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 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35 分) 不紧张,放轻松,先给你们发福利。 1. 请赏读如图这幅书法作品,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诚信赢天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2.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作文。老师要请你点评。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 qióng,树干粗粗壮 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 绿。树皮在寒风中呈现出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 jì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清静安闲,觉得胸若虚谷、 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 (1)写汉字或者注音。 天 qióng ____ jì然不动_____ 虬.____劲 巍.____峨 (2)划“﹏﹏”的句子写得很有特色。描写要抓住事物主要特征,这里突住了树皮的 _______,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与松针、红日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______________(请你 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来形容)的“冬日香山图”。 (3)同学修改作文时,在短文里加了一句“树皮粗糙,沟壑纵横,又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 者布满皱纹的脸庞。”你觉得这个句子写在这里与整体内容不协调,把它去掉了。同学不解, 请向他说明理由。 【答案】(1) ①. 穹 ②. 寂 ③. qiú ④. wēi (2) ①. 色彩(颜色) ②. 色彩斑斓(五彩缤纷) (3)整段内容突出的是松树“生命的力量”,表现冬日里生命的活力,你把树皮比作老人 苍老的脸,与本段主题内容不一致。所以这个比喻句要去掉,你说对不对?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天穹:形容像半个球面覆盖大地的天空。读音 tiān qióng。 寂然不动: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读音 jì rán bù dòng。 虬劲:盘曲而有力。读音 qiú jìn。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峻。读音 wēi é。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内容,概括景色特点。 根据句子中的“紫红色”可知,这是描写的树皮的颜色。再根据文中句子“看着这红日绿 松”可知还有绿色、红色,所以最后一空“冬日香山图”可用色彩斑斓形容。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及语言表达能力。 可先根据文段内容说明为什么该去掉,再征求同学意见。根据文中句子“十几株两抱之粗的 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 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可知,作者描写的松树充满了生机活力。再根据文句“树皮 在寒风中呈现出紫红色,像壮汉的脸”“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 剩下这两样东西了”可知,冬天的香山依然充满力量的。而同学加上的句子“树皮粗糙,沟 壑纵横,又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布满皱纹的脸庞”描绘的是松树的沧桑,与整段内容不一 致,是不是应该去掉呢,你觉得呢? 生活处处是语文,学好语文,涵养气质。 3. 暑假里,你和同学乘坐扬州运河游船,体验了一番运河沿岸风光。同学在日记里写下: “扬州,可谓一座灵动的水城。自古以来,歌咏扬州水上风光的名篇佳句_______。”请你 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成语,使句子表达完整( ) A. 连篇累牍 B. 络绎不绝 C. 眼花缭乱 D. 不胜枚 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连篇累牍,文辞非常冗长。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C.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D.不胜枚举,意思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这里写歌咏扬州水上风光的名篇佳句很多,无法一一全举出来,故选 D。 4. 选茶、斟茶、敬茶、喝茶有许多讲究,如须双手奉茶,用谦辞、敬辞等。春节,舅舅一 家三口远道而来,请选出符合..上述材料中茶道礼仪的一项( )
A. “舅舅,您舟车劳顿,令尊还没回,我为您泡上一杯绿茶,代他表示歉意和欢迎。” B. “舅妈,清茶七分满,情意装满杯。看您面容憔悴,气色不佳,请喝杯红茶暖胃驱寒。” C. “表哥,听说你拉肚子,贤弟泡上白茶一杯,愿你早日康复。” D. “舅舅,绿茶是峨眉特产,现惠赠给您,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有误,“令尊”是称呼对方父亲的敬辞,可改为“家严”; C 有误,“贤弟”是称呼对方的敬辞,可改为“小弟”;“白茶”主要是清热降火,功用 不对; D 有误,“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与财物,可改为“敬赠”。 故选 B。 5. 下列对课文鉴赏及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徽因,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 B.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 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 此诗的句式富有跳跃感和音乐性,词语的选取都非常考究,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 氛。 D. 