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江苏泰州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泰州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5 分) 1. 在算式 39  W  23 ……☆ 中,☆最大是( ),这是□里应该填( )。 【答案】 ①. 38 ②. 935 【解析】 【分析】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 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性质:①余数必须小于除数;②商与余数都是唯一的。 运算法则: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余数最大为:39-1=38, □:23×39+38 =897+38 =935 在算式 39  W  23 ……☆ 中,☆最大是( 38 ),这是□里应该填( 935 )。 【点睛】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熟练应用有余数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字。 (1)小红浇花用了 250( )的水。 (2)汽车的油箱大约有 60( )。 (3)3000 毫升=( )升。 (4)1 周角=( )直角=( )平角。 【答案】(1)毫升##mL (2)升##L (3)3 (4) ①. 4 ②. 2 【解析】 【分析】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其中升是较大的容积单位,毫升是较小的容积单位。根据生
活经验可知:浇花用水量要选用较小的容积单位,汽车油箱要选用较大的容积单位比较合适; 1 升=1000 毫升,把 3000 还是转化成用升作单位;周角=360°,平角=180°,直角=90°, 据此解答。 【小问 1 详解】 小红浇花用了 250(毫升)的水。 【小问 2 详解】 汽车的油箱大约有 60(升)。 【小问 3 详解】 3000÷1000=3(升) 3000 毫升=(3)升 【小问 4 详解】 360÷180°=2(个) 360°÷90° =4(个) 1 周角=4 直角=2 平角 【点睛】此题考查了容积单位的选择及换算和角的分类知识,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3. 628÷63 的商是( )位数,429÷38 的商最高位在( )位。 【答案】 ①. 一 ②. 十 【解析】 【分析】628÷63,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 62<63,不够除,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 除到了被除数的个位,商是一位数;429÷38 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 42>38,够除, 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详解】628÷63 的商是(一)位数,429÷38 的商最高位在(十)位。 【点睛】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4. 已知 25÷4=6……1,那么 2500÷400 的余数应该是( )。 【答案】100 【解析】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余数也乘或除以相 同的数。 【详解】25×100=2500,1×100=100,余数是 100。 已知 25÷4=6……1,那么 2500÷400 的余数应该是 100。
【点睛】熟练掌握商不变规律中余数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5. 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8×7( )(36+18)×7 32×(20-8)÷2 ( )32×(20-8÷2) 4800÷6÷80( )4800÷480 (882-6×7)÷21( )882-6×7÷21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既有小 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按照此运算顺序分别算出各组算式 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详解】36+18×7=36+126=162,(36+18)×7=54×7=378,162<378,36+18×7 <(36+18)×7; 32×(20-8)÷2=32×12÷2=384÷2=192,32×(20-8÷2)=32×(20-4)=32×16 =512,192<512,32×(20-8)÷2<32×(20-8÷2); 4800÷6÷80=800÷80=10,4800÷480=10,4800÷6÷80=4800÷480; (882-6×7)÷21=(882-42)÷21=840÷21=40,882-6×7÷21=882-42÷21=882 -2=880,40<880,(882-6×7)÷21<882-6×7÷21。 36+18×7(<)(36+18)×7 32×(20-8)÷2 (<)32×(20-8÷2) 4800÷6÷80(=)4800÷480 (882-6×7)÷21(<)882-6×7÷21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6. 马小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被除数 234 看成了 324,结果得到的商多了 5,请你帮他算 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 【答案】13 【解析】 【分析】首先用减法求出看错的数比准确数多多少,又知错误的结果得到的商多了 5,据此 可以求出除数,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324-234)÷5 =90÷5 =18 234÷18=13
马小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被除数 234 看成了 324,结果得到的商多了 5,请你帮他算一 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13 )。 【点睛】灵活应用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7. 一串灯笼按照黄、红、紫、白、黄、红、紫、白……的顺序排列,第 37 个灯笼是( ) 色的,前 65 个灯笼里,黄色的灯笼有( )个。 【答案】 ①. 黄 ②. 17 【解析】 【分析】这串灯笼是按照 1 黄、1 红、1 紫、1 白一组 4 个灯笼的规律排列的,用 37 除以 4 算出排列了几组,再看余数,余数是几第 37 个灯笼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用 65 除以 4 算出商和余数,再将商加 1 即可。 【详解】37÷4=9(组)……1(个),第 37 个灯笼是黄色。 65÷4=16(组)……1(个) 16+1=17(个) 一串灯笼按照黄、红、紫、白、黄、红、紫、白……的顺序排列,第 37 个灯笼是(黄)色 的,前 65 个灯笼里,黄色的灯笼有(17)个。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简单的周期问题知识。关键看几个一组,共分几组,再看余数。 8. 布袋里有 5 个黑水晶 和 3 个紫水晶 ,小红任意摸出一 个水晶后再放入袋 中,摸到 ( )水晶的可能性更大,要想摸到紫水晶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在袋中放入( ) 个紫水晶。 【答案】 ①. 黑 ②. 3 【解析】 【分析】袋子中哪种水晶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要使摸到的紫水晶的可能性大,则 布袋中紫水晶的数量要大于黑水晶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 3<5,所以从布袋中任意一个,摸到黑水晶的可能性大; 因为 5-3=2,2+1=3,所以要想摸到紫水晶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在袋中放入 3 个紫水晶。 布袋里有 5 个黑水晶和 3 个紫水晶,小红任意摸出一个水晶后再放入袋中,摸到( 黑 )水 晶的可能性更大,要想摸到紫水晶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在袋中放入( 3 )个紫水晶。 【点睛】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哪种情况发生的数量最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最大; 哪种情况发生的数量最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最小;哪种情况发生的数量一样多,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就相等。
