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调研
试卷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9 页。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使用 2B 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郑州市在 2016 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
试点。人们可能会有疑问,经过 5 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什么是内涝?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
危害的城市灾害。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
环受到干扰,产生的径流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
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 5 倍左右。
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
路上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
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
然灾害。
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
准以内的降雨。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
面积在 15 平方公里以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
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
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每年夏天都是雨水多发的季节,许多地方都会遭到水淹,即便是一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
化建筑也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座 600 多年的
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工匠们在每一座宫殿下都修筑了代表帝王权威的须弥石座,
避免木质建筑被水浸。整个故宫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高度相差 1.22 米,本身具有自留排
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
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
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每年春季工人会重新淘挖渠道,避免沟渠
堵塞导致排水不顺畅。另外,故宫的夯土层要做得厚实紧密,就像在地下铺设一块巨大海绵,
保持良好的吸水性。而对比普通路面的水泥路,故宫地面铺设的青石砖能够很好下渗雨水,
减少雨水淤积。而外部排水,故宫外部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
也就是现在北海、中海;第三道是外金水河、筒子河。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
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
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加大应急处置力
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加强宣传和公众教
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
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减缓灾害形成。
重视韧性城市①建设,在遇到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取材于庞无忌、雷晓琳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地下
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
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
屋各处,各家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
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
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 30 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
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
统。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并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
标准。
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
设施组成。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
了绿化,景色清新自然。在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唯一的亲水区域;在丰水期,
当暴雨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
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既保证
了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
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
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
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
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注]①韧性城市:指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
(取材于《中国气象报》相关文章)
中快速恢复过来的城市。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涝是指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城市涝灾。
B. 高度城市化区域和自然区域在同等雨量下产生的径流量差异达 5 倍左右。
C. 郑州产生内涝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也有超标准降雨的客观因素。
D. 郑州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已有段时间,但因范围过小,发挥作用缓慢有限。
2.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故宫常年不被水淹的原因是( )
A. 地势由高到低
B. 自流能力强
C. 排水系统完备
D. 夯土层
厚实
3.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瑞士的雨水利用工程花费小、利用多、实用性强、民众参与度高。
B. 新加坡因疏导雨水有方,建筑排水标准严格,所以鲜有内涝发生。
C. 德国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既能减少雨水径流又能防止地面的沉降。
D. 日本德国都有大容量地下调蓄库,能保障城市水文系统良性循环。
4.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绵城市不能解决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只能应对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
B. 每到夏季,暴雨频发,设计感十足的现代化建筑都避免不了水患侵袭。
C. 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和超前设计思想使北京故宫从未被水淹过。
D. 文中列举的国外城市都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
5. 暴雨积涝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顽疾,如何有效减轻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简
要概括具体措施。
【答案】1. C
2. B
3. D
4. D
5. ①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提高设施标准。
②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③借鉴国内国际有关经验,建设完善的雨水调蓄设施,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错,根据原文“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
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可见最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城市化只是
主要原因之一。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自流能力强”错,根据原文“本身具有自留排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
能力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
界限,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
护城河”,可见故宫的自流能力强并不是很强,是靠每个院落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来排水的。
所以自流能力强不属于故宫常年不被水淹的原因。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日本德国都有大容量地下调蓄库”错,根据材料二介绍,“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
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在德国汉堡,城市
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可见两国的调蓄情况不大相同,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海绵城市不能解决内涝问题”错,根据材料一“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
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可知,海绵城市并不能解决