这首诗追求的美是一种整体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 使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C.本诗的选词比较柔和、中性,结合“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等词可知,“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的说法有误; 故选 C。 6. 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 .....的一项是( ) A. 南方某名牌高中校长陈立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拖着病体,独身来偏远 的贵州大山里义务支教,为他们带去新的教育理念。 B.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当游船驶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一望无际的 低平的原野展现在游客的眼前。 C. 中秋佳节的傍晚,漫步在苏州河边,独在异乡求学的他用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波江上使人愁”来表达心情,最为恰当了。 D. 从杭州到黄山的高速铁路,被誉为“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傍晚时候“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游客可以透过高铁车窗纵览诗情画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理解。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不 符合从杭州到黄山的高速铁路上看到的景象。故选 D。 7. 默写。 李白的豁达人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革命领袖的壮志豪情是: “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的生活哲理是:“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范文正公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 楼记》)苏东坡的美好祝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他们 都给了我们鼓舞人心的力量与勇气。 【答案】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 数风流人物 ③. 还看今朝 ④. 沉舟侧畔 千帆过 ⑤. 不以物喜 ⑥. 不以己悲 ⑦. 但愿人长久 ⑧.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沧、畔、己、婵、娟”等字的正确书写。 8. 综合性学习。 近日,《孤勇者》成儿歌神曲,引发社会热议,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儿歌的探究兴趣。请你 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小组同学将网络搜索到的 100 首儿歌进行了内容分析。请你依据图表,将下面的分析 材料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流行儿歌的内容情境构成 主题 主角 习惯培 知识启 自主实 自我述 实体形 虚构形 养 21 蒙 22 践 32 求 25 象 76 象 24 气氛 恬 静 52 伤 感 6 欢 快 42 首先,儿歌主题涉及儿童教育的不同方面。其中,①______,表明当今社会普遍强调儿 童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②______,这说明人们并不愿意总是将孩子置于虚幻世界中,而更注重引导儿童 通过实体形象认识客观世界。 此外,情绪管理对于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儿歌情感气氛偏于恬静、欢快,这是为了 ③______ 。
(2)你在家高唱《孤勇者》,妈妈十分不解。依据情境,你如何应对?请结合节选歌词,补 全对话。 《孤勇者》(节选)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妈妈:孤勇孤勇,孤苦伶仃,散兵游勇。有啥好结果?我看你不如多刷两道题吧!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句歌词引起了你的思考,英雄不一定只在万众瞩目 的聚光灯中,请你从生活中举两个例子来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1) ①. “自主实践”类儿歌数量最多(比例最高、最普遍) ②. 儿歌主 角实体形象远多于虚构形象 ③. 以积极情绪引导儿童健康成长,折射出儿童教育观 (2)示例:妈妈,“孤勇”也可以这样理解:孤身前进,勇往直前。这首歌让我感觉到一 种力量,哪怕身处黑暗,也要不断奋战。有这种精神才能努力学习啊! (3)合乎题意即可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图表。 由题干提示“儿歌主题涉及儿童教育的不同方面”找到“儿歌主题”部分,“自主实践 32”数据最高,表明“自主实践”类儿歌数量最多;由图表“主角”中“实体形象 76”“虚 构形象 24”分析,儿歌主角实体形象远多于虚构形象;结合题干“儿歌情感气氛偏于恬静、 欢快”和图表中“气氛”“欢快 42”“恬静 52”“伤感 6”分析,是为了以积极情绪引导 儿童健康成长,折射出儿童教育观。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情景对话。 结合《孤勇者》歌词及意义,向妈妈解释唱这首歌带来的好处。如“战吗?战啊!以最卑微 的梦”,歌词强调了“孤勇者”不屈服现实,勇于挑战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能给我们以 鼓励。且曲调铿锵有力,增添前行的力量。激励我们应该像歌词的孤勇者那样不卑不亢努力 前行。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知识积累。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句歌词意思是英雄不一定只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中,其实 英雄可能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们勤勤恳恳、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他们可以是冒着寒
