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4 月)江苏淮安市洪泽区六年级下册语文试
卷及答案(部编版)
第一部分 选择题(30 分)
1. 选出下列每道小题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1)A.间.断 B.车间. C.反间.计 D.间.接(
)
(2)A.店铺. B.铺.设 C.铺.张
D.铺.天盖地(
)
【答案】
①. B
②. 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
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1)间断 jiàn duàn,车间 chē jiān,反间计 fǎn jiàn jì,间接 jiàn jiē。
(2)店铺 diàn pù,铺设 pū shè,铺张 pū zhāng,铺天盖地 pū tiān gài dì。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畏.惧(wèi)
桅.杆(wěi)
简陋.(lòu)
畜.养(chù)
B. 谦逊.(sūn)
野蛮.(mán)
挣扎.(zá)
撬.动(qiāo)
C. 刨.食(páo)
藤蔓.(wàn)
砌.墙(qì)
记录簿.(bù)
D. 兴.奋(xīng) 绊.倒(pàn)
急遽.(jù)
赤裸裸..(guǒ)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
A 项,桅杆(wěi)——桅杆(wéi ),意思是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
支撑观测台的高杆。畜养(chù)——畜养(xù),意思是饲养(动物)。
B 项,谦逊(sūn)——谦逊(xùn),意思是谦虚;恭让。 挣扎(zá)—— 挣扎(zhá),
意思是尽力支撑或摆脱。撬动(qiāo)——撬动(qiào),意思是用杠棒或尖利的工具借助
支点拨动或挑起东西,形容借助一定的力量将事物向前推动或者挑起来。
D 项, 绊倒(pàn)——绊倒(bàn ),意思是走路或跑步时被物件绊住脚而摔倒。赤裸裸
(guǒ)——赤裸裸(luǒ),意思是光着身子,不穿衣服,一丝不挂。故选 C。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万象更新 截然不同 青面缭牙 随心所欲
B. 悬灯结彩 悠哉悠哉 荒芜人烟 春风拂面
C. 哄堂大笑 行善极德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D. 能歌善舞 天涯海角 无济于事 千门万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 项:青面缭牙——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
B 项:荒芜人烟——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C 项:行善极德——行善积德: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4. 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关于马的古诗。
B. 《寒食》一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写春天京城里的景色。
C. 《十五夜望月》中“十五夜”指每个月的十五日夜晚。
D. 《石灰吟》是郑燮写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作家作品、字词解释和诗词名句理解。
A 项: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
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
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B 项: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
五侯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
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
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
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
“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
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
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
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
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C 项: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
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D 项: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
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
情操的决心。
5. 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B. 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
冒险。
C. 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
D. 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
险吗?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A 项为反问句,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你应该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B 项为否定句,意思为: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C 项为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你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D 项为反问句,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你应该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6.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境况,情景)
B.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不明确,不明晰)
C.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一趟)
D. 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确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A 项:光景:意思是光阴、时光,也可指自然风光、景象。
B 项:含糊:含混不清;模糊。
C 项:一遭:一次;一趟。
D 项:确乎:指确实;的确。
7.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B. 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C.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此句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如”作喻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
B.此句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此句把“肚子”比作“一面小鼓”,“成了”作喻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此句把“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把时间的
流比作“大海”,“像”作喻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综上所述,答案选 B。
8. 关于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春节》详写了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的情形。
B. 《腊八粥》一文的主人公八儿是一个嘴馋的孩子,最后他又吃了半碗陈腊肉。
C. 《那个星期天》一文中,“我”的第一次盼望,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实现了。
D. 《十六年前的回忆》全文采用时间顺序写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A 项:《北京的春节》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详细叙述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
五;略写了腊月二十三和正月十九,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北京的春节》
是现代作家老舍 1951 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
