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
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7 分)
1.小小书法家。(字距要差不多哦!)
ㅤㅤ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2.选择积累的惯用语填空。(填写序号,一个惯用语只能使用一次)
①打头阵 ②挑大梁 ③占上风 ④破天荒
⑤栽跟头 ⑥敲边鼓 ⑦开绿灯 ⑧碰钉子
(1)宣宣是我们班的班长,是班级
的人,干班级事务总是
。她铁面无
私,即使我是她的好朋友,当我犯错时也不会给我
。
(2)我数学成绩一向不好,但在上次考试中
地考了满分,我向妈妈要奖励,却
了,幸好爸爸在旁边不断地
,我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3.请根据诗句写出相应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名称。
(1)《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志。
(3)《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4)《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
4.将诗句文句补充完整。
(1)生当作
,死亦为
。作者是
代的
。
(2)“差之
,谬以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如果做一件事开始就有小差错,
结果就会误差很大。
(3)在古诗《雪梅》中,表示事物都有长处也有不足的一句是“梅须
三分白,
雪却
一段香。”
(4)“莫愁前路无
,天下谁人不识君?”诗句中的“君”指的是
。
(5)八月
,九月
,十月还有小阳春。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汹涌澎湃。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和“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这两句话表
达上不一样,但它们意思是一样的。
(3)“炎帝之少女”中“少女”一词的意思是“年轻的女子”。
(4)观察记录可以图文结合,也可以采用做表格的形式。
(5)“投桃报李”这一成语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
(6)简要复述《西门豹治邺》一课,应将“调查民情”这个主要情节讲得详细
一些。
(7)《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以《昆虫记》一书名留后世。
(8)远古时候的人们认为神话是真实而神圣的。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33 分)
6.阅读文。
ㅤㅤ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①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ㅤㅤ注释:①辄:读音“zhé”,总是,每次都这样。
(1)我知道这个故事就是
。
(2)“大人问其故”联系上下文,我知道“其”是指
(填写序号)
①共食梨
②引小者
③融四岁
(3)“诸兄”是指
(填写序号)
①很多兄弟
②他的哥哥
③他的弟弟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
(填写序号)
①乐于助人
②热情待客
③礼让他人
(5)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的意思
。
7.阅读文。
ㅤㅤ材料一:河北省行唐县,一个孩子患有皮肤病,她的妈妈割光了整个腹部、两肋、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臀部皮肤为孩子植皮,共 2000 多平方厘米。为了把钱全部省下来给孩子做后期治疗,这
位母亲术后不用止疼药,输液 4 天就坚持停药治疗!
ㅤㅤ材料二:扇形图是对新华小学四年级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 表示只知道母
亲生日,B 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C 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 表示父亲或者母亲的生
日都不知道。
(1)请给材料一取一个题目: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写序号)
①河北行唐县的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儿子植皮共 2000 多平方厘米,为了节省治疗费用,她
自己术后不用止疼药,让人非常感动。
②父母是我们的天,是我们爱的源泉,作为儿女的我们要记住父母的生日。
③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80%的孩子对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生日较为了解。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提问,看了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问题?
8.阅读文。
ㅤㅤ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 6 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
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①(恐惧 好奇)
,自己偷偷②(探索 摸索)
着下到坑里。玩了好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ㅤㅤ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
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
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的名字,并
骂他。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ㅤㅤ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
他的又哭又喊③(足以 可以)
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
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
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拳援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ㅤㅤ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④(慌乱 悠闲)
地一动不动地
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
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尝试
运用这种方法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
(2)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是
(填写序号)
A.钓鱼的老爸
B.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C.发生在日本的一件事
(3)根据文意,为文中①~④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①
②
③
④
(4)面对孩子的求助,父亲的反应是什么?请在 2、3 自然段用“_____”各画出一个
词语。父亲这么做的原因是
。
(5)从阅读文(二)、(三)我们发现,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想一想你的父母是
如何关爱你的?你又会怎样去关爱父母?请简单写一写。
三、习作与表达(30 分)
9.习作与表达
ㅤㅤ越分享,越快乐,2022 年,在你身边一定发生了许多特别的事令你记忆深刻,可能
是学会了一个新本领,令你快乐不已;可能是战胜了胆怯,你要为自己点赞。也可能是
你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发生的特别的事。先回忆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请以书信的形式,分享给远方的亲友或者其他人,注意内容叙述清楚具体,有真情实感,
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哦!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7 分)
1.小小书法家。(字距要差不多哦!)
