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汲.取(jí) 游弋.(gē) 窗棂.(líng) 间.不容发(jiàn)
B. 瞥.见(piē) 麾.下(huī) 矗.立(chù) 强聒.不舍(guō)
C. 广袤.(mào) 坍.塌(dān) 解剖.(pō) 自惭形秽.(huì)
D. 宽宥.(yòu) 困厄.(è) 几.案(jǐ)
抽丝剥.茧(bāo)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A.游弋.(gē)——(yì),间.不容发(jiàn)——(jiān);
C.坍.塌(dān)——(tān),解剖.(pō)——(pōu);
D.几.案(jǐ)——(jī),抽丝剥.茧(bāo)——(bō);
故选 B。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让我们走进自然,感受春风的______________;让我们走进高贵,______________
生命的尊严;让我们走进理性,领悟思想的______________。阅读能使我们安静下来,目光
澄激,心灵纯净。
A. 和煦
C. 和缓
敬畏
畏惧
透彻
透彻
【答案】A
【解析】
B. 和煦
D. 和缓
畏惧
敬畏
彻底
彻底
【详解】和煦:和谐、温暖,一般用来形容春风、阳光等事物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和缓:
指平和舒缓。根据“感受春风”的提示,第一空选“和煦”恰当;
敬畏:既敬重又害怕。畏惧:害怕、恐惧。生命是宝贵的,有尊严的生命更值得尊敬,所以,
第二空选“敬畏”恰当;
透彻:深入,完全了解。彻底:既可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阅读能扩展知识面,增强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析能力,能让人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对事物、人生的了解更深入,所以,第三空选
“透彻”恰当;
故选 A。
3. 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为保证避免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做好排查,网格员每天都忙碌在社区里。②工作中,
他们还会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询问生活物资是否齐全,是否需要帮助
采买,体温是否正常等。③网格虽小,却是和老百姓联系最紧密的服务窗。④为社区居民处
理好每一件小事、急事、难事,是社区网格员的工作职责。
B. ②句
C. ③句
D. ④句
A. ①句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重复矛盾,去掉“避免”。故选 A。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不仅要关注“小我”,展现
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更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
我”走向“大我”,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创作者有了深刻的思想与高远的境界,才
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
品。
A. 。” ; 、
C. ”。 ; ,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 , 、
D. ”。 , ,
【详解】(1)“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这句话在语段中是直接引用,完全引用,
故句号在引号里面。
(2)“创作者不仅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和“更要关注‘大我’,
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这两句分别谈的是“小我”和“大我”,两个句子是并列关
系,故应该用分号。
(3)“烛照现实”和“温润人心”都是“作品”的定语,它们是短语,故中间应该用顿号。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A。
阅读《“敢读书”方有新境界》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敢读书”方有新境界
赵畅
①作家王蒙说过,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要老读比你智商还低的
作者的书。此番话语,颇耐人寻味。
②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既然“不
完全能够把握”,心里难免会担心和畏惧,其实,就如孩子学会走路一样。一开始总会跌跌
撞撞。然而,恰恰是跌跌撞撞地不断积累,才能渐渐摆脱大人扶助,学会独立行走。读书亦
然,如果一直“读比自己智商还低的作者的书”,不要说难以进步,说不定连原来的那点知
识积累和对于世事的悟性老本,也会因之而销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敢读书,敢读自己不
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不啻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亦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③手捧一本“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要啃.下来,就得花工夫。不聚精会神、刻苦
钻研不行,不甘当学生、虚心请教不行,不勇于质疑、善于积累不行。“啃”读的过程,就
是科学读书、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般“啃”读,必引导人由易到难、由低到高获取知识,并
渐渐登上智慧的殿堂。
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假。依据是当时气候寒冷,孙权控制的
南方已经没有亚洲象,又怎么能进贡给汉室大象?暂且不论结论正确与否,调动已有知识并
多方求证、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坚持这般读书,不仅会有效地链接知识点,逐渐编织一张
庞大的知识网络,还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举一反三的悟性以
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⑤哲人说过: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
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由大气的话。读书,就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
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书籍的“巨人”,正是那些“人类各个时期具有
承前启后作用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丰碑。”一个人,若能坚持读经典,坚持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作家重要的是要不断面对有难度的写作。”如果说,追求“有难度的写作”是为了
“切近理想之境”,那么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则是为了拓宽视野,增添见识。
天有涯而知无涯,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
纶。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⑦真要做一个“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人,必须求知若渴,否则便
是空话。20 世纪 30 年代北大有一句话:“正式生不如旁听生,旁听生不如偷听生。”读书,
若能涌现一大批“偷听生”,则善莫大焉!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5.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敢读无把握的书,方有新境界。
B. 获取知识是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并逐渐登上智慧殿堂的。
C. 作家重要的是要不断面对有难度的写作。
D. 天有涯而知无涯,人要勤奋读书。
6. 下列有关作者提倡“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的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
念。
B. 能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
C. 能提高智商,否定他人,标新立异。
D. 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7.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引用作家王蒙的话引出论题;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激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敢读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要敢于读那些自己
