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doc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北师大版) 1. 直接写出得数。(结果要求最简)。 236+145= 487-229= 7.6+4.14= 9.17-0.26 = 56×3= 720+9= 4 10 7 4   21 21 9 9 3 7 3 20    14 9 4 【答案】381;258;3.46;8.91      5×0.12= 5 5 8 12 12 2 13     0.21+3= 2 7   15 8 1 3 5 12 168;729;0.6;3.21 1 3 ; ; ; 5 24 122 13 13 21 55 24 15; ; ; 2 3 1 6 【解析】 【详解】略 2.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 132+51+68+49 ④ (3.99+1.99)÷4.6 ② ⑤ ⑦ (0.84÷0.4+2.9)×0.17 【答案】①300;②25;③491;④1.3 ⑤ 17 36 ;⑥ 9 16 【解析】 ;⑦0.85;⑨ 2 3 24 2   3  3 4    3   8  1 11 3 18       ⑧ ③ 146×5-239 21 20 22 5 33 14   ⑥ 4 5 1   4   6 11     9 20 【分析】①132+51+68+49,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原式化为:(132+68)+(51+ 49),再进行计算; ②( 2 3 + 3 8 )×24,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 2 3 ×24+ 3 8 ×24,再进行计算;
③146×5-239,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④(3.99+1.99)÷4.6,先计算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  ,按照运算顺序,先计算加法,再计算减法; ⑤ ⑥ 1 11 3 18  3 4 21 20 22 5 33 14  ,把除法换算成乘法,原式化为: 21 22 × 33 20 × 5 14 ,约分,再计算; ⑦(0.84÷0.4+2.9)×0.17,先计算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括号里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 外的乘法; ⑧       4 5 1   4   6 11     9 20 外的除法。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计算括号 【详解】①132+51+68+49 =(132+68)+(51+49) =200+100 =300 2 3 + 3 8 )×24 ×24+ 3 8 ×24 ②( = 2 3 =16+9 =25 ③146×5-239 =730-239 =491 ④(3.99+1.99)÷4.6 =5.98÷4.6 ⑤ =1.3 3 4 9 12 13 12 = =   1 11 3 18 - + - 4 12 11 18 11 18
= = ⑥ = = =   - 22 36 39 36 17 36 5 21 20 33 14 22 33 21 22 20 3 3 1   2 4 2   9 16 × × 5 14 ⑦(0.84÷0.4+2.9)×0.17 =(2.1+2.9)×0.17 =5×0.17 =0.85 ⑧       1   4   6 11     =[( - )× 4 5 16 20 9 20 6 11 ]÷ 9 20 5 20 9 20 =[ × ]÷ 6 11 9 20 20 9 11 20 6 20 6 20 2 3 ÷ × = = = 3. 解方程。 ① 40% 7.2 x  3 19 ② x   8 11 36 ③ 50 x  ④ 6:0.9 x 42 x  : 2.1 【答案】①x=18 ②x=22 ③x=3 ④x=14
【解析】 【分析】①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40% 即可得解; ②等式两边先同时减去 3,再同时除以 8 11 即可得解; ③先化简等式左边,得出 14x=42,两边同时除以 14 即可得解。 ④根据比的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可得 0.9x=6×2.1,等式两边同时除 以 0.9 即可得解。 【详解】① 40% 7.2 解: 40% 40% 7.2 40% x   x   x=7.2÷0.4 x=18 8 11 ② 解: 8 11 x=22 3 19 x   8 x    11 8 8 x  11 11 16   3 3 19 3  ③50 x  36 x  42 解:14x=42 14x÷14=42÷14 x=3 ④ 6:0.9 x : 2.1 解:0.9x=6×2.1 0.9x÷0.9=12.6÷0.9 x=14 四、填空。(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4. 20900000 读作( ),将这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 【答案】 ①. 二千零九十万 ②. 2090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 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
尾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据此读出这 个数。 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省略万位后面的 0,再加上“万”字。 【详解】20900000 读作:二千零九十万 20900000=2090 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5. 十四亿零七万九千零八写作( ),将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答案】 ①. 1400079008 ②. 14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最高位开始写,如果这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则写 0,有单位的 就填上。 【详解】十四亿零七万九千零八写作 1400079008,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14 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读写以及近似数的掌握。 6. 把 1.167,﹣1.17, 1 6 ,116.6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在括号里。 ( )>( )>( )>( ) 【答案】 ①. 1.167 ②. 116.60% ③. 1 6 ④. ﹣1.17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负数永远小于正数;把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再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 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 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据此解答。 【详解】 1 6 ≈0.1667;116.60%=1.1660 1.167>1.1660>0.1667>﹣1.17 1.167>116.60%> 1 6 >﹣1.17 【点睛】利用负数的意义,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以及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 解答。 7. 28 和 42 的最大公因数是( ),9 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是( )。 【答案】 ①. 14 ②. 36 【解析】
【分析】可以先分别列举出 28 和 42 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依次列 举出 9 和 12 的倍数,进而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详解】28 的因数有:1、2、4、7、14、1、28 42 的因数有:1、2、3、6、7、14、21、42 28 和 42 的最大公因数是 14; 9 的倍数有:9、18、27、36…… 12 的倍数有:12、24、36、48…… 9 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是 36。 【点睛】此题考查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数字大的也可以用短除法 解答。 8. ( )比 12 的 2 3 多 6;( )的 37.5%比 19 少 7。 【答案】 ①. 14 ②. 32 【解析】 【分析】先求出 12× 2 3 的积,再加上 6,即可求出这个数; 先计算出 19-7 的差,再用 19-7 的差除以 37.5%,即可解答。 【详解】12× 2 3 +6 =8+6 =14 (19-7)÷37.5% =12÷37.5% =32 【点睛】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知识 进行解答。   0.25 9.     12       ∶12=( )%。 1 4 【答案】 【解析】 ;48;3;25 【分析】根据题意,把小数化成分数,0.25= 1 4 ;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
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法的关系: 12 48 =12÷48;分数与比的关系: 3 12 1 4 = 12 48 = 3 12 ;根据分数与除 =3∶12;再用 3÷12,求出比值;再根据 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0.25= 1 4 =12÷48=3∶12=25% 【点睛】根据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求比值;以及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进行解答。 10. 水果店运来 a 箱苹果,每箱重 12 千克,第一天卖出b 千克后,还剩多少千克?用含有 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千克。 【答案】12a-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水果店运来 a 箱水果,每箱重 12 千克,一共重 12×a 千克;第一天卖 出 b 千克,用水果总重量减去卖出去的重量,即可解答。 【详解】12×a-b=12a-b(千克) 【点睛】利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含有字母式子的化简和求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11. 判断下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在括号里填一填。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 (2)圆的直径和周长。( ) 【答案】(1)反比例 (2)正比例 【解析】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可这两种相关量的量中对应的是比值一定还是 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小问 1 详解】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小问 2 详解】 圆的周长=π×直径;圆的周长÷直径=π(一定);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点睛】根据正比例意义和辨别、反比例意义和辨别进行解答。 12. 在比例尺是 1∶1000 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为 2.5 厘米,宽为 1.2 厘米, 这个花坛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答案】300
【解析】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求出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的实际长 度;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长:2.5÷ 1 1000 =2.5×1000 =2500(厘米) 2500 厘米=25 米 宽:1.2÷ 1 1000 =1.2×1000 =1200(厘米) 1200 厘米=12 米 面积:25×12=300(平方米) 【点睛】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换算以及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解答本题。 13. 学校男教师与女教师的人数比为 2∶5,男教师人数比女教师人数少( )%,女 教师人数比男教师人数多( )%。 【答案】 ①. 60 ②. 15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男老师人数与女老师的人数比为 2∶5;即男老师人数分成 2 份,女老 师人数分成 5 份;用男老师人数与女老师人数的差÷女老师的人数×100%,即可求出男老师 人数比女老师人数少百分之几;再用男老师与女老师人数的差÷男老师人数×100%,即可求 出女老师人数比男老师人数多百分之几。 【详解】(5-2)÷5×100% =3÷5×100% =0.6×100% =60% (5-2)÷2×100% =3÷2×100% =1.5×100% =15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