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 卷及答案 答题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3 分) 1. 在 2、3、4、15 这四个数中,质数有( ),合数有( ),奇数有( ), 偶数有( )。 【答案】 ①. 2 和 3 ②. 4 和 15 ③. 3 和 15 ④. 2 和 4 【解析】 【分析】根据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不 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个自然数叫做 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那么这个自然数叫做合数,据此解 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在 2、3、4、15 这四个数中,质数有 2 和 3,合数有 4 和 5,奇数有 3 和 15,偶数有 2 和 4。 【点睛】本题考查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明确它们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 9 的因数有( )个,倍数有( )个。 【答案】 ①. 3 ②. 无数 【解析】 【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列举 出 9 的所有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 9 的倍数是无限的,9 的因数有 1、3、9 共 3 个。 【点睛】此题考查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应熟练掌握其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1 3 =  =( 3.  )÷27=   。 15 【答案】6;9;5 【解析】 【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
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得到除法算式,据此解答。 【详解】 1 3  1 3   2 2  2 6  5 15  1 5  3 5  1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 12cm,高是 8cm,它的面积是( )cm2。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 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答案】 ①. 48 ②. 96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结合题中数据,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三角形面积:12×8÷2=48(cm2) 平行四边形面积:12×8=96(cm2)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48cm2,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96cm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 积=底×高。 5. 4000m2=( )公顷;7km2=( )公顷。 【答案】 ①. 0.4 ②. 700 【解析】 【分析】低级单位 m2 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 10000 即可; 高级单位 km2 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 100 即可。 【详解】4000m2=0.4 公顷 7km2=700 公顷 【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 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6. 盒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笑笑摸了 20 次,摸到了红球 16 次,黄球 4 次,由此可推 测,盒子里( )色的球可能多,( )色的球可能少。 【答案】 ①. 红 ②. 黄 【解析】 【分析】盒子中哪种颜色的球的数量越多,则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然后比较出摸到两种球
的数量的多少,即可判断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多,哪种颜色的球可能少。 【详解】20>16>4 盒子里红色的球可能多,黄色的球可能少。 【点睛】当不需要准确地计算可能性的大小时,可以根据个数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7. 18 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答案】 ①. 36 ②. 6 【解析】 【分析】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可知: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 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解答。 【详解】12=2×2×3 18=2×3×3 12 和 18 公有的质因数是:2 和 3 12 独有的质因数是 2,18 独有的质因数是 3,所以 12 和 18 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最 小公倍数是:2×3×2×3=3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先把两个数分别分解 质因数,再找准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 8. 在 括号里填上“>”“<”或“=”。 13 8 【答案】 19 24 ①. > 5 20 ②. = ③. > ( ) ( ) 3 12 3.14÷0.41( )3.14 【解析】 【分析】 13 8 与 19 24 可判断两数大小; 最简分数 1 4 是假分数与真分数的大小比较,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真分数都小 1,即 5 20 与 3 12 是异分母的大小比较,通过观察发现,两数都可以约分,化成 ,可判断两数相等;3.14÷0.41 与 3.14 大小比较,根据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一 个小于 1 的数,所得的商比这个数大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13 8 (>) 19 24 5 20 (=) 3 12 3.14÷0.41(>)3.14 【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了解真、假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明确被除 数和商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30cm2,高是 6cm,与高对应的底是( )cm。
