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doc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资料共2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 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一、反复推敲,合理选择。(15 分) 1. 下面的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 100.52 B. 3201400 C. 203.10 D. 700006 【1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它数 位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 0 的就读作 0,整数部分不是 0 的按 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据此解读各 数,进行解答。 【详解】A.100.52 读作:一百点五二,不读 0 B.3201400 读作:三百二十万一千四百,不读 0 C.203.10 读作:二百零三点一零,读两个 0 D.700006 读作:七十万零六,读一个 0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小数的读法。 B. 0.54 C. 400.5 D. 0.4 2. 下面各数中的“4”表示“4 个 1 100 ”的是( )。 A. 14 100 【2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哪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该数位的计数单位,据此 分析解答选择。 【详解】A. 表示 4 个一; 14 100 B.0.54 表示 4 个 1 100 C.400.5 表示 4 个百; ;
1 10 。 D.0.4 表示 4 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顺序,注意哪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该数位的计数单位。 3. 下图中箭头所指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2.5 C. ﹣2.5 【3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B. 1.5 D. ﹣1.5 【分析】观察数轴,发现每一个格表示 1,原点左侧为负数,箭头所指方向在﹣1 和﹣2 中 间,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箭头在﹣1 和﹣2 中间,箭头所表示的数为﹣1.5。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负数,明确每小格代表多少是解题的关键。 4. 以( )为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一定是圆锥。 A. 三角形中任意的一条边 B. 直角三角形中任意的一条边 C. 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 D. 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 【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 转体叫做圆锥,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圆形一定是圆锥。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特点,根据圆锥的特点进行解答。 5.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相比,( )。
A. 长方体体积最大 C. 圆柱体积最大 【5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B. 正方体体积最大 D. 体积一样大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长×宽也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体 积=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棱长×棱长也就是正方体的底面 积,棱长也就是高,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它们的底面 积相等,高相等,体积也就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一样大。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熟记公式,灵活运用。 6. 一头成年亚洲象的体重约为( )。 A. 5000 克 B. 500 千克 C. 5000 千克 D. 500 吨 【6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单位以及日常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详解】一头成年亚洲象的体重约为 5000 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选择,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解答。 7. 观察下图,甲、乙是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两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是 ( )。 A. 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 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C.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D. 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7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两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正方形面积-圆的面积;第一个阴 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正方形边长×2,第二个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一条正方 形边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第一个阴影部分的周长>第二个 阴影部分的周长,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故答案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的是如何组成的。 8. 为支援灾区的学生,学校开展了捐书活动,四年级捐 120 本,五年级捐的本数是四年级 的 3 倍,五年级捐的本数是六年级的 2 倍,六年级捐了多少本书?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B. 120 3 2   C. 120 3 2   D. A. 120 3 2   120 3 2   【8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五年级捐的本数是四年级的 3 倍,则五年级捐的本数=四年级捐的 本数×3,把数代入即可,五年级捐的本数是六年级的 2 倍,即五年级捐的本数÷2=六年级 捐的本数,即 120×3÷2。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六年级捐的本数:120×3÷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乘除法,先求出五年级的本数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9. 要求一个压路机滚动一周所压地面的大小,就是求圆柱的( ) B. 侧面积 C. 表面积 A. 