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北京房山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北京房山区初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 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30 分) 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 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里,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 自然的能力,这是可以验证的历史遗存,属于第一手资料。最能支持这一结论,故 A 符合题 意;BCD 均是第二手资料,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 下图是西周时期的世系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A. 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西周时期的世袭图中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分封制的实行,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B 项正确;相处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部 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排除 A 项;郡县制是秦朝地方的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 C 项;科举制是隋朝开始的选官制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一位同学搜集了如下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和 纸上谈兵,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之一是 A. 经济快速发展 B. 国家实现统一
C. 学术思想活跃 D. 军事战争不断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出自城濮之战;卧薪尝胆指的是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 治以图复国的故事;围魏救赵出自桂陵之战;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这些都与军事战争有 关,所以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之一是军事战争不断。ABC 项与材料内容 不符,故选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和纸上谈兵这些成语的出处, 由此可以看到这些成语都与战争有关,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4.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 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C.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答案】A 【解析】 B. 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D. 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详解】“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 之业,说明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 A 符合题意;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 时期,材料没有涉及大国争雄,排除 BCD。故选 A。 5. 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重要商路,为开辟此商路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是( ) B. 蒙恬 C. 张骞 D. 卫青 A. 李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C 项正确;李冰父子 修筑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排除 A 项;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巩固边疆,排除 B 项;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为边疆赢得平安。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 表中的相关史实,空缺处应填( )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意义 ① 208 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 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中的“208 年”,结合所学可知,空缺处应填入赤壁之战,C 项正确;巨鹿 之战是项羽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排除 A 项;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 200 年,淝水之 战发生在公元 383 年,与表中时间不符,排除 BD 两项。故选 C 项。 7. 下列工程中,修建于隋朝并且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 B. D. A. C.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修建于隋朝,并且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工程是大运河,C 项正确;A 图是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排除 A 项;B 图是长城修建于秦朝,排除 B 项;D 图 是明朝北京城平面图,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 以下农业生产工具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骨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 7000 年,耧车出现于汉朝,曲辕 犁出现于唐朝,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据此可知,①②③④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应为 ①④②③,C 项正确,排除 ABD 三项。故选 C 项。 9. 《宋史》记载,曹彬这样位居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 会主动命车夫驶入旁街小巷。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 ) A. 重文轻武 B. 削弱相权 C. 削弱地方势力 D. 加强边 疆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曹彬这样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 会主动命车夫驶入旁街小巷”可知,宋代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从侧面反映出宋朝重文轻武。 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后世的赵氏王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故 A 符合题意;削弱相权、削弱地方势力、加强边疆管 理与题干无关,故 B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A。 10. 下图是小李同学搜集的历史材料,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取士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 A.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C. 明清文化政策的调整 【答案】A 【解析】 B. 明清军事机构的改革 D. 明清社会经济的兴盛
【详解】根据题干小李同学搜集的历史材料中,“朱元璋强化皇权、八股取士”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与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关;根据题干小李同学搜集的历史材料中,“军机处的 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关,因此 小李同学搜集的历史材料,所探究的主题是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A 项正确;BCD 项中国军 事机构改革、文化政策调整、社会经济的兴盛与题干反映的强化皇权、军机处的设立无关, 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1. 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两部经典作品的书影,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现实主义 B. 理性主义 C. 科学精神 D. 人文主 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神曲》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文艺 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两部作品反映出共同的时代思潮人文主义。D 项符合题意,故 此题选 D。 12.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哥伦布发现美洲 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 三角贸易 D. 殖民争 霸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示意图中“贩卖黑奴”,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了三角贸易,C 项正确;哥 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都是航海壮举,材料未体现,排除 AB 两项;殖民争霸 发生在英、法、荷兰之间,材料未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3. 历史评价与史实陈述不同。下列关于华盛顿的表述,属于对他的评价的是( )
A. 是世界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 B. 主持召开制宪会议 C.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D. 出任美国联邦政府首任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陈述是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客观史实,历史评价是指对 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据此分析,华盛顿是世界著名资产阶级革 命家属于对他的历史评价,A 项符合题意;主持召开制宪会议、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出任美 国联邦政府首任总统都属于华盛顿生平中重要活动的客观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BCD 三项。 故选 A 项。 【点睛】 14. 英国的棉布产量相当于世界的 2/3,煤和铁的产量相当于世界的 1/2,造船业全球第一。 这种现象出现于 A. 文艺复兴时期 B. 新航路开辟时期 C. 光荣革命时期 D. 工业革 命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棉布产量、煤和铁等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比重,故选 D;ABC 与材料内容 不符,排除。 15. 19 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①美国总统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②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③法国大革命 ④日本明治维新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指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 1861 年农奴制 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所以①②④正确,法国大革命发生在 18 世纪末,属 于资本主义初步确立时期,③不正确。根据以上分析,C 项正确,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6. 19 世纪世界范围内发生了系列反对殖民者的斗争。下图所示①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
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 埃及华夫脱运动 【答案】B 【解析】 B.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 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应补充的历史事件是印度 1857 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B 项正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生的地理位置在拉丁美洲,排除 A 项;埃及华夫脱运动发生在埃及,排除 C 项;1999 年 12 月 14 日,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 式在巴拿马城附近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处举行与①处地点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7.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 无产阶级“改变世界”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最早实现这一 “转变”的是( ) A. “光荣革命”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辛亥革 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最早实现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事件。俄国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C 项正确;光荣革命发生在英国与题意中的“社会 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不符,排除 A 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排除 B 项;辛 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8.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了金融,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调整了农业,兴建了公共工程。上述措施共同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国家干预经济 C. 发展农业经济
D. 吸纳失业人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罗斯福新政整顿了金融,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了农业, 兴建了公共工程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B 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 及恢复银行信用、发展农业经济、吸纳失业人员,B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ACD 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 B。 19. 历时 200 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 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次会战是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诺曼底战役 C. 莫斯科保卫战 D. 凡尔登战役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的 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二战中苏德战场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的转折点。 故 A 符合题意;诺曼底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故 B 不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 争的主要战役,但不是转折点。故 C 不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0. “它”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 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2015 年 10 月 24 日是它诞生 70 周年,让我们记住 10 月 24 日!让地球永远和平,让世界充满爱 它指的是 A. 联合国 B. 欧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国联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5 年 4 月,50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 织会议”,6 月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当年 10 月 24 日,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 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