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隔膜.(mó) 渺芒.(mánq)
嗤.笑(cī)
前仆.后继(pū)
B. 宿.营(sù) 冠.冕(guàn)
炊.烟(chuī)
腐草为莹.(yíng)
C. 拜谒.(yè) 豢.养(huàn)
褴褛.(lǚ)
根深蒂.固(dì)
D. 拮据.(jū) 掺.杂(chān)
中.伤(zhōng)
言不及意.(y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渺芒.(mánq)——渺茫.(máng),嗤.笑(cī)——chī;
B. 冠.冕(guàn)——guān, 腐草为莹——腐草为萤;
D.中.伤(zhōng)——zhòng,言不及意——言不及义;
故选 C。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贺炜解说词里的阿根廷队,
上了地中海的色彩,欧罗巴的风,充满了西绪福斯
式的悲情,它们留住了南美球队最后的火种。这也让人想到他点评阿根廷队的另一句话:“探
戈舞曲当中
的悲情气质和阿根廷的气质真是有些暗合,
就像宿命一样。
不过阿根廷人永远是无休止地朝着心中所爱前进,不断地自我革新,以求更接近自己的目标。
这本身就很让人
,不是吗?”
A. 涂 与日俱增 挥之不去 沉迷
B. 染 与日俱增 不可磨灭 沉迷
C. 染 与生俱来 挥之不去 着迷
D. 涂 与生俱来 不可磨灭 着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一空,染:用染料着色;涂: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句中形容解说词
且与“地中海的色彩”搭配,用“染”更恰当;
二空,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与生俱来:一生
下来就是如此。句中形容探戈舞曲天生具有悲情气质,用“与生俱来”恰当;
三空,挥之不去:压在心头,无法排解;指某些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但没有办法挽回,但一直
会在脑海中回想,怎么也忘不掉。不可磨灭: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
们的记忆中。句中形容阿根廷的气质一直都在,用“挥之不去”恰当;
四空,沉迷: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着迷: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句中形容阿根廷
人的精神令人难以割舍,用“着迷”恰当;
故选 C。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蓝莓的名称来源于英文 blueberry,意思是蓝色的浆果..,属于多年生杜鹃花科越橘属落
叶或常绿灌木。因为蓝莓具有较高的保健营养价值,所以迅速风靡世界。蓝莓可称为浆果中
的极品,除了..可以鲜食以外,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是食品、饮料、
医药等新兴原料。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包括绿茶等十大健康食品中,蓝莓是唯一入选的水果
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将蓝莓列为“健康水果”。美国《时代》周刊称,“蓝莓可能比其
他任何一种水果或蔬菜含有抗氧化物
......都要多”,被称为“黄金水果”。
A. “浆果”是名词,“除了”是介词,“药用价值”“含有抗氧化物”都是偏正短语。
B.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将蓝莓列为‘健康水果’。”这个句子中,“也”作状语。
C. “因为蓝莓具有较高的保健营养价值,所以迅速风靡世界。”一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 选文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入选”一词删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A.“含有抗氧化物”是动宾短语;
C.由句中“因为……所以……”可知,本句为因果关系的复句;
D.该句语义矛盾,应删去“之一”;
故选 B。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小说家。
B. 《红岩》中,小振中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吃发霉的米饭,导致大头细身、面黄肌
瘦,被狱友们称为“小萝卜头”。
C. 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开始制作陶器。费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劳力,他终于做成了两只
难看的大瓦器以及一些小型器皿。
D. 乐观、纯朴的小茨冈常在去市场购物时偷东西替外祖父省钱,最后因背十字架惨死,他
的死和残暴的外祖父有直接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他的死和残暴的外祖父有直接关系”有误,小茨冈是外祖父外祖母捡来的孤儿。外祖母
是属于好心,而外祖父却想在他长大以后从他身上捞一把。另外,小茨冈在舅舅的指示下还
经常偷窃,尽管他本就不想这样,而且这还是阿廖沙的外祖母最不喜欢他的一点了。一次,
舅舅们要把沉重的十字架抬到墓地,将十字架的主干放到小茨冈的肩上,结果他踉跄了一下,
两个舅舅怕伤到自己,赶忙扔掉十字架,小茨冈便被十字架给砸死了;
故选 D。
5.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2)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
(4)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故逐之。
(5)__________,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答案】
①. 梦回吹角连营
②.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④.