风、顶着烈日的清洁工;可以是用晶莹的汗珠和大把的青春换来万家光明的电业工人;可以 是天天穿着白大褂、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可以是默默耕耘在讲台上,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 传递给下一代的园丁。 以下内容需要用你的阅读积累与洪荒之力,请仔细审题。 二、阅读理解(52 分) 9. 名著阅读。 [读·有法] 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有:①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②品味诗歌的语言;③把握诗歌的意象; ④体会诗歌的情感。 [读·有例] 《艾青诗选》阅读卡(示例) 篇目 《我爱这土地》 注意诗歌的表现 形式 形式多样,无韵脚。 品味诗歌的语言 “嘶哑”,写出一只历经磨难的鸟用整个生命在歌唱和抗争。 把握诗歌的意象 “土地”象征着伤痕累累的祖国,“河流”象征着郁结在人们心中 的悲愤。 体味诗歌的情感 “常含泪水”“爱得深沉”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读·有成] 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阅读诗歌,结合示例完成阅读卡。 《太阳》阅读卡 篇目 《太阳》 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形式多样,善用排比。 一九三七年春 品味诗歌的语言 ①________________(可从修辞、句式、词语等角度赏析) 把握诗歌的意象 ②_______________ 体味诗歌的情感 对光明的赞颂,对希望的追求。 关于艾青 他的诗歌中多用此类意象,所以他也被称为③“_________” [读·有感] (2)《艾青诗选》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虽多灾多难、饱经沧桑,但人民仍勇于抗争、自强不息。 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精神也是种自强不息。 请从以下名著中选一个人物,说说他(她)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A.《傅雷家书》 B.《红星照耀中国》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平凡的世 界》 【答案】(1) ①. (示例)“太阳向我滚来”,一个“滚”字,写出了太阳的气势,表 现其势不可挡、雷霆万钧之势。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到来是必然的。 “被火焰之手撕开”,“撕”字写出了太阳的火焰之烈,突出了太阳气势之盛。 ②. “太 阳”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③. 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2)(示例 1)保尔一生经历很多磨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在他 的眼中,所有困难都是对自己的考验,每一次考验都能让自己向生命高峰攀登。在他的身上 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示例 2)孙少平是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一个有知识的农村青年。他务实,勇 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梁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
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 【解析】 【小问 1 详解】 ①本题考查品味诗歌的语言。 解答此题,先确定赏析的角度,可从修辞、句式、词语等角度展开,再从诗歌中选出例句进 行赏析品味,注意结合全诗的主旨赏析。 示例:善用排比,“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诗人开篇使 用排比修辞,连用三个“从……”极力渲染太阳到来时的悲壮场景,暗示着光明诞生于黑暗 和死亡。“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再次使用排比 修辞,气势强劲,写出太阳的强大威力,一扫陈腐、黑暗之气,以不可阻挡的势头,给大地 带来生机。 ②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意象。 诗人写太阳来了之后的巨大影响:“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 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这里诗人要告诉我们,太阳来后,大地上的万物都 在复苏,充满了一派生气。“生命”“高树”“河流”“虫蛹”“群众”“城市”都象征着 生活中的新生命、新气象。可知,诗歌中“太阳”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③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火把”的意向,表达光明、自由、胜 利的不懈追求。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鉴赏。 从《傅雷家书》《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四部名著中选一个人 物进行鉴赏,分析他(她)身上体现的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 等精神,体现他们的自强不息。 示例:保尔·柯察金一生追求世界上最美丽的事业——人类的解放。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 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明往直前,勇于承担。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 也没有放弃,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用自己的力量默默为至爱的人类解放事业奉献。可以说, 他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事奉献了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自强不息, 永不言败。 (一)古诗阅读。(6 分) 10.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