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四川成都市成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
题及答案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娉.婷(pīng) 前仆.后继(pū)
A. 拜谒.(yè)
忸.怩作态(niǔ)
B. 阔绰.(chuò) 亵.渎(xiè)
孜.孜不倦(zī)
C. 妖娆.(ráo)
褴褛.(lǚ)
箴.言(zēn) 不省.人事(xǐng)
D. 宽宥.(yóu)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D.宽宥.(yóu)——yòu,箴.言(zēn)——zhēn;
故选 D。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他紧挨着父亲,不能入睡。
B.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一切学术停窒,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
C. 也许因为我们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D. 这是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剪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停窒——停滞;
C.可望而不可及——可望而不可即;
D.不可明状——不可名状;
故选 A。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成都已全面进入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时间。体育场馆拔地而起,运动空间与日俱增....,
太阳神鸟已在东安湖体育场“起飞”……特邀嘉宾在电子邀请函上郑重其事....地签名,向全世
界发出成都的邀请;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一传出,便吸引广大市民前仆后继....的报名……“硬
件”建设成果与“软件”建设成果相得益彰....。
A. 与日俱增
C. 前仆后继
B. 郑重其事
D. 相得益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句中用于形容体育场
馆建好后,运动空间增长很快,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句中用于形容特邀嘉宾在电子邀请函上严肃认真
地签名,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句中用于形容广
大市民一个接一个地报名,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D.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句中用于形容“硬件”
建设成果与“软件”建设成果相互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 C。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座观光瞭望塔高达 69.8 米左右,极具视觉冲击力,堪称熊猫基地的新名片。
B. 58 年来,樊锦诗坚守在敦煌莫高窟,探索弘扬、研究、保护文化遗产的道路。
C. 神舟十三号的三位航天员密切配合,圆满地完成了出舱活动的全部既定任务。
D. 近期热映的电影《长津湖》讲述了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A.语意矛盾,“达”与“左右”矛盾,去掉其一;
B.语序不当,“弘扬、研究、保护”应是“保护、研究、弘扬”;
D.成分残缺,缺少“讲述”的宾语,句末加“的事迹”;
故选 C。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则有去国.怀乡 国:国家
B. 把.酒临风 把:持
C. 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快乐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山间之.朝暮也
B.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①而.不知人之乐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 ①醒能述以.文者 ②能以.径寸之木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A. 我尝试请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的人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B.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的人惊异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C.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D. 我尝试请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也许惊异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8.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文段都表达了政治思想。甲文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文表现
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B. 两文段都写了“乐”。甲文写到迁客骚人和古仁人观洞庭春景之乐;乙文写宴饮之乐、
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 两文段都在“记”中融入了更多议论、抒情。如甲文末段为议论和抒情;乙文末段在日
暮而归的叙事中融入议论和抒情。
D. 两文段在句式上都骈散结合。如乙文“前者呼,后者应”是骈句,下句“伛偻提携,往
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是散句。
【答案】5. A
6. D
7. C
8. B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则有去国怀乡: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国:国都,京城。A 错误,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
B.代词,他的/副词,或许;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D.介词,用/介词,用;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
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予:我。尝:曾经。求:探求。或:或许。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通过“尝”的翻译排除 AD,通过“或”的翻译,排除 B,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B.结合【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甲】文写的是古仁人“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故没有写古仁人观洞庭春景之乐,
B 错误,故选 B。
【点睛】参考译文:
【甲】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
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
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
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
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
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
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
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
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
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
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
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
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乙】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
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
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
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
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
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
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
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
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6 分)
三、默写(共 6 分)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③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2)请在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任选一个,在答题卷上先写出
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 ①.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 为赋新词强说愁
③. 湖中人鸟声俱绝
④.
《商山早行》 ⑤. 晨起动征铎
⑥. 客行悲故乡
⑦. 鸡声茅店月
⑧. 人迹板
桥霜
⑨. 槲叶落山路
⑩. 枳花明驿墙
⑪. 因思杜陵梦
⑫. 凫雁满回塘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畔、赋、铎、槲、枳、
凫雁、戍、”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以奖杯为重负
陈鲁民
①一次,袁隆平去国外接受联合国颁发的世界粮食奖,规格很高。据说过海关时,他不
小心把那个装奖杯的包落下了。后来,海关工作人员根据包内刻着袁隆平名字的奖杯,和他
取得联系。袁隆平这才发现把奖杯忘了,还幽默地表示:“我说怎么会感到那么轻松呢!”
沉甸甸的奖杯当然很珍贵,是荣誉的象征,是社会的褒奖,但在袁隆平眼里,那也算不了什
么,没有了奖杯的重负,可以活得更自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朋友到居里夫人家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她的
诺贝尔奖奖牌,不禁大吃一惊,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给孩子当玩具。居里夫人却很平静
地表示这没什么,“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③或曰,这是奖杯、奖牌,不是大把金钱,固可以淡然视之,如果是大笔奖金,那就未
必会如此淡定了吧?这也未免太小看那些视事业如生命的仁人志士了。就说邓稼先吧,身为
原子弹、氢弹总设计师,两次试验成功,总共只领到二十元奖金,可是这一点没影响他,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钱学森,收到一百万元奖金后,毫不犹豫,直接让秘书捐赠给了西
部治沙工程。还有两弹一星功臣、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将他的奖金一百万港元全数捐
献,用以奖励科研事业从业者。当被问及何以如此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三个字:没用处!
