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学校开展九年级“走进小说天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阅读小说,学会积累(15 分)
任务一:读小说,辨别字音字形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典小说,往往能丰润我们的心灵,不再惘.然。我们要从中汲取(hán) 养。《范进
中举》与《儒林外史》让我们明白根深(dì)
固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孤独之旅》与《平凡的世界》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走无路时,往往孕育生机。
(1)加点字“惘”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mǎng
B. wǎng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汲取(hán)____养
根深(dì)____固
(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投
B. 头
【答案】(1)B
(2)
①. 涵
②. 蒂
(3)A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惘然:失意的样子。“惘”读作“wǎng”;
故选 B。
【小问 2 详解】
涵养:这里指道德修养。“hán”写作“涵”;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dì”写作“蒂”;
【小问 3 详解】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借以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故选 A。
任务二:读小说,积累诗文名句
2. 根据语境默写古诗文名句。
王树增的《长征》,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我们读出了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里,我们读出了伟大领袖毛泽东怀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自撰的《沁园春·雪》中“俱往矣,⑤___________,还看今朝”的
坚定自信与改造世界的壮志。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我们读出了李商隐《无题》中“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
尽管他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⑧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
名”豪情而六出祁山,但终未如愿。施耐庵的《水浒传》,林冲风雪山神庙,我们读出了韩
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⑨___________”的英雄失路之感。
【答案】 ①.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 数风流人物
⑥.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⑦.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⑧.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
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直、沧、蚕、
炬、蓝”等字词容易写错。
任务三:读小说,弄清字词意义
3. 从下面“谢”字的演变看,甲骨文是两手持席之形,有辞去官职之意。小篆改为从言,
射声,射兼表离去之意。可见,“谢”的本义是辞谢。下面三个选项中加点的“谢”字,其
意义最接近本义的一项是( )
A. 众军谢.道:“什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智取生辰纲》)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B.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C.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范进中举》)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结合“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可知,这里写众军辞谢吴用等人的枣子,意
义最接近本义“辞谢”;
B.句意: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谢:道歉;
