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中试题及答案 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第一部分(1—6 题,21 分) (1)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4)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6)月亮从树梢缓缓升起。这月影,若落在平静深沉的湖面上,水波泛金,影随波动,则 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奇观,清风徐来,可把酒言欢。(范仲淹《岳阳 楼记》) 【答案】 ①.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②.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③. 人迹板桥霜 ④. 秋 草独寻人去后 ⑤. 玉盘珍羞直万钱 ⑥. 浮光跃金 ⑦. 静影沉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注意“弊、烂柯、羞、璧”等字词的正确写法。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áo) 亵.渎(xiè) 箴.言(jiān) 矫.揉造作(jiǎo) B. 娉.婷(pīng) 恪.守(kè) 谷穗.(suì) 彬.彬有礼(bīng) C. 宽宥.(yòu) 游弋.(yì) 瞥.见(piě) 自惭形秽.(suì) D. 忧戚.(qī) 桑梓.(zǐ) 旁骛.(wù) 箪.食壶浆(dān)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箴.言(jiān)——zhēn ; B.彬.彬有礼(bīng)——bīn; C.瞥.见(piě)——piē;自惭形秽.(suì)——huì; 故选 D。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多姿 荡然无存 花团锦簇 言不及义 B. 红装素裹 断章取义 不省人事 顿开矛塞 C. 自之知明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重蹈覆辙 D. 郑重其事 自吹自擂 相得益章 轻而易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顿开矛塞——顿开茅塞; C.自之知明——自知之明; D.相得益章——相得益彰; 故选 A。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一个人心理极端,重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安全感造成的。 B. 这篇文章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C.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疫情扩散情况,各级防控部门加班加点对流动人员进行信息 采集。 D.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句式杂糅,“重要原因是……造成的”杂糅,可改为“重要原因是长期缺乏家庭 安全感”或“是长期缺乏家庭安全感造成的”; C.语意重复,“第一时间”与“及时”重复,可删除“第一时间”或“及时”; D.语序不当,先观察,再分析,最后解决,将“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改成“观 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故选 B。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该技术还能测量旅客的体温、呼吸和心率,识别潜在恋病乘客,对疾病传播有一定预警和
防控作用。 ②比如,阿联酋国家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开始采用多模式的无接触式技术。 ③此外,移动办公远程通信更加流行,意味着能提供更好机上数字互联服务的航空公司将赢 得更多旅客的青睐。 ④疫情防控期间,航空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尤其是无接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⑤这种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无接触控制、无接触身份扫等,大大降低了旅客因接触同一设备 而传播病毒的风险。 A. ④⑤②③① B. ④②⑤①③ 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④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通读①-⑤句,可知①②④⑤句关键词均为“无接触技术”,话题一致,其中第 4 句“疫情防控期间,航空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尤其是无接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可做总 起句;②句中“比如”是举航空公司采用无接触技术实例佐证句④,应该紧跟句④;句⑤“这 种技术……大大降低了旅客因接触同一设备而传播病毒的风险”介绍了航空公司使用无接 触技术好处,是对句②的进一步深入分析,紧跟句②;由句①“该技术还能”和句⑤“这种 技术包括……”可推⑤在①前;③句“此外”另外介绍了移动办公远程通信,放在最后。正 确排序是:④②⑤①③,故选 B。 6. 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班长课外搜集的几则古代名人名言,与本次活动主题不相符的项是( ) A.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B.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C.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卡莱尔 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语文书中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仿照示例举出一例。(限七一九年级语文课本) 示例:邓稼先心怀祖国,鞠躬尽瘁,无愧“两弹元勋”。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内围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举行系列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请你再设计出 “活动二”和“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人物恰当,句式接近即可)示例: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 无愧“巾帼英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不愧“民族英雄”。鲁迅自尊自强,弃医 从文,堪称“中国脊梁”。 (3) ①. 举行“自强不息”演讲比赛; ②. 举行“自强不息”朗诵大赛;举办“自 强不息”手抄报比赛。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意为: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体现了“自强不 息”; B.意为: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与“自强不息”无关; C.意为: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体现了“自强不息”; D.意为:任重道远,我要求索不止。体现了“自强不息”; 故选 B。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仿句。 仿句要求: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 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 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仿照示例,从七一九年级 语文课本中选一个自强不息的人物写一写。言简意赅,表达清晰即可。 示例:闻一多敢说敢做,拍案而起,无愧“行的高标”。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活动栏目的设计必须紧扣活动的主题“君子自强不息”,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便于落实。 仿照“举办‘君子自强不息’演讲比赛”的格式和内容来设计活动即可。比如举行“君子自 强不息”诗词朗诵比赛,诗句接龙比赛,古诗词竞赛等。 第二部分(7—23 题 49 分)