ㅤㅤ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句子,将字写工整、
正确、舒展、美观。
【解答】故答案为: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
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选择积累的惯用语填空。(填写序号,一个惯用语只能使用一次)
①打头阵 ②挑大梁 ③占上风 ④破天荒
⑤栽跟头 ⑥敲边鼓 ⑦开绿灯 ⑧碰钉子
(1)宣宣是我们班的班长,是班级 ② 的人,干班级事务总是 ① 。她铁面无私,
即使我是她的好朋友,当我犯错时也不会给我 ⑦ 。
(2)我数学成绩一向不好,但在上次考试中 ④ 地考了满分,我向妈妈要奖励,却
⑧ 了,幸好爸爸在旁边不断地 ⑥ ,我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
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①打头阵:比喻战场上冲锋在前或工作中带头干。
②挑大梁:泛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③占上风: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④破天荒:指从没有过的或第一次出现的。
⑤栽跟头:比喻失败或出丑。
⑥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或撺掇。
⑦开绿灯:开亮绿色的信号灯,表示准予通行。比喻允许或不禁止。
⑧碰钉子: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依次填入:挑大梁、打头阵、开绿灯。
(2)根据以上词义,结合本题语境,依次填入:破天荒、碰钉子、敲边鼓。
故答案为:
(1)②①⑦。
(2)④⑧⑥。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
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3.请根据诗句写出相应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名称。
(1)《 嫦娥奔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 夸父逐日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志。
(3)《 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4)《 女娲补天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情节朴素生动,
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寓意深远。
【解答】(1)认真读句子,从句子中的“嫦娥”和“偷灵药”可知,相应的故事是《嫦
娥奔月》。
(2)根据课本内学习的《夸父逐日》的故事情节可知。
(3)认真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与之相应的故事是《精卫填海》。
(4)联系句子上句以及句子的意思可知,与之相应的故事是《女娲补天》。
故答案为:
(1)《嫦娥奔月》。
(2)《夸父逐日》。
(3)《精卫填海》。
(4)《女娲补天》。
【点评】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阅读、多积累,这样不但能了解到各类人物形象,还能丰
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4.将诗句文句补充完整。
(1)生当作 人杰 ,死亦为 鬼雄 。作者是 宋 代的 李清照 。
(2)“差之 毫厘 ,谬以 千里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如果做一件事开始就有小差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错,结果就会误差很大。
(3)在古诗《雪梅》中,表示事物都有长处也有不足的一句是“梅须 逊雪 三分白,
雪却 输梅 一段香。”
(4)“莫愁前路无 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诗句中的“君”指的是 董大 。
(5)八月 暖 ,九月 温 ,十月还有小阳春。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成语、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
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3)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
(4)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天下谁人不识君”普天之下哪个不认识您,“君”指
董大。
(5)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农历八月中午还可以穿半截袖的衣服;农历九
月,需要穿两件套的衣服。农历十月,北方通常就会开始供暖气了。但天气如果没有大
风降温的时段,确实会有“小阳春”的天气。
故答案为:
(1)人杰 鬼雄 宋 李清照;
(2)毫厘 千里;
(3)逊雪 输梅;
(4)知己 董大;
(5)暖 温。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
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5.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汹涌澎湃。
× (2)“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和“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这两句话表达
上不一样,但它们意思是一样的。
× (3)“炎帝之少女”中“少女”一词的意思是“年轻的女子”。
√ (4)观察记录可以图文结合,也可以采用做表格的形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 (5)“投桃报李”这一成语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
× (6)简要复述《西门豹治邺》一课,应将“调查民情”这个主要情节讲得详细一
些。
√ (7)《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以《昆虫记》一书名留后世。
√ (8)远古时候的人们认为神话是真实而神圣的。
【分析】考查了对诗文词句的理解和赏析。诗句阅读理解,首先结合注释和平时对字词
的积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意思,并弄清楚诗句中体现出来的事物
特点,表达的主题等。
【解答】(1)考查了句义理解。“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意思是片刻之间
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滩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写出
了钱塘江大潮退去时的景象。故说法错误。
(2)考查了句义理解。“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是个反问句,意思是禁不起这
猛烈的风雨,故说法错误。
(3)考查了字词解释。“炎帝之少女”中“少女”一词的意思是“小女儿”,故说法错误。
(4)考查了实践作业。结合平时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经历可知,观察记录可以图文结合,
也可以采用做表格的形式,说法正确。
(5)考查了文学常识。“投桃报李”这一成语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说法错误。
(6)《西门豹治邺》一课,“调查民情”这一情节不是本文重点,没有必要讲得详细,故
说法错误。
(7)《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以《昆虫记》一书名留后世,说法正确。
(8)考查了文学常识。远古时候,人们认为神话故事是真实而神圣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5)×
(6)×
(7)√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