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 学真题及答案 一、看清数据,细心计算(8 分+11 分+9 分=28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150÷50= 2×45= 4×16= 630÷70 = 300÷60= 92÷2= 560÷8= 540-60 = 【答案】3;90;64;9 5;46;70;480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题要验算。 480÷68= 604÷21= *770÷30= 【答案】7……4;28……16;25……20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 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对应的商写在哪一位上,每次除 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 【详解】480÷68=7……4 604÷21=28……16 770÷30=25……20 验算: 3. 计算下面各题。 837÷27+65×4 300-225÷(43-38) 420÷[(205- 198)×4] 【答案】291;255;15
【解析】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中括 号外的;据此解答。 【详解】837÷27+65×4 =31+260 =291 300-225÷(43-38) =300-225÷5 =300-45 =255 420÷[(205-198)×4] =420÷[7×4] =420÷28 =15 二、认真思考,填一填(每空 1 分,共 21 分,其中第 3 题 2 分) 4. 在括号里填“升”或“毫升”。 一瓶橙汁大约 250( )。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 80( )。 【答案】 ①. 毫升##mL ②. 升##L 【解析】 【分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详解】一瓶橙汁大约 250 毫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 80 升。 【点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量单位,要结合实际、数据大小和计量单位来灵活选择。 5. 39÷45,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能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最小可 以填( )。 【答案】 ①. 4 ②. 5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与除数进行比较,如果除数小于或 等于被除数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商就是两位数,如果除数大于被除数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 商就是一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39÷45,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1、2、3、4,最大可以填 4;要使商是两 位数,□里可以填 5、6、7、8、9,□里最小填 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6. 把 80÷20=4、56+4=60、12×60=720 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答案】(80÷20+56)×12=720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第二个算式的 4,是第一个算式的商,第三个算式的 60 是第二个 算式的和,所以是先算出 80 除以 20 的商,再加上 56,求出的和最后乘 12,据此解答。 【详解】(80÷20+56)×12 =(4+56)×12 =60×12 =720 所以,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80÷20+56)×12=72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 7. 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后面两题的结果。 50÷4=12……2 500÷40=( )……( ) 5000÷400=( )……( ) 【答案】 ①. 12 ②. 20 ③. 12 ④. 200 【解析】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几倍(0 除外)或缩小为原 来的几分之一,商不会改变,但是余数会跟着扩大几倍(0 除外)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已知 50÷4=12……2; 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10 倍时,商不变,余数扩大 10 倍,即:500÷40=12……20; 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 100 倍时,商不变,余数扩大 100 倍,即:5000÷400=12……20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 8. 在括号里填“>”“<”或“=”。 45+25×12( )(45+25)×12 10 升( )10000 毫 升
150÷5×2( )150÷(5×2) 8500 毫升( )8 升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2)1 升=1000 毫升,先把 10 升换算成毫升作单位,再与 10000 毫升比较大小; (3)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4)1 升=1000 毫升,先把 8 升换算成毫升作单位,再与 8500 毫升比较大小。 【详解】(1)45+25×12 =45+300 =345 (45+25)×12 =70×12 =840 345<840,则 45+25×12<(45+25)×12; (2)10 升=10000 毫升; (3)150÷5×2 =30×2 =60 150÷(5×2) =150÷10 =15 60>15,则 150÷5×2>150÷(5×2); (4)8 升=8000 毫升,8500 毫升>8000 毫升,则 8500 毫升>8 升。 【点睛】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 比较。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 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 9. 箱子里有 6 个黑球、4 个白球(如下图)。 (1)从中任意摸 1 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2)如果要使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往箱子里再放( )个白球。 【答案】(1)黑 (2)2 【解析】 【分析】(1)由题可知,箱子里有 6 个黑球、4 个白球,黑球的数量比白球的数量多,从中 任意摸出 1 个球时,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大于白球的可能性; (2)当白球的个数等于黑球的个数时,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6-4=2(个),要 往箱子中再放 2 个白球。 