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大本营。(第 5、6 小题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4 分)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牙刷长 12( )。 (2)做一遍眼保健操用 5( )。 (3)一头牛重 500( )。 (4)我国的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全长 6397( )。 【答案】 ①. 厘米 ②. 秒 ③. 千克 ④. 千米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 一支牙刷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做一遍眼保健操用的时间用“秒”作单位。计量一头 牛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计量长江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 【详解】(1)一支牙刷长 12 厘米。 (2)做一遍眼保健操用 5 秒。 (3)一头牛重 500 千克。 (4)我国的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全长 6397 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2. 4 个 1 5 是( ),8 个 1 9 减去 6 个 1 9 是( )。 【答案】 ①. 4 5 ②. 2 9 【解析】 【分析】 1 5 表示的是 5 等份中的 1 份,因此 4 个 1 5 就是 5 等份中的 4 份;8 个 1 9 减去 6 个 1 9 是 2 个 1 9 ,据此填空。 【详解】4 个 1 5 是 4 5 ,8 个 1 9 减去 6 个 1 9 是 2 9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简单计算,应熟练掌握。 3. 下边灰色纸条的长度是( )厘米( )毫米。
【答案】 ①. 2 ②. 4 【解析】 【分析】灰色纸条的首端指向 8 厘米 1 毫米处,灰色纸条的末端指向 10 厘米 5 毫米处,因 此用 10 厘米 5 毫米减去 8 厘米 1 毫米即可。 【详解】10 厘米 5 毫米-8 厘米 1 毫米=2 厘米 4 毫米,即灰色纸条的长度是 2 厘米 4 毫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应熟练掌握对直尺的认识。 4. 24 的 6 倍是( );24 是 6 的( )倍。 【答案】 ①. 144 ②. 4 【解析】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代入 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24×6=144 24÷6=4 【点睛】本题考查倍的知识,掌握分析中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 同学们排成一队做课间操,从左往右数小红排在第 8 个;从右往左数小红排在第 5 个。 这一队做课间操的同学一共有( )人。 【答案】12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从左往右数小红排在第 8 个,从右往左数小红排在第 5 个,那么小红被 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一共有(8+5-1)人。 【详解】8+5-1=12(人) 所以,这一队做课间操的同学一共有 12 人。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小红被重复计算了两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一集动画片从 8:45 开始到 9:15 结束,这集动画片一共播出了( )分钟。 【答案】30 【解析】 【分析】用动画片的结束时间减去动画片的开始时间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9 时 15 分-8 时 45 分=30(分钟)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对错辨别庭。(对的画“√”,错的画“×”)(1×4=4 分) 7. 王老师的体重大约是 5 千克。( )
【答案】× 【解析】 【分析】王老师的体重大约是 5 千克,不符合生活实际,应该是王老师的体重大约是 50 千 克;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王老师的体重大约是 5 千克,不符合生活实际,故判断为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的估测,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 的进行选择判断即可。 8.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正方形的特征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还可能是菱形,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熟悉正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明明捡到了一张身份证,号码是 360622199008240038,可以确定失主的出生年份是 1990 年,性别是男性。( ) 【答案】√ 【解析】 【分析】身份证号码中第 1~6 位为省市地区代码,第 7~14 位表示出生年月日,第 15、16 为顺序码,第 17 位表示性别,其中单数为男、双数为女。第 18 位是校验码。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60622199008240038,第 7~10 位是 1990,表示出生年份是 1990 年。第 17 位上 3, 表示男性。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身份证各个数位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一枚 1 元的硬币大约厚 2 毫米,100 枚这样的硬币摞起来大约高 2 米。( ) 【答案】× 【解析】 【分析】一枚 1 元的硬币大约厚 2 毫米,100 枚硬币就是 100 个 2 毫米,100×2=200 毫米 =20 厘米=2 分米。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枚 1 元的硬币大约厚 2 毫米,100 枚这样的硬币摞起来大约高 2 米。 故答案为:× 【点睛】熟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答案选择厅。(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第 2 小题 4 分,共 22 分)
