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浙江温州乐清市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浙江温州乐清市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 答案 (时间:80 分钟) 一、我会选。 1. 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 李丽近几年的身高变化情况 B. 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C. 温州某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D. 五一假期雁荡山景区游客人数增减情况 【答案】B 【解析】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 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征可知,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应当用条形统计图比较适合。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不同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 如图,从一个体积是 30cm 的长方体木块中挖掉一小块,这个图形的表面积( 3 )。 A. 和原来的长方体一样大 B. 比原来的长方体大 C. 比原来的长方体小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分析】观察图例,从一个长方体木块顶点挖掉一小块,表面积减少了 3 个小正方形,又增 加了 3 个小正方形,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从一个体积是 30cm 的长方体木块顶点挖掉一小块,这个图形的表面 3
积和原来的长方体一样大。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3.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任意一个大于 2 的偶数,一定能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和。”下 面与哥德巴赫猜想相符合的是( )。   A. 80 43 37 46 45 1   B. 73 71 2   C. 64 51 13  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 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据此逐项分析。  ,80 是偶数,43 和 37 都是质数,正确;   【详解】A.80 43 37 B.73 71 2 C.64 51 13 D. 46 45 1    ,73 是奇数,错误;  ,51 是合数,错误;  ,45 是合数,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 按因数的个数分,非零自然数可以分为( )。 A. 质数和合数 B. 奇数和偶数 C. 质数、合数和 1 D. 奇数、 偶数和 1 【答案】C 【解析】 【分析】因为 1 只有它本身 1 个因数,所以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由此按因数的个数 分,非零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 1,这三类。 【详解】由分析可知: 按因数的个数分,非零自然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 1,这三类。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此题要明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要注意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按因 数的个数分,非 0 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和 1 三类。
5. 分母是 6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B. 5 C. 3 D. 2 A. 6 【答案】D 【解析】 【分析】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最简分数定义: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 1 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 据此写出所有分母是 6 的最简真分数,数一数即可。 【详解】分母是 6的最简真分数有 1 6 、 5 6 ,共 2 个。 故答案为:D 【点睛】关键是理解真分数和最简分数的含义。 6. 如图四个由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中,从正面看是 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别从正面观察各选项中的几何图形即可解答。 【详解】A. 从正面看图形为 ; B. 从正面看图形为 ; C. 从正面看图形为 ;
D. 从正面看图形为 。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 3 8 的分母加上 16,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 B. 加上 6 C. 加上 16 D. 减去 16 A. 乘 2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计算分母加上 16 后扩大的倍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求出新的分子,即可求得。 【详解】(8+16)÷8 =24÷8 =3 3×3-3 =9-3 =6 所以,分子应该乘 3 或加上 6。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 某校教师接近 50 人,要求全部教师在一周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其中有 1 2 的教师在周一 完成检测, 1 3 的教师在周二完成检测, 这个学校的教师人数可能是( )。 A. 24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 1 2 B. 36 的教师在周一完成检测, 1 8 1 3 的教师在周三完成检测,其余的教师周四去检测, C. 48 D. 56 的教师在周二完成检测, 1 8 的教师在周三完成检 测,所以这个学校教师的人数应该是 2、3、8 的公倍数,再在公倍数里找出接近 50 的数, 即是学校的教师人数。