C.千恩万谢:一而再地表示感谢。谢:感谢;
故选 A。
【活动二】品读小说,理解感悟(47 分)
任务一:当代小说阅读(16 分)
暖姜
王水玲
①把姜袋子拽进过道,小暖出了一身汗。平时都是老韩扛进来,这次自己弄,才知道这
么重。
②小暖的店设在一楼,四张床位用拉帘隔开,挤挤巴巴的。本来是分散在两层楼的,一
个人实在照顾不过来,又舍不得花钱雇人,就把二楼转租了。
③租二楼的人姓韩,是个大老粗,识字不多,又有点风湿病,厂子里不好找活儿,就搞
起了三轮车拉货。老婆跑了多年,他就一个人带着闺女来县城念书。小暖听说了,找到他,
把二楼赊账转给了他。
④小暖的理疗店和别人不一样。艾灸用姜,推拿也用姜,而且用的量大。最受顾客青睐
的督脉灸,一人一次就是十斤。她没空去批发就委托老韩去买,按里程付他运费。最后这个
月,她干脆让他记着账,年底一块儿清算。
⑤每天不等天亮,小暖就蹲在过道里,趁顾客还没到来,一块一块地,挨着刮姜皮。姜
皮要不刮去直接打出来,会省很多功夫,姜磨碎了都是黄灿灿的,根本看不出有皮没皮,也
没几人知道姜皮性凉,去了效果更好。可小暖宁愿晚睡早起,也不肯偷这个懒。大伙儿不嫌
路远店偏,大老远跑来照顾自己,说啥也不能对不起他们。
⑥丈夫没了,闺女在职业学院上学,小暖自己守着这个店。她浑身都是劲儿,能同时照
管四张床。其中三人进行督脉灸,一人做推拿。这边微波炉打热姜末,厚厚铺匀了,燃上摆
好的艾柱,再赶到那边,拍上姜汁做推拿。
⑦这边喊:“暖老板,这柱艾好像灭了呀。”小暖停下推拿,快速跑过来,钻进布帘,
夹下艾灰,把艾绒攥瓷实了,重新续上、然后再跑回那边继续推拿。就这样,推拿经常因此
中断,艾灸也时常接不上火。同行不能理解的是,顾客没有一人嫌耽误时间,小暖店里人总
是满满的,还经常需要提前预约。
⑧那天飘着雪花,老韩拉回姜来,腿跛得厉害,脸也像只紫茄子。小暖说:“天冷,出
门的人少,这会儿有时间,咱就试次艾灸吧,韩哥。”
⑨老韩沉默着,没吱声。
⑩“我一分钱都不会少要的,韩哥放心吧。”小暖低着头说。
⑪推拿经络半小时,艾灸补阳一个小时,等待毛孔收缩还要半小时。艾灸一次用去了大
半个上午,老韩很心疼工夫。他活动下身子,腰腿确实热乎,也软和了许多。
⑫她告诉他,先不用付钱了,临过年的时候,和租金一块儿算。
⑬进了腊月,天特别冷,小暖店里更忙了,顾客都约下去好几天。人多,姜用得就多,
小暖和老韩更加地勤奋。
⑭连续好多天,很晚才能歇下,小暖浑身酸疼得厉害,胳膊腿儿咋也搁不到床上去。即
便背着房子贷款,也不能累死,没成人的闺女还需要照顾呢。明天二十八了,说啥也不干啦。
⑮一大早,她过来收拾东西,发现老韩的三轮早停在门口,昨晚忘了告诉他今日歇业啦。
⑯老韩不下车,只喊小暖自己接姜。小暖拽死拽活地拖进楼里,直喘粗气。她估计老韩
风湿犯狠了,赶着跑出来,推说自己扭了腰,请韩哥下来帮个忙,就耽误他一会儿工夫。
⑰老韩犹豫了好一阵子,慢慢推开车门。左脚刚一落地,就倏地缩了回去,仿佛踩到钉
子,人也差点跌倒了。他左脚肿成了发面馒头,袜子筒都裂开了口子。
⑱“韩哥,咱很该做次艾灸啦。”她把“很”字咬得很重。和往常那样,她塞过几个包
子,说今早没吃完,中午不想吃,让他帮忙解决了。老韩没有推辞。他一瘸一拐地返回二楼,
提下来一袋大米和一副对联,然后吃力地爬上床去。
⑲小暖正用微波炉热姜,她转过头说:“我有大米,不要花钱啊韩哥。”
⑳“没……没花,免费的,上级走访给的。”
㉑小暖顿了顿,说:“真巧啊,昨晚房东来电话,说上半年疫情影响生意,免去了二楼
的房租,那韩哥的房费就不用交啦。”
㉒“这是……真的吗?”老韩睁圆了眼睛。
㉓“嗯,嗯。”小暖抿起嘴唇,眯着眼睛笑了。
㉔老韩挠了下头皮,也咧开了嘴巴:“批发姜的也说,总照顾他的生意,过年了,这腊
月里的姜,就不要钱啦。”
㉕姜末热乎乎地铺上来,艾绒闪烁着火星。一层细密的汗珠,挂满了小暖的额头。老韩
僵硬的身子,慢慢地软和下来。
(《微型小说选刊》2021 年第 22 期)
4.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老韩沉默着,没吱声。(此时,老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写出此时老韩的心理。)
(2)“韩哥,咱很该做次艾灸啦。”她把“很”字咬得很重。(这里,她为什么要把“很”
字咬得很重?)
5. 小说简要交代艾灸店的内容,而花很多笔墨对老韩展开叙述,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6. 你认为选文中的小暖与《简·爱》中的简·爱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与《简·爱》
的内容阐述。
7.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通过对话描写将小说推向高潮。请认真阅读对话,探究其对表达主题
所起的作用。
【答案】4. (1)能做艾灸当然好,可我这会儿做上艾灸会不会耽误她做生意,再说我们这
邻里邻居的,她不收我的艾灸费用,那多不好意思啊,我不想占她的便宜。
(2)突出了她担心老韩左脚肿胀的病痛,希望韩哥能够做一下艾灸缓解病情的心理,突出
她对老韩的关心,表现她的善良。
5. 老韩是文章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老韩平日的帮忙才
有小暖对他的关心和免交房费和姜钱等情节,同时,突出人物的形象,突出了爱的主题。
6. 文中的小暖宁愿早起要刮姜皮增加疗效,可见,她对自己技术的要求高,充满了爱心,