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
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B 项:结合课文内容“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
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
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说明了最后谁都吃不下那半碗陈腊肉。
C 项:课文中的“我”到最后也没能实现愿望,但是他懂得了母亲的辛劳。
D 项:《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 1943 年创作的
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
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
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
史料价值。
9.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到会的人清一色...穿的都是中山装。
B. 他演的是个两面三刀....的角色,十分不讨观众喜欢。
C. 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D. 他这样年纪的孩子上大学真的是闻所未闻....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 项,清一色:.颜色的千篇一律。比喻全部由一种成分构成或全部一个样子;打麻将时、
某家的牌全部由一种花色组成。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 项,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居心不良,玩弄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在此处符
合语境。
C 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多指工艺美术。桂林的风景为
自然而成,并非经过人的改造。故不符合语境,错误。
D 项,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的事情。形容事情新奇。用在此处符合语境。故选 C。
10. 下列名著的书名与作者等信息搭配正确的-项是(
)
A.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法国
B. 《骑鹅旅行记》
塞尔玛 .拉格洛芙——瑞典
C. 《汤姆.索亚历险记》 刘易斯.卡罗尔——英国
D. 《爱丽丝漫游奇境》 马克 .吐温——美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作者。
A.《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
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
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
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 28 年 2 个月零 19 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B.《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在该书中,作者用新
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
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
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
体。
C.《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 1876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
生在 19 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
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D.《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数学家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
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兔子
而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得
大叫一声,才大梦醒来。这部童话以神奇的幻想,风趣的语言,昂然的诗情,突破了西欧传
统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公式,此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走遍了全世界。
11. “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对于这
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表现了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 这是鲁滨逊信心和勇气的源泉。
C. 这表现出鲁滨逊已经适应荒岛的生活,打算在这里安居乐业。
D. 鲁滨逊的勇敢、乐观使他不再悲观绝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宾
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
一个荒芜人烟的海岛边。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千辛万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
需,还经营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居然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被救回国。小说情节生动,描
写细致,富有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表现了鲁滨
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信心和勇气。但是这是他刚开始流落荒岛时所说的话,并未适应荒
岛的生活。
12. 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B.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 还没有放学,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到了后背上。
D. 考试得了第一名,放学后我一路小跑回家向妈妈报喜。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画线部分的用法。“眨眼就到了”“喜得快要发疯”“饿得前胸贴到了后背”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些语句的描述都超越了客观事实。
13. 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男孩儿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
。
(2)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山坡上,心里感到很
。
(3)
的晚风吹走了白天的酷热。
(4)深秋了,小河里的水已变得
了。
A. 凄凉 荒凉 冰凉 清凉
B. 凄凉 荒凉 清凉 冰凉
C. 荒凉 凄凉 清凉 冰凉
D. 荒凉 凄凉 冰凉 清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近义词的理解、辨析与运用。
凄凉:寂寞冷落;悲凉。
荒凉:人烟稀少而没有生气。
冰凉:意思为物体很凉。
清凉:凉而使人清爽。
(1)本句需要用“荒凉”形容男孩看到的景象。
(2)本句用“凄凉”形容“他”感到寂寞冷落。
(3)本句用“清凉”形容“晚风”使人清爽。
(4)本句用“冰凉”形容“小河里的水”很凉。
14. 找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 书,该读的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 黄山美景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 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有语病”的一项。病句辨析的题目需要快
速发现句子的语病,明确病因,知道怎么改正。平时多加练习,提高对语病的敏感度。B 项,
“生活水平”与“增强”搭配不当,应该是“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二部分 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15. 看拼音写词语
jié rán
bǐ cǐ
zhǒng zhàng
fáng yù
qīng fù
(
) (
) (
) (
) (
)
pái huái
xiū zhǐ
fǎ tíng
yān zhī fēi fú
(
) (
) (
) (
)
【答案】 ①. 截然
②. 彼此
③. 肿胀
④. 防御
⑤. 倾覆
⑥. 徘徊
⑦. 休止
⑧. 法庭
⑨. 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