【答案】10 【解析】 【分析】依据三角形的面积 S=ah÷2,得出 a=2S÷h,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详解】30×2÷6 =60÷6 =10(c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10. 1 2 9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答案】 ①. 【解析】 1 9 ②. 11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带分数,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看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1 2 9 的分数单位是( 1 9 ),它有(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点睛】掌握分数单位的概念及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选择。(每空 2 分,共 12 分) 11. 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 3 倍,它的面积( )。 A. 扩大到原来的 3 倍 C. 扩大到原来的 9 倍 【答案】A 【解析】 B. 扩大到原来的 6 倍 D. 无法判断 【分析】三角形底不变的情况下,高扩大多少倍,面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题。 【详解】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 3 倍,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3 倍。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2. 把一根绳子对折 3 次,其中每一小段是这根绳子的( )。 A. 1 8 【答案】A 【解析】 B. 1 6 C. 1 4
【分析】一根绳子连续对折 3 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 2×2×2=8 段,再由分数的意 1 8 。据此解答。 义可知每小段是全长的 1 8 ; 【详解】1÷8=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对折 3 次把绳子分成的份数,进一步利用分数的意义解答。 13. 鸡兔同笼,有 12 头,32 条腿,那么兔有( )只。 A. 4 【答案】A 【解析】 B. 6 C. 8 【分析】可以假设全是鸡,则有腿 2×12=24(条),比实际少了 32-24=8(条),而每只 兔有 4 条腿,少算了 4-2=2 条,所以兔=8÷2=4(只),据此解答。 【详解】(32-2×12)÷(4-2) =8÷2 =4(只)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后的情 况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4. 下面分数中,( )的分数值最大,( )的分数单位最大。 ; A. 3 10 3 5 【答案】C B. 3 5 ; 3 10 C. 7 8 ; 3 5 【解析】 【分析】把三个分数进行通分,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可确定谁的分数值最大,比较这三个分 数的分数单位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 12 40 , 3 5 = 24 40 , 7 8 = 35 40 3 10 < 1 10 , 3 5 的分数单位是 1 5 , 7 8 的分数单位是 1 8 , 12 40 3 10 1 10 < 24 40 35 40 的分数单位是 < 1 8 < 1 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比较分数值和分数单位大小不同知识的掌握情况。 15. 下面各组数中,只有公因数 1 的一组是( )。 A. 63 和 81 【答案】C 【解析】 B. 34 和 51 C. 13 和 36 【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据此解答。 【详解】A.因为 63 和 81 都是 9 的倍数,所以 63 和 81 的公因数有 1、3、9; B.因为 34 和 51 都是 17 的倍数,所以 34 和 51 的公因数有 1、17; C.13 和 36 只有公因数 1,也就是 13 和 36 是互质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因数、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三、计算。(共 26 分) 16. 竖式计算。(除不尽的精确到百分位) 6.12÷3= 88.4÷9≈ 4.2÷0.28= 【答案】2.04;9.82;15 【解析】 【分析】根据小数除法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方法相同,只是商的小数点 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利用除法除数与被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 的倍数商不变,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然后再按整数除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 对齐;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保留小数的位数。 【详解】6.12÷3=2.04 88.4÷9≈9.82 4.2÷0.28=15 2. 0 4 3 6. 1 2 6 1 2 1 2 0 17. 脱式计算。 ; ; 1 5 0.28 4. 2 2 8 1 4 0 1 4 0 0
(1)21.6÷0.18-10.4 (2)1.6×(2.25+10.5÷1.5) (3)25×32×1.25 【答案】(1)109.6;(2)14.8;(3)1000 【解析】 【分析】(1)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2)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括号里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乘法; (3)先把式子转化为 25×(8×4)×1.25,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1)21.6÷0.18-10.4 =120-10.4 =109.6 (2)1.6×(2.25+10.5÷1.5) =1.6×(2.25+7) =1.6×9.25 =14.8 (3)25×32×1.25 =25×(8×4)×1.25 =25×4×(8×1.25) =100×10 =1000 18.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 【答案】22cm2;450cm2 【解析】 【分析】由题可知,第一个图形是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 数据进行解答即可;第二个图形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可以根据三角形面积=底× 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代入数据,求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加即可
解答。 【详解】(3+8)×4÷2 =11×4÷2 =44÷2 =22(cm2) 25×16÷2+25×10 =400÷2+250 =200+250 =450(cm2) 四、实践操作。(19 分) 19. 实践操作。 在右边的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 8cm2 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一个。(每个小正方形面 积代表 1cm2)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先依据它们的面积都是 8 平方厘米,分别确定出三角形的底和高、梯形的上底、下 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从而可以作出符合要求的图。 【详解】由“它们的面积都是 8cm2”可以确定三角形的高为 2 厘米、底为 8 厘米; 梯形的上底为 1 厘米、下底为 3 厘米、高为 4 厘米; 平行四边形的底为 4 厘米、高为 2 厘米; 所以,作图如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