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
真题及答案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第 10 题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3 分)
1.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太空,神州十三号远地点高度可
达 394900 米,这个数读作(
),横线上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
米。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有趣的太空授课,收看直播的学生人数精确到万位约 6000 万名
人,收看直播的学生至少有(
)人。
【答案】
①. 三十九万四千九百
②. 39 万
③. 59995000
【解析】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他数
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整数的近似数,也就是去掉万位后面的尾数,对千位上的数进行
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边加上单位“万”。
收看直播的学生人数精确到万位约 6000 万名人,要求收看直播的学生至少有多少人,也就
是千位上的数字进 1 得到的,据此解答。
【详解】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太空,神州十三号远地点
高度可达 394900 米,这个数读作三十九万四千九百,横线上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39 万米。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有趣的太空授课,收看直播的学生人数精确到万位约 6000
万名人,收看直播的学生至少有 59995000 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2. 如果
A B ,那么
9
9A
(
B
),
A
4
B
3
(
)。
【答案】
①. 81
②. 12
【解析】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
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乘 4,另一
个因数除以 3,积变成乘 4 再除以 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
A B ,那么
9
9A
9×9=81
B
A
4
B
3
9×4÷3=12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 从 25、28、75 中选择合适的数填空,使下面的算式能进行简便计算。
78 75
(
) 28
975 890
(
)
【答案】
①. 75
②. 25
【解析】
【分析】第 1 题,此题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据此可以选择的数是 75;
第 2 题,考虑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25 与 975 相加正好是 1000,所以可以选择 25。
【详解】78×75-75×28
=75×(78-28)
=75×50
=3750
975-890+25
=(975+25)-890
=1000-890
=110
【点睛】此题由算式先选择根据什么进行简算,再结合已有数字,从 3 个数字中选择合适的
数。
4. 红红用 4 个算珠拨了一个八位数(如图),这个数写作(
)。如果让你也用 4 个
算珠在算盘上拨一个八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答案】
①. 50700000;
②. 80000000;
③. 10000003
【解析】
【分析】观察图片可知,千万位上是 5,十万位上是 7,据此即可写出这个数;用 4 个算珠
在算盘上拨一个八位数,最大是 4 个珠子都在千万位数,即 80000000;最小是 10000003,
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图上这个数写作:50700000;
如果让你也用 4 个算珠在算盘上拨一个八位数,最大是 80000000,最小是 10000003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珠的认识和整数的写法。
5. 李阿姨接到“编织一批中国结”的任务。要判断她 25 天能否编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信息一:(
信息二:(
)。
)。
【答案】
①. 这批中国结一共多少个
②. 她每天编多少个
【解析】
【分析】根据问题,要求李阿姨 25 天能否编完,根据数量关系:每天编的个数×天数=这
批中国结的总个数,应该知道这批中国结一共多少个,她每天编多少个。
【详解】李阿姨接到“编织一批中国结”的任务。要判断她 25 天能否编完,需要知道哪些
信息?
信息一:这批中国结一共多少个。
信息二:她每天编多少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填条件解决问题,关键是知道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
6. 下图是一个直角梯形,用两个这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
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答案】
①. 18
②. 16
【解析】
【分析】要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直角梯形的 16 厘米长的边重合,上底拼在下底的延长
线上,下底拼在上底的延长线上,即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为 18 厘
米、19 厘米,高是 16 厘米。
【详解】11+7=18(厘米),底是 18 厘米,高是 16 厘米。
【点睛】要想拼成平行四边形,一定是将高重合来拼接。
7. 小亮是五(1)班的学生,他 2017 年开始上小学,学号是 25,学籍号是 20170125:王丽
的学籍号是 20190317,她(
)年上小学,是三(
)班的学生,学号是
(
)。
【答案】
①. 2019
②. 3
③. 17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个编号的前四位表示入学的年份,第五、六位表示班级,第七、
八位表示学号,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王丽的学籍号是 20190317,她 2019 年上小学,是三 3 班的学生,学号是 17。
【点睛】先根据给出编码的意义,找出各个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再由此进行求解。
8. 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城东小学四年级同学举行队列表演,他们排成 2 个“7 7 ”的
方阵。每个方阵中,外两圈同学穿黄色运动服,其余同学穿红色运动服。最少需要准备
(
)套黄色运动服,(
)套红色运动服。
【答案】
①. 80
②. 18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排成“7×7”的方阵,则外一圈有 7×2+5×2=24 人,外二圈有
