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 一、认真计算。(共 36 分) 真题及答案 1. 直接写出得数。 270 30  2 45  3000 600  92 2  【1 题答案】 4800 80  630 70   64 4  29 3   100 50   150 50 5  【答案】9;5;60;87;2; 90;46;9;16;140 【解析】 【详解】略 2. 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309 50  704 14  ★170 26  5000 400   【2 题答案】 【答案】6……9;50……4;6……14;12……200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看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 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 余下的数必须必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309÷50=6……9 704÷14=50……4 50 6 3 0 9 3 0 0 9 14 5 0 7 0 4 7 0 4 170÷26=6……14 5000÷400=12……200
26 6 1 7 0 1 5 6 1 4 验算: + 2 6 6  1 5 6 1 4 1 7 0 3.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400 1 2 5 0 0 0 4 0 0 1 0 0 0 8 0 0 2 0 0 87 65 13 12    630 45 2   (645 34 15) 5    540 [12 (80 75)]    【3 题答案】 【答案】27;7; 27;9 【解析】 【分析】第 1 题,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第 2 题,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第 3 题,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第 4 题,先算小括号 里,再算中括号里,最后算括号外。 【详解】87 65 13 12    =87-5×12 =87-60 =27 630 45 2   =630÷(45×2) =630÷90 =7 (645 34 15) 5    =(645-510)÷5 =135÷5 =27 540 [12 (80 75)]   
=540 [12 5]   =540÷60 =9 二、仔细填空。(共 23 分,第 7 题共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4. 计算 728 28 时,可以把 28 当成( )试商,商是( )位数。 【4 题答案】 【答案】 ①. 30 ②. 两 【解析】 【分析】28 比较接近 30,把 28 看作 30,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除数,商的首位在十位上, 所以商是两位数。 【详解】试商时把 28 看作 30,被除数的前两位数 72>28 所以商是两位数。 【点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三位数除以 两位数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 5. 义务献血时,每次的献血量一般是 200( ),献血 5 次是( )升。 【5 题答案】 【答案】 ①. 毫升 ②. 1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毫升与升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用 “毫升”做单位; 每次的献血量一般是 200 毫升,献血 5 次就是 5 个 200 毫升,即 200 乘 5,然后再换算成升即可。 【详解】200×5=1000(毫升) 1000 毫升=1 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升与毫升的进率换算。 6.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 )升<3500 毫升 【6 题答案】 【答案】 ①. 3 ②. 50 【解析】 48 37 37    ( ) 【分析】(1)1 升=1000 毫升<3500 毫升,2 升=2000 毫升<3500 毫升,3 升=3000 毫升
<3500 毫升; (2)根据乘数和积的关系,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越大,则积变大;任选一个大于 48 的数即可。 【详解】(1)3 升<3500 毫升 (2)48×37<37×50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积和乘数的关系,熟练掌握它们的关系并灵活 运用。 7. 在一副三角尺中,( )°和( )°的角可以拼成 105°的角。 【7 题答案】 【答案】 ①. 60 ②. 45 【解析】 【分析】一副三角板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30°、60°、45°、90°。将它们进行组合, 可得到的角有 60°-45°=15°,60°+45°=105°,60°+90°=150°,90°+45° =135°,90°+30°=120°,30°+45°=75°,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在一副三角尺中,60°和 45°的角可以拼成 105°的角。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用一副三角尺拼成角度情况的掌握,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的角都是 15°的整数倍。 8. 口袋里装了 4 个白球和 1 个红球,从里面任意摸一个,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8 题答案】 【答案】白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白球的个数>红球的个数,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则摸到白球 的可能性大。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里面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摸到的可能性小。 9. 下图中,有( )个直角,( )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组互相 垂直的线段。
