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默写(16 分)
一、文言文(40 分)
1. 浮光跃金,
。
( 《岳阳楼记》 )
2.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 《曹刿论战》 )
4.
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沉舟梦日边。
( 《行路难》 )
5. 文中描写山中秋冬之景的两句话是
,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 6-9 题(12 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选文一: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朝代),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
。(一位即可)(2
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 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根据选文二可知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
”。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
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是
的意思。(4 分)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緣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埋怨明月,实则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三)阅读下文,完成 10-12 题(12 分)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沈②山,晚烟萦树,望
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
进则阖③。”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④束,而前门
已牡下⑤矣。余爽然,故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小奚:未成年的书僮。②沈:同“沉”。③阖:同“合”。④就:扎成
⑤ 牡下:关门。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1)徐.行之(
) (2)穷.暮而无所归宿者(
)
11.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因此问船夫:“是否能够到达南门呢?”
B、因此问船夫:“还能否看到南门开着吗?”
C、于是问船夫:“往南走能否到达城门呢?”
D、于是问船夫:“还能够赶得上南门开吗?”
12.“予愠为戏”是因为船夫 _______,结果果然因“ __________ ”,等我们到达时“前
门已牡下”。“故思渡者言近道”,作者悟出的“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7 题(18 分)
学会赏识
二、现代文(38 分)
①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
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一份桃剔,少了一份欣赏;
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就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着的“诊断”他人身上的不
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致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
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
②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
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
一个肯定的领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
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前进的方向,可以为他
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赏
识弃绝“祖师爷”和“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
灵魂深处质朴纯彻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作灵光。
④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
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其外表还是稚嫩、丑陋、
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换个角度看一
看,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
⑤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
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标准
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降低一些标准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会
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纯美的人情
⑥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而
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力的真
诚接纳。
⑦学会赏识吧,这样,你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拥有赏识吧,这样,
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有删改)
13.根据文章写作思路,对文章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4.请简析①段在文中的作用(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第③段和第④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文字适合放在文中的第几段?请说明理由。(4 分)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他们大胆启用盲人,提高了工
作效率,并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印象,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争先恐后到柯
达公司效力。
17.以下对文本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
B.本文主要采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C.结尾段在文中起到发出号召并总结全文的作用。
D.文中“诊断”“渴望”“祖师爷”引号的作用相同。
(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2 题(共 20 分)
眷恋旧时月色
叶国威
①第一次拿到董桥先生的名片,是我与他通信多年后,那天在先生的办公室聊了许多闻
人逸事,我还得了好几本先生的签名著作,而当一杯港式奶茶凉下来时,不觉时钟已走了一
个半小时。先生送我离开前,给了我一张名片,在上面写有手机号码,说:“下次回香港打
电话给我,到我家来坐坐。”
②及先生退休,他给我一张用宝蓝色印上中英文姓名、手机号码和电邮的名片,没印任
何头衔,简洁得就像他书写的文字。直到 2017 年初春,我听先生说他那张名片快用完,主
动接受重印的任务。回到台北,便四处打听哪里可印活字名片,后来找到了一家在北门邮局
附近的“建成印社”。
③建成印社位于台北中华路 1 段 9 巷里,店面不大,门的右边是柜台,左边一部印刷机,
一张排版桌,对门的墙上是装满铅字的双层柜子。那天是细雨的春天,我来到印社,见一位
老伯戴着眼镜在排版排字,他身后地上还有一只懒洋洋的小狗躺着,见我趋近,它立马翻身
向门外的我发出几声低微的吠声。
④老伯转头向我看来,我拿出了董先生的名片,说明来意,林伯伯听完后向我解释,因
为名片上的姓名是用电脑花体的英文字,铅字中恐怕找不到相同的,于是从 chōutì( )
( )里翻出了一本字形本子,如此这般告诉我用什么字体用几号字最为合宜,只是他店
里没有,一是他代我去找,二是我自己到“日星铸字行”去配。因为距离不远,想早年也听
说这全世界在计算机排版打字的时代里,仅存的一家中文铸字行,于是我便亲自前去见识见
识。
⑤看到一排一排的活字,想起早年翻阅铅字印的书时,偶尔还能明显触摸到那凹凹凸凸
的感觉,心中突然生起一股温暖,就像在这电子邮件的时代里,不意收到一封手写的信那样
感动。因为接近打烊了,人不多,女店员拿了一个木制检字盒向我解释:“你可以自己依部
首笔画去找字,但千万要谨记,看准看对才可从字架拿出铅字放在检字盒里,万一又不想要
那一个字,千万不可以再把字放回字架上,放在边上就好,因为有许多字体看来很像,其实
不是一家人。”我觉得找字应该不难,于是接过检字盒,结果就像无头苍蝇,一下东一下西,
只找到了几个字。最终只好找回专业的,没多久,中文、数字都找齐,但在找英文小字时,
缺了一个,店员说这种字体已经没有铸字模,不然找一个相似的字体配在一起,或改用其他
字体,因为开新模铸字太贵,老板缺字不会再补的。小完美主义的我,只好改字体,折腾了
好一会终于找齐,回去交给林伯伯。
⑥一星期后,我看了打样○
注 ,给了意见,林伯伯小心翼翼地把固定的白棉线拆开,并加
减小木片和移动字体。我在边上看着大大小小沾满油墨的小木片,与铅字组合出来的名片版
式,心里想着这早年可能只是一件印刷完即拆散各归其所的物件,但如今会排版的人已是凤.