5×2+3×2=16 人,则黄色运动服共 24+16=40(人),再用一个方阵的总人数减去穿黄色
运动服的人数即可求得穿红色运动服的人数,再求得 2 个方阵各需要的运动服数量即可解
答。
【详解】7×2+5×2
=14+10
=24(套)
5×2+3×2
=10+6
=16(套)
24+16=40(套)
7×7-40
=49-40
=9(套)
黄色:40×2=80(套)
红色:9×2=18(套)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阵问题: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的灵活应用。
9. 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进一”,二进制计数法“满二进一”,十进制计数法与二进制计数法
可以互相转换。请观察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
1
1
2
3
4
5
10
11
(
)
(
)
【答案】
①. 100
②. 101
【解析】
【分析】二进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中广范采用的一种计数方法。二进制数是用 0 和 1 两个数
字表示的数,它的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
【详解】
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
1
1
2
10
3
11
4
100
5
101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二进制的掌握与理解。
10. 小乐用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 5 厘米、3 厘米。猜一
猜,第三根小棒可能长多少厘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三根小棒可能长 3 厘米、4 厘米、5 厘米、6 厘米、7 厘米;我是根据三角形任意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解
答即可。
【详解】5-3<第三根小棒的长度<5+3
第三根小棒可能长 3 厘米、4 厘米、5 厘米、6 厘米、7 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反复比较,合理选择。(每题 1 分,共 8 分)
11. 下轴四个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
,图形有 3 条对称轴。
B.
,图形有 2 条对称轴。
C.
,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D.
,图形有 1 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概念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12. 光华小学四(3)班教室内课桌按 5 行 8 列排放。云云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 ,那
么她的位置一共有(
)种可能。
B. 8
C. 3
D. 6
A. 5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
后。
【详解】云云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 ,她在第 2 行,可以在 8 列中的任意一列,则她
的位置一共有 8 种可能。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掌握与运用。
13. 东东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计算34 120 的得数,可以将原
来算式转化成(
)。
A. 31 3 120
C. 32 120 2 120
B. 30 120 4 120
D. 35 120 35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的结果与 34×120 的得数是否相等,并且由于计算器上数字键“4”
坏了,算式中还不能有数字 4,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31+3×120
=31+360
=391
34×120=4080
则 31+3×120≠34×120,不符合题意;
B.30×120+4×120,算式中含有数字 4,不符合题意;
C.32×120+2×120=(32+2)×120=34×120,符合题意;
D.35×120-35=35×(120-1)=35×119,35×119≠34×12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 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4. 纳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0 亿纳米等于 1 米。由此推算,1000 万纳米相当于(
)。
A. 一个水杯的高度
C. 食指的宽度
【答案】C
【解析】
B. 一张银行卡的长度
D. 10 张纸的厚度
【分析】10 亿里面有 100 个 1000 万,即 100 个 1000 万纳米等于 1 米,而 1 米=100 厘米,
由此可知 1000 万纳米相当于 1 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由此分析可知 1000 万纳米等于 1 厘米,而食指的宽度大约是 1 厘米。
故答案 为:C
【点睛】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先求出 10 亿里面有几个 1000 万。
15. 甲、乙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甲长方形的长减少 6 米,宽不变:乙长方形的宽减少 6
米,长不变。变化后甲、乙两个长方形剩下的面积相比,(
)。
A. 甲剩下的面积大
B. 乙剩下的面积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
较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表示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再表示出减少的面积,原来的面积减减少的面积即可
得剩下的面积,因甲乙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所以哪个减少的面积小,剩下的面积就大。
【详解】甲剩下的面积=长×宽-6×宽;
乙剩下的面积=长×宽-6×长;
6×宽<6×长,所以甲剩下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A
【点睛】长方形面积=长×宽,剩下的面积=原来的面积-减少的面积。
16. 学校书吧有两张书桌,桌面形状如右下图。笑笑想给它们配上玻璃,她量了两张桌面所
有边的长度,并按照尺寸配了两块玻璃。下面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玻璃都与桌面吻合
B. 两种玻璃与桌面都不吻合
C. 三角形玻璃与桌面吻合,平行四边形玻璃与桌面不一定吻合
D. 平行四边形玻璃与桌面吻合,三角形玻璃与桌面不一定吻合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