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聒.噪(guō) 攫.取(jué) 星宿.(sù) 走头.无路(tóu) B. 庇.护(bì) 勾.当(gòu) 气概.(gài) 郑重其事.(shì) C. 恣雎.(suī) 纤.维(xiān) 较.量(jiǎo)不足为据.(jù) D. 嗤.笑(cī) 摧.残(cuī) 安祥.(xiáng)重峦叠嶂.(zhàng)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每个时代都有属于特定时空范围的民俗文化,有的是民间______,有的是设计引导 产生。古时乡村基于农事生产与历史文化,形成了多样的、有着特定社会功能的集体活 动,比如龙舟竞渡、舞龙舞狮、节日庆典等。这些传统民俗,初衷多是解决现实问题, 多_____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______民俗能通过集体活动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起到倡导文化认同、内化伦理规范、______社会团结的柔性治理 作用。 A. 约定俗成 采取 总之 增加 B. 蔚然成风 采取 所以 增加 C. 约定俗成 采用 总之 增进 D. 蔚然成风 采用 所以 增进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既有物阜民丰的内涵,也凸显出其与生俱来的文明属性和 特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英国哲学家罗素认 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 中华民族曾对人类文 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捉摸的重大贡献 。小康中国既秉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 又开放创新、向其他文明汲取智慧和营养,由此产生了新的物质、制度、文化,创造了 璀璨..的精神成果。小康社会必将不断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 A. “古老”是名词,“秉承”是动词,“优秀基因”是偏正短语。 B.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不可捉摸”改为“不可限量”。 C. “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这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D. “小康社会将不断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这句中,“将”作谓语。 4. 某中学开展“影视话名著”主题活动,同学们展示各自截取的名著影视剧剧照,并 展开了讨论,下列发言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张剧照出自《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一段,从左到右依次是关羽、刘备、张飞, 此书作者为罗贯中,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B. 第②张剧照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画面,左边是王熙凤,右边是刘姥姥,《红楼梦》 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C. 第③张剧照描绘的是《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画面,后来还发生了“斗杀西门 庆”“醉打蒋门神”“风雪山神庙”等故事。 D. 第④张剧照是电影《简•爱》中的画面,本书引人入胜地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 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5. 诗文填空。 ①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可怜白发生! ③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④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词开头一句点明地域和季节,“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 与中原的不同。 B. 【乙】词上阕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 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
C. 两首词均有“酒”的元素,但都销不了浓重的乡愁,徒增郁积的乡思旅愁,最终化 为思乡之泪。 D. 两首词情景结合。甲词特点在于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朝廷消极防御的不满;乙词特 点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将秋色描写得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 7.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ㅤㅤ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 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ㅤㅤ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明•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ㅤㅤ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迈而不消,至十日犹 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 下皆缥碧,又四围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混 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 ㅤㅤ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 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 亦多矣! ㅤㅤ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邀八表,而返其怀。 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 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因笔之。 (选自明•沈周《记雪月之观》有删改)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至十日犹故.在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是.