毛麟角...,觉得眼下这一板是一件艺术,所以央求林伯伯印完名片后,不要拆,我要保存下来,
作为纪念,作为珍藏。林伯伯说他帮人排印活字名片几十年,只有我对他作出这个要求,他
看出我的诚意,待名片印好后我去取时,他用纸包得牢牢地交给我,我说给他钱他不肯收,
坚持要送我。
⑦林伯伯本名健一,1941 年出生于三峡,18 岁初中毕业,就在一家福州人开的“中闽
印刷厂”当学徒,到了 32 岁才自己创业,开设“建成印社”,投入活字名片、信封信纸等的
印刷行列,至今 47 年。然活字印刷却敌不过计算机排版,台北从前林立的印社,现在大概
就剩林伯伯这一家老字号了。有一次林伯伯对我说:“你之前选用的荷兰厚金边圆角纸最有
质感,加上你老师选用宝蓝色来印,整个效果我至今还印象深刻。而现在也常有人为了怀旧,
像你一样来店里印名片呢!”
⑧真好!旧时的月色
.....总有人会眷恋..。但愿在悠悠的岁月里,圆盘印刷机咔嚓咔嚓的,依.
旧有声...。
[注]打样:排版完了,印刷之前,印出样张来供校对用。
18、按拼音写汉字: chōutì( )
(2 分)
19. 联系上下文,第⑥段加点字“凤毛麟角”在文中的意思是
。(3 分)
20. 对文中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 第①段提到董先生是为了引出我与“活字名片”的缘分。
B. 第③段写店面门口的犬吠是为了表现建成印社萧瑟冷落。
C. 第⑤段提到我找字模的过程是为了突出活字印刷的繁琐。
D. 第⑦段介绍林伯伯的人生经历为了写出印刷行业的兴衰。
21.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的划线句。(5 分)
22.细读第⑧段,紧扣加点之处,说说结尾的妙处。(6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综合运用(12 分)
“定晴看时,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桔树上,把那条梢林折做两截,只
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利身又只一扑,扑将来。(甲)又只跳,却退
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甲)面前。(甲)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
把大虫顶花皮吃瘩地揪住,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甲)尽气
力纳定,那里青放半点儿松宽。”
23.请结合选文情节,将下面回目补充完整。(2 分)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客 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列故事情节,不属于上述英雄的是(
)(3 分)
A.醉打蒋门神
B 大闹飞云浦 C 血溅鸳鸯楼 D 大闹野猪林
25.《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小说通过写众多的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____的主题。(2 分)
26.著名小说家古龙在读过《水浒传》后有过这样一句感叹:“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会起错,但
外号是不会叫错的。”你在读过之后,一定也对书中人物的绰号记忆深刻。任选一位,介绍
一下他的绰号和人物性格,80 字左右。(5 分)
27.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
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
四、写作(60 分)
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以《原来,我也很…》怎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③文中不能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他人文章。
参考答案:
(二)12 分
6.(2 分)北宋 柳宗元(韩愈、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7.(3 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而寄托在酒上。(关键字“得”“寓”)
8.(4 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9、C(3 分)
(三)(12 分)
10.慢慢地 (2 分);穷尽 (2 分)
11. D(3 分)
12.让明明在赶时间的我们慢慢走(2 分)
趋行(束断书崩)(1 分)
做事不能急躁, 结果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2 分)
二、现代文(一)18 分
13.C(2 分)
14.(5 分)①运用比喻论证,从反面指出不懂赏识、不愿赏识的弊端,强调赏识是为人之
道。
(2 分)
②自然引出中心论点“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1 分)
③和第 2 段正面强调赏识的价值意义一起,严谨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2 分)
15.(4 分)不能。第四段重在论证“赏识”在于角度的转变” ,它和第五段“赏识在
于标准的选取”都是强调赏识行动如何落实,因此两段不能分开。而第三段的重在论证“赏
识在于心态的调整”,心态的调整是行动落实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不能互换。
16.(4 分)第 4 段。柯达公司巧妙地转换角度莱看待盲人失明这个短处,不仅激发了盲人
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段文字有力的证明
“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这一观点。
17.D(3 分)
现代文(二)20 分
18、抽屉 (2 分)
19. (3 分)现在还能掌握活字排版(1 分)这门珍贵手艺的人(1 分)已经非常稀少(1
分)。
20.(4 分)D(4 分)A(2 分)
21.(5 分) 要点:判断人物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写出人物形象情感。
动作描写(1 分),生动描绘了林伯伯在制作活字名片时的小心谨慎(1 分),可见其对
待每一张制作的活字名片的认真态度(1 分),“拆”“加减”“移动”几个动词连用,
可见林伯伯制作活字名片的熟练,可见其手艺精湛(2 分)。
22.(6 分) 要点:“月色”、“有声”和对印刷术及手艺人的情感。
运用比喻,“旧时的月色”喻指已经不被重视的活字印刷术(2 分);有声,形象地表
现作者希望印刷机在未来依旧能运作(1 分),含蓄表达了生活在快节奏和电子化时代的人
们依旧记挂传统的艺术(1 分),以及作者对于印刷术的怀恋和热爱(1 分),对坚持继承
发扬印刷术的手艺人的赞扬与敬意(1 分)。
三、综合运用(12 分)
23、景阳冈武松打虎(2 分) 24、D (3 分)25、施耐庵、农民起义(农民战争、
官逼民反)(2 分)
26、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5 分) 英雄人物称号 1 分 性格 2 分 事件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