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表明( ) A. 分子间有斥力 B. 分子间有间隙 C. 分子间有引力 D. 分子是 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故 ABC 不符合 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 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搓手取暖 C. 钻木取火 【答案】B 【解析】 B. 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D. 磨刀时刀的温度会升高 【详解】A.搓手取暖,是两手彼此摩擦,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 错误, A 不符合题意; B.冷水和热鸡蛋之间有温度差,用冷水接触热鸡蛋后通过热传递使鸡蛋冷却,故 B 正确,B 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通过做功的方式即机械能转化内能,故 C 错误,C 不符合题意; D.磨刀时,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刀的温度会升高,故 D 错误,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块内能为 0 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 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会降低 D. 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块也有内能,内能不为零,故 A 错误; B.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都有关系,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热量是热 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故 B 错误;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会降低,例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降低, 故 C 错误; 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 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 D 正确。 故选 D。 4. “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 则不大,这是由于砂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 1∶4,砂 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 3∶2。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 比为( ) A. 8∶3 【答案】A 【解析】 B. 3∶8 C. 4∶1 D. 2∶3 【详解】砂石和水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 砂石 m m 水 = 砂石   水 V V  砂石   水  3 2 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 t   砂石 t 水 = 砂石 砂石 Q c m Q c m 水 水 = c c 水  水 m m = 4 2 8  1 3 3 = 砂石 砂石 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内燃机其中一个冲程的示意图,该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 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 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 机械能转化成化学能
D. 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该过程消耗机械能获得内 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B 符合题意. 6. 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零 B. 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C. 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 D. 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热值是燃料自身的一种属性,大小与燃料的质量、温度、燃烧情况无关,故 AB 错误,C 正确; D.根据公式 Q=mq 可知,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与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有关,与燃烧 时的温度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C。 7. 关于热机效率和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越高 B. 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 C.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D. 热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总功也就越多,效率不一 定越高,故 A 错误; B.热机的效率是燃料燃烧产生的有用的热量与总热量的比值,与消耗的燃料多少无关,故 B 错误; C.能量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故 C 正确; D.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热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也遵循能量守恒 定律,故 D 错误。 故选 C。 8. “践行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常德市城区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电动公共汽车
为市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方便。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前后两门(电路开关) 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公共汽车都无法行驶。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B. D. A. C.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若后门没有关好,汽车可以行使,后门关好后,电动机短路,无法行驶,故 A 不符合题意; B.若后门没有关好,汽车可以行使,后门关好后,电动机短路,无法行驶,故 B 不符合题 意; C.只有前门和后门同时关上,故 C 符合题意; D.前门或者后门只要关上一个,汽车就行使,故 D 不满足题意。 故选 C。 9. 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A,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0.3A。 则通过小灯泡 L1、L2 的电流分别是( ) A. 0.3A 0.2A B. 0.2A 0.2A C. 0.5A 0.3A D. 0.5A 0.2A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 A1 测灯 L1 的电流,并联 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流过灯泡 L2 的电流 0.5A 0.3A 0.2A     I  I 2 I A A 1 故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是 0.3A;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是 0.2A,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 如图是利用数字化电压—电流传感器测量电阻后绘出的不同电阻的U I 图像。由图可 知,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R 1  R 2  R 3 C. R 1  R 2  R 3 【答案】B 【解析】 B. R 1  R 2  R 3 D. 无法比较 1R 、 2R 、 3R 大小 【详解】由图像可知,当电压一定时,通过 R1、R2、R3 的电流关系大小为 I1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塑料板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 A 正确; B.电荷不能被创造,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 B 错误; C.用丝绸去摩擦塑料板,摩擦后,电荷发生了转移,它们带上了不同的电荷,故 C 错误;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塑料板带上电,它能吸引轻小物体,故 D 正确。 故选 AD。 1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 闭合后下列所列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甲表和乙表可以同时是电流表 B. 如甲、乙、丙是电压表,当 S1 闭合后 U 丙=U 甲+U 乙 C. 如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S1 断开形成串联电路 D. 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则乙表的示数大于丙表的示数 【答案】BD 【解析】 【分析】(1)根据短路现象分析; (2)如甲、乙、丙是电压表,判定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 (3)如甲是电压表,乙、丙电流表,根据电路的组成判定其连接方式; (4)电路为并联电路时,判定甲乙丙各是哪种电表,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 【详解】A.电路中甲表和乙表可以同时是电流表,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开关 S 闭合后,电 源短路,故 A 错误; B.如甲、乙、丙是电压表,当 S1 闭合后,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甲测量的是 R2 两端的电压, 乙测量的是 R1 两端的电压,丙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 故 B 正确; U 丙=U 甲+U 乙 C.如甲是电压表,乙、丙电流表,S1 断开后,电流的路径有两条,形成并联电路,故 C 错 误; D.要使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则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故甲是电压表,乙、丙电流表,乙测的 是干路中的电流,丙测的是通过 R1 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干路中的电流等 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乙表的示数大于丙表的示数,故 D 正确。
故选 BD。 13. 用一个电源,一电铃,一个小灯泡,二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电路,当有电流通过灯、 铃时,灯就亮,铃就响。要求:只闭合一个开关时铃响灯不亮;只闭合另一个开关时灯亮铃 不响,则开关都断开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铃响灯不亮 C. 铃响灯也亮 【答案】CD 【解析】 B. 铃不响灯亮 D. 铃不响灯也不亮 【详解】只闭合一个开关时,灯亮铃不响;只闭合另一个开关时,铃响灯不亮;说明小灯泡 与一个开关串联、铃和另一个开关串联,在只闭合一个开关时,都能单独接入电源而工作, 所以可能的电路图有如图所示甲、乙两图: 对甲图来说,两个开关都断开时,整个电路断路,铃不响,灯也不亮;对乙图来说,两个开 关都断开时,灯泡和电铃串联,则铃响,灯也亮。 故选 CD。 三、填空题 14. 如图所示,把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 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_________(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变大 ②. 分子间有引力 【解析】 【详解】[1][2]如图,当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再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由于分子间存 在引力,即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距较小时,会受到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会 变大。 15. 某台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 1200r/min,在 1s 内汽油机对外做了______次功。如果汽
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 400g 汽油,则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为______J。(q 汽 =4.6×107J/kg) 【答案】 【解析】 ①. 10 ②. 1.84×107 【详解】[1]汽油机飞轮 1 min 转 1200 转,那么飞轮 1s 内的转数为 n  1200 r 60 s  20 r/s 汽油机飞轮转 2 转就是一个工作循环,所以 1s 内的工作循环数为 10 次;汽油机一个工作循 环有 4 个冲程,但只有 1 次对外做功,所以 1s 内对外做功数为 10 次。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mq 汽=400×10-3kg×4.6×107J/kg=1.84×107J 16.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金属 箔因失去电子带上______电荷,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选填“金属球到玻璃棒”或 “玻璃棒到金属球”)。 【答案】 ①. 正 ②. 玻璃棒到金属球 【解析】 【详解】[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缺少电子(电子带负电荷),带正电。当接触金属 箔后,金属箔处的电子会通过金属杆、金属球,流向玻璃棒,金属箔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 荷。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的流向相反,因此接触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玻璃棒到金属球。 17. 下图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筒内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 亮,电路为____________(选填“通路”、“短路”、“断路”);按下按键后,小灯泡发 光,它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_V。 【答案】 ①. 断路 ②. 3 【解析】 【详解】[1]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亮,电流无法形成回路,所以电路为断路。 [2]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按下按键后,小灯泡发光,它两端的电压为 3V。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