有良知;她给老韩艾灸不急着要钱,主动帮她做灸解决他腿痛并给他包子吃,免去他的房租
等等,这些细节看出小暖心地特别善良,充满爱心;小暖一人支撑小店,抚养女儿维持生计,
可见她自强自立。
简爱也有这些特点,他知道阿黛勒难以教导,却依然不离不弃,对它充满关心和爱护,舅妈
里德藏了她叔叔给她的关于赠遗产的信,但她最后原谅了舅妈;小时候她受尽欺负,但是还
把遗产一部分留给他的表兄弟姐妹,可见简爱的善良。简爱不卑不亢的在中原生活着,当他
得知罗切斯特先生还有个合法的妻子,她毅然的选择离开深爱着的罗切斯特先生,可见,她
特别讲究尊严、自立自强。
7. 示例:小说对话简洁流畅,又透出淡淡的幽默,很自然地引出文章的结尾老韩不要腊月
姜钱,小暖替老韩艾灸,让他们病腿软和下来,既点明题意,又升华了文章的中心:人性的
暖正驱赶着一切的恶疾和寒冷,生活的艰辛在人们的爱抚下,慢慢地变得温馨和柔软,这是
小人物的善心构筑了一个温暖的世界,也是他们自强不息精神的闪耀。虚虚实实之间透射出
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关爱。
【解析】
【4 题详解】
(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
第⑨段中“老韩沉默着,没吱声”,这是小暖让老韩做艾灸时,老韩的反应。结合上文第⑦
段中“小暖店里人总是满满的,还经常需要提前预约”,可知此时虽然人少,但说不定一会
儿就会来人,那样会耽误小暖的生意;结合⑩段“‘我一分钱都不会少要的,韩哥放心吧。’
小暖低着头说”,可知老韩也担心小暖不收他的钱。由这两点原因可以推测,老韩想的是:
艾灸当然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可我做上艾灸会不会耽误她做生意,再说我和她是邻居,她要
是不好意思收我费用,那不好了,我怎么能占人家便宜呢?大体意思与此接近,符合语境即
可。
(2)本题考查人物语言含义的分析。
第⑱段“‘韩哥,咱很该做次艾灸啦。’她把‘很’字咬得很重”,结合上一段中“他左脚
肿成了发面馒头,袜子筒都裂开了口子”,可见小暖看到老韩的脚肿得厉害,知道他病情严
重,非常痛苦,因此想用自己的手艺为老韩缓解病情,减轻痛苦。可是老韩不会轻易答应做
艾灸的,因此小暖“把‘很’字咬得很重,想让老韩接受她的建议。这个句子写出了小暖对
邻居老韩的关心,表现了她关心贫苦人,为人善良的性格。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作用的分析。
本文的主人公是小暖,次要人物是老韩。老韩并非可有可无的人物,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
小说情节完整,小暖的形象更丰富。
结合第④段“小暖的理疗店和别人不一样。艾灸用姜,推拿也用姜,而且用的量大。最受顾
客青睐的督脉灸,一人一次就是十斤。她没空去批发就委托老韩去买,按里程付他运费。最
后这个月,她干脆让他记着账,年底一块儿清算”,可见老韩用三轮车拉姜,在小暖的生意
中也帮了大忙,因此才有了下文第⑧段“那天飘着雪花,老韩拉回姜来,腿跛得厉害,脸也
像只紫茄子。小暖说:‘天冷,出门的人少,这会儿有时间,咱就试次艾灸吧,韩哥’”的
情节。可见老韩这个人物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结合㉑段中“小暖顿了顿,说:‘真巧啊,昨晚房东来电话,说上半年疫情影响生意,免去
了二楼的房租,那韩哥的房费就不用交啦’”,㉔段中“老韩挠了下头皮,也咧开了嘴巴:
‘批发姜的也说,总照顾他的生意,过年了,这腊月里的姜,就不要钱啦’”,房东免房租、
商户不要腊月的姜钱,这两个情节,都与老韩有关。这两个情节,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友爱互
助的关系,深化了文章“暖”的主题。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本文中的小暖,富有爱心,自强自立,与《简•爱》中的简•爱性格上有相似之处。
根据第⑥段中“丈夫没了,闺女在职业学院上学,小暖自己守着这个店。她浑身都是劲儿,
能同时照管四张床”,小暖丈夫去世,为维持生计和供女儿上学,独自一人操持着生意,可
见她吃苦耐劳,自立自强;根据第⑤段中“姜皮要不刮去直接打出来,会省很多功夫,姜磨
碎了都是黄灿灿的,根本看不出有皮没皮,也没几人知道姜皮性凉,去了效果更好。可小暖
宁愿晚睡早起,也不肯偷这个懒”,小暖宁愿自己受累也不肯哄骗顾客,可见她对顾客负责,
做生意有良知,坚守原则;根据第⑧段“小暖说:‘天冷,出门的人少,这会儿有时间,咱
就试次艾灸吧,韩哥’”,第⑫段“她告诉他,先不用付钱了,临过年的时候,和租金一块
儿算”,第⑱段中“和往常那样,她塞过几个包子,说今早没吃完,中午不想吃,让他帮忙
解决了”,小暖处处关心老韩,主动给他做艾灸不急着要钱,可知小暖富有爱心,心地善良。
《简·爱》中,主人公简·爱从小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
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从盖兹海德到洛伍德、从桑菲尔德庄园
再沼屋,从里德太太到布洛克尔赫斯特、从罗切斯特到圣·约翰,不管遇到怎样的境遇,