夜月出 C.人观.两奇 斯是.陋室(《陋室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D.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楼临水,下皆缥碧。 ②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因笔之。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二处) 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 (3) 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①乙文中表现雪映月光并显示出光的质感以及强度一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②同样是观雪,甲乙两文抒发的情感不同,张岱通过“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 记述,抒发了 A ______ ;沈周通过“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的记述,写出了对 B ______ 的感慨。(请用自己话总结) 8.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预计到 2020 年,全球会有 1/3 的人口近视;预计到 2030 年,全球会有 39.9%的人 口近视。而在中国,60 年前,中国大概有 10~20%的人近视,而现在超过 90%的青少年 近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我国的近视患者高达 6 亿人,其中中小学生人数 超过 1 亿,近视率近 50%,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 80%,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发病 的年龄越来越小、近视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摘编自《高中生近视率超八成?近视防控成国家战略》)【材料二】 ㅤㅤ 2018-2030 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目标图 【材料三】
ㅤㅤ青少年近视,有先天性遗传因素,另外就是环境因素:一是眼睛近距离使用时间长、 强度大,用眼角度不合理,加重了用眼负荷;二是缺少户外活动。当今大部分青少年学 习压力大,长时间看书、写作业,有的还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户外活动时间 普遍不足。研究发现,每周 19 小时的户外暴露能抵消高强度的视近活动的不良影响; 即使父母双方都近视,每周 10 小时户外暴露仍有保护作用,能预防近视发生。但近视 一旦已经发生,户外活动并不能控制近视进展。近视也不可逆转。 (摘编自《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为什么将近一半的中国人都近视?》)【材料四】 ㅤㅤ中国视觉健康恶化形势严峻,视力缺陷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 ㅤㅤ一位家长说:孩子近视后,视物模糊,眼睛酸胀疼干涩,视觉质量下降;精神难以 集中;交际、旅游外出、参加娱乐活动都有很多不便,很多体育活动都无法参加。 ㅤㅤ一位高考招生部门负责人说: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因为近视被限报专业拒之门外, 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 1.0 者,工科的海洋运输,民航管制等专业不可报考;任何一眼 裸眼视力低于 0.8 者,军事院校类指挥,潜艇,坦克,测绘专业也是不可报考的。 ㅤㅤ一位医生说:近视度数大于 600 度,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 退行性病变,容易引起视网膜脱落、视网膜变薄等,甚至黄斑病变等一系列可能致盲的 眼底疾病。 ㅤㅤ今年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青少年视力普遍恶化,从长远看将会严重威胁 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在可量化的社会经济成本中,视力受损患者的劳动参与损失严重, 高达 3900 亿元人民币,不容忽视。 ㅤㅤ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表示:国防部对《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历次修订,曾在 2000-2008 年期间 3 次放宽征兵视力标准要求。 (摘编自《我国目前青少年近视率如此之高,未来将会有什么影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全世界的近视患病率都在快速升高,在我国中小学生群体是近视患者的重灾区。 B.到 2030 年,我国 6 周岁儿童近视率照 2018 年相比将减少 7%,初高中生近视率将减 少 15%,一般省份和高发省份近视率逐步降低到 50%以下。 C.户外活动能抵消高强度的视近活动的不良影响,进而控制近视的进展,因此青少年一 定保持定量的户外活动时间。 D.视觉健康问题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利益,已经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 (2) 班级同学围绕“近视有无大危害”这一辩题展开辩论。请结合【材料四】将反方同 学的辩词补充完整。 正方:近视哪有那么大危害啊!无非“多戴一副眼镜”,若戴眼镜影响美观,还可以戴 隐形眼镜。
反方:对方说法有误,近视后,对个人来说,视物模糊,精神难以集中,诸多活动不变, 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升学,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难道这还不算危害大吗? 正方:就算如此,近视仅仅影响影响我个人的生活,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国家大张旗鼓 制定各种方案,实在没有必要。 反方: ______ ,因此近视绝非“多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近视不仅危害当代也影响 中国的未来。 9.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穿越摄像头的真情 ㅤㅤ①自从在家里装上监控摄像头,远在大都市的我,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乡下父母的 动向了。 ㅤㅤ②开始父母总是惦记着房子的角落里有个摄像头在“偷看“,于是,他们的行为举 止端庄隆重起来,吃饭前会向着摄像头的方向挥手微笑,表情憨厚又局促。 ㅤㅤ③偶尔瞟一眼,会看到他们还在摄像头前表演从没有过的相敬如宾。母亲脾气急, 有时会因为父亲越帮越忙而斥责他。现在好了,斥责到一半,她猛然想起摄像头的存在, 就赶紧拍拍老伴儿的手背以示安抚,又望一眼摄像头,以唇形一字一顿地说:“我跟你 爸——没——事——啊!”