一、(7 分) 阅读《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此词是_________________(概括内容)之作,表达了词人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 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9.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词 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何相似之处?分别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7. 中秋望月怀人 8. 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永远幸福美满,正如同这月亮的盈亏一般,人生也必然是有欢聚 也有别离的,这都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9. 都是借月寄情。李白借月寄托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苏轼借月寄托了对离别之人的美好 祝愿。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诗歌的内容。 根据“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可知,交代写作时间——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表明怀 念弟弟苏辙;上片望月,“明月几时有”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现出来,又可以从中 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据此分析即可概括为:中秋望月怀人。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圆 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 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
希望。因为,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也有悲欢离合之时,这是必然规律。蕴含哲理:人生如明 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总有坎坷缺憾,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保持积极乐观,努力向上的心态。 据此分析作答,意对即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两首诗都是通过写月亮来表达对友人或者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 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愁心寄予明 月,希望月亮将自己对朋友的牵挂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贬谪者,表达 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本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对弟弟苏辙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 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二、(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 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②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 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 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掇:拾取,②荫:庇荫。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云归而岩穴暝.( ) (2)泉香而酒洌.( ) (3)杂然而前陈.者( ) (4)宴酣.之乐(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2. 【甲】文画线句子和【乙】文画线句子在写景上有何不同? 13. 两文在写景叙事中共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思想? 【答案】10. ①. 昏暗 ②. 清 ③. 陈列,摆开 ④. 尽兴地喝酒 11. (1)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宣扬皇上的恩德, 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12. [甲]文一句一季景色,且抓住每个季节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直接描写四季景色之美。 [乙]文一句两季景色,且分别通过人的动作和心理感受,侧面突出四季景色之美。 13. 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含义。 (1)句意: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 (2)句意:泉水清并且酒也清。洌:清; (3)句意:杂七杂八地摆放在前面的。陈:陈列,摆开; (4)句意:宴会尽兴地喝酒的乐趣。酣:尽兴地喝酒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 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1)句重点词语:苍颜,苍老的容颜;颓然,倒下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乎,这里相当 于“于”,在。“太守醉也”是判断句式。 (2)句重点词语:夫,句首发语词,不译;宣,宣扬;上,皇上;以,来。“刺史之事也” 是判断句式。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甲文画线句,一句一季景色,“野芳发而幽香”写出春天野花盛开的特点;“佳木秀而繁阴” 写出夏季树木茂盛的特点;“风霜高洁”写出秋季天气晴好、霜露洁白的特点;“水落而石” 写出冬季水流减少、石头裸露的特点。这四句一句一季景色,抓住了每个季节各自特征性的 景物,直接描写了各个季节的美丽。 乙文画线句,“缀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也写四季之 景,其中,“缀幽芳而荫乔木”一句写了春夏两季景色,“风霜冰雪”一句写了秋冬两季景 色。 同时,在“缀幽芳而荫乔木”中,“缀”和“荫”是春夏两季人们的活动;“四时之 景,无不可爱”是人们对四季景色的心理感受,这两句都是通过人的角度侧面表现了四季的 景色之美。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与作者情感的理解。 甲文第一段主要写琅琊山的“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表现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的 “山水之乐”。第二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 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宾 宴饮之乐。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宾起坐喧哗,乐不可支。太守乐于酒酣而醉,此醉是为 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政 治理想。 乙文中的“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表现出地僻事简之乐和风俗安闲之乐;“又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则又表现出一种岁物丰成之乐;“幸生无事之时 也”表现出的是一种和平安定之乐。而这种种乐,皆因“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因此最 后作者以“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收束全文,归纳文章主旨——“与民共 乐”。 故两文在写景叙事中共同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点睛】参考译文: 【甲】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 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