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共 42.0 分) 1.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实行世袭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 实行行 省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可以逐条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袭制 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商周相同; 分封制是西周初年实行的,商朝没有。郡县制商鞅变法开始,秦始皇实行。行省制则是元朝 实行的。由此可知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 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 “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 A. 提高教育质量 C. 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B. 加强思想控制 D. 促进民族交融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残酷压 制知识分子的措施,还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的尊崇,还是明朝的“八股 取士”,统治者的目的都是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最终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B 项正 确;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等,都阻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排除 A 项; 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排除 C 项;题干材料与民族交融没有关联,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文物会说话,青州博物馆馆藏状元卷会说( ) A. 带你学习造纸工艺 B. 伴你领略魏晋书法 C. 和你品味最美宋词 D. 陪你探 究科举考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青州博物馆馆藏状元卷”,结合所学知识,状元为科举考试殿试第一 名的称呼,所以,可以探究科举考试,D 项正确;状元卷与造纸工艺无关,排除 A 项;状元 卷为明代文物,与魏晋书法无关,排除 B 项;状元卷为明代文物,与宋词无关,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4.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 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 B. 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C. 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 D. 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是每个朝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并没有表明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C 项错 误,符合题意;西域在西汉正式归属中央、 唐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和历代政府重视新疆 的治理从材料中可以体现,AB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 项。 5. 某校决定排演一出有关中共一大的话剧。剧本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 确立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 B. 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C. 选举董必武为中央局书记 D. 决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等,A 项正确;1927 年 8 月,周恩来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排 除 B 项;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排除 C 项;1935 年瓦窑堡会议决议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 有学者评价“长征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之所以称 之为“分界线”是因为长征( ) A.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C.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D 【解析】 B. 掀起了工人运动高潮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详解】根据材料“长征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1934 年 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 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 年会宁会师,红军长征 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D 项正确;1931 年,在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排除 A 项;中国共产党成立 后,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掀起了工人运动高潮,排除 B 项;五 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7. 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计划在假期开展-次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实地了解 1949 年 4 月 23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日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史实。他们应该选择去 B. 南京 C. 锦州 D. 徐州 A. 北京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渡江战役中,1949 年 4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 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B 项正确;平津战役中,解放北平,辽沈战役中解放锦州,淮海战役 中解放徐州,排除 ACD 三项。故选 B 项。 8. 毛泽东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轻工业方面是因 为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创办了许多实业,其中最著名的是( ) A. 湖北枪炮厂 B. 汉阳铁厂 C. 大生纱厂 D. 福新面 粉公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以“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为切入点,考查 了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相关史实。《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 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 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 等一系列企业,C 项正确;湖北枪炮厂是张之洞创办的,排除 A 项;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 的,排除 B 项;福新面粉公司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如图是民国时期《留美学生季报》秋季第二号的封面,该期发行于 B. 1914 年 C. 1924 年 D. 1931 年 A. 1911 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时期《留美学生季报》秋季第二号的封面信息:民国三年夏季第二号,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有所学知识可知,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需要加 1911,所以民国三年=1911+3=公元 1914 年,B 项正确;其他选项换算错误,排除 ACD。故选 B 项。 10. 1949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 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一一 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天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答案】D 【解析】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详解】据题干“1949 年”“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 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的时代”始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 30 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 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D 项正确;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排除 A 项;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 B 项;1949 年 9 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排除 C 项。 故选 D 项。 1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中国成立以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 力的措施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并没有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也 没有调动生产积极性。③错误;根据所学,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①②④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故 选 D 项。 12. 下表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的文 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国家或地区 主要文献 苏联 1918 年苏俄宪法、1936 年苏联宪法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欧洲 中国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 A.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 体现了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的文献”“苏联”“欧洲”“中国”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有着眼于借鉴不同国家、地区、类型的宪法,具有世界眼观与历 史视野,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D 项正确;“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与“苏联”“欧 洲”不符,排除 A 项;“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与“苏联”“欧洲”“中国”不符,排除 B 项;“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与“中国”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 西方曾有人断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总结,有力而响亮打破了这个谶言。明确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 九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在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 项正确;1982 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 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 A 项;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 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 C 项;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4. 下列城市属于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浦东 ⑤厦门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①②③⑤符合题 意,A 项正确;1980 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 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90 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不是经济特区,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5.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 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 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 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 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其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1949 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确定下来。B 项正确;ACD 项与材料中有关民族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点睛】 16. 1972 年 2 月 21 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 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近?( ) A. 互不侵犯 C. 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互不干涉内政 D. 求同存异 【详解】1955 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的内容与求同存异外 交方针相近,D 项正确;尼克松的观点体现了求同存异,与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互相 尊重领土完整不符,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7.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下列文明成就与地区搭配错误的 是( ) A. 金字塔——古希腊 C. 甲骨文——中国 【答案】A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D. 种姓制度——古印度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金字塔位于非洲的古埃及,A 项符合题意,选择 A 项;《汉谟拉比 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指定的,B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甲骨文是 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种姓制度是雅利安 人入侵印度后逐渐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制度,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8. 14-17 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一系 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的欧洲发展阶段是( ) A. 步入封建时代 B. 进入中世纪 C. 走向近代 D. 迈入现 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4-17 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等一系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世界进入近代。因此题干 描述反映欧洲发展阶段是走向近代,C 项正确;步入封建时代、 进入中世纪、迈入现代与 题干时间“14-17 世纪”不符,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19.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为,1689 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本身是狭隘、混乱且令人不满 意的;但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所以处在奇特的 不完美状态。其论述旨在强调( ) A. 革命导致国内外局势紧张 B. 法案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C. 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 D. 议会与王权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的法案,调和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矛盾, 从此英国社会稳定,不断通过渐进改良推动社会进步。材料“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 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所以处在奇特的不完美状态”,反映君主立宪制契合英 国国情,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英国国内外局势紧张, 排除 A 项;《权利法案》是资产阶 级性质的法案,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议会与王权矛盾,排 除 D 项。故选 C 项。 20. 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 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 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法律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材料中的“这部法律”是 指( ) A. 《人权宣言》 B. 1787 年宪法 C. 《权利法案》 D. 《拿破 仑法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法律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1787 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B 项正确;《人权宣言》强调 自由、民主平等,排除 A 项;《权利法案》主张限制国王权利,排除 C 项;《拿破仑法典》是 欧洲其他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1. 下图是你们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历史谜语小竞赛中的一个组合式谜题。你的谜底是 ( ) 谜题 谜面一:攻占巴士底狱 谜面二:建立了共和国 谜面三:处死路易十六 谜面四:雅各宾派专政 谜底:_____ A. 英国“光荣革命” C. 法国大革命 【答案】C 【解析】 B. 美国独立战争 D. 德意志柏林起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1789 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92 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 年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法国大革命遭到反法联盟的进 攻,雅各宾派打退了反法联军,平息了国内叛乱,把大革命推向高潮,所以根据谜面可知谜 底是法国大革命,C 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的相关内容与谜语内容不匹配,排除 A 项; 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内容与谜语内容不匹配,排除 B 项;德意志柏林起义的相关内容与谜语 内容不匹配,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8.0 分) 2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纵横历史,请你运用所 学知识完成以创新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近代篇——西方科技】 第一次工业革 第二次工业革 命 A 命 美国、德国 类别 国家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