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城区片四年级上学期期
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计算题(30 分)
1. 直接写得数。
800 40
2 450
630 70
270 90
64 4
25 80
65 25
91 7
38 18 2
25 25 5
【答案】20;9;16;90;2
900;180;2000;13;20
【解析】
【详解】略
2.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72÷32=
700÷30=
★317÷19=
【答案】21;23……10;16……13
【解析】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
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 1 就用 0 占位,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
数。
【详解】672÷32=21
700÷30=23……10
317÷19=16……13
验算:
3. 计算下面各题。
(840-12×35)÷60
800-400÷5×8
(63+27)×(94-54)
【答案】7;160;3600
【解析】
【分析】(840-12×35)÷60 先算小括号里乘法,再算小括号里减法,最后算除法;
800-400÷5×8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63+27)×(94-54)先算小括号里加法和减法,再算乘法。
【详解】(840-12×35)÷60
=(840-420)÷60
=420÷60
=7
800-400÷5×8
=800-80×8
=800-640
=160
(63+27)×(94-54)
=90×40
=3600
二、填空题(20 分)
4. 如果 A÷B=40,那么(A×4)÷(B×4)=(
),A÷(B×4)=(
)。
【答案】
①. 40
②. 10
【解析】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
除以)几(0 除外),商除以(或乘)相同的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如果 A÷B=40,那么(A×4)÷(B×4)=40;
A÷(B×4)=40÷4=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5. 在括号填上“>”“<”或“=”。
30 5 4
(
)
30
5 4
25 8 (
)3 22 8
840 40 (
) 210 10
630 9 2
(
)
630
9 2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分别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计算整数的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从左到
右依次进行计算即可;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详解】(1)30×5+4=150+4=154,30×(5+4)=30×9=270,154<270,所以 30×5
+4<30×(5+4);
(2)25×8=200,3+22×8=3+176=179,200>179,所以 25×8>3+22×8;
(3)840÷40=21,210÷10=21,所以 840÷40=210÷10;
(4)630÷9÷2=630÷(9×2)
【点睛】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在括号里填“升”或“毫升”。
(1)我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200(
)。
(2)小华在超市买了一瓶净含量 1(
)的果汁,把它倒进容量为 500(
)
的杯中,正好倒满 2 杯。
【答案】(1)毫升
(2)
①. 升
②. 毫升
【解析】
【分析】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其中升是较大的容积单位,毫升是较小的容积单位。
(1)根据生活经验,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选用较小的容积单位比较合适。
(2)根据生活经验一瓶果汁的净含量选用较大的容积单位比较合适,杯子的容量选用较小
的容积单位比较合适。
【小问 1 详解】
我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200(毫升)
【小问 2 详解】
小华在超市买了一瓶净含量 1(升)的果汁,把它倒进容量为 500(毫升)的杯中,正好倒
满 2 杯。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选择。
7. 如图口袋里有 6 个黑球、4 个白球。
(1)从中任意摸 1 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2)如果要使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往口袋里再放(
)个白球。
(3)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口袋里再放(
)个白球。
【答案】
①. 黑
②. 2
③. 3
【解析】
【分析】(1)从数量上分析,6 个黑球、4 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数量最多的那
种球的可能性最大。则将两种球的数量比较大小解答。
(2)要使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则黑球和白球的数量应相等。将黑球和白球的数
量相减求差即可。
(3)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则应使白球的数量至少比黑球多 1 个。则用黑球的数量加
上 1,再减去白球的数量即可。
【详解】(1)6>4
从中任意摸 1 个球,摸到(黑球)球的可能性大。
(2)6-4=2(个)
如果要使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往口袋里再放(2)个白球。
(3)6+1-4=3(个)
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口袋里再放(3)个白球。
【点睛】可能性的大小与它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
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8.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 6 厘米,如果在这组平行线之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
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36
【解析】