【详解】因为 2 和 3 是互质数,所以 2 和 3 的最小公倍数是 6。 2、3 的公倍数有 6、12、18、24、30、36、42、48、54⋯ 8 的倍数有:16、24、32、40、48、56⋯ 所以 2、3、8 的公倍数有 24、48⋯ 因为人数接近 50 人,所以这个学校的教师人数可能是 48 人。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求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及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9. 一杯纯果汁,明明喝了 1 2 杯后,觉得太浓,就加满了水,又喝了 1 2 杯,然后去踢足球了。 明明两次喝下的纯果汁是( )杯。 A. 1 4 【答案】C 【解析】 B. 1 2 C. 3 4 D. 1 【分析】把整杯果汁看作单位“1”,第一次喝了整杯果汁的 1 2 ,还剩下(1- 1 2 ),第二次喝 了剩下的 1 2 ,用乘法求出第二次喝的果汁占整杯果汁的分率,最后用加法求出两次一共喝下 的纯果汁,据此解答。 【详解】 1 2 +(1- 1 2 )× 1 2 × 1 2 + + 1 2 1 4 (杯) = = = 1 2 1 2 3 4 所以,明明两次喝下的纯果汁是 故答案为:C 3 4 杯。 【点睛】用分数乘法求出第二次喝的果汁占整杯果汁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 有 5 个外观相同的球,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比其它球要轻些,从图中推断( )号球 是次品球。
B. 4 C. 3 D. 2 A. 5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一个次品比其它球要轻,左图中天平的右端向上升起,说明 3 号球和 4 号球加起来的重量偏轻,即 3 号球和 4 号球肯定有一个球是次品;右图中 3 号球和 5 号球重量相等,天平平衡,说明 3 号球不是次品,继而证明这个次品球是 4 号球。据此解 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从图中可推断 4 号球是次品球。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找出次品。 二、我会填。 11. 分数 3 8 有( 数。 )个分数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 【答案】 ①. 3 ②. 13 【解析】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真分数的分母是 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真分数的分子是几分数中就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 数为 2,再把 2 化为分母是 8 的假分数,最后求出两个分数分子的差,据此解答。 16 8 里面有 3 个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为 2,2= 1 8 3 8 3 8 【详解】分数 的分数单位是 , ,16- 3=13,则再添 13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点睛】掌握分数单位的意义并熟记最小的质数为 2 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 在 b 7 (b 为自然数)中,当b (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当b ( )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 【答案】 ①. 7 ②. 6
【解析】 【分析】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因此,分子最大为 6 时,即 是最大的真分数;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因此,分子最 小为 7 时,即是最小的假分数。 (b 为自然数)中,当b  7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当b  6 时,它是最大 【详解】在 b 7 的真分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记住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12       3 8 24    21     (填小数)。 【答案】32;9;56;0.375 【解析】 【分析】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把分数写成除法形式,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 即可;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化为小数。 3 8 = 3 3  8 3  = 9 24 , 3 8 = 3 7  8 7  = 21 56 ,3÷8=0.375 【详解】 = = =12÷32, 12 32    0.375 (填小数) 3 8 3 8 3 4  8 4  9 24  12 32 21  56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的体积约是 0.3( ) 一间教室的空间约是 200( ) 【答案】 ①. 立方分米##dm3 ②. 立方米##m3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个苹果的体积应用“立方分 米”作单位;计量一间教室的空间应用“立方米”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个苹果的体积约是 0.3 立方分米 一间教室的空间约是 200 立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15. 如图钟面,指针从“12”开始,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 90 度,这时指针指向数字( )。
【答案】“3” 【解析】 【分析】时钟上 12 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是 30 度。指针顺时针旋转 90 度,经过了 3 个大格,则指针从“12”顺时针旋转到“3”。 【详解】3×30°=90° 指针从“12”开始,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 90 度,这时指针指向数“3”。 【点睛】本题是一个钟表问题,钟表 12 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 30°,借助 图形,更容易解决。 16. 把5kg 盐平均分装成 8 包,每包重( )kg ,每包的质量是总质量的( )。 【答案】 ①. 【解析】 5 8 ②. 1 8 【分析】每包盐的质量=盐的总质量÷平均分装的包数;每包盐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分率=1 ÷平均分装的包数;据此解答。 【详解】5÷8= 1÷8= 1 8 所以,每包重 5 8 5 8 ( kg ) kg ,每包的质量是总质量的 1 8 。 【点睛】前者求的是每包盐的具体质量,后者求的是每包盐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分率,注意二 者的区别。 17. ( )个棱长1cm 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棱长1dm 的大正方体,把这些小正 方体排成一排组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 【答案】 ①. 1000 ②. 1000cm 【解析】 【分析】用棱长 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 1dm 的大正方体,那么大正方体的每条棱长上 都有 10 个小正方体,所以需要:10×10×10=1000(个) 则把 1000 个正方体排成 1 排的长度为:1000×1=1000(cm)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