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8 分。1~4 小题、6 小题,每题 2 分;5 小题、7~11 小题,每
题 3 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广袤.(mào)
筵.席(yán)
恣.睢(zī)
阔绰.(chuò)
锲.而不舍(qiè)
自吹自擂.(lěi)
矫.揉造作(jiǎo)
强聒.不舍(guō)
A. 亵渎.(xiè)
B. 濡.养(rú)
C. 宽宥.(yòu)
D. 恪.守(g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 自吹自擂.(lěi)—— léi;
C.恣.睢(zī)——zì ;
D.恪.守(gé)——kè;
故选 A。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的土地是______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则是______的;秋天的土地则是
______的,它用收获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
A. 温馨 诚实 热烈
B. 热烈 温馨 诚实
C. 诚实 温馨 热烈
D. 温馨 热烈 诚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温馨:温暖芳香;温暖。热烈:情绪高昂,兴奋激动。诚实:诚恳真实;言行一致。
第一空,春天的土地让万物生长,因此是“温馨”温暖的;夏天的土地让生命拔节生长,故
第二个空是“热烈”;第三空,“它用收获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因此是“诚实”的。
故选 D。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2022 年 10 月 1 日,中国女篮在世界杯决赛中获得亚军。
②面对强敌,中国女篮姑娘们勇往直前,全力打拼。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③她们在球场上展现出了超越对手的求胜欲望和坚硬信念。
④中国女篮的精神力量和意志品质,比世界杯亚军的成绩更加宝贵。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A. 第①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第③句搭配不当,改“坚硬”为“坚定”;
故选 C。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2 年是青蒿素问世 50 周年,以屠呦呦为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正围
绕青蒿素的深化研究开展科研工作。团队一方面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重要的□基础的生命科学问题,打破思维禁锢□借助新兴的技术
B. ;、,
C. 。,、
D. 。、
A.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运用。
第一空,“团队一方面要……”与“另一方面要……”为并列的两个方面,中间用分号;第
二空,“重要的”与“基础的”修饰“生命科学问题”,中间短暂停顿,用顿号;第三空,
“打破思维禁锢”后语意未尽,与后句“借助新兴的技术”衔接紧密,应用逗号;
故选 B。
5.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字里行间,表达了无限的心酸和悲凉。句中“弃置身”指白居易。
B. 颔联中“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 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赏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有误,“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故选 A。
6. 阅读《无糖饮料真的健康吗》一文,回答问题。
无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①最近几年,无糖饮料渐渐兴起,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很多消费者认为,这样既能
尽情享受甜食的乐趣,又不用担心长胖,事实和大家的想象有很大出入。
②无糖饮料其实是用甜味剂代替白砂糖等添加糖,能量和糖的含量的确是少了。《预包
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
100 克或 100 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 0.5 克。无糖饮料里常用的甜味剂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
成的,它们的安全性已得到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安全并不
代表有益,多项研究表明,导致长期大量喝无糖饮料,从而给健康带来以下风险。
③容易长胖。美国一项对 6000 多名参试者跟踪 7 年的调查结果发现,经常喝无糖饮料
的人反而容易长胖。一些学者认为,这.是由于甜味剂的使用降低了大脑对于甜味的反应,从
而促使人们在选择其它食物时倾向于摄入更多的糖。此外,饮用者觉得喝的是“零热量”饮
料,导致热量超标。
④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法国一项研究发现,与不喝无糖饮料的人相比,经常..喝无糖饮
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高 20%。还有研究发现,每天喝两杯(一杯 200 毫升左右)及
以上无糖饮料
⑤增加糖尿病风险。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一杯含糖饮料,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风
险增加 21%,患病风险也会增加 18%;一天若是喝下 5 杯以上的无糖饮料,无糖饮料可以刺
激食欲,让人更渴望高糖食物。此外,从而引发 2 型糖尿病。
⑥当然,偶尔想喝点饮料时,可以考虑选无糖的,可 1~2 周甚至一个月喝一次;摄入
量一定要少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很多消费者认为,无糖饮料“零糖”“零热量”,既能享受到甜食
B. 无糖饮料其实是用甜味剂代替白砂糖等添加糖,能量和糖的含量几乎没有。
C. 无糖饮料中甜味剂的使用降低了人们对甜味的敏感度,促使人们倾向于摄入更多的糖。
D. 无糖饮料可以刺激食欲,让人更渴望高糖食物,从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引资料、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对“无糖或不含糖”食品的严格规定。
B.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无糖或不含糖”的概念。
C. 使用引资料、列数字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无糖或不含糖”的概念。
D.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对“无糖或不含糖”食品的严格规定。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由讲述社会热门现象引出说明对象“无糖饮料”,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
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③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的“美国一项对 6000 多名参试者跟踪 7 年的调查”。
C. 第④段加点词语“经常”,说明喝无糖饮料频率高的人患病率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D. 本文运用逻辑顺序,向读者清晰地说明了“无糖饮料”是否健康,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答案】(1)B
(2)C
(3)B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有误,结合选文第②段“能量和糖的含量的确是少了”可知,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 B。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此句引用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的规定,属于引用;“100
克”“100 毫升”“0.5”等是列数字;“‘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
属于下定义。据此可知,画线句使用引资料、列数字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
了“无糖或不含糖”的概念。
故选 C。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有误,联系上下文。一些学者认为,“这”指的是“经常喝无糖饮料的人反而容易长胖”;
故选 B。
7.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见
B. 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C. 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开
