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十二月月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十二月月考 试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u-64 六、选择题(共 20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B. 食盐水 C. 自来水 D. 部分结 A. 矿泉水 冰的蒸馏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错; B、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钙镁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2.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B. 植物油 C. 白糖 D. 白酒 A. 食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食盐易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难溶于水,不可以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C、白糖易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白酒中加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氧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此选项错误;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C、分子都由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D、分子都由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4. 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 PH,呈碱性的是( ) B. D. A. C. 【答案】D 【解析】 【详解】A、猕猴桃的 pH=2.4<7,呈酸性,故 A 项错误; B、醋的 pH=3.3<7,呈酸性,故 B 项错误; C、纯牛奶 pH=6.5<7,呈酸性,故 C 项错误; D、小苏打 pH=9.1>7,呈碱性,故 D 项正确; 答案:D。 5. 下列物质中不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氧化钙 B. 二氧化碳 C. 无水硫酸铜 D. 大理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A 不符合 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C、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可以生成五水硫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C 不符 合题意; D、大理石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不发生化学变化,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D。 6. 不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B. 溶剂质量 C. 溶剂种类 D. 溶质种 A. 温度 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温度增高多数固体溶解度增大,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往往不同,不 同物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往往也不同,而固体溶解度已规定溶剂的质量是 100g,所以 与溶剂的质量的多少。故选 B。 7. 下列物质属于结晶水合物的是( ) A. 食盐 B. 硝酸钾 C. 胆矾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含结晶水,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不含结晶水,不符合题意; C、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属于结晶水合物,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属于结晶水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 在通二氧化碳气体的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颜色会变成( )
A. 蓝色 B. 红色 C. 紫色 D. 无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而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会变成红色, 因此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颜色会变成红色。故选 B。 9. 20℃时,在 50 克水中溶解 12 克食盐,则此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 ) A. 12g B. 24g C. 24g/100g 水 D. 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定义为 该物质的溶解度。 20℃时,在 50 克水中溶解 12 克食盐,题目中没有明确给出 50g 水溶解 12g 盐是否达到饱和 状态,故此温度下实验的溶解度无法确定; 答案:D。 10. 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的是( ) A. 倒出溶剂 B. 升高温度 C. 降低温度 D. 再加溶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倒出一些溶液,不能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 和溶液,故 A 项错误;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 B 项错误; 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仍然为不饱和溶液,故 B 项错误; D、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为饱和溶液,故 D 项正确; 故选:D。 11.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 A. 是浓溶液 B. 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C. 是稀溶液 D. 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无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是此选项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不一定有部 分固体未溶解,此选项错误; C、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无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是稀溶液,是此选项错误; D、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12. 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仍为饱和溶液 B. 溶质的质量变小 C. 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 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由于温度不 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 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睛】掌握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特征与转化、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概念等并能灵活 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有关下图试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溶质为胆矾 B. 溶液呈蓝色 C. CuSO4 的摩尔质量为 160 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1:20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胆矾是硫酸铜的晶体(CuSO4·H2O),该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铜,错误; B、硫酸铜的溶液呈蓝色,正确; C、摩尔质量有单位 g/mol,所以 CuSO4 的摩尔质量为 160g/mol,错误;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5%= 5 100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5:95=1:19,错误。 故选 B。 14. 把 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 50 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 A. 减少 50 倍 B. 增加 50 倍 C. 不变 D. 减少 5 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溶液稀释是在溶液中加溶剂,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 C。 15. 下列各组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进行分离的是( ) A. 食盐和泥沙 B. 水和花生油
C. 面粉和泥沙 D. 蔗糖和食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食盐易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 选项正确。 B、水和花生油均是液体,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C、面粉和泥沙均难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D、蔗糖和食盐均易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6.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5%的氯化钠溶液 100 克,无需使用的仪器是( ) A. 电子天平 B. 烧杯 C. 药匙 D. 蒸发皿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子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需使用。 B、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需使用。 C、药匙用于取用氯化钠,需使用。 D、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5%的氯化钠溶液 100g 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蒸发,则不需要使用蒸发 皿。 故选:D。 17. 如图为某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20℃时,将 40 克该物质加入到 100 克水中,下 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 若降温到 10℃,溶液质量不变 C. 若升温到 40℃,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 若升温到 50℃,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为:40×100%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40g,所以将 40g 该物质加入 100g 水中能全部溶解,且仍不饱和,故 A 项错误; B、该物质的溶解度缺陷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若降低到 10℃仍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 变,故 B 项正确; C、40℃时该溶液的溶解度为 40g,故升温到 40℃溶液恰好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C 项错误; D、50℃是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100g 水中最多溶解 30g 溶质,溶液饱和,溶质的质量分 数= 30g 130g  100% ,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8. 某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判断错误的是( ) A. n 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 n、p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 C. p 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