+ A. H2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进行解答. 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 H2 表示一个氢分子由 2 个氢 原子构成,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 2H 表示 2 个氢原子;故 B 不符合题意;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 2H2 表示 2 个氢分子;故 C 符合题意; 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 2H+表示 2 个氢离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 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7. 青少年缺钙会影响生长发育,可通过食物和钙剂结合来进行补钙。这里的“钙”是指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A. 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食物和钙剂结合来进行补钙。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故选:A。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固体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 A 错误; B、固体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 B 错误; 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放置在试管口上方,故 C 正确; D、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 D 错误。 故选 C。 9. 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已投产使用,每年可供应超 30 亿立方米优质天然 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 氢气 【答案】B 【解析】 B. 甲烷 C. 甲醇 D. 乙醇 【详解】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 B。 10. 下列方法能区分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B. 观察颜色 C. 倒入石蕊溶液 D. 放入燃着的木条 A. 闻气味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空气和氧气都无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此选项错误; B. 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此选项错误; C. 空气和氧气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所以倒入石蕊溶液不能鉴别空气和氧气,此选项错误; D. 放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照常燃烧的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所以用放入燃着的木条可鉴别空气和
氧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11. 硒被医药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在元素周期表中其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中子数为 34 B. 元素符号为 Se C. 原子序数 34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质子数,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 数 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8.96-34=44.96,错误。 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右上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正确。 C、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正确。 D、元素周期表小方格,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正确。 故选:A。 12.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使用节水型马桶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使用节水型马桶,可节约用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 C.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防止水体污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防止水体污染,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CO2 不可燃 B. CO2 密度比空气大 C. CO2 不支持燃烧 D. 蜡烛燃烧产生 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气体没有燃烧,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正确。 B、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正确。 C、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正确。 D、无法证明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错误。 故选:D。 14.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高温 A. CaCO 3 CaO + CO  2 B. 2H + SiCl 2 4 高温 Si + 4HCl C. CO + H O + CaCO = Ca HCO 3 2 2   3 2 D. B O 2NH + 3 2 900 ℃ 3 2BN 3H O +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反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B、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反应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C。 2021 年“世界无烟日”的宣传主题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回答下列小题。 15.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16. 小烟头,大隐患。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 A. 消耗氧气 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 D.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 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 A. N2 B. O2 C. CO D. CO2 18.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会使人产生依赖性。下列尼古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油状液体 B. 可溶于水 C. 可燃烧 D. 易挥发 【答案】15. A 16. D 17. C 18. C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A、表示禁止吸烟,正确。 B、表示禁止燃放鞭炮,错误。 C、表示禁止烟火,错误。 D、表示禁止堆放易燃物质,错误。 故选:A。 【16 题详解】 小烟头,大隐患。烟头在火灾中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D。 【17 题详解】 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故选:C。 【18 题详解】 A、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B、物质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物理性质。 C、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D、易挥发不需要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推动了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回答下列小题。 19.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C B. CH4 C. CO2 D. H2O 2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答案】19. B 20. D 【解析】 【分析】 【19 题详解】 A、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 属于单质,错误。 B、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 C、虽然含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化合物非常接近,属于无机化合物,错误。 D、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错误。 故选:B。 【20 题详解】 A、不是只有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错误。 B、催化剂不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错误。 C、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只能改变反应速度,错误。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正确。 故选:D。 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是我国唯一用于载人航天的运载火箭,该火箭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 回答下列小题。
21.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C2H8N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偏二甲肼中含有氮分子 B. 偏二甲肼中含有 12 个原子 C. 偏二甲肼中含有三种元素 D. 偏二甲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2. 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8 2 C H N + 2N O 2X + 4H O + 3N = 4 2 2 ,则 X 的化学式 2 B. CO C. CO2 D. CH4 为 A. C 【答案】21. C 22. C 【解析】 【21 题详解】 A. 偏二甲肼中含有偏二甲肼分子,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 2 个氮原子,此选项 错误; B. 一个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 2+8+2=12 个原子,此选项错误; C. 偏二甲肼中含有 C、H、N 三种元素,此选项正确; D.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8):(14×2)=6:2:7,所以氮元素的 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22 题详解】 反应前有 2C、8H、6N、8O,反应后(X 除外)有 8H、6N、4O,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则 X 的化学式为 CO2,故选 C。 23.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