D. 树林阴翳. 翳:遮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一项是( )
A. 名.之者谁
B. 山.行六七里
C. 行者休.于树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由远及近,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
一新的感觉。
B. 第②段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在整齐中寻求变化,音韵谐美。
C. 第③段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游,再写太守宴。
D. 第④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
【答案】(1)A
(2)C
(3)C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
况。
A.句意: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情趣。
故选 A。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A.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C.没有词类活用,休息;
D.“乐其乐”的第一个“乐”是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故选 C。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
C.有误,选文第③段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依次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
欢”“太守醉”四个场面;
故选 C。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
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
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
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
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
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
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
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
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
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
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
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 ,下棋的赢了,酒
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
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
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
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
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
陵欧阳修。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 分)
8.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明月几时有?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4)其必曰“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李商隐《无题》)
(6)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展现自己乐观、自信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把酒问青天
②. 但愿人长久
③. 金樽清酒斗十千
④. 先天下
之忧而忧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⑥.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⑦.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酒、樽、蜡、沧海。
三、(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 分)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①,上谒②监司③,自曰“江南才子”。监司大
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④以试悦。文意不属者,悦索笔补之。学士丘濬⑤重其文,属使者善遇
⑥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⑦之,曰:“无恙,自才名不肯谒耳。”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释】①诸生:学生。②上谒:前去拜访。③监司:官职名。④刊落:削除,删去。⑤丘
濬:人名。⑥遇:相待,接待。⑦衔:怨恨。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监司大骇.:_____
②属.使者善遇之: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书过目,辄焚弃。
(3)请结合原文分析,桑悦恃才傲物的性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
①. 惊骇
②. 同“嘱”
(2)书看过后,就焚烧掉
(3)书读完就烧掉,体现了桑悦的骄傲,说明他自视甚高,说明他恃才傲物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①句意为:监司很吃惊。骇,惊骇。
②句意为:嘱咐使者善待他。属,同“嘱”。
【小问 2 详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句中重点词语
有:
辄,就;焚弃:焚烧掉。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从“书过目,辄焚弃”、“自曰‘江南才子’”能看出桑悦恃才傲物的性格体现在很骄傲;
从“悦不迎,岂有恙乎’”能看出,桑悦恃才傲物的性格体现在目无尊长、自视甚高。
【点睛】参考译文:
常熟有个叫桑悦的人,字民怿。书看过后,就焚烧掉,去拜见监司,自称“江南才子”。监
司很吃惊,请他校刊书籍,预先删掉一些来测试桑悦。对文意不连贯的地方,桑悦取笔补上。
学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嘱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问:“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有病
了吗?”长吏都恨他,说:“没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气名声不肯拜见罢了。”
四、(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
10. 阅读《南瓜甜是乡愁浓》一文,回答问题。
南瓜甜是乡愁浓
郭震海
①中国的北方,金色的秋天是最迷人的,通透的蓝天下、壮阔的原野上,就连行走的风
都是甜的。
②霜落,风起,秋粮入仓。此时的农人们紧张的脚步开始放缓,不是五谷,而是能耐得
住落霜的蔬菜。
③南瓜在太行山区算不上主产,但很丰盛。只要春天播下几颗瓜种,无须刻意去照料,
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近地即着。其茎中空,其叶状如蜀葵,如西瓜花。结瓜正
圆,大如西瓜,其色或绿或黄或红,经霜收置暖处。
④记得孩童时,在乡下,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秋后收南瓜。北方的天气冷得早,滴溜溜的
晨露凝结成一地白霜,倘若遇到星期天,那时乡下的娃娃是不会睡懒觉的,会跟着父母去地
里收南瓜。主粮收获后的大地更加辽阔,空旷的原野上,风畅快地奔跑着,就如无畏的勇士,
金色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⑤太行山里的南瓜多种植在田边或靠近地岸,这便于瓜秧顺着田岸去自由生长。站在田
边望去,枝枝蔓蔓的南瓜秧子,左右分支,相互缠绕,如足球般大小的南瓜就挂在瓜秧上,
颜色各异:暗红色的、青绿色的、金黄色的、带着花纹的,如荷叶似的南瓜叶子,由墨绿变
成了金黄,急于去摘瓜,慌乱中用手去翻动南瓜叶子,叶面上看不见的毛刺儿会划伤手,所
以父母会告诉孩子要学会“顺藤摸瓜”。
⑥太行山多梯田,田岸比较高,挂瓜的南瓜藤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熟透了的南瓜就会
从瓜藤上滚落下来,顺着田地跑。淘气的孩子们就会欢笑着满地追着瓜跑,就是故意踢一脚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