不太懂的书,这样才会有进步;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
C. 第③段中加点词“啃”在文中的有特定的含义:聚精会神、刻苦钻研,甘当学生、虚心
请教,勇于质疑、善于积累。
D. 文章结尾,作者引用 20 世纪 30 年代北大的这句话,语言诙谐幽默,内涵深刻,发人深
省。
【答案】5. A
6. C
7. B
【解析】
【5 题详解】
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本文的题目“‘敢读书’方有新境界”点明了作者观点。联系第②段
中的“为何言‘敢读’?是因为这些书对于读者是“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可知,题
目中的“书”指的是那些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所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敢读无把握的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书,方有新境界。故选 A。
【6 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④段中的“还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举一反三的悟性以
及善读善成的信念”可得:能帮助自己积淀刻苦攻读所必需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举一反三的
悟性以及善读善成的信念。
根据第⑤段中的“读书,就要站在‘巨人’中间,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
局’的内涵”可得:能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
根据第⑥段中的“只有勤读书,多读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才能气象宏阔、满腹经
纶”可得:能气象宏阔、满腹经纶。
文中并未出现“能提高智商,否定他人,标新立异”,故选 C。
【7 题详解】
B.画线句中的“其实,就如孩子学会走路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读自己不完全把握
的书比作孩子学会走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敢读的重要性。这是比喻论证。本项“使用举例
论证”有误。故选 B。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诸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8.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名.之者谁
B. 得之心而寓.之酒
C. 佳木秀.而繁阴
名:命名
寓:寄托
秀:秀丽
D. 宴酣之乐.,非丝非行
乐:快乐,乐趣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乐.亦无穷也
B. 若夫淫雨霏.霏
C. 云归.而岩穴暝
日出而林霏.开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10.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一项是( )
A. 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出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
与惬意跃然纸上。
B. 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
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 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
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D. 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梦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任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
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答案】8. C
9. A
10. D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句意: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秀:茂盛;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快乐/快乐;
B.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弥漫的云气;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聚拢/回去;
D.秀丽/茂盛;
故选 A。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真正的乐趣在于与民同乐;
“意在表现作者因任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有误;
故选 D。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
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
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
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
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
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
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
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
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
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
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
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 ,下棋的赢了,酒
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
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
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
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
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陵欧阳修。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1. 请将诗文补充完整。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岳阳楼记》中
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玉盘珍羞直万钱
②.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暂凭杯酒长精神
⑤. 露从今夜白
⑥. 千里共婵娟
⑦.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
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
错字。本题中的“珍羞、直万钱、畔、婵娟”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牛僧孺,字思黯,隋牛弘之裔①。始,韩弘②入朝,其子公武用财赂权贵,杜塞③言者。
俄而弘、公武卒④,孙弱不能事,帝遣使者至其家,悉.收赀簿⑤,校计⑥出入。所以饷⑦中朝臣
者皆在,至僧孺,独注⑧其左曰:“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帝善之,谓.左右曰:“吾
不谬知人。”由是遂以相,寻迁中书侍郎。
【注释】①裔:后代。②韩弘,河南滑州匡城人。③杜塞:阻塞。④卒:死。⑤赀簿:账簿。
⑥校计:核算。⑦饷:贿赂。⑧注:批注。
1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悉.收赀簿: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谓.左右曰: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