【分析】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是 6 厘米,也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长是 6 厘米;要在
这组平行线之间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该垂线段的长,是 6 厘米;再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6 厘米;
面积是:6×6=36(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来确定正方形的边长。
9. □◎△◎□◎△◎□◎△……照这样第 39 个图形是(
),前 39 个图形中,◎有
(
)个。
【答案】
①. △
②. 19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为一组进行重复排列,用 39 除以 4,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
几,就表示第 39 个图形是一组中的第几个图形;每组有 2 个◎,再看余数里面有几个◎,
据此求出前 39 个图形中,◎的个数。
【详解】39÷4=9(组)……3(个)
第 39 个图形是△;
2×9+1
=18+1
=19(个)
前 39 个图形中,◎有 19 个。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个周期,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
再根据规律求解。
10. 小春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 72 误写成 27,结果得到 26 余 18,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
)。
【答案】10
【解析】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正确的被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除以正确的
除数,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27×26+18
=702+18
=720
720÷72=10
则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10。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这个关系也常用于有
余数除法的验算。
11. 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那样折起,已知∠2=120°,那么∠1=(
)°,∠3=
(
)°。
【答案】
①. 30
②. 60
【解析】
【分析】观察下图可知,∠1 等于∠4,180 度减∠2 等于∠1 与∠4 的和,再除以 2 等于∠1
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度,所以 180 度减∠1,再减 90 度即等于∠3 的度数。
【详解】∠1=∠4
∠1=(180°-∠2)÷2
=(180°-120°)÷2
=60°÷2
=30°
∠3=180°-90°-∠1
=90°-30°
=60°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和角的分类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 2 杯水,连壶重 560 克;如果倒进 5 杯水,连壶
重 920 克。每杯水重(
)克。
【答案】120
【解析】
【分析】可用 920 减去 560 计算出(5-2)杯水的重量,然后再除以(5-2)杯即可得到一
杯水的重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20-560)÷(5-2)
=360÷3
=120(克)
所以每杯水重 120 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 5 杯水比 2 杯水多几克,然后再用多的克数除以多的杯数即
可。
13. 小明每天早晨起床后洗漱用 5 分钟,叠被子用 3 分钟,听 15 分钟广播,吃早餐用 10
分钟。要完成这些事情,小明最少需要花费(
)分钟。
【答案】18
【解析】
【分析】要使需要的时间最短,应先听广播,在听广播的同时,可以进行洗漱、叠被子和吃
早餐,则一共需要 5+3+10 分钟。
【详解】5+3+10=18(分钟)
要完成这些事情,小明最少需要花费 18 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优化问题,要想时间最短,应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之间的顺序,注意同时进
行的两项任务应互不干扰。
三、选择题(10 分)
14. 根据 51÷9=5……6,得到510 90 的结果是(
)。
A. 5……6
【答案】C
【解析】
B. 50……6
C. 5……60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余数相
应的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510÷90=5……6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成的角是(
)。
A. 平角
【答案】C
【解析】
B. 钝角
C. 直角
【分析】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也就是将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 4 份,则折成的角是
(360÷4)°,再根据等于 90°的角叫直角、大于 90°小于 180°的角叫钝角、等于 180°
的角叫平角进行判断
【详解】360÷4=90°,是直角。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直角、平角、周角、钝角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16. 学校组织四年级全体学生去水上森林游玩,经统计有 305 名学生和 16 位老师,租用 50
座的大巴去,至少需租(
)辆车。
A. 6
【答案】B
【解析】
B. 7
C. 8
【分析】用学生人数加老师人数,求出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 50,求出商,若有余数,用
商加上 1,即可求出至少需要租车的数量。
【详解】305+16=321(人)
321÷50=6(辆)……21(人)
6+1=7(辆)
所以至少需租 7 辆车。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余下的 21 人要再多租一辆车。
17. 科学家费勒做抛硬币实验,前 2 次抛硬币都是正面朝上,第 3 次抛硬币结果(
)。
A. 正面朝上
可能反面朝上
B. 反面朝上
C. 可能正面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