底面积 【9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压路机前轮是一个圆柱体,前轮转动一周压多少路面,就相当于把圆柱体的侧面展 开,求得到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侧面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要求一个压路机滚动一周所压地面的大小,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圆柱体侧面积知识的掌握情况。 10. 如果 100cm 记作 0cm,105cm 记作﹢5cm,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98cm 记作﹣2cm C. ﹣15cm 表示 85cm 【10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B. ﹣80cm 表示 80cm D. ﹢12cm 表示 112cm 【分析】以 100cm 为标准,低于 100cm 用负数表示,高于 100cm 用正数表示。 【详解】A.98cm 低于 100cm 用负数,记作﹣2cm,本选项说法正确; B.﹣80cm 表示比 100cm 低 80cm,即表示 20cm,本选项说法错误; C.﹣15cm 表示比 100cm 低 15cm,即表示 85cm,本选项说法正确; D.+12cm 表示比 100cm 高 12cm,即表示 112cm,本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差一定时,被减数和减数成正比例 B. 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C. 圆柱体积一定时,它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D. 房间面积一定时,方砖的边长和所需的方砖数量成反比例 【11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概念进行逐题判断,符合正、反比例概念的即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据此解答。 【详解】A.当两个数的商一定时,那么这两个数就成正比例。差一定时,被减数和减数是减 法关系。不符合正比例的概念。故说法不正确。 B.因为总价=单价×数量,当总价一定时,单位和数量成反比例,故说法不正确。 C.因为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当圆柱体积一定时,它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故本题说
法正确。 D.因为铺地面积=边长×边长×需要的块数,所以每块方砖的面积与需要的块数成反比例, 而不是边长与所需的方块数量成反比例。 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正、反比例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果园里有桃树 360 棵,比梨树的棵树少 1 3 ,梨树有多少棵?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 B. 360  1 3 C. 360   1   1 3    D. A. 360  1 3 360   1   1 3    【12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1 3 ,那么桃树所占分率 【分析】把梨树的棵数看成单位“1”,桃树的棵数比梨树的棵树少 )用桃树的具体数量除以它所占的分率就是梨树的棵数。 1 3 ) 为(1- 1 3 【详解】360÷(1- =360÷ 2 3 =540(棵) 故选答案:D 【点睛】先确定单位“1”的量已知还是未知,然后选择乘法或除法计算。 13. 在比例尺是 1∶400 的平面图中,量得一个长方形菜地的长是 2.5 厘米,宽是 1.6 厘米,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A. 16 B. 160 C. 64 D. 640 【13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的实际距离,再
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求出长方形菜地的面积。 【详解】长方形菜地的长:2.5÷ 1 400 =2.5×400=1000(厘米) 1000 厘米=10 米 长方形菜地的宽:1.6÷ 640 厘米=6.4 米 1 400 =1.6×400=640(厘米) 面积:10×6.4=64(平方米)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以及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注意单 位名数互换。 14. 一件商品打八折出售,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件商品的原价是现价的 80% B. 这件商品的原价比现价多 20% C. 这件商品的现价比原价少 20% D. 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的比是 5∶4 【1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打折就是按照折数低价出售商品。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据此分 析解答。 【详解】A、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 80%,本项说法错误; B、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是 80%, (1-80%)÷80% =0.2÷0.8 =25% 原价比现价多 25%,本项说法错误; C、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是 80%,现价比原价少 1-80%=20%,本项说法正确; D、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的比是 80%∶1=4∶5,本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两数差÷较小数=(增)多几(百)分之几;两数差÷较大数=(减)少几(百) 分之几。
15. 如果 2,5,8,a 这四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那么 a 不可能是( )。 B. 1.25 C. 3.2 D. 20 A. 4 5 【15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逐项分析后再 选择。 【详解】A.当 a= 4 5 时, 4 5 ×8≠2×5,2、5、8、 4 5 这四个数能不组成比例; B.当 a=1.25 时,1.25×8=2×5,2、5、8、1.25 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C.当 a=3.2 时,3.2×5=2×8,2、5、8、3.2 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D.当 a=20 时,8×5=2×20,2、5、8、40 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比例性质的运用:辨识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就看其中两个数的积是否等 于另外两个数的积。 二、认真辨析,判断对错。(5 分) 16. 318 154 46=318     154 46   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 ) 【16 题答案】 【答案】× 【解析】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指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 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318+154+46=318+(154+46) 题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利用的是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熟练掌握情况,注意 两者的区别。 17. 如果将一张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忽略接头处),那么这个圆 柱的侧面积是 48 平方厘米。( ) 【17 题答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