【小问 1 详解】 6>4,从中任意摸 1 个球,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最大。 【小问 2 详解】 6-4=2(个),如果要使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往箱子里再放 2 个白球。 【点睛】不需要计算可能性的大小的准确值时,可以根据各种球数量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 性的大小。 10. 乐乐在抄写“thirty”时,反复抄写,写的第 45 个字母是( ),写到第 12 个 “i”时,一共写了( )个字母。 【答案】 ①. i ②. 69 【解析】 【分析】抄写的英文字母是以 t、h、i、r、t、y 为一组不断重复排列的,周期为 6,用字 母的所在位置除以 6,余数是几,那么这个位置上的字母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 是一组中的最后一个;写到第 12 个“i”时,代表已经写了 11 个完整的单词,以及一次 t、 h、i 这三个字母,据此解答。 【详解】45÷6=7(组)……3(个),所以第 45 个字母是 i。 (12-1)×6+3 =11×6+3 =66+3 =69(个) 写到第 12 个“i”时,一共写了 69 个字母。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根据字母的排列规律找出排列周期。 11. 小敏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 35 误当成 53,得到的商是 11 还余 12,正确的商应 该是( )。
【答案】17 【解析】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用错误的除数乘得到的商,再加上余数,求出正确 的被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即可。 【详解】53×11+12 =583+12 =595 595÷35=17 正确的商应该是 17。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正确的被除数。 12. 下图中的物体是由( )个正方体摆成的,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正 方体,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体。 【答案】 ①. 6 ②. 2 【解析】 【分析】立体图形上层有 2 个小正方体,下层有 4 个小正方体,一共有 2+4=6(个)相同 的小正方体拼成;把立体图形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大正方体每个边上有 2 个小正方体, 一共有 8 个小正方体,需要添 8-6=2(个)小正方体。 【详解】由分析得: 图中的物体是由 6 个正方体摆成的,至少再添上 2 个这样的正方体,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体。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正方体特点的掌握和运用,解答时要注意立体图形的计数按从上到 下的顺序比较简便。 三、反复比较,选一选(5 分) 13. 一瓶 180 毫升的口服液,用量注明为“口服每次 5-10 毫升”。按照这样的用量,这瓶 口服液最少可以喝( )次。 B. 20 C. 36 D. 40 A.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要求这瓶口服液最少可以喝几次,根据题意,每次口服 10 毫升就可以保证口服的 次数最少,用 180÷10 计算即可。 【详解】180÷10=18(次) 这瓶口服溶液最少可以喝 18 次。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每次喝最大量,这样这瓶口服液总共喝的次数最少。 14. 计算 456÷76 时,把除数看作 80 试商,商 5 后发现初商( )。 B. 偏大 C. 偏小 D. 不确定 A. 合适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中,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如果把除数看大了, 商容易偏小,调商时就要调大一些,如果把除数看小了,商容易偏大,调商时就要调小一些, 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计算 456÷76 时,把除数看作 80 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大了,所以商 5 后发现初商 偏小。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下图的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 )度。 B. 90 C. 105 D. 135 A. 45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幅三角板有两个三角尺,一个三角尺上的角的度数分别是 30°、60°、90°, 另一个三角尺上角的度数分别是 45°、45°、90°。 【详解】90°+45°=135° 图中的角是用一个 90°的角和一个 45°的角拼成的,所以图中所拼成的角的度数是 135°。 故答案 为: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三角尺拼角,解题关键是要熟记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16. 要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远,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是( )。 B. 30° C. 45° D. 60° A.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体从斜坡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坡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坡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有关,斜坡与地面成 45°角时,物体滚得远。 【详解】要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远,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是 45°。 故答案为:C 【点睛】坡度越大,向下的冲击力就越大,反而影响它前进,坡度应适中才会滚的远,当坡 度大约是 45°时滚的最远。 17. 将一枚硬币向上抛 200 次,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 A. 不相等 B. 相等 C. 不确定 D. 无法比 较 【答案】B 【解析】 【分析】掷硬币只能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结果,每种结果朝上的可能性大小一样, 每次掷硬币都是一个独立事件,下一次的结果不会受前一次的影响,每种结果朝上的可能性 都会发生,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将一枚硬币向上抛 200 次,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可能性大小比较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四、动手操作,画一画(6 分+4 分+6 分=16 分) 18. 在方格纸上画出看到的图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