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简城区六年级下册 5 月月
考数学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4 分)
1. 简阳市面积约 22135000 平方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平方千米,人
口约 1171200 人,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人。
【答案】
①. 2213.5 万
②. 117 万
【解析】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
的 0 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详解】22135000=2213.5 万;
1171200≈117 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2. 在一次测试中,小明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 m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 n 分,小
明英语得(
)分。
【答案】3m-n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三科的平均成绩求出总分,再减去数学和语文的成绩,即可得出英语的成绩。
【详解】由分析得,小明英语得 3×m-n=3m-n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其应用,根据平均分求出三科的总成绩是解题关键。
3.
3
5
=15∶(
)=(
)÷10=(
)%。
【答案】
①. 25
②. 6
③. 60
【解析】
【分析】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
3
5
15∶2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就是 6÷10;再把分数化成小数,
再添上百分号,即可。
3
5
=3∶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 5 就是
3
5
=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 2
=0.6,再根据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详解】
3
5
=15∶25=6÷10=60%。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互化,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分
数与比的关系,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 一个机器零件长 5mm,画在图纸上长 1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答案】20∶1
【解析】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详解】10cm∶5mm
=10cm∶0.5cm
=20∶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5.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 126℃,记作+126℃,夜间的平均温度是零下 150℃,
记作(
)℃。
【答案】﹣15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表示温度以 0℃为标准,零上温度记为正,则零下温度就记为负。
月球表面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 150℃,就记作:﹣15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 126℃,记作+126℃,夜间的平均温度是零下
150℃,记作﹣150℃。
【点睛】解决本题时首先要明确以谁为标准,规定超出标准的为正,低于标准的为负。再运
用正负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6. 根据 a-b=1(a、b 是不为 0 的自然数),可知 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
小公倍数是(
)。
【答案】
①. 1
②. ab
【解析】
【分析】如果 a-b=1(a 和 b 都是不为 0 的自然数),则说明这两个数是相邻的自然数,如
5、6,那么这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 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据
此解答。
【详解】如果 a-b=1(a 和 b 都是不为 0 的自然数),则 a 和 b 互质,所以 a 和 b 的最大公
因数是 1,最小公倍数是 a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1
3
7. 1
(
时=(
)分;3dm350cm3=(
)dm3;2.5 公顷=(
)米 2=
)千米 2。
【答案】
①. 80
②. 3.05
③. 25000
④. 0.025
【解析】
【分析】1 小时=60 分,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公顷=10000
平方米;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
答。
【详解】1
1
3
时=80 分
3dm350cm3=3.05dm3
2.5 公顷=25000 米 2=0.025 千米 2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名数的互换,关键是熟记进率。
8. 把一个棱长是 4 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
平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答案】
①. 75.56
②. 13.76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根
据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底面积×2+底面周长×高,代入数据,求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再根据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代入数据,求
出正方体体积和圆柱的体积,再用正方体体积减去圆柱的体积,即可解答。
【详解】3.14×4×4+3.14×(4÷2)2×2
=12.56×4+3.14×4×2
=50.24+12.56×2
=50.24+25.12
=75.36(平方厘米)
4×4×4-3.14×(4÷2)2×4
=16×4-3.14×4×4
=64-12.56×4
=64-50.24
=13.76(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的体积与表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明确正方体内削成最大圆柱,
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是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9.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
面积大 24 平方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24
【解析】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面积的 2 倍,把三角形的面积看作 1
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 份,则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相差(2-1)份,由此即可求
出一份是多少,即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24÷(2-1)
=24÷1
=24(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的关系,找出 24 平
方厘米对应的份数,进而得出答案。
10. 在 2 米长的绳子上剪 3 刀,使每段长度都相等,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
)米。
【答案】
①.
【解析】
1
4
②.
