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习近平总书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下列行为不利于...扬州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是
A. 分类回收垃圾
B. 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C.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袋
D. 工厂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分类回收垃圾,可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做法合理;
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做法不合理;
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做法合理;
D、工厂废液处理后再排放,不污染环境,做法合理。
故选:B。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C. 木材加工成家具
D. 干冰升华
【答案】A
【解析】
【详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有葡萄糖、氧气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无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材加工成家具无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无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3. 下列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B. O
C. N
D. Ca
A. Fe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元素 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此选项正确;
B、氧元素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此选项不正确;
C、氮元素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此选项不正确;
D、钙元素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 A。
4. 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调味用的食醋
B. 炒菜用的铁锅
C. 温度计中的水银
D. 洁净的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调味用的食醋是由水、醋酸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炒菜用的铁锅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 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溶解,能使液体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温度降低;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
故选 C。
6.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N
B. O2
C. N2
D. 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
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 C。
7.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B. 干冰
C. 石墨
D. 食盐
A. 金属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C、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其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
B. +2
C. +1
D. -2
A.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氧元素显-2 价,设铋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2x+(-2)×3=0,则 x=+3 价。
故选:A。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吹灭酒精灯
B.
测溶液 pH
C.
过滤
D.
取用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 选项是错误的操作,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B 选项是错误的操作,
测溶液的 pH 不能直接伸入溶液;C 选项是错误的操作,过滤时液体要沿玻璃棒倒下;D 选项
取用液体的操作是正确的,答案选择 D
考点:基本操作
10. 硒(Se)被称之为生命必需元素之一、如图是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 34
C. 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
D. 硒原子的中子数是 34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34,
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
不符合题意;
D、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9-34=45,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下列生活现象不能用微粒性质解释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B. 电灯通电发光
C. 湿衣服在太阳下更易晾干
D. 金属热胀冷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人周围,被人闻到,正确;
B、电灯通电发光不能用微粒性质解释,错误;
C、湿衣服在太阳下更易晾干,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正确;
D、金属热胀冷缩,是微粒间隔距离的改变,正确。
故选 B。
12. 丁烷是香烟产生的有毒物质,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 X +13O2=8CO2+ 10H2O,丁烷的
化学式为
A. C4H8
【答案】C
【解析】
B. C4H8O
C. C4H10
D. C4H10O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求物质的化学式,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
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解题,反应后有 8 个碳原子 26 个氧原子、20 个氢原子,反应前由 26 个
氧原子,所以丁烷的化学式为 C4H10;答案选择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13. 有研究表明,土壤酸性越强,烟叶中有害元素镉、铅含量就越低。下面 4 个不同 pH 土
壤种植的烟叶中镉、铅含量最低的是
A. pH=5.3
【答案】A
B. pH=5.8
C. pH=6.5
D. pH=7.3
【解析】
【分析】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
越强;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
【详解】A、pH=5.3,小于 7,显酸性。
B、pH=5.8,小于 7,显酸性。
C、pH=6.5,小于 7,显酸性。
D、pH=7.3,大于 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pH=5.3 的土壤 pH 最小,酸性
最强,烟叶中镉、铅含量最低。故选:A。
14. 酚酞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酚酞化学式为 C20H14O4.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酚酞中 C、H 元素的质量比是 120:7
C. 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18
D. 酚酞是由 38 个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酚酞化学式为 C20H14O4 可知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此选项表述
正确;
B、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20):(1×14)=120:7,此选项表述正确;
C、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20+1×14+16×4=318,此选项表述正确;
D、酚酞是酚酞分子构成的,每一个酚酞分子是由 38 个原子构成的,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 D。
15.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 18g,通入足量的灼热的 CuO 充分反应后,得到 CO2 的总质量为 22g,
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B. 1:2
C. 2:1
D. 3:8
A. 1:1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
素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相同,故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00% 6g
,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g:(18g-6g)=1:2。
22g
12
44
故选 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
16. 下列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物质的是
B. 洗涤剂
C. 肥皂水
D. 橙汁
A. 柠檬汁
【答案】AD
【解析】
【分析】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正确;
B、洗涤剂显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错误;
C、肥皂水显碱性,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错误;
D、橙汁中含有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17. 如图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B. 量筒的作用可以测量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C. 集气瓶上方的空气对二氧化碳的纯度没有影响
D. 二氧化碳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故正确;
B.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所以量筒的作用可以测量收集二氧化碳气
体的体积,故正确;
C.集气瓶上方的空气对二氧化碳的纯度有影响,造成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故错误;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正确。
故选:C。
18.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 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
C.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3:2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H2
高温
催化剂
C+4H2↑
【答案】AB
【解析】
【分析】在反应前后不变的分子,说明没有参加反应,由图示可知,反应的方程式:
CH
4
高温
催化剂
+2HC
。
2
【详解】A、反应物是由一种物质,生成物有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 A 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故 B 正确;
CH
C、由反应方程式: 4
高温
催化剂
+2HC
2
错;
,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12:4=3:1,故 C
CH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高温
催化剂
+2HC
2
,故 D 错。
故选:AB。
1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