望其旗靡
⑤.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
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蚕、燕、勒、旗、靡”等字的写法。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3 分)
6.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①,胡骑猎清秋②。汉家组练③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④,忆昔鸣髇
血污,风雨佛狸愁⑤。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⑥。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
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⑦。
【注释】①塞尘起:边疆发生了战事。②胡骑猎清秋:古代北方的敌人经常于秋高马肥之时
南犯。③组练:组甲练袍,指装备精良的军队。④投鞭飞渡:用投鞭断流事。此喻金主完颜
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并暗示其最终败绩。⑤“忆昔”二句: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
完颜亮南侵失败为其部下所杀事。髇(xiāo),古响箭。佛狸(bì lí),借指北方少数民族
入侵者。⑥“季子”二句:指自己如季子年少时一样有一股锐气,寻求建立功业,四处奔波
貂裘积满灰尘,颜色变黑。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
相印。⑦“莫射”二句:感叹朝廷偃武修文,做军事工作没有出路。
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江城子》中词人用“左牵黄,右擎苍”的行为显示自己的勇猛,用“锦帽貂裘”的装
束表现出自己仍具有“少年狂态”。
B. 《水调歌头》上片“抚今”,下片“追昔”,有力表现出词人失意和对时政不满而更多
无奈气愤的心情,个中酸楚愤激,耐人寻味。
C. 两首词均用字考究,《江城子》中的“卷”字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浩大;《水调歌头》中的
“组练十万”“列舰”“层楼”写出了宋军阵容严整盛大。
D. 《江城子》中词人以孙权自比,展现了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的盛情,要亲自挽弓射虎的
英勇形象;《水调歌头》中词人以苏秦自拟,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锐进之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有误,《水调歌头》上片“追昔”,下片“抚今”;
故选 B。
(二)(14 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乙】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①须将.护,若有触犯,
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②,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
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③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
可极言无隐。傥④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注释】①弥:更加。②兢慎:兢兢业业,小心谨慎。③股肱(gōng):大腿和上臂,比喻
(选自唐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
左右辅助得力的人。④傥(tāng):同“倘”,
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病人觉愈.
B. 弥须将.护
C. 故日慎.一日
D. 既义均一体.
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
(2)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9. 靖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10.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治国的方略,但又各有不同。请分别从君王的角度加以概括。
【答案】7. C
8. (1)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治理国家和养病没有什么不同。" (2)
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天下稍微安定的时候,尤其需要兢兢业业、谨慎小心,如果就此骄奢放
纵,必然弄到衰乱覆亡。
9. 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10. 甲文:君王要善于听谏,乐于纳谏,尊重他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乙文:君王要有
忧患意识,做到克勤克俭,谦虚谨慎,团结、信任大臣。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次多义。
A.痊愈/更加;
B.调养/将要;
C.都意为“慎重、谨慎”;
D.整体/身体;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谓:对……说;异:不同,区别。
(2)亦然:也是这样;尤:格外;骄逸:骄奢放纵。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句意:倘使君主和臣子相互猜疑,不能坦诚相对,相互信任,这实在是对治理国家的最大害
处呀。
“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为两种情形;“实为治国之大害也”为导致的结果;
故断句为: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等内容可知,齐王虚心听取邹忌进
谏并施行,最终齐国国力大增。由此可得:君王要善于听谏,乐于纳谏,尊重他人,虚心接
受别人的建议。
结合【乙】“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
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等内容可得:君王要常怀忧患意识,同时要勤政爱民,谦虚谨
慎、团结信任大臣。
【点睛】参考译文:
【甲】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
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
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
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
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
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
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
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
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
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
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
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
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乙】贞观五年,太宗对侍臣说:“治国和养病没有分别。病人觉得快要好了,就须要更加
细心的护理,如果稍有触犯,病人就一定会死亡。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天下稍微安定的时候,
更加须要小心谨慎,若不这样而是骄奢怠惰,一定会丧命失败。现在天下的安危,和我联系
在一起,所以一天比一天谨慎(慎重),即使做好了也不自夸,然而我的耳朵、眼睛、手脚,
却委托给你们,从道义上你们和我是一体的。所以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如果遇到不安定的事
可以直言不讳,不应隐瞒。倘使君主和臣子相互猜疑,不能坦诚相对,相互信任,这实在是
对治理国家的最大害处呀。”
(三)(5 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簪花仕女》的舞蹈】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以《簪花仕女图》为创作背景的舞蹈《簪花仕女》
①11 月 20 日晚,沈阳歌舞团创排的以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簪花仕女图》为蓝
本的古典舞《簪花仕女》亮相央视综合频道《诗画中国》栏目。
②《簪花仕女》采用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让观众跟随展卷人、辽博副馆长董宝厚的视
角,用汉唐舞还原画作中的人物,在诗、舞、乐合一的氛围中展开叙述,对话国宝,让画中
人物跃出纸面,展现了大唐的生动气韵。节目开播后引发热议,观众在充分领略中国服饰文
化、礼仪之美的同时,也对拥有众多珍稀书画藏品的辽宁产生了浓厚兴趣。
③徐行的风雅、广袖的舒展、眼波的流转,瞬间展开春意盎然的千年画卷。舞蹈中,演
员翩翩起舞,轻盈如飞、柔美舒畅,如唐代仕女们在幽静的庭院中捕蝶、赏花,若有所思,
《簪花仕女图》里描绘的情形展示得活灵活现,观众在感受雍容自信大唐气度的过程中,仿
佛被带回到那个大唐盛世。
【了解《簪花仕女图》的渊源】
④《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