简·爱始终保持自尊自爱、积极向上的初心,从未停止过抗争,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与信念,
她独立自主、不慕名利、善良纯洁,饱经风霜而初心不改,最终收获了自由与幸福。简•爱
尽管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敢于追求地位悬殊、身份高贵的罗切斯特,
因为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当她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时,她为
了追求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毅然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体现了她特别讲究尊严、自立自强的
性格。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对话和小说主题的分析。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通过和老韩的对话,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⑲段中“小暖正用微波炉
热姜,她转过头说:‘我有大米,不要花钱啊韩哥’”,第⑳段“没……没花,免费的,上
级走访给的”,对话简洁,充满生活气息。两人的对话中房东免房租、批发姜的商户不要腊
月的钱,表现了社会上好心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照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这几段对话,
对㉕段“姜末热乎乎地铺上来,艾绒闪烁着火星。一层细密的汗珠,挂满了小暖的额头。老
韩僵硬的身子,慢慢地软和下来”,可见他们都感受到了温暖。这些温暖是来自全社会的,
是善良的人们给予的,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人心的温暖。因此这几个段落中人物的对
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姜暖”,突出了社会对小暖和老韩这类贫寒人的爱心。
任务二:小说评论阅读(15 分)
义的帮派性和纪律准则
①宋江这个人物之所以重要,不但因为他是梁山英雄平等理想的代表,而且是他们军事、
行政的现实的代表。除了宋江、卢俊义、柴进等人,绝大多数梁山英雄都不是仗义疏财的英
雄,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后者的道德荣誉感,除了它积极的一面,还有它消极
的、自发的、盲目的、破坏社会文明秩序的一面。
②不少观众和读者都十分欣赏李逵式的革命的彻底性。但是李逵式的彻底性,如果再加
上武松、石秀、孙二娘等人的义的盲目性,危险的人身残害就会对社会文明产生颠覆性的作
用。武松醉打蒋门神是痛快的,是大义凛然的义士,但是他所支持的施恩和蒋门神在本质上
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他最先碰到的不是施恩,而是蒋门神,则倒在他拳头底下的,就可能不
是蒋门神,而是施恩了。
③有良好艺术感受力的读者一定不会忽略,《水浒传》的定稿者,每逢写到李逵,并不
是像对宋江那样烘托其正剧的崇高风格;相反,他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喜剧性的调侃。他任性
而天真,他常常自作聪明造成弄巧成拙的荒谬的结果。这对于他的个性来说是美妙的,然而
对于一支起义队伍来说,如果不加制止,却是具有毁灭性的。他第一次见宋江借钱去赌输了,
抢张顺的鱼,此后劫法场乱杀人,不问情由就砍到梁山的杏黄旗,都是一种任性的表现。这
种任性与梁山的军事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不相容的,如果不加制约,只能导致梁山事业的崩
溃。所以,李逵总是在宋江的眼皮底下任性,与李逵的荒谬性的结果相对应的是宋江理性的
目光,这种目光是批判性的,同时又是充满人情味的。这一点与夏志清先生在评论《三国演
义》时指出的关公老是在诸葛亮更为睿智的审视之下极其相似。
④这不仅是一种思想的深度,而且是艺术的奥秘所在。同样是喜剧性人物的还有鲁智深。
他大闹五台山的喜剧性,不但在于他对于佛门清规戒律的沖击,而且在于上有方文的睿智眼
光,下有金老的无可奈何。这双重的目光,使得鲁智深的喜剧性变得丰富。在鲁智深上梁山
以后,失去了这两方面的目光的交织,鲁智深的喜剧性就丧失了。而李逵的性格,不但没有
消失,反而有所发展,就是因为每逢有所冲突,常有宋江理智的目光代表读者在审视着他鲁
莽的行为。
⑤没有宋江人格权威作为理性规范,没有宋江的绝对权威下的纪律约束,英雄们在上梁
山以后的打家劫舍与土匪、强盗是很难有根本区别的。没有宋江宽容的理解和批判性目光,
李逵性格的喜剧性是不可能发出如此的光彩的。
⑥从纯艺术上来说,即使宋江政治上是一个“投降派”的代表,也不能成为在艺术上丑
化他的形象的充分理由。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一个政治上的“反面人物”,决不意味着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