所有的内涝问题,“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可见选项杂糅信息曲解文意。
B.“都避免不了水患侵袭”错,根据材料一“许多地方都会遭到水淹,即便是一些科技感十
足的现代化建筑也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文中用的是“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说明有
些现代化建筑还是能避免水患侵袭的。
C.“北京故宫从未被水淹过”错,据材料一可知,“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
这座 600 多年的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文中用的是“屈指可数”,“屈指可数”形
容数目很少,但不是没有,选项说法绝对。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的“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
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以及第六段“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
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减缓灾害
形成。重视韧性城市建设,在遇到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
能”分析,可概括出: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重视韧性城市建设,提高设施标准。
结合材料一的第六段“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
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加
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分析,可概括出:加大应急处置力度,
完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结合材料一“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座 600 多年的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
屈指可数”“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
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和材料二中新加坡“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
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并建立
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日本“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
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
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景色清新自然”,以及“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
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既保证了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
水的合理利用”分析,可概括出:借鉴国内国际有关经验,建设完善的雨水调蓄设施,使城
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0 分。
(一)(共 1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
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欲解
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
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闻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以问诸
将,诸将皆曰:“唐得郓州,隔河难守,不若弃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以.河为界,与
梁约罢兵,毋相攻,庶几以为后图。”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十
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
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且魏博五州,秋稼不稔.,竭民而敛,不支数月,此岂按
兵持久之时乎?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
庄宗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因问司天,司天言:“岁不利用兵。”崇韬曰:“古者命将,
凿凶门而出。况成算已决,区区常谈,岂足信也!”庄宗即日下令军中,夜渡杨刘,从郓州
入袭汴,八日而灭梁。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
赐巨万,岂少此邪?今籓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袪射钩①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
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
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
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
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
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
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
是谗间愈入。
唐军征蜀,崇韬为.招讨使,所过迎降。宦官向延嗣,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刘皇后教
彦珪矫诏魏王杀之。有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余皆见.杀。
(《新五代史·郭崇韬》有删改)
[注]:①斩袪射钩:袪,袂;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可遽.自退怯
遽:匆忙
军:驻扎
B. 庄宗军.朝城
C. 秋稼不稔. 稔:庄稼成熟
D. 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
坐:坐等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若弃郓与.梁/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
B. 谁为.陛下守之/崇韬为.招讨使
C. 以.河为界/以.佐赏给
D. 以材干见.称/余皆见.杀
8. 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庶几以为后图
等以后有了贤才再谋划
B. 古者命将,凿凶门而出
古时候任命将领,敢于凿开凶门而出。
C. 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
况且收藏在自己家里,跟公家的仓库有什么不同?
D. 诬其有异志
诬蔑郭崇韬有反叛之心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崇韬善于分析问题,能够预见敌方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帮助庄宗确定正确策略。
B. 一向清廉的郭崇韬开始接受四方贿赂是为了能够把收藏的全部东西给皇帝用来赏赐。
C. 郭崇韬劝谏君王不忘创业时本色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
D. 郭崇韬由于坚持正确意见,被宦官嫉恨,遭受谗言攻击,最终被魏王杀害。
10. 郑云龄在《五代史·绪言》点评道:“崇韬以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虽其行或有未善,
而其所以为国则忠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郭崇韬“忠”的具体表现。
【答案】6. D
7. D
8. A
9. B
10. ①胸有才略,辅佐庄宗。庄宗为晋王时就深得信任,后在与契丹之战中预知对方意图获
得胜利。②清正廉洁,一心为国。为使国家稳定,甘愿承受收受贿赂之名,以备国家急需。
③性格耿直,敢于切谏。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不能仓促间自己因胆怯后退。“遽”,匆忙、仓促。解释正确。
B.句意:唐庄宗领军驻扎在朝城。“军”,驻扎。解释正确。
C.句意:秋天的庄稼没成熟。“稔”,庄稼成熟。解释正确。
D.句意:那么就能使大热天因此变得凉快。“坐”,因此、因为。解释错误。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与”,动词,给。/介词,和。二者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为”,介词,替。/动词,担任。二者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C.“以”,介词,把、以。/连词,表目的,来。二者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见”,均为助词,表被动,被。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理解错误。“庶几”,表推测,也许、或许;“以为”,应为“以(之)为”,其中,“以”,
可以凭借,“之”,指代前文所说的情况,“为”,作为;“后”,将来,“ 图”,打算、图谋。
该句的意思是:也许可以靠这个为将来作打算。
故选 A。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为了能够把收藏的全部东西给皇帝用来赏赐”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吾位兼将相,禄赐
巨万,岂少此邪?今籓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袪射钩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
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可知,郭崇韬之所以“接受四方贿赂”是因为他认为现在的藩镇诸
侯,很多是梁过去的将领,都曾是与皇上同生死、共患难的人。现在如果拒绝接受他们所有
的礼物,会使他们产生怨恨而生二心,所以,郭崇韬“接受四方贿赂”是为了稳定国家形势,
并且依据“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可知,郭崇韬“接受四方贿赂”
也是为了以备国家急需之用。
故选 B。
【10 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