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
文试卷及答案
字词
1. 按要求查字典。
查加点字
部首
除部首外剩余几画
加点字在词语中的
呐喊.
琴弦.
___
___
____
____
意思
____
____
【答案】
①. 口
②. 9
③. 大声叫
④. 弓
⑤. 5
⑥. 乐器上发声的
线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
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
首外还有多少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呐:部首是“□”,除部首外剩“4”画,意思是:大声地喊。弦:部首是“弓”,除部首外剩
“5”画,意思是:弦线。
2. 看拼音写词语。
là zhú
shuì jiào
chì bǎng
(
) (
) (
jiù mìng
huāng yě
yáo huàng
(
) (
) (
)
)
【答案】 ①. 蜡烛
②. 睡觉
③. 翅膀
④. 救命
⑤. 荒野
⑥. 摇晃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
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
实了,汉字书写才会正确。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
笔。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书写时要注意“蜡、睡、翅、膀”这些容易写错的
字。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填序号)
A. 挑.战 挑.水 挑.选
B. 高兴. 扫兴. 兴.趣
C. 寒.假 假.如 放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本题要求选择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
A 项“挑战”应读为“挑(tiǎo)战”,“挑水”应读为“挑(tiāo)水”,“挑选”应读为“挑
(tiāo)选”。选项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
B 项“高兴”应读为“高兴(xìng)”,“扫兴”应读为“扫兴(xìng)”,“兴趣”应读为“兴
(xìng)趣”。选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C 项“寒假”应读为“寒假(jià)”,“假如”应读为“假(jiǎ)如”,“放假”应读为“放假
(jià)”。选项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
综上,本题答案为 B 项。
4. 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湿润 以经 留意
B. 郊外 主持 放弃
C. 麻鹊 或者 口
干舌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能力,学生要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区分。
A:以经——已经
B:正确
C:麻鹊——麻雀
5. 组词。
城(
诚(
)
)
钩(
钓(
)
)
鱼(
渔(
)
)
【答案】 ①. 城市
②. 鱼钩
③. 钓鱼
④. 诚实
⑤. 钓鱼
⑥. 渔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并组词。做此类题注意从字的部首、偏旁、笔画多少、字义、
字音等方面进行区分和记忆。
城:围绕都市的高墙。组词:城市、城墙。
诚:真心。组词:诚实、忠诚。
钩: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组词:鱼钩、钩子。
钓:用饵诱鱼上钩。组词:钓鱼。
鱼: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组词:鱼虾、钓鱼。
渔:捕鱼。组词:渔业、渔翁。
6. 观察下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再写出两个。
(1)暖洋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百战百胜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热乎乎
②. 冷冰冰
③. 十全十美
④. 百发百中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
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考查这类词语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看明白仿写例句的类型就
找出答案了。平时要多积累 ABB、AABB、ABAB、ABCC、AABC ABAC 等形式的词语。
根据题干例子可知,要求写 ABB、ABAB 式的词语,ABB 式如:火辣辣、金灿灿。ABAB 式如:
无法无天、无影无踪。
7.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观察(
面对(
)
)
浓密的(
鲜艳的(
)
)
【答案】
①. 地形
②. 眉毛
③. 困难
④. 花朵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把词组成短语的练习形式,是组词的引申,完
成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一要注意词义搭配必须合乎事理,看一看词的意义适用于说什么事、
什么东西或情况,意义上能不能配合。二要注意考虑搭配得当,不仅要根据意义,还要根据
语言习惯。
本题中,前面为动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名词,认真分析所给动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
“观察地形”;
中间为“的”,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名词,认真分析所给形容词的特点,然
后搭配,如“鲜艳的花朵”。
8.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每年红叶节,春山公园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游人。
B. 爸爸平时总是一本正轻....的样子,但他看球赛时就忘乎所以,一会儿呐喊,一会儿跺脚。
C. 寒冬时节,秋风习习....,难佳我感到寒意阵阵。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正确运用。小学生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
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上。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
的基础。
A、B 正确。
C 有误,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的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用于形容寒
冬时节不妥。
句段。
9.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老师走过来摸着小刚的头问( )你怎么了( )
(2)( )眼晴是心灵的窗户( )妈顿了会又说( )要好好保护眼睛呀( )
(3)( )这本书先借给你看( )小华拉着我的手说( )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解答时,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句子语气选择
合适的标点即可。
冒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引号: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问号:语气语调的辅助符号工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语气。用于疑问句、设问句和
反问句结尾。
感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叹、感叹或号叹。
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
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
(1)“老师走过来提着小刚的头问”表示其后为老师说的话,应使用冒号和前引号;“你怎
么了”表示疑问语气且一句话已经说完,应使用问号和后引号。
(2)“妈顿了会又说”位于一句话的中间,也就是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因
