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父亲与车
2020-2021 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案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温馨提示:请把答案书写到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2)最爱湖东行不足, 。(崔颢《黄鹤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 书书》) (6)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7)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 分) 勇于担当,以责任之心逆风前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甲 B.rèn) (A.肆意 B.肆虐)之时,一群 90 后摒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思想, 用稚嫩. ① (A.nèn 的肩膀,接过长辈手里的接力棒, 乙 (A.挺身而出 B.首当其冲)到防疫第一战线上,以初生牛犊不 怕虎的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与病毒作斗争。 ;他们戴上口罩拿起小本,走访在社 区和街道中间,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他们扛起摄影机,冲 fēng ② ( A.烽 B.锋)在一线记录城市美 好故事,用责任和担当奏响青春之歌。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 分) ① ②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 分) 甲 乙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三个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他们穿上厚重的防护服 ③在医院各个科室,为病患分担痛苦 ④但在抗击肺炎的战场上,他们是优秀的战士 A. ①②④③ ②在家长眼里他们是孩子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4~5 题。(6 分) 二、阅读(70 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D.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5.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 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 6-9 题(15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 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游沙湖》)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 念.无与为乐者 ( (3) 庞安常善.医而聋 ( ) ) (2) 盖.竹柏影也 (4)下临.兰溪 ( ( )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8.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9. 同样是被贬之后所作,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0-12 题。(11 分) ①如今,对物质的“不满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我有一位朋友,已经拥有好几套房产,可每 次与人聊天,总绕不开房子的话题,他经常对同事说,还想再要一套房子。同事就问,你有那么多房产, 供自己和家人住早就绰绰有余了,难道还不够吗? ②这也不够,那也不够,说到底是不知足。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有的盲目攀比,别人买了一个 名牌包,自己就一定也要有一个;有的看到别人在网上红了,自己就无底线地炒作,也想在网上一夜成名…… 凡此种种,对待名利“没个底”,物质欲望“无底洞”,如此“不够”,实际上是摆位“不正”,把自己 看得太重、把利益看得太重,而把职责使命、责任义务看得太轻。如此重利的结果,最终将被利所缚,为 利所害。 ③更进一步说,这种“不够”,实际上暴露的是个人的浅薄,根本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 了问题。与此相反,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计较一时的名利、个人的得失,心里想的是长远的事业,谋 的是人民的幸福。 ④“时代楷模”钟扬视事业重于生命,一生心系西藏、情系种子,即使自己病倒了,想的还是工作, 他用 53 岁的人生,做了一般人 100 岁都做不完的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退休后放弃到省城安享晚年 的机会,回到家乡种树 20 多年,带领群众植树造林 7 万多亩,经济价值超过 3 亿元,最后把林场的经营管
理权无偿上交给国家,兑现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的诺言。在新时代,还有很多人像他们一样,付出 足够努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为党工作、为民奋斗的事迹也启示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 的厚度,而在于精神的高度。 ⑤周恩来同志曾说,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 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淡泊名利, 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⑥新时代,物质生活更充裕,事业舞台更广大,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重任的广大青年,更应 把“不够”放在事业上、追求上、奋斗上,同时做到“足够”努力,矢志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 担当的青年,如此才能不负时代重托。 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如今,对物质的“不满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 B. 对物质欲望的“不够”,实际上暴露的是个人的浅薄。 C.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精神的高度,而在于物质的厚度。 D. 青年们更应把“不够”放在事业上、追求上、奋斗上。 1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不够”与“足够”的根本原因。(4 分) 12. 联系本文内容,简要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足够”努力。(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7 题目。(22 分) 父亲与车 王兰生 ①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脱贫致富是他的追求。 ②父亲也不是生来就愿意与土坷垃打交道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藏在父亲心中的一个梦想。 年轻时,父亲曾告别故乡,怀揣梦想,远去沈阳当铁路工人,天天和火车打交道。但没过几年,父亲就响 应国家号召,自愿回乡当起农民,这一当就是一辈子。 ③父亲左眼眉上有颗黑痣,村里的文化人戏称父亲是有志(痣)之人。父亲生性要强好胜,过日子从 来不甘落在乡亲们后面。在生产队吃大锅饭时,一家老小九口人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紧巴。为改善家人生 活,父亲用积攒的给孩子们买自行车的钱,买了一辆独轮手推车。这辆车自然成了父亲致富的好帮手。后 来,我从母亲口中得知,买房子和翻盖房子的钱,都是父亲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④说来也怪,父亲的命运与车有不解之缘。记得 1979 年初春的一个清晨,父亲在带领村民打深水机井时, 两条腿和一只胳膊被倒塌的井架和转盘重重砸压住。时间就是生命,多亏包村的县领导,派吉普车及时将父亲 送到德州的一所大医院,才使父亲获得新生、保全四肢,这车也自然成了父亲的“救命车”。常言道,大难不 死,必有后福。身残志坚的父亲深知人勤地不懒的朴素道理,一瘸一拐下地干活,顶着烈日收拾庄稼,披星戴 月拔草拾粪,乡亲们都夸赞他能干。 ⑤父亲一生最钟爱的,要数他的小驴车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 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我的老家推开。家中分了十几亩责任田,独轮推车显然已不能满足耕种的需要。“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父亲说服母亲,拿出家中全部积蓄买了一头驴,置办了一辆两轮的小拉车。 父亲常说,当农民的不怕吃苦受累,就怕一辈子总受穷,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舍得投入,购买先进的生 产工具。父亲是全村公认的“种田能手”,自从有了小驴车,父亲种起田来格外起劲儿。春耕、夏管、秋 收、冬藏,交公粮、卖余粮、赶集市、串亲戚,小驴车几乎天天都和父亲形影不离。特别是每到农忙时节, 父亲的小驴车和乡亲们的小驴车,都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汇聚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父亲爱车更爱驴,和
驴成了无言的好朋友,就是寒冬腊月也坚持每天起夜给驴喂料,平时从来舍不得用鞭子抽打驴。小驴也懂 得回报主人,很听父亲使唤,干起活来特卖力气,从不使性子、尥蹶子。现在想来,当年,父亲是把对家人的 爱,都寄托到小驴车上去啦,因为小驴车承载着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大梦想啊! ⑥小驴车用处很多,也是家里重要的交通工具。1996 年春节,我和爱人带着女儿从石家庄回衡水老家 过年。父亲一大早,就赶着小驴车到汽车站迎接我们,恐怕到晚了让我们挨冻。我们坐上小驴车后,父亲 一声“嘚——驾”,小驴车载着满车的欢喜向家中驶去。一路上,生来就沉默寡言的父亲,兴奋地说个不 停:“家里装了土暖气、换了大彩电、通了自来水,也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小康生活。”“咱家的日子 一年比一年好,你们只管安心工作,不要总牵挂家里的事。”听着父亲的话语,我们感到小驴车赛过豪华 车,心里暖融融、美滋滋的。 ⑦2012 年春节前,我开着自己家买的“途观”回老家,接年近八旬的父亲到省城过年。望着停在家门 口的车,父亲转了一圈又一圈,看着稀罕。坐在开着暖风的车里,父亲异常兴奋,打开了话匣子:“我想 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坐上自己家的小汽车”“当年你们回家过年,坐的是四面透风的小驴车;现在我去 省城过年,坐的是有暖风的小汽车”“有党的富民政策,现在的日子真好,活着比嘛都强”。 ⑧父亲几年前走了,他心爱的小驴车早已被现代农机具替代,家中的土地也已被来城里打工的姐姐流 转给种田大户。但每每回想起父亲的小驴车,总会勾起我对故土浓浓的乡愁和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思念。 (有删改)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车”的变换叙述父亲的人生,思路清晰。 B.文意开头①②段,总体概括父亲一生的特点。 C.文章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表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繁复,口语化。 14. 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15.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 分) (1)“父亲种起田来格外起劲儿...。”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特别是每到农忙时节,父亲的小驴车和乡亲们的小驴车,都会在希望的野上,汇聚..成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16. 为什么“每每回想起父亲的小驴车,总会勾起我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思念”?请简要分析。 (4 分) 17. 从全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父亲的经历给你将来的成长带来哪些思考?(6 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20 题。(10 分) 【材料一】随着网络订餐平台的兴起,网络订餐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相对于传统的电话订餐而 言,网络订餐可以节约时间成本、便于比较商品、配送方便快捷。对于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人而言, 网络订餐的方式可以为许多人解决选择难、吃饭时间短等问题。 但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网络订餐也存在许多问题。之前某快餐店就被爆出网络订餐系统泄漏用户个 人信息的情况。另外,由于天气以及节假日等不确定因素,同家店网络订单量会有很大波动,节假日以及 不好的天气由于订单过多,消费者就面临等待时间延长甚至不得已取消订单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消费体 验。 【材料二】
【材料三】网络订餐要想长期发展下去,政府应该加大立法力度,对网络订餐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 行监督。网络订餐平台应该联合确立行业标准,利益相关者承担网络外卖行业审查、监管责任,严格控制 互联网商户的准入资格。同时,第三方平台保障送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售后投诉,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除此之外,商家的自我约束和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商家需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遵守各项规定。而消 费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并且动员消费者对网络餐饮商家进行监督举报,畅通举报渠道,一经发 现违规经营者一律取缔。 18.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 A. 相对于传统的电话订餐而言,网络订餐有许多方面的优势。 B. 网络订餐可以为许多人解决选择难、吃饭时间短等问题。 C. 网络订餐遇到订单过多的情况时,间接影响了消费体验。 D. 网络订餐要想长期发展下去,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9.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网络订餐可能存在哪些问题。(3 分) 20. 阅读【材料三】,分析概括应如何解决网络订餐存在的问题。(4 分) (六)名著阅读。