【9 题答案】 【答案】 ①. 6 ②. 2 ③. 5 【解析】 【分析】大图形是正方形,有 4 个直角,正方形内部有 2 条线段,这两条线段也是互相垂直 的,此处有 2 个直角,所以图中共有 6 个直角;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有 2 组互相 平行的线段;正方形的 4 条边中,相邻的 2 条边互相垂直,有 4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正方形 内部还有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即有 5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详解】由分析可得:图中有 6 个直角,2 组互相平行的线段,5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点睛】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正方形的 4 条边相等, 且对边互相平行。 10. 根据 48 7 6 4800 700 (    ……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6 )……( ) 480 70 ( )……( ) 【10 题答案】 【答案】 ①. 6 ②. 600 ③. 6 ④. 60 【解析】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商不变, 余数也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800÷700=(48×100)÷(7×100)=6……600; 480÷70=(48×10)÷(7×10)=6……60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 一组图形,按“☆☆○□□☆☆○□□☆☆○□□……”排列,按这样的规律,第 53 个图形是( ),其中有( )个☆。 【11 题答案】 【答案】 ①. ○ ②. 22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图形是按照一组 5 个图形☆☆○□□,一直循环排列的,要知道
第 53 个图形,用 53 除以 5,余数是几,就从第一个图形开始数到几;每组图形中有 2 个☆, 用组数乘 2,再看余下的图形中有几个☆,再用所得积加这个数即可。 【详解】53÷5=10(组)……3(个) 10×2+2 =20+2 =22(个) 第 53 个图形是○,其中有 22 个☆。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依照这个规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问题。 12. 向一个空瓶中倒入 3 杯水,连瓶重 550 克;再倒入 2 杯水,连瓶重 750 克。一杯水重 ( )克,空瓶重( )克。 【12 题答案】 【答案】 ①. 100 ②. 250 【解析】 【分析】用 750 减去 550 的差求出 2 杯水的质量,用它们的差除以 2 求出一杯水的质量;用 550 减去 3 杯水的质量即可求出空瓶的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750-550)÷2 =200÷2 =100(克) 550-3×100 =550-300 =250(克) 则一杯水重 100 克,空瓶重 250 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杯水的质量,再进一步解答。 13. 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 90 分,英语 96,三门课的平均分是( )分。 【13 题答案】 【答案】92 【解析】 【分析】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 90 分,90 乘 2 求出语文与数学的总分,再用这个积加 96 求 出三科的总分,最后用三科总分除以 3 即可求出三科的平均分。
【详解】90×2=180(分) (180+96)÷3 =276÷3 =92(分) 【点睛】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总数÷份数,解答此题得先求出语文与数学的总分。 14. 4□3÷43,□填( )商的末尾有 0。 【14 题答案】 【答案】3、4、5、6 【解析】 【分析】要使 4□3÷43 的商的末尾有 0,说明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的前两位 4□≥43, 并且第一次除得的余数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组成的数要小于 43。据此解答。 【详解】商 是两位数,所以:4□≥43,□里可以填 3、4、5、6、7、8、9。 当□=3 时,433÷43=10……3 当□=4 时,443÷43=10……13 当□=5 时,453÷43=10……23 当□=6 时,463÷43=10……33 当□=7 时,473÷43=11 当□=8 时,483÷43=11……10 当□=9 时,493÷43=11……20 所以当□里填 3、4、5、6 时,商的末尾有 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15. 9:00 时针和分针成( )°,8:30 时针和分针成( )°。 【15 题答案】 【答案】 ①. 90 ②. 75 【解析】 【分析】钟面上 12 个数字,以表芯为旋转点,表针转一圈是 360°,被 12 个数字平均分成 12 份,每一份也就是两数之间夹角是 30°。9:00 时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 9,时针和分 针之间的夹角是:3×30°=90°;8:30 时针指向 8 和 9 中间,分针指向 6,时针和分针之 间的夹角是:30°×2+15°=7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9:00 时:3×30°=90°;
8:30 时:30°×2+30°÷2 =60°+15° =75° 【点睛】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要知道钟表 12 个数字,每相邻 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 30 度。 三、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 6 分,每空 1 分) 16. 一条( )长 6 厘米。 B. 射线 C. 线段 A. 直线 【16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A.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 B.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 C.线段有两个端点,能测量长度; 【详解】A.直线不能测量长度; B.射线不能测量长度; C.线段能测量长度; 故答案为:C 【点睛】线段有长度,长度是可以用直尺度量的。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特 点的掌握情况。 17. 甲容器可盛水 2000 毫升,是乙容器的一半,乙容器可盛水( )。 B. 40 升 C. 1000 毫升 A. 4 升 【17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甲的容积是乙的一半,2000 毫升乘 2 即为乙容器的容积,再将单位化为升即可。 【详解】2000×2=4000(毫升) 4000 毫升=4 升 故答案 为:A 【点睛】1 升=1000 毫升,此题可先换算单位,也可以先计算再换算单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