9. 把 27 9 18 18 2 36 720 36 20   、 、     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 【答案】720÷[(27-9)×2] 【解析】 【分析】运算顺序是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减法是第一步,加上小括号,乘法是第 二步,和减法一起加上中括号。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综合算式是:720÷[(27-9)×2]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解题关键。 10. 右面有一排字母:A T E N Z K H X 只有互相垂直线段的字母是( );既有互相垂直,又有互相平行的线段的字母是 ( )。 【答案】 ①. T ②. E,H 【解析】 【分析】根据垂直和平行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不相 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只有互相垂直线段的字母是 T; 既有互相垂直,又有互相平行的线段的字母是 E、H; 【点睛】此题考查了垂直和平行的特征和性质,根据意义判断即可。 11. 8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6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分针走一 圈形成的角是( )。 【答案】 ①. 钝 ②. 平 ③. 周角 【解析】 【分析】钟面有 12 个大格,每一大格是 30°,8 时整时针指向 8,分针指向 12,时针、分 钟之间有 4 个大格,用大格数乘 30°算出角的度数;6 时整时针指向 6,分针指向 12,时针、 分钟之间有 6 个大格,用大格数乘 30°算出角的度数;分针走一圈走了 12 个大格,用大格 数 12 乘 30°算出角的度数;再根据小于 90°的角叫锐角、等于 90°的角叫直角、大于 90° 小于 180°的角叫钝角、等于 180°的角叫平角、等于 360°的角叫周角来判断。 【详解】30°×4=120°,是钝角; 30°×6=180°,是平角; 30°×12=360°,是周角。
8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钝)角;6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分针走一圈形成的角是(周 角)。 【点睛】熟练掌握钝角、平角、周角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二、选择题。(6 分) 12. 计算589 64 时,把 64 看作 60 试商,商( )。 A. 偏大 【答案】C 【解析】 B. 偏小 C. 正好合适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把除数看小 了来试商,初商容易偏大,需要调商,把除数看大了来试商,初商容易偏小,也需要调商, 有时初商正好合适,无需调商。 【详解】计算589 64 时,把 64 看作 60 试商,初商 9,64×9=576,589-576=13,13 <64,初商 9 正好合适。 故答案为:C 【点睛】除数是两位数的商,把除数看小,商容易偏大,除数看大,商容易偏小。 13. 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不会改变运算顺序的是( )。 A. (75-3)×(16+24) B. (123÷3)+(53×7) C. (1800-360÷2) ×9 【答案】B 【解析】 【分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既有小 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详解】A. 75 3     16 24   先算小括号里加减法,再算乘法,去掉括号是 75-3×16 +24,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 B. 123 3     53 7 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去掉括号后是 123÷3+53×7,先算乘除法,  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改变; C. 1800 360 2    9  先算小括号里除法,再算小括号里减法,最后算乘法,去掉括号后 是 1800-360÷2×9,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运算顺序改变。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 14. 小华买了 17 本故事书和 21 本连环画,共用去 422 元,每本故事书的价钱是 10 元, ___________?算式 422 17 10     可以求出的问题是( 21 )。 A. 每本连环画多少元 B. 每本故事书多少元 C. 连环画一共多少 元 【答案】A 【解析】 【分析】 422 17 10     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第一步乘法 21 17×10 求的是 17 本故事书共用去的钱数,422-17×10 是求买了故事书后还剩下多少钱, 用剩下钱数除以连环画的本数即是求每本连环画多少元。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故答案为:A 422 17 10     求的是每本连环画多少元。 21 【点睛】解决本题从条件出发,找出条件能解决的问题。 15. 四(1)班的女生平均体重为 35 千克,今天刚转来一位女同学,她的体重是 40 千克, 现在四(1)班的女生平均体重( )。 A. 35 千克 【答案】C 【解析】 B. 低于 35 千克 C. 高于 35 千克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如果新增加的体重大于 平均体重,那么新的平均体重会比之前的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40 千克>35 千克,即新转来的女生体重大于平均体重,现在四(1) 班女生的平均体重会高于 35 千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与运用。 A.35 千克 B.低于 35 千克 C.高于 35 千克 16. 将一张圆形纸对折 3 次后,得到的角的度数是( )。 A. 120 B. 60 C. 45°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一张圆形纸对折 3 次,就是把这张圆形纸平均分成 8 份,用 360°除以 8 即可算 出得到的角的度数。 【详解】360÷8=45° 将一张圆形纸对折 3 次后,得到的角的度数是 60°。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将一张圆形纸对折 3 次就是把这张圆形纸平均分成 8 份是解题关键。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大于 90 的角都叫钝角。 ②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15 的角。 ③一枚硬币,明明抛了 5 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 6 次一定是反面朝上。 ④计算 315 39 时,可以把 39 看作 40 来试商,初商可能偏小。 A. 1 【答案】B 【解析】 B. 2 C. 3 【分析】根据角的分类、可能性以及除法计算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①大于 90°小于 180°的角叫钝角,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②用一副三角尺:45°-30°=15°,可以画出 15°的角。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③一枚硬币,明明抛了 5 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 6 次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④计算 315÷39 时,可以把 39 看作 40 来试商,初商可能偏小。原题说法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 2 个。 故答案为:B 【点睛】综合应用角的分类、可能性以及除法计算知识。 三、计算题。(24 分) 18. 直接写出得数。 810 90 700 35   540 90  60 12  18 5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