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10 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 2019 年 10 月 1 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 70 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 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彩旗飘扬 B. 礼炮轰鸣 C. 歌声嘹亮 D. 气球升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彩旗飘扬 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礼炮轰鸣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歌声嘹亮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气球升空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 在化学实验中,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实验过程中不可以尝药品的味道 B. 实验之前检查药品和仪器是否齐全 C. 实验中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D. 实验后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过程中不可以尝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之前检查药品和仪器是否齐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中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后将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
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3. 实验室中大理石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瓶中( ) B. D. A. C.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选项正确; B、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故选项错误; C、滴瓶用来储存液体药品,故选项错误;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4. 学习化学要有分类的思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B. 冰水混合物 C. 洁净的空气 D. 矿泉水 A. 海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 【详解】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B. 铝 AL C. 钠 NA D. 铜 Cu A. 镁 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 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 Mg,故 A 不正确;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铝的元素符号是 Al,故 B 不正确;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钠的元素符号是 Na,故 C 不正确; 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铜的元素符号是 Cu,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D. A. C.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 紧挨着、缓慢倒入,图中操作正确; 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 C、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用量筒,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图中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错误; 故选:A。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光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 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 B。 8. 小明欲用托盘天平称取 23.6g 食盐,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在添加药品过程中发指针向 右偏转(砝码质量最小为 5g),此时正确的操作是 A. 向左盘添加药品 B. 向左移动游码 C.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 减少右盘砝码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明欲用托盘天平称取 23.6g 食盐,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使用 20g 砝码和 3.6g 游码,在添加药品过程中发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左盘药品质量太轻,需要向左盘添加药品质 量; 故选:A。 9. 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为氧气、空气和氮气,要把它们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带火星的木条 B. 澄清石灰水 C. 燃着的木条 D. 光亮的
铁丝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带火星的木条时,只有在氧气中木条复燃,而在空气中和氮气中现象不明显, 都有可能熄灭,所以不能用来鉴别; B、三者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用来鉴别这三种物质; C、用燃烧的木条时,在氧气中会燃烧更旺,而在空气中燃烧不变,在氮气中木条立即熄灭。 所以能用来鉴别。 D、光亮的铁丝只能鉴别出氧气,无法鉴别空气和氮气,故不可行。 故选 C。 10. 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引燃红磷 a、b 两试管内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 b 试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A. B. 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引燃红磷,刚开始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后,气体减少,压强小于最初的气压,图像不符,A 错误。 B、a、b 两试管内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 b 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 b 试管反应速度快,图像不符,B 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高锰酸钾质量为零,图像不符,C 错误。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刚开始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氯化钾质量为零, 达到反应温度后,氯酸钾分解氯化钾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氯化钾质量不变,图像相符,D 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 7 题,共 40 分) 11. 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 镁 B 氧气 C 氮气 D 金刚石 (1)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 (2)能用于做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 (3)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______; (4)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物质______。 【答案】 (1). B (2). A (3). C (4). D 【解析】 【详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2)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能用于做烟花和照明弹; (3)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用作保护气所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 (4)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物质。 12.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 (2)待反应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 ________为止; (3)燃烧匙内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________. (4)写出发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未达到预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任回答一 条即可) (6)已知: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固体),镁+氮气 点燃 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 应,想一想,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 (1). 1 5 (2). 保证集气瓶内氧气全部耗尽 (3). 磷+氧气 点燃 五氧 化二磷 (4). 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5). 不能 【解析】 【详解】(2)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待反应停止冷却后,瓶内气压小于外界的大 气压,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直到集气瓶内外气压相等 时为止,此时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3)为了实验的准确性,为了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耗尽,所以应加入过量的红磷; (4)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 五 氧化二磷; (5)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装置气密性不好,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 瓶中;②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③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小等; (6)镁能够和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完成实验,镁条燃烧不但 消耗氧气也消耗氮气,这样会使气体减少的总量要大于容器体积的五分之一,而使结果偏大。
1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玻璃导管和橡皮塞相连时,需将玻璃导管先____________,再转动旋入橡皮塞。 (2)在一次化学实验中,某同学欲量取 40mL 的稀盐酸,他应选择__________(选填“10mL” 或“50mL”)量筒和______________配合使用来吸取稀盐酸,在量取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 刻度线时,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规范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用水润湿 (2). 50mL (3). 胶头滴管 (4). B 【解析】 【详解】(1)将玻璃导管和橡皮塞相连时,需将玻璃导管用水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 入橡皮塞内. (2)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某同学欲量取 40mL 的稀盐酸,他 应选择 50mL 量筒,量筒内加液时,先用倾倒法加液到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到刻 度线.在量取的过程中,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 平,故其中规范的是 B. 【点睛】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 近.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4. 现有 A、B、C、D 四种物质。A 是白色固体,B 是黑色固体,将 A 与 B 混合加热能生成气 体 C。银白色金属 D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 C 中能燃烧。请回答: (1)C 的名称:______;B 在该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2)D 在 C 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砂,目的是____。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 C 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 (1). 氧气 (2). 催化 (3).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4). 防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