此要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要好好保护眼睛呀”中的“呀”
表示感叹语气,应用感叹号。
(3)根据“小华拉着我的手说”位于句末可知此句中提示语在后,应该先在双引号中加上句
号表示谈话内容的结束,再在句末加句号。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10. 修改病句。
(1)上课的时候,坐在教室里专心听讲。
______________
(2)爸爸去工地时,总带着一顶黄色的安全帽。
______________
(3)妈妈去市场买了好几种蔬菜,有黄瓜、西瓜,土豆和白菜。
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上课的时候,他坐在教室里专心听讲。 ②. 爸爸去工地时,总戴着一
顶黄色的安全帽。
③. 妈妈去市场买了好几种蔬菜,有黄瓜、土豆和白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句子,结合病句的相关知识
进行作答即可。
(1)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应改为“上课的时候,他坐在教室里专心听讲”。
(2)用词不当,“带”字使用错误。应改为“爸爸去工地时,总戴着一顶黄色的安全帽”。
(3)前后矛盾,“西瓜”不是蔬菜而是水果。应改为“妈妈去市场买了好几种蔬菜,有黄瓜、
土豆和白菜”。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11. 照样子写句子。
例 1:爷爷在公园里散步。
头发花白的爷爷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
(1)灰雀在枝头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 2: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2)小明跑得..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美丽的灰雀在纤细的枝头歌唱。
②. 还真快。
【解析】
【分析】
【详解】(1)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
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的意思更具
体形象,充实丰满。
(2)仿写句子是指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与题干句子句
式相似的句子。同学们在仿写句子时要注意文章或原句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另外,词性要相当,并且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本题中,同学们应该仿照例句用“还……”补充句子。
12. 按原文填空。
(1)众皆________,光________击瓮破之,水迸,___________。
(2)你看,它把黄色给了______,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
______。
(3)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__________出一首雄伟的____________,那声音
__________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答案】
①. 弃去
②. 持石
③. 儿得活
④. 银杏树
⑤. 炎热
⑥.
合奏
⑦. 乐曲
⑧. 充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文言文默写以及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1)选自《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讲述司马光
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出自于《宋史》。故事内容:有一次,司马
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
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
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2)选自《秋天的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6 课的课文 ,作者是陶金鸿。这是一篇
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
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
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3)选自《大自然的声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21 课的课文,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
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
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13. 小练笔。
深秋,当你漫步在山间小路上,看见火红火红的枫叶时,你会想起本学期学过的杜牧的哪首
诗?请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诗词歌赋默写。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
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
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
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
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走进四野,我们分佛走进了音乐的海洋。当大地普降一场国细雨之后,小溪变得更加欢
快,弹起了悦耳的琴弦,一串串跳动的音符飘向空中,惊醒了村口那林古槐树上的一窝小鸟。
小鸟噙一把音符在空中飞来飞去,并不停地唱起了动人的歌,蜜蜂听到了歌声、也“嗡嗡”
地开始了情歌对唱。老牛听到了歌声,也情不自禁地撕开喉咙向旷野高歌。农民伯伯听到了
歌声。也把珍藏在心底多年的歌儿,翻晒在四野上……
14. 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写的。
15. 除了小溪弹奏乐曲,文中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老牛和________在唱歌。
16. 文中划线的句子让蜜蜂像人一样唱歌,多么生动有趣,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吗?请用
“
”画出一句。
【答案】14. 走进四野,我们分佛走进了音乐的海洋。
15.
①. 小鸟
②. 蜜蜂
③. 农民伯伯
16. 老牛听到了歌声,也情不自禁地撕开喉咙向旷野高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1)考查了对中心句的辨析。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本语段的中心句是首句“走
进田野,我们分佛走进了音乐的海洋”,后面围绕这一句,具体描写了田野中各种各样的声
音,说明了田野是音乐的海洋。
(2)考查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能力。根据原文“小鸟噙一把音符在空中飞来飞去……也把
珍藏在心底多年的歌儿,翻晒在四野上”可知,文中还写了小鸟、蜜蜂、老牛和农民伯伯在
歌唱。做此类题,认真读短文,边读边找出相关的事物填空。
(3)考查了对拟人句的辨析。画线句子中将蜜蜂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语
段中此类句子还有:老牛听到了歌声,也情不自禁地撕开喉咙向旷野高歌。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说声“对不起"
我并不是个固执自私的男孩儿,然而让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还
难受的事,太伤自尊了。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那是一天中午,我正在练字,同桌陆叶突然撞了我一下,我抬手一指,没想到手中的铅
笔把他的下巴划破了,他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措。同学们急忙去叫老师。
老师走进教室,说来也奇怪,她一点儿没有发火,只是轻轻地问:“陈刚,这是怎么回
事?”“我……我……”我张口结舌。泪水在眼眶卫直打转。老师转过脸看了看陆叶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