1
2
【分析】根据题意,在 2 米长的绳子上剪 3 刀,使每段长度都相等,就是把绳子平均分成(1
+3)份,把绳子全长看作单位“1”,用 1÷(1+3),求出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求每
段长,用绳子的长度除以段数,即可解答。
【详解】1÷(1+3)
=1÷4
=
1
4
2÷(1+3)
=2÷4
=
1
2
(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求每份是全长的几分之几和每份长多少米的区别,
剪 3 刀是平均分为(1+3)份。
11.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相等。若圆锥的底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那么圆柱的底
面积是 (
) 平方厘米。
【答案】5
【解析】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1
3
;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高分别相等时,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底面积的 3 倍,由此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即可。
【详解】15÷3=5(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在体积、高分别相等时,圆柱
的底面积与圆锥的底面积的关系。
12. 六(3)班同学参加体育达标检测,4 人未达标,达标率为 92%。六(1)班有学生(
)
人。
【答案】50
【解析】
【分析】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没达标率=1-达标率;则总人数=未达标人
数÷未达标率。由此代入数据求解。
【详解】4÷(1-92%)
=4÷8%
=50(人)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13. 六(2)班的同学在玩摸球游戏。现在箱里有 1 个红球和 19 个黄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为(
)。
1
20
【答案】
【解析】
【分析】用红球的个数除以红球与黄球的数量和,即可解答。
【详解】1÷(1+19)
=1÷20
=
1
20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14. 下边是王叔叔家果园种植果树棵数统计图,苹果树占(
)%。如果他家的果园
里种了 100 棵梨树,则苹果树种了(
)棵。
【答案】
①. 20
②. 200
【解析】
【分析】把果园里果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法核桃数占的分率减去梨树
占的分率减去其它占的分率;求出苹果树占的分率,再用梨树的棵数÷梨树占的分率,求出
果树的总棵数,再用总棵数×苹果占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35%-35%-10%
=65%-35%-10%
=30%-10%
=20%
100÷10%×20%
=1000×20%
=200(棵)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
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二、判断。(每题 1 分,共 5 分)
15. 一瓶盐水的含盐率是 10%,用去 10%后,剩下的盐和水的比是 1∶9。(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盐水的含盐率是 10%,”把盐看作 10 份,盐水是 100 份,则水是(100-10)
份,盐和水的比即可求出,由于一杯盐水的各部分的含盐率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喝去多少,
含盐率都是一样的,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10∶(100-10)
=10∶90
=1∶9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是把百分数转化成份数,根据要求的结果,找到对应份数,再根据比的基
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抓住溶液中浓度处处相同这一规律是关键。
16. 用 2cm、3cm、5cm 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
行判断即可。
【详解】2+3=5(cm)
所以用 2cm、3cm、5cm 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和解答。
17.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像 1,0.5,3…大于 0 的数是正数,像﹣1,﹣0.5,﹣3…小于 0 的数是负数,0
不大于 0,也不小于 0;据此判断。
【详解】因为 0 不大于 0,也不小于 0,
所以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要注意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8. 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3 厘米,高 3π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9. 把 120 平均分成 3 份,就是按 1:1:1 的比进行分配的. (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根据平均分的定义可知,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分配比例是 1:1:1,据此
判断.
三、选择。(每空 1 分,共 6 分)
20. 在 1—10 的自然数中,质数有(
)个。
B. 4
C. 5
D. 6
A. 3
【答案】B
【解析】
【详解】略
21. 下列每组两个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成反比例的是(
)。
①盐水的浓度一定,盐和盐水的质量
②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③武汉到上海的火车速度与行驶时间
④体积一定,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④;①
D. ①②;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
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①盐水的浓度一定,盐和盐水的质量的比值一定,盐和盐水的质量成正比例;
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比值一定,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③速度×行驶时间=路程(一定),乘积一定,所以火车速度与行驶时间成反比例;
④π×半径的平方×高=体积,所以半径的平方×高=体积÷π(一定),乘积一定,所以
圆柱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例,但和半径不成比例。
①和②成正比例;③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
积一定,再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