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北京朝阳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北京朝阳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 1. 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 8006400 B. 8006004 C. 8060004 D. 8060400 【答案】B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他位上 有一个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详解】A.8006400 读作:八百万六千四百; B.8006004 读作:八百万六千零四; C.8060004 读作:八百零六万零四; D.8060400 读作:八百零六万零四百;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读写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如图,在线段 AB 上取 C、D 两点,图中共有( )条线段。 B. 4 C. 5 D. 6 2. A. 3 【答案】D 【解析】 【分析】线段的定义:线段是指两端都有端点,不可延伸,有别于直线、射线。线段是不可 以是弯曲的。据此数出图中线段的条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图中的线段有:AC、AD、AB、CD、CB、DB 总共 6 条线段。故而此题选 D。 【点睛】此题考查线段的初步认识,数线段时要注意按照一定顺序能够做到不重不漏。 3. 125×80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A. 1 【答案】D B. 2 C. 3 D. 4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 125×80 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125×80=10000,即 125×80 的积的末尾有 4 个 0。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470÷20=23……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10,商和余数分别是( )。 A. 23 和 10 B. 230 和 100 C. 230 和 10 D. 23 和 100 【答案】D 【解析】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 余数要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10,商不变,仍是 23,余数要乘 10, 变为 10×10=100。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 王伯伯慢跑的速度是 135 米/分,24 分钟一共跑了多少米?丽丽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 竖式中箭头所指的“270”表示( )。 A. 2×135 B. 20×135 C. 200×135 D. 24× 135 【答案】B 【解析】 【分析】第二步计算是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 2 就表示 2 个十,所以应是 20×135 的积。 【详解】据分析得出: 王伯伯慢跑的速度是 135 米/分,24 分钟一共跑了多少米?丽丽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竖式
中箭头所指的“270”表示 20×135。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找清楚每一步表示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 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 15 公顷,它的宽是 100 米,长是( )米。 B. 150 C. 1500 A. 15 【答案】C 【解析】 【详解】15 公顷=150000 平方米 150000÷100=1500(米) 长是 1500 米。 故答案为:C 7. 下图中,( )是用一副三角板摆出的 150°的角。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副三角尺中角的度数分别是 30°,45°,60°,90°,据此对各选项依次进行 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A.由 60°+45°=105°的角摆成;不符合题意。 B.由 90°+45°=135°的角摆成;不符合题意。 C.由 180°-45°=135°的角摆成;不符合题意。 D.由 180°-30°=150°的角摆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用一副三角尺拼成各个角的掌握情况。 8. 如图,下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线段最短的一条是( )。
B. CD C. EF D. GH A. AB 【答案】B 【解析】 【分析】过两条平行线上的点画线段,画出的线段中,垂线段段最短,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目已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D 垂直于其中一条直线,所以在 AB、CD、EF、 GH 几条线段中,CD 是最短的那一条。故而此题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和垂直的性质的应用。 9. 下面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48÷2=(48×5)÷(2×5) B. 80÷16=(80×4)÷(16÷4) C. 45÷15=(45+10)÷(15+10) D. 324÷18=(324-3)÷(18-3) 【答案】A 【解析】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商不变。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观察各个算式,只有算式 48÷2=(48×5)÷(2×5)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 大 5 倍,商不变。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商不变的性质,注意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商不 变,而不是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 10. 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4cm,高是 3cm,它的周长是( )。 A. 小于 14 厘米 B. 等于 14 厘米 C. 大于 14 厘米 D. 无法确 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读图可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 4cm,另一组对边长度大于高,即比 3cm 长。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四条边的长度和。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应大于 4×2+3×2cm。 【详解】4×2+3×2 =8+6 =14(cm) 则它的周长应大于 14cm。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行四边形中一组对边比 3cm 长,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公式解答。 二、填空。(本大题共 6 小题) 11. 一个八位数,千万位、万位、千位上的数字都是 9,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 0,这个数 写作( ),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答案】 ①. 90099000 ②. 九千零九万九千 ③. 9010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即可写出此数;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 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 的后面带上“万”字。 【详解】一个八位数,千万位、万位、千位上的数字都是 9,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 0,这 个数写作 90099000,读作九千零九万九千,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9010 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写法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2. 填空。 (1)12 公顷=_________平方米。 (2)800 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 【答案】 ①. 120000 ②. 8 【解析】 【分析】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00,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100,据此解答
即可。 【详解】(1)12 公顷=120000 平方米。 (2)800 公顷=8 平方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面积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 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3. 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 950 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 【答案】950 千米/小时 【解析】 【分析】速度的书写方法:先写千米,再写“/”,最后写小时。据此写出飞机的速度。 【详解】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 950 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950 千米/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速度的书写方法,不要忘记写“/”。 14. 5□2÷52,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 );4□8÷49,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能填( )。 【答案】 ①. 2 ②. 8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反之, 商是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2÷52,要使商是两位数,则 5□≥52,所以□里面可以填 2、3、4、5、6、7、 8、9,最小能填 2; 4□8÷49,要使商是一位数,则 4□<49,所以□里面可以填 0、1、2、3、4、5、6、7、8, 最大能填 8。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要灵活运用。 15. 已知 62×16=992,则 62×160=( ),620×( )=99200。 【答案】 ①. 9920 ②. 160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 除外), 积也乘几或除以相同的数;当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 除外)时,积就要乘(或 除以)两次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 已知 62×16=992,则 62×160=9920,620×160=9920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15 世纪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介绍了一种“格子乘法”。请你先观察给出的例子,再仿 照例子算出 375×46 的积。 47×65=3055 【答案】图见详解,17250 【解析】 375×46=( ) 【分析】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与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相乘,相乘的积写在对应的格子中, 积的个位数写在格子的右下角,十位数写在格子的左上角,然后把斜着一行的数相加,满几 十就向左或向上进几。 【详解】 375×46=17250 【点睛】看懂格子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竖式计算。(本大题共 4 小题) 17.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题要验算。 306×45= ※416÷32= 328×25= 3500÷400= 【答案】13770 ;13;8200;8……300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 乘得的数加起来。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 在哪一位上面。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306×45=13770 ※416÷32=13 验算:13×32=416
 1 3 3 2 2 6 3 9 4 1 6  3 0 6 4 5 1 5 3 0 1 2 2 4 1 3 7 7 0  328×25=8200 3 2 8 2 5 1 6 4 0 6 5 6 8 2 0 0 3 2 1 3 4 1 6 3 2 9 6 9 6 0 3500÷400=8……300 4 0 0 8 0 0 3 5 3 2 3 四、动手操作。(本大题共 1 小题) 18. 请你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出一个上底是 3 厘米,下底是 5 厘米的直角梯形,再画一条线段 把这个直角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 1cm)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据此 画出这个直角梯形即可。 (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可知,要画一条线段把这个直角梯形分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则过直角梯形上底与直角边相交的顶点,作直角梯形中不是直角边 的那条腰的平行线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