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北京丰台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
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30 分)
1.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是( )
A. 西欧庄园和租地农场
C.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答案】C
【解析】
B. 手工作坊和租地农场
D. 西欧庄园和手工作坊
【详解】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
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 世纪中叶以
后,出租领主自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
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
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13、14 世纪,欧洲
农村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租地农场。13 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
中的手工工场。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一组织
形式是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C 项正确;ABD 项不是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故选 C 项。
2. 如下图为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某单元目录。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封建时代的欧洲国家
B. 走向近代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
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
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因此该单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
确立。C 项正确;封建时代的欧洲国家,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A 项;走向近代与文艺复兴
运动相关,排除 B 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共产党宣言》相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3. 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为改变这种状
况,美国召开制宪会议,通过宪法确立了( )
A. 联邦制共和国
B. 君主专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君主立
宪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1787 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权,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
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1787 年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美国的民主
共和制确立起来。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召开制宪会议,通过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国,A 项正确;美国没有
实行君主专制,排除 B 项;美国没有实行中央集权制,排除 C 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
国实行联邦制,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789 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②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
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A. ①属于历史结论
C. ②属于历史史实
【答案】D
【解析】
B. ①说明法国大革命废除了旧制度
D. ②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②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
想,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D 项正确;1789 年,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属于
历史史实,不属于历史结论,排除 A 项;①《人权宣言》只是提出了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
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主张,没有废除旧制度,排除 B 项;②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
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属于历史结论,不属于历史史实,排除 C 项。故
选 D 项。
5. 1804 年,一位历史人物主持制定的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原则,经过多次修改,至今仍然在法国施行。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克伦威尔
B. 拿破仑
C. 华盛顿
D. 林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04 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典》,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立法的典范,
B 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排除 A 项;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排除 C 项;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2020 年 4 月,《共产党宣言》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
导目录(2020 年版)》。这是因为它标志着( )
A.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1848 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
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2020 年 4 月,《共产党宣言》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
导目录(2020 年版)》。这是因为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 项正确;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的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排除 A 项;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俄国十月革命,排除 C
项;《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理论,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2013 年,委内瑞拉上映一部传记题材电影《解放者》,再现了 19 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影片中的“解放者”可能是( )
A. 玻利瓦尔
B. 章西女王
C. 甘地
D. 卡德纳
斯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
美洲的殖民地,因此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南美解放者杯是一项由南美洲各支
顶级球会之间竞争的最高荣誉的国际足球赛事。影片中的“解放者”可能是玻利瓦尔。A 项
正确;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起义领导者,甘地是印度民族运动领导者,卡德纳斯是墨西哥革
命领导者,均不符题意,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8. 如图是俄罗斯国徽,金色的双头鹰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彼得大帝得到俄罗斯民族
的尊重是因为( )
A. 建立了莫斯科公国
C.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
【答案】C
【解析】
B.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D. 废除了农奴制度
【详解】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
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 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
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
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彼得大帝得到俄
罗斯民族的尊重是因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C 项正确;莫斯科公国是 13 世纪末建立的,不
符题意,排除 A 项;俄罗斯实现国家统一是在 16 世纪,不是彼得大帝时期,排除 B 项;亚
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某班设计了“明治维新”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政治纲
领”“重要措施”“历史作用”等四项链接。下列属于“历史作用”链接的是( )
A. 《五条誓文》
B. 倒幕运动
C. 殖产兴业
D. 富国强
兵
【答案】D
【解析】
【详解】1868 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
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
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
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故属于“历
史作用”链接的是富国强兵。D 项正确;AB 项是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排除;殖产兴业是重
要措施,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0. 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79 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
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 1885 年试制汽车成功。②③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①④属于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因此 B 项正确,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1. 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
B. 拿破仑战争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在欧洲战
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观察题干图
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
战线。故与题干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C 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
在英国发生,排除 A 项;拿破仑战争没有涉及亚洲,排除 B 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奥匈帝国
已经解体,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2.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与“攻打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
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 )
A. 俄国二月革命
B. 东欧剧变
C. 俄国十月革命
D. 苏联解
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17 年 11 月 6 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
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
银行等站略要点,7 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
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
得了胜利。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与“攻打冬
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俄国
十月革命,C 项正确;俄国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 A 项;东欧剧变与题干关键词
无关,排除 B 项;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失,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3. 以下史实的历史影响的共同点是( )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1919 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会议,
1921 年,美英日意中等救过在美国的倡导
讨论对德合约及战后安排。会议通过了《凡
下,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用过了《九国
尔赛和约》等条约、
公约》等条约。
A. 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
C. 彻底消除大国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B. 完成对德国的宰割
D. 承认了中国的主权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1919 年 1 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巴
黎和会,同战败国签订《凡尔赛条约》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1921-1922 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
召开华盛顿会议,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
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A 项
正确;华盛顿会议没有对德国进行宰割,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没有彻底消除大国的矛盾,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损坏了中国的主权,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4. 到 1937 年,苏联建成 6000 多个大企业,从进口机器设备的国家变成了生产机器设备的
国家;出现了航空、拖拉机、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位,世界第二位。这说明苏联(
)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
B.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详解】1928 年--1937 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六千
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
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工业化,B 项正确;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间是 1917 年,排除 A 项;材料内容与农业
集体化不符,排除 C 项;1936 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排
除 D 项。故选 B 项。
15. 下表呈现了 1929~193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状况。该表说明( )
A. 经济危机仅对美国有影响
C. 经济危机在美国彻底消除
【答案】B
【解析】
B. 经济危机影响范围很广泛
D. 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下降
【详解】据“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及所学
知识可知,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经济危机影响范围很广泛。1929 年,一次空前
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
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
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B 项正确;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影响到世界许多国家,
排除 A 项;资本主义社会不灭亡,经济危机不会消除,排除 C 项;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上升,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6.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
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下列史实符合冷战表现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 ②美军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③柏林危机和德国分裂 ④“北约”和“华约”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
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杜
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柏林危机
和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①③④符合题意,D 项正确;美军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
和国属于武装进攻,不是冷战的表现,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17.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
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其中“安全网”应该理解为(
)
A. 社会保障制度
C. 国家防卫体系
【答案】A
【解析】
B. 粮食安全保障
D. 国民教育体系
【详解】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实施了
一系列福利制度。它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支出,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
最低收入,保障经济安全,并使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根据题干安全网用来防止人
们跌入深渊“可知,安全网指的就是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A 项正确;BCD 选项都不符
合材料的特点,排除。故选 A 项。
18.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该是( )
1955 年,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
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
1999 年,巴拿马手绘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A. 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
C. 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 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
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1960 年,有 17 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
被称为“非洲年”;1990 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
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