(6 分) 21. (1)(4 分)《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 ,此书为了出版的需要曾易名为 。 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 中国的 ,而且必将照耀 。 22. 根据下面描写内容,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相应的人物。 (2 分) ①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 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②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 于热情。 答:① ② (2 分)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三、作文(60 分)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 相遇一场,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10分) (1) 芳草萋萋鹦鹉洲 (4) 老骥伏枥 (7)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每空 1 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2) 绿杨阴里白沙堤 (5)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3) 岂不罹凝寒 (6)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 A (3 分) 3.(7分) (1) A B (2分) (2) B A (2分) (3) D (3分) 二、阅读(70 分) (一)(6 分) 4. 5.(3 分)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 D (3 分) 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二)(15 分) 6.(4 分)(1)考虑,想到 (2)大概是 (3)擅长 (4)靠近 7.(3 分)C 8.(6 分) (1)哪个一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 9.(4 分) 甲文:表达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和乐观旷达的精神。 乙文:表现了作者从容自信、乐观的人生情怀和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的地方叫沙湖,又叫螺师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 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擅长治病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慧过人,用 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几个字,他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把手当作嘴巴,你把眼 当作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奇特的人。” 我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泉,泉水 很甜,泉水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往西流。我因此做了一首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当天我们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 (三)(11 分) 10.(3 分)C 【解析】C 项对应文章第④段,应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厚度,而在于精神的高度”。 11.(4 分)不够:实际上是摆位“不正”,把自己看得太重、把利益看得太重,而把职责使命、责任义务 看得太轻;足够:不计较一时的名利、个人的得失,心里想的是长远的事业,谋的是人民的幸福。 12.(4 分)参考示例:我们应该不计较一时的名利与个人的得失,不追求物质的享受;应心里想的是长远 的事业,去谋求人民的幸福。 (四)(22 分) 13.(3 分) D 解析:本文的语言既简洁明了又恰当运用俗语等。 14.(3 分) 运用插叙的手法(1 分),交代父亲与车的不解之缘的原因(1 分),表现父亲在村里积极肯干的品质(1 分)。 15.(6 分) (1)“起劲儿”形容(工作、游戏等)情绪高,劲头大。这里是指父亲积极种田,卖力气干活,对生活
充满了希望。赞美了父亲不怕吃苦受累的精神。 (2)“汇聚”写出了父亲和乡亲们在农忙时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既赞美了父辈们的勤劳,也表现 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16.(4 分) 小驴车与父亲息息相关,承载着父亲脱贫致富的梦想;小驴车见证了父亲的追求梦想、爱家人、勤劳。 17.(6 分) 父亲是一个能识大局、能吃苦耐劳、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的人。(答“生性要强”“观念与时俱进” 也对)(3 分) 略(言之有理即可)(3 分) (五)(10 分) 18.(3 分)C 【解析】C 项“间接影响”说法错误,由【材料一】可知,应该是直接影响。 19.(3 分)①个人信息安全问题;②送餐时间波动性大,影响消费体验;③网络食品安全问题。 20.(4 分)①政府应加大立法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②外卖平台应提高商户的准入资格,对商 户进行监督审查,并完善服务体系;③商家应遵守相关规定,加强自我约束;④消费者应提高自己的辨别 能力,对网络餐饮商家进行监督举报。 (六)(6 分) 21. (4 分))埃德加·斯诺 22. (2 分)毛泽东 《西行漫记》 周恩来 西北 全中国 三、写作(60分) 类 别 一类卷 (60~50 分) 二类卷 (49~40 分) 三类卷 (39~30 分) 四类卷 (29~20 分) 五类卷 (19~0 分) 内 容 结 构 语言表达 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 心明确;构思巧妙,合情合理。 完整,条理清楚,分 段恰当,详略得当。 通顺,有文 采,有个性。 较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较具体, 中心较明确;构思基本合情理。 较完整,有条理,能 够分段,有详有略。 较通顺,较 有文采。 基本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简单, 中心不够明确;构思基本合理。 基本完整,分段不恰 当,详略不够得当。 大体通顺。 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空 乏,中心不明确;构思不合情理。 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太 空乏,无中心;抄袭文章。构思不合 情理。 不成篇。 不够通顺。 不成段。 极不通顺。 评分说明: 以 45 分为切入点,上下浮动等级 1.以内容和结构确定类别,再根据语言表达酌情评分。 2.特色加分:达到下列四项之一者,可越等级加 2—3 分。 ① 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 ③ 语言有文采,有个性。 ② 构思或选材新颖,见解独特。 ④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3.无题目扣 2 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3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