④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有句名言:“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
祖国的事业。”袁隆他们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们也以获得奖杯、奖牌、奖金为荣,
但在他们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前途、民族未来。
⑤荣誉可以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影响前行的重负。奖杯、奖牌、奖金,那
是对我们工作成就的肯定,很美丽也很珍贵,但绝不能为其所累,更不能成为来缚我们前进
的名缰利锁。
⑥古人有云:“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彭桓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武等,便是那自古至今的“几人”。正因为凤毛麟角,就更显其珍贵,也更令人景仰敬重。
(选自《杂文选刊》2020 年第 10 期,略有删改)
10. 袁隆平等人“不以奖杯为重负”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
11. 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二段的横线处补出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 30 字)
12. 第三段在写对待奖金的态度,而“奖金”与题目中“奖杯”不一致,这段能否删除?请
作出判断,并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0. 名利在他们心中不重要,他们以人民、国家和民族为重,荣誉可能成为影响他
们继续前进的因素。
11. 示例:①淡泊名利,大概是古今中外所有英杰的共同特性。
②国外也有这样不看重荣誉的例子。
12. 不能删除。题目并非文章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不要将名利看得太重,前文写对奖杯、
奖牌即“名”的态度,这段是写对奖金即“利”的态度,二者必不可少;这段写钱学森、邓
稼先、彭桓武的事例,能使文末的议论(或:赞美)有依据。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
阅读文章可知道,文章论述袁隆平等人“不以奖杯为重负”的原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②至
⑤段,从②段“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③段“总共只领到二十元奖金,可是这一
点没影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钱学森,收到一百万元奖金后,毫不犹豫,直接
让秘书捐赠给了西部治沙工程”“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三个字:没用处”可以概括第一个原
因:名利在他们心中不重要;
阅读第④段,从语句“袁隆他们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们也以获得奖杯、奖牌、奖
金为荣,但在他们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可以概
括第二个原因:他们以人民、国家和民族为重;
阅读第⑤段,从语句“荣誉可以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影响前行的重负”可以概
括出第三个原因:荣誉可能成为影响他们继续前进的因素。据此作答即可。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过渡语句的补充能力。
阅读第①段“沉甸甸的奖杯当然很珍贵,是荣誉的象征,是社会的褒奖,但在袁隆平眼里,
那也算不了什么,没有了奖杯的重负,可以活得更自在”可知,列举袁隆平的事例来引出文
章的中心论点:没有了名利的重负,他们可以活得更自在;
根据第②段“居里夫人却很平静地表示这没什么,‘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
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可知,第②段列举的居里夫人的事例;
由此可知,所填写句子应该能概括本段事例,又具有从国内杰出人物过渡到国外的承上启下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作用。所以可以填写一个过渡句,如:淡泊名利,大概是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共同特性。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与论据关系的辨析能力。先做出判断,然后再分析原因。
题目“不以奖杯为重负”并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里的“奖杯”应该是具有更广义的含
义,即名利。文章第①②段,写袁隆平、居里夫人对奖杯、奖牌即“名”的态度;而第③段
是写邓稼先等人对奖金即“利”的态度,二者结合起来,才对应了第⑥段“名利最为浮世重,
古今能有几人拋”一句中的名利,才能使这段议论更有依据。所以,这一段不能删掉。据此
解答即可。
五、作文(60 分)
13. 此时的你正在参加期末考试,这不过是人生中各种各样的考试中的一次而已。学习上有
考试,生活中也有“考试”。有的考知识,有的考能力,有的考修养,有的考人品……请以
“考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 600 字;④不抄袭,
不套作;⑤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范文
考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妈妈给了我生命,她让我看到了这美丽的世界。我爱妈妈,
妈妈也爱我。我和妈妈之间发生了很多事,其中有一件事情一直令我难忘。
有一次语文期中考试,我考得很不理想。当拿到老师批改后的试卷时,我很难过,这次
又考砸了!
回家路上,我觉得天空是那样阴沉沉的,好像妈妈的脸色,路边的小花小草仿佛在幸灾
乐祸。我着急担心:该怎样去面对妈妈大人呢!妈妈肯定会大发雷霆的!
放学回家,一进门妈妈就笑脸相迎,关切地问我:“今天语文考得怎么样?”我怀着忐
忑不安的一颗心,颤抖着说:“考得不理想。”只见妈妈的脸马上“晴转阴”。“把试卷拿
出来!”妈妈大声地说。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半书包,慢吞吞地把试卷递给妈妈。只见妈妈越
看越生气,眉头都皱在了-起。
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突然,只听“啪!”的一声,妈妈把试卷重重地拍在桌上,我吓
得一愣。接着,妈妈仔仔细细地把我做错的地方一指出来,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然后
开启了训话模式:“叫你平时怎样怎样,你都不做,考得这么差,你是在帮我学吗?”我低
着头,满眼是泪地看着妈妈,说不出话来。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希望我努力学习,养成好
的学习习惯。但是我就是改不上课走神,作业不认真的坏习惯,我也对自己很失望!
看着妈妈那么伤心,我觉得我不能让她再难过了。于是我轻轻地走过去抱住妈妈,诚恳
地说:“妈妈,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妈妈一把搂着我,眼眶也湿润了,她
-边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边说:“孩子,要好好学习,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只要你努力,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