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新疆塔城地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
1. 看拼音,写词语。
zāo gāo
cè shì
shòu xuē
làn yòng
tái xiǎn
huǐ huài
páo xiào
shùn jiān
【1 题答案】
【答案】糟糕 测试 瘦削 滥用
苔藓 毁坏 咆哮 瞬间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利用拼音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在田字格中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
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书写“糟糕、瘦、毁、瞬”时笔画
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糕 、削 、滥、哮”易写成同音别字,要加以
区分。
2. 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蒙(méng měng)古
证券(quàn juàn) 偃(yǎn yàn)月刀
白霎霎(shà chà) 蒜薹(tái yi) 汤汤(shāng tāng)乎若流水
【2 题答案】
【答案】měng quàn yǎn
shà tāi
shāng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
多练。
蒙古 měng gǔ: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指蒙古国,简称蒙古,中亚内陆国,位于中国和俄罗
斯之间。
证券 zhèng quàn:(名)有价证券,表示对货币、资本、商品或其他资本等有价物具有一
定权利的凭证。
偃月刀 yǎn yuè dāo:刀名。刀头形似半月,故名。
白霎霎 bái shà shà:形容很白很密。
蒜薹 suàn tái:蒜的花轴,嫩的可以吃。
汤汤乎若流水 shāng:指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波光(
) (
)吞枣 (
)然大(
) (
)音(
)梁
惟( )惟(
) 天( )之( ) 粉(
)场
字(
)圆
【3 题答案】
【答案】
①. 粼粼
②. 囫囵
③. 恍
④. 悟
⑤. 余
⑥. 绕
⑦. 妙
⑧. 肖
⑨. 籁
⑩. 音
⑪. 墨登
⑫. 正腔
【解析】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
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
简洁。
波光粼粼:意思是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领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屋梁上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天籁之音:是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天籁与地籁、人籁相比较, 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字正腔圆:形容歌唱咬字清楚,腔调圆润。
4. 我会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
(2)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
(3)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
(4)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
)
(5)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胆怯,对事情没有把握,又比喻那些人云亦云的人。
(
)
【4 题答案】
【答案】 ①. 一碧千里
②. 斩钉截铁
③. 威风凛凛
④. 虎视眈眈
⑤. 忐
忑不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1)可以结合关键词“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来思考,本词出自出自《草原》(老舍)。
成语解释一:全,都;碧:形容青绿的颜色;千里:辽阔无边。
(2)可以结合关键词“坚决果断,毫不含糊”来思考,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释
义: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出自《三国演义》。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4)可以结合关键词“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来思考,出自《周易·颐》。
(5)可以结合关键词“安定不下来、胆怯”来思考,出自清·吴趼人《糊涂世界》。意为心
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北京天坛的美景对我很熟悉,我能说出很多好玩的地方。
B. 老爷爷不但满头白发,而且行动敏捷。
C. 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 车辆尾号限行措施的施行,使武汉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5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 项“北京天坛的美景对我很熟悉”主谓颠倒,主语应是“我”,谓语是“北京天坛的美
景”,改为:我对北京天坛的美景很熟悉,我能说出很多好玩的地方。
B 项关联词使用错误,分句“满头白发”与“行动敏捷”之间为转折关系,可使用表示转折
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不能使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但……而
且……”。
C 项语序颠倒,新出土的文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应改为: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新出土的两
千多年前的文物。
6. 对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B.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C.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 (动作描写)
D. 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已经失明了。(外貌描写)
【6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
A 项描写方法判断有误。“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运用的是神态描写,写
出了渔夫脸上严肃、忧虑的神态。
神态描写: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7.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草原》这篇课文是老舍写的,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B.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C. 《穷人》的作者是法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D. “高山流水”这个典故出自《吕氏春秋》,后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7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了文学常识和课外阅读。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
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
的积累作答。
A、B、D 正确。
C.《穷人》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8. 按要求写句子。
(1)《穷人》这篇课文写的太感人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句
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一”儿童节那天,我踏着轻松地步伐,兴奋地心情来到学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比:母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
子,并用上相应的修辞手法)
【8 题答案】
【答案】 ①. 因为《穷人》这篇课文写的太感人了,所以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②.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踏着轻松地步伐,怀着兴奋地心情来到学校。 ③. 母爱是一缕
温暖的阳光
④. 是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⑤. 是一泉滋润心灵的甘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运用。
(1)本题要在理解前后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其内在关系。从内容可知因为课文感人,
所以我连看了三遍。是因果关系。可以用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2)“踏着轻松地步伐,兴奋地心情”中,“步伐”可以用“踏着”,“兴奋地心情”不
能用这个动词,搭配不当,所以在“兴奋地心情”可用上另一个动词“怀着”。
(3)本题考查要考查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句子。前一句问“母爱是什么?”,后面我们
就可以回答“母爱是……”省略号中的内容可以把母爱比喻成阳光、甘露、春天的风、清泉
等等。
9. 日积月累我会填。
(1)老师常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要固守祖国的疆土。
(2)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是_____年 10 月 1 日,会场设在___________,文章在描写开国大
典的场面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方法。
(4)北方农家的谚语说:“_____________,看谷秀。”又说:“________不出头,________
喂老牛。”
(5)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终生不复鼓琴,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
【9 题答案】
【答案】 ①.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②. 路转西桥忽见
③. 1949
④. 天安门广场
⑤. 点面结合
⑥. 六月六
⑦. 处暑
⑧. 割谷
⑨. 破琴绝
弦
⑩.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积累运用。
(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语出《宋史·李纲传上》。祖先们打下来的江
山,应当拼死保卫,哪怕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不能让给他人。
(2)出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宋代辛弃疾 )全诗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
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3)出自课文《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
门广场的情况,交待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
队伍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
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作
者写了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度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中心突出。
(4)农历六月六是汉族和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在六月初六那天
观看庄稼抽穗开花,其中包含了农民盼望和庆祝庄稼丰收的心理。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
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这句农谚说的就是时令,季节不等人,气候不等人错过了
也就赶不上了。晚种的花田作物,处暑前后仍旧不开花不出穗,那么这一季的劳作便白费了。
(5)出自先秦诗人吕不韦的古诗《伯牙破琴》,其全文如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
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
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
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
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10. 口语交际。
你喜欢鲁迅吗?你准备如何向同学们介绍鲁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题答案】
【答案】鲁迅是一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用笔杆做武器,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解析】
我会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 。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 三军过后尽开颜。
11. 写出划横线处应填的诗句。
1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水千山”在诗中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不怕困难的意思。
(
(
(3)“五岭逶迤腾细浪”一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间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
)
)
(4)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
)
13. 诗中写到了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 题答案】
【答案】11.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12.
①. ×
②. √
③. ×
④. √
13.
①. 五岭山脉
②. 乌蒙山
③. 金沙江
④. 大渡河
⑤. 岷山
14. 万水千山只等闲
15.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
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
【11 题详解】
略
【12 题详解】
略
【13 题详解】
略
【14 题详解】
略
【15 题详解】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致颜黎民的一封信(节选)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
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
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
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
)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
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
)泪下,是可
恕的,他那时(
)科学还不发达,(
)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
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
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
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