11. 下面各图形中,( )是四边形。 A. 【答案】C 【解析】 B. C. 【分析】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是四边形,依此选择。 【详解】A. 不是四边形; 不是四边形,而是长方体; 是四边形; B. C.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四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 下面各图中,周长最长的是( ),周长相等的是( )和(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此题可通过平移的方法对三个图形的周长 进行比较,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通过平移可知,①和③的周长相等,都等于长为 8 厘米,宽为 6 厘米的长方形的周 长,②的周长最长,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周长的大小,应熟练掌握。 13. 小红和小明上街购物,小红用了 225 元,小明用了 279 元,两人都剩下 109 元。( ) 带的钱多一些。 A. 小红 【答案】B 【解析】 B. 小明 C. 无法确定 【分析】用剩下的钱加用了的钱,求出原来带的钱,再比较即可。 【详解】225+109<279+109 小明带的钱多。 故答案为:B 【点睛】也可运用推理的方法:剩下的钱一样多,用去的钱多说明带的钱多。 14. 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长度是原来的( B. 1 4 A. 1 2 【答案】B 【解析】 )。 1 8 C. D. 1 3 【分析】一根绳子对折,绳子的长度变为初始长度的一半,相当于原绳子平均分为 2 份,再 次对折则相当于把绳子平均分为 4 份,长度为一份的长,以此作答。 1 4 【详解】根据分析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则长度为原长度的 。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对折得到长度为原长度的一半。 15. 下边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 A. 甲的周长长一些 B. 乙的周长长一些 C. 一样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依此选择。 【详解】通过平移可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周长的比较,应熟练掌握通过平移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 16. 一节数学课 10:55 开始,经过 40 分钟结束,结束的时间是( )。 A. 11:45 【答案】B 【解析】 B. 11:35 C. 11:4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数学课开始的时间加 40 分钟即可,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10 时 55 分+40 分钟=11 时 35 分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下面的算式中,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数字,★代表( )。 A. 8 【答案】C 【解析】 B. 6 C. 4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 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当乘数末尾有 0 时,可先不让 0 参与计算, 最后将 0 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依此推算出★代表的数即可。 【详解】7×4=28;即△代表 8; 4×8=32;32+2=34; 4×4=16;16+3=19,487×4=1948;即★代表 4;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下面各题中,积末尾的 0 的个数最多的是( )。 A. 125×8 【答案】A 【解析】 B. 480×5 C. 200×7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计算出每个选项中算式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A.125×8=1000,积的末尾有 3 个 0; B.480×5=2400,积的末尾有 2 个 0; C.200×7=1400,积的末尾有 2 个 0;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百果园上周卖出 230 千克水果,本周卖出 370 千克,下周再卖出( )正好是 1 吨。 A. 400 克 【答案】C 【解析】 B. 600 千克 C. 400 千克 【分析】1 吨是 1000 千克,减去上周卖出 230 千克和本周卖出的 370 千克,即为下周应该 卖出的质量。 【详解】1000 230 370 400 故答案选:C    (千克) 【点睛】本题实质上考查的是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1 吨=1000 千克,大单位化小单位 乘进率。 20. 妈妈要买下面三种商品,估一估,妈妈带( )钱比较合适。 A. 700 元 【答案】C 【解析】 B. 800 元 C. 900 元 【分析】将三种商品的价钱相加,求出花费的总钱数。根据整数加法估算方法,将 417 估成 420,185 估成 190,268 估成 270,再进行计算。 【详解】417+185+268≈420+190+270=880(元) 880≈900 则妈妈带 900 元钱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法估算方法,将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而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题意将加数估成合适的数,再进一步解答。 四、计算小能手(6+6+6+9=27 分) 21. 口算。 34×2= 490-190= 120×4= 58×6≈ 4 5 2 6 6 5 【答案】68;300;480;90; 403×7≈ 1 5 - = + = 395+30÷6= 1- 4 7 = 66+24= 280×3= 5 9 + 2 9 =
360;2800;400;840; 1 6 【解析】 3 7 3 5 ; ; ; ; 7 9 【详解】略 22. 在括号里填上“>”“<”或“=”。 180 秒( )4 分 700 米+300 米( )1 千米 538+187 ( )700 90 毫米( )2 分米 4 吨 50 千克( )4050 千克 4 7 ) 5 7 ①. < ( 【答案】 【解析】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分析】(1)1 分=60 秒,依此将 4 分化成秒后再比较; (2)先计算出 700 米+300 米的和,然后再将单位化成千米; (3)先计算出 538+187 的和,然后再比较; (4)1 分米=10 厘米,依此将 2 分米化成厘米,10 毫米=1 厘米,依此将 90 毫米化成厘米 后再比较; (5)1 吨=1000 千克,依此将 4 吨 50 千克化成千克后再比较; (6)分母相同时,就比较分子,分子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详解】(1)4 分=240 秒,即 180 秒<4 分; (2)700 米+300 米=1000 米; (3)538+187=725,即 538+187>700; (4)2 分米=20 厘米,90 毫米=9 厘米,即 90 毫米<2 分米; (5)4 吨=4000 千克,即 4 吨 50 千克=4050 千克; (6)4<5,即 4 7 < 5 7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各单位之间的换算与比较,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应熟练掌握。 23. 列竖式计算。 435-186= 349+654= 307×9= 【答案】249;1003;2763 【解析】 【分析】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 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