母亲是以这种方式告诉我用不着情急之下,驱车 300 多公里 回家劝架。照她的话说,我回来劝架吓她一跳,那嗓门十里外都听得见 。 ㅤㅤ④到了腊月,摄像头里经常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她用粗盐腌好了腊货,每天将那 一竹竿的腌腊物什抬出来吹晾,等到太阳落山,又小心翼翼地扛回家中。她还拿出一个 木澡盆,用艾草汁液揉搓糯米粉,做一批春节吃的青团,这些农活对她来说手到擒来....。 ㅤㅤ⑤那年工作任务忙。我早早打电话给父母,说年初二才能归家。父母在摄像头里面 失了神,母亲做饭做到一半,停了下来,似乎是失去了忙碌的兴致。爸爸只好接过锅铲, 好歹把菜炒完。 ㅤㅤ⑥这一天,他们破天荒...地忘了将那一竹竿腊货扛出去吹晾,满桌子的饭菜似乎都失 去了香气。最后,还是父亲打破沉默,给母亲满上了酒,还撕下鸡腿放在老伴碗里,似 乎在说:“他们不回来,咱自己吃。” ㅤㅤ⑦为了向儿女们宣告“你们不回来,我们也能过得很好”,母亲居然很快在村里邀 集了一伙老太太,到家中门廊来晒太阳、喝茶,吃她给儿女们准备的山芋干、笋干豆还 有重新蒸热的红豆青团。老太太们言笑晏晏,似乎聊得甚是开心,间或还炫耀般地微笑 着,高举手中零食,对着摄像头摇晃,仿佛在说:“你看你不回来,便宜我们了吧。” ㅤㅤ⑧不知为什么,明知这些老太太出现的原因,我心里依旧很酸涩。我在下班路上对 丈夫直言此事,丈夫微笑道:“你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吃醋,妈妈寄来的青团、腊货, 还有九蒸九晒的陈皮山芋干,已经到咱小区的快递柜里了,这会儿就去拿。”
ㅤㅤ⑨2021 年 4 月 7 日,母亲突发脑出血,连夜进城,但最后失去了语言和行动能力, 见了儿孙只会用眼神含笑示意。 ㅤㅤ⑩母亲出院后回家静养,我雇了一辆可以平放担架的车,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带着 父母回家。回到 7 个多月无人居住的地方。 ㅤㅤ⑪摄像头里,父母寻常的相伴依旧在延续。父亲每顿都要精心做好三菜一汤,按照 菜谱喃喃自语:“热锅凉油,清炒 5 分钟……”,再轻轻吹凉,一勺一勺喂她 。脑部 受伤的母亲有时躁动不安,正在外面忙着的父亲听到响动,走到母亲身边,开始有节奏 地轻拍她的手背,这不慌不忙、充满宽慰信息的拍抚就像滴下来的水,一滴又一滴,洗 去了母亲满脸的焦躁。 ㅤㅤ⑫这一天,我一如既往紧盯着摄像头,父亲帮她掖好被角,在床边坐了下来。这一 坐,父亲似乎就困了。阳光骤暖,花气渐浓,我忙了一会儿报表,再打开手机看监控, 却发现父亲伏在母亲的床头睡着了。此时的农家小院看上去如此宁静,只有麻雀与母鸡 偶尔走动。 ㅤㅤ⑬突然,我看到母亲醒来了,似乎在竭力辨认伏在床边的是谁,继而,她伸出唯一 能动的右手食指,颤颤巍巍地抚平父亲头顶一缕翻翘的白发。监控这一头的我心弦一颤, 继而热泪盈眶。在得病 250 天之后,从前那个能觉察家人细微的情绪起伏,并给予爱的 回应的母亲回来了,她回转来的脚步如此蹒跚艰难,却又如此坚定。 ㅤㅤ⑭以前,父母瞥向摄像头时就仿佛看见了我,但我却无暇顾及。现在,我的目光穿 越摄像头却真切看到了他们,唯恐漏掉细节点滴。小小的镜头已经化为生活变迁的见证 者,联结不同时空的人们,传递着饱含情愫的目光。 (1) 阅读选文③——⑭,完成下面图表。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照她的话说,我回来劝架吓她一跳,那嗓门十里外都听得见。 (3)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④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这些农活对她来说手到擒来....。 这一天,他们破天荒...地忘了将那一竹竿腊货扛出去吹晾。 (4) 选文⑪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亲每顿都要精心做好三菜一汤,按照菜谱喃喃自语:“热锅凉油,清炒 5 分钟……”, 再轻轻吹凉,一勺一勺喂她。 (5) 选文第⑬段尾说母亲回转的脚步“蹒跚艰难”和“坚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6) 结合选文,试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分析题目有什么作用? 10. 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ㅤㅤ①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2021 年底,65 岁及以上人口超过 2 亿人,占总 人口的 14.2%。预计到 2025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将达 2.21 亿。如何让更多老年人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美满生活,是无数家庭的美好愿景,也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 道考题。 ㅤㅤ②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 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这为新时代推进老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老龄事业和产业 也应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ㅤㅤ③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持续扩大适老产品供 给。截至今年一季度,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 36 万个、床位 812.6 万张。养老床 位总数比 2012 年底的 416.5 万张翻了近一番。在养老机构不断增加的同时,居家养老 仍是大多数老年人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 利一点、家庭自付一点”的资金分担机制,帮更多老年人改造房屋设施。卫生间进行防 滑处理、洗澡时配置沐浴椅、床边加装护栏……适老化改造大幅提升了老年人的居家养 老质量,对释放消费潜能、培育新兴产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ㅤㅤ④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让服务内容更丰富、更有 质量。老年人群体也并非都是负担,而是一座蕴藏着很大潜能的金矿。广东省中山市红 十字养老志愿服务队组织刚退休不久,身体健康且具有一定服务能力和服务技巧的“初 老”,服务空巢、失能、高龄等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这就是“初老养老老”模式。近年 来,各地针对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出台多项举措,有效解决了涉及老年群 体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 ㅤㅤ⑤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想办法、出实招,让养老服务更智慧:有的企业聚焦老 年人需求,开发智慧平台,通过电话、手